学科分类
/ 20
383 个结果
  • 简介:将60例继发失效的T2DM随机分为优泌乐25组和优泌林30R组,治疗12周,结果:优泌乐25治疗的2hPBG控制好于优泌林30R(P〈0.05),FBG、HbA1C、胰岛素用量及体重变化比较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优泌乐25组夜间低血糖发生率少于优泌林30R组。结论:优泌乐25疗效优于泌林30R,低血糖发生少于优泌林30R组。

  • 标签: 优泌乐25 餐后2小时血糖(2hPBG) 低血糖 2型糖尿病(T2DM)
  • 简介:T2DM患者随机分为诺和锐组和诺和灵R组,泵治疗1周,结果FPG和睡前血糖下降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PPG诺和和锐组优于诺和灵R组(P〈0.05),血糖达标所需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低于诺和灵R组(P〈0.05)。两组用药前后体重增加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泵输注诺和锐和灵R均能使高血糖得到良好控制,但诺和锐更理想。

  • 标签: 2型糖尿病(T2DM) 胰岛素泵 速效胰岛素类似物
  • 简介:我是一名2型糖尿病患者,患病两年。目前血糖控制并不满意。空腹血糖控制还好,但餐后血糖较高,最高时可达到15.0mmol/L。目前我用预混胰岛素30R控制血糖。每餐还要加服2片二甲双胍.另外。每日还要服用盐酸吡咯列酮1粒。预混胰岛素30R我每天注射早38单位、晚19单位。但餐后血糖还是高,所以我想换用预混胰岛素50R

  • 标签: 胰岛素30R 血糖控制 餐后血糖 预混胰岛素 糖尿病患 控制血糖
  • 简介:选择精神病合并糖尿病患者39例,予睡前甘精胰岛素联合诺和灵R三餐前半小时皮下注射2周。结果与治疗前相比,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明显下降(P〈0.01);发生3次低血糖。结论:对精神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甘精胰岛素联合诺和灵R能安全、有效、平稳控制血糖,不失为精神病合并糖尿病控制血糖的良好方法。

  • 标签: 精神病 糖尿病 甘精胰岛素 诺和灵R
  • 简介:题应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最重要的特定内容。一般使用能充分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短语,不使用具有主、谓、宾结构的完整语句,一般不使用标点和缩略语。中文文题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尽可能不设副题,确有必要时,可采用不同字体字号或加破折将副题与正题加以区分。

  • 标签: 特定内容 缩略语 论文
  • 简介:题应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最重要的特定内容。一般使用能充分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短语,不使用具有主、谓、宾结构的完整语句,一般不使用标点和缩略语。中文文题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尽可能不设副题,确有必要时,可采用不同字体字号或加破折将副题与正题加以区分。

  • 标签: 特定内容 缩略语 论文
  • 简介:2型糖尿病患者如病程超过10年,20%的患者口服降糖药就会失效,需要胰岛素或诺和灵治疗。糖尿病为慢性多发病,除少部分重症患者需住院治疗外,绝大多数在院治疗。所以糖尿病患者及家属要掌握胰岛素的注射方法,有效的控制血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现以家庭中广泛使用的诺和笔为例进行指导和讨论。

  • 标签: 诺和灵30R 诺和笔 家庭 糖尿病患 住院治疗 患者生活质量
  • 简介:将初诊96例IGT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给予饮食运动指导。治疗组50例,在饮食运动的基础上给予阿卡波糖50mg口服,一日2~3次,连续18周,观察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P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IC)、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结果:对照组干预前后各项指数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除HDL—C上升外其他指标均明显下降。结论:阿卡波糖治疗IGT减低疗效确切并能明显改善血脂代谢。

  • 标签: 阿卡波糖 治疗 糖耐量减低(IGT)
  • 简介:将60例入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附子理丸联合辛伐他汀或非诺贝特治疗,对照组单用辛伐他汀或非诺贝特治疗,治疗8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TC、TG、LDL-C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观察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附子理丸联合降脂药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疗效显著,优于单用辛伐他汀或非诺贝特。

  • 标签: 糖尿病 高脂血症 附子理中丸 中药 老年
  • 简介:选择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120例,年龄35~60岁。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30例,分别应用诺和锐30餐前即刻皮下注射,其注射比例分别为:1组:早::晚=1.5~2:0.5:1;2组:早:晚=1.5~2:1;3组:早::晚=1:1:2;4组:早:晚=1:1。观察2周。结果:其疗效分别为1组〉2组〉3组〉4组。结论:门冬胰岛诺和锐30按早::晚=1.5~2:0.5:1或早:晚=1.5~2:1比例更回适合中国人群。

  • 标签: 诺和锐30 注射比例 注射次数
  • 简介:糖尿病是一种体内葡萄糖代谢障碍引起的可以合并多种并发症的疾病,需要患者终身用药。其发病原因包括遗传因素、肥胖、不健康饮食以及缺乏体力活动。该文从口服降糖药的分类、作用机制,以及正确选择及合理的使用等方面进行论述,旨在指导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口服降糖药。

  • 标签: 口服降糖药 分类 合理应用
  • 简介:对收治的42例GDM的高危因素、新生儿状况、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GDM人多具有高危因素,部分病人有2种以上,33.3%的孕妇生产巨大儿。治疗首先采取饮食和运动治疗,每周2次监测空腹血糖及3餐后2小时血糖。必要时应用胰岛素,根据血糖情况调整用量,直至满意。对出生的新生儿注意监测血糖。结论:GDM对母儿的危害是大的。

  • 标签: 高危因素 巨大儿 妊娠期糖尿病(GDM) 胰岛素
  • 简介:将128例人临床路径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各64例),实验组运用过程评价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糖尿病知识得分、健康教育达标率、满意度、意外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方案执行正确率、住院天数、总费用有无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后实验组糖尿病知识结构得分明显升高,住院天数显著缩短,住院总费用下降,患者满意度也明显提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健康教育优秀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临床护理路径实施,运用过程评价干预,能够增强护理路径实施效果,使平均住院日缩短、住院总费用下降,提高患者满意度及健康教育效果。

  • 标签: 过程评价干预 临床护理路径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胸外科患者并发糖尿病的科学护理方法,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胸外科合并糖尿病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甲级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34%,对照组的为55.1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胸外科患者并发糖料病的临床治疗中有重要的作用,医护人员要多方面做好相关临床护理工作,探索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胸外科 糖尿病 临床护理
  • 简介:300例随机分为中医验方对照组、西医综合治疗对照组及中医验方联合西医综合治疗组。结果显示中医验方联合西医综合治疗组能有效改善麻凉疼乏力症状,神经传导速度亦增快,总有效率高于两个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气温阳、活血通络"自拟验方联合西医综合治疗组方案为DPN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手段。

  • 标签: “益气温阳 活血通络”验方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DPN)
  • 简介:目的探讨对2型糖尿病治疗应用沙格列汀联合胰岛素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4月—2014年5月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显效37例,有效19例,无效4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3.34%。观察组患者,显效15例,有效32例,无效13例,临床总有效率为78.33%。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P〈0.05)。结论2型糖尿病治疗应用沙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2型糖尿病 沙格列汀 胰岛素
  • 简介:自2014年起,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年会上开始设立“CDS科学贡献奖”,作为CDS的最高学术奖项,对中国糖尿病学界年度贡献最突出的学者进行表彰。

  • 标签: 糖尿病 治疗 疗效 血糖
  • 简介:摘要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我院2014月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脑卒中患者62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观察组行胰岛素泵连续皮下注射。结果: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4.48±1.45)天、胰岛素用量(43.26±8.11)U/天、低血糖发生率3.23%、NIHSS评分(20.05±3.28)分显著小于对照组(9.03±3.16)天、(58.03±9.93)u/天、19.35%、(24.18±5.07)分(P〈0.05)。结论:胰岛素泵在糖尿病脑卒中治疗疗效显著。

  • 标签: 糖尿病卒中 胰岛素 临床效果
  • 简介:检测92例高尿酸血症(HUA)、88例正常的患者,对两组间的血糖、血脂、血压对比分析。结果老年HUA患者血清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压均高于对照组,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糖尿病及血脂异常与HUA的发生密切相关。

  • 标签: 老年 高尿酸血症 高血压 糖尿病 血脂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