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3 个结果
  • 简介:将2015年全院发生的81例严重低血糖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论通过对严重低血糖的案例分析,提高临床对低血糖的预警意识,有效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 标签: 严重低血糖 原因分析 护理干预
  • 简介:172例糖尿病伴尿路感染的患者清洁中段尿培养,其中138例分离出细菌,用法国梅里埃ATB-自动鉴定仪进行鉴定药敏试验。结果在138份尿培养阳性标本中革兰阴性杆菌占61.6%(85/138),检出率最高的大肠埃希菌占52.9%(73/138),抗菌素敏感率较高的是亚胺培南、呋喃妥因、丁胺卡那霉素,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率38.4%(28/73);革兰阳性球菌占33.3%(46/138),抗菌素敏感率较高的为万古霉素、呋喃妥因、力奈唑脘、利福平,葡萄球菌ESBLs阳性率高达80.95%;霉菌占5.1%(7/138)。革兰阳性和阴性细菌对头孢类和喹诺酮类耐药率现状严峻。结论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占主导地位,常用抗菌素耐药率高,亚胺培南、呋喃妥因、万古霉素耐药率低。

  • 标签: 糖尿病 尿路感染 病原菌 药敏试验 抗菌素
  • 简介:采取随即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调查菏泽城区居民;对2002年发现IGT人群436例实施3年的护理干预,分组分别给予饮食、运动饮食加运动干预。结果运动、饮食加运动干预组糖尿病发生率分别为5.8%、5.9%,与对照组(13%)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饮食组糖尿病发生率为11.3%,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生活方式干预可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的发型率。

  • 标签: 糖耐量受损 护理干预 生活方式 2型糖尿病
  • 简介:选取30例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糖至本院就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对低血糖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的原因主要是:口服降糖药物、胰岛素、生活方式、糖尿病并发症等引起。结论:防止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应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同时加强健康教育,定期检查,出现低血糖后自我干预等措施。

  • 标签: 老年糖尿病 低血糖 原因分析 护理
  • 简介:取2005~2006年糖尿病患者的尿、痰、脓、粪、血等做病原菌培养,同一患者同一类型标本多次检出同一株细菌,仅录入首次菌株,分离阳性或优势生长的菌落采用“第2代15e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并做药敏试验。结果2005年516例,2006年534例标本病原菌检出率为真菌(11.8%、13.7%)、大肠埃希氏菌(9.4%、10.7%)、金黄色葡萄球菌(4.1%、4.5%)、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3.9%、3.2%)、铜绿假单胞菌(2.3%、1.1%)、洋葱伯克霍德菌(1.7%、3.6%)、鸟肠球菌(3.1%、2.8%)、粪肠球菌(2.1%、4.1%)等。2005年与2006年大肠埃希氏菌的药物耐药率,如阿米卡星(15.9%、7.1%)、呋喃妥因(9.8%、3.5%)、氯霉素(45.9%、21.2%),三种药耐药率有所下降,加酶抑制制的头孢类半合成青霉素类的耐药率较低,其余的头孢类和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均略有上升。洋葱伯克霍德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较低,且有降低的趋势,其余的略有上升。金黄色葡萄球菌、鸟肠球菌、粪肠球菌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呋喃妥因的耐药率较低且有下降趋势,其余的耐药率有所上升,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较低,但有上升的趋势。

  • 标签: 糖尿病 细菌培养 病原菌
  • 简介:目的分析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与护理对策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在2007年3月—2011年12月收治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22例,针对其病情实施孕期、院内与院外健康教育,并实施控制血糖、胰岛素治疗饮食护理。结果所有患者经过健康教育与控制血糖、胰岛素治疗饮食护理之后,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对于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与有效护理,能够减少产妇与围产儿的发病率死亡率。

  • 标签: 妊娠合并糖尿病 健康教育 护理对策
  • 简介: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16例自愿病人进行调查并评定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抑郁症的几率明显高于非2型糖尿病患者,同样合并抑郁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亦明显困难于非合并抑郁症者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抑郁情绪,影响血糖的平稳控制,应进行合理的干预

  • 标签: 2型糖尿病(T2DM) 抑郁 分析 干预
  • 简介:以76例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低血糖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年龄、饮食、用药不合理等因素容易发生低血糖反应。结论加强教育,提高对低血糖的认识。

  • 标签: 老年病 糖尿病 低血糖 护理
  • 简介:回顾性总结我院收治的36例老年糖尿病伴发低血糖的诱发因素对其采取的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血糖控制情况。结果实施干预后患者在合理饮食、合理运动、药物治疗自我监测等方面的依从性显著改善,血糖控制情况明显好于干预前(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伴发低血糖患者采取适当干预措施,能提高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明显减少并预防低血糖发生。

  • 标签: 老年糖尿病 低血糖 干预 遵医行为
  • 简介:随机选取134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析其脑电图表现,用χ^2检验统计分析性别、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高血压、病程、糖尿病肾病等因素与脑电图结果的相关性。结果134例2型糖尿病患者脑电图异常率为73.13%。性别和糖尿病肾病因素对脑电图异常率无明显相关性,P〉0.05;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高血压、病程等与脑电图异常率有明显相关性,P〈0.01;高密度脂蛋白对脑电图正常率有明显相关性,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脑电图异常率与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高血压、病程等因素有明显相关性;性别糖尿病肾病与脑电图异常率无相关性,高密度脂蛋白的升高能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脑电图异常的发生率。

  • 标签: 2型糖尿病 脑电图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阑尾炎伴糖尿病手术病人的护理要点。方法从该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阑尾炎伴糖尿病老年手术患者中,随机选择74例作为该次研究分析的对象,并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将收治的74例老年阑尾炎伴糖尿病手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其中常规组患者在围术期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围术期间,进行整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接受整体护理干预模式之后,发生2例并发症患者,发生率为5.41%;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措施之后,发生8例并发症患者,发生率为21.62%;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常规组患者而言,研究组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各项指标均明显少于常规组,组间结果经临床检验,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阑尾炎伴糖尿病手术患者,在围术期间,配以相应的整体护理干预模式,可以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这对于促进患者康复而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实践应用。。

  • 标签: 阑尾炎伴糖尿病 老年患者 整体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者20例,给予患者积极的抢救,并给予合理补液,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的血糖得到很好的控制,酮症酸中毒症状得到较好的纠正,临床治疗效果显著。结论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的患者要进行积极的抢救,在临床治疗中给予补液、胰岛素联合等治疗能够极大程度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糖尿病 酮症酸中毒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情况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15年3月—2016年7月收治的糖尿病老年病患106例,全部患者均通过问卷调查表统计记录患者用药治疗依从性状况,并对相关影响因素作归纳统计,明确患者治疗依从性原因,并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老年糖尿病患者主要受到自身文化水平不足,运动锻炼量低下,糖尿病基础知识不了解,记忆功能衰减,居住环境就医困难,患者独居,经济压力大,自我血糖监测不良等因素影响,造成用药依从性低下;老年患者在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指导之后,自身用药依从性得到明显提升,与护理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当前老年糖尿病患者依从性差的根本原因入手,实施系统、细致的健康知识宣教指导,确保患者控制血糖的持续性与正确性,督促病患按时定量用药,增强患者用药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 标签: 老年 糖尿病 用药依从性 护理对策
  • 简介:T2DM患者79例,根据UAER分为A组,n=30(UAER〈20ug/min)、B组,n=27(UAER20~200ug/min)、C组,n=22(UAER〉200ug/min),所有患者进行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测定GFR,并测定UAER、ACR、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收缩压(SBP)。结果随着UAER的增加,GFR逐渐下降(P〈0.01),ACR逐渐升高(P〈0.05),GFR与UAER、ACR呈显著负相关(P〈0.01);C组的HbA1c、SBP、Scr、BUN较A组B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GFR是反映糖尿病肾病早期发病的敏感指标,结合UAER、ACR能更准确更全面反映糖尿病肾病的病变程度,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 标签: 2型糖尿病(T2DM) 糖尿病肾病(DN) 肾小球滤过率(GFR) 尿白蛋白排泄率(VAER)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
  • 简介: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应用中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特征分析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114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7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中药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科学临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满意度(96.49%)明显高于对照组(8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注射液糖尿病患者易发生不良反应,给予其科学、合理的护理,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糖尿病 中药注射液 不良反应 护理
  • 简介:目的探究糖尿病肾病患者血透过程中血压变化的特点护理措施,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该院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观察组)该院同期50例慢性肾炎尿毒症患者(对照组)为观察对象,对其均实施血液透析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透过程中血压变化的特点透析低血压发生率,并提出相关的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基础收缩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透析0h、透析1h、透析2h、透析3h收缩压下降值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透析低血压发生率(32.00%)高于对照组(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血透过程中血压下降幅度较大,且速度较快,发生透析低血压的机率较高,为减少透析低血压的发生,应采取相关的护理措施,如加强血压监测血压控制,给予患者饮食指导、心理护理等。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血透 血压 护理
  • 简介:目的分析早期肠内营养在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的应用护理对策。方法选择该院自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60例,依据患者来院先后顺序均分两组,予以早期肠内营养的患者设为参实验组,予以肠外营养的患者设为参照组,最后对两组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肠功能恢复时间、排气时间同参照组比对明显较短,从血糖水平改善情况来看,实验组相对较优,组间数据结果经统计工具检验后呈现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应用早期肠内营养效果理想,不仅加快肠道功能恢复速度,同时可以使患者的血糖得以控制,与此同时护理干预对患者治疗效果起到促进作用。

  • 标签: 早期肠内营养 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 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目的分析在妊娠期糖尿病与娠娠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中实行二甲双胍治疗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方法选取该院妇产科自2013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产妇,正常妊娠产妇作为A组,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作为B组,妊娠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产妇作为C组,B组与C组患者入院后均实行二甲双胍治疗,对比分析3组患者妊娠不良反应结局、治疗效果以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A组与B组、C组患者总有效率、血糖、胰岛素抵抗、甘油三酯、胆固醇等指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之间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A组与C组之间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妊娠期糖尿病以及妊娠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中应用二甲双胍均具有一定效果,多囊卵巢综合征可能会增加产妇发生糖尿病的几率,但是二甲双胍可以提升治疗安全性以及有效性。

  • 标签: 二甲双胍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 安全性 有效性
  • 作者: 罗志立
  • 学科: 医药卫生 > 内分泌
  • 创建时间:2022-10-12
  • 出处:《医师在线》2022年第15期
  • 机构:重庆市忠县人民医院,重庆忠县404300
  • 简介:糖尿病肾病主要发生在糖尿病患者中,该病属于糖尿病患者中的严重的并发症的一种,严重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的准确预防以及有效治疗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来说极为必要,可以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安全得到保障。因此,笔者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如何预防治疗做出阐述,如下所示。

  • 标签: 糖尿病肾病;预防;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