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运用去核整复术加局部封闭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符合标准的病例进行治疗。结果45例无一例复发。结论去核整复术加局部封闭治疗瘢痕疙瘩疗效肯定,可显著降低复发率。

  • 标签: 瘢痕疙瘩 去核 局部封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颜面部软组织急诊创伤早期整复的配合及护理。方法在局麻或全麻下行创面清创后,按整形外科原则早期分别行直接缝合术、局部皮瓣修复术、全厚皮片修复术。结果所有创面均Ⅰ期愈合,术后六月随访,创面疤痕不明显,外观及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早期应用整形外科原则进行修复,并行预防疤痕治疗和做好护理,对儿童颜面部软组织急诊创伤术后的外观及功能恢复有理想的效果。

  • 标签: 儿童 颜面部 软组织创伤 早期 整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眼袋去除整形修复的手术方法。方法对先天性、生理性退变、老化性下眼睑皮肤松弛,眼轮匝肌松弛,下眼睑眶内脂肪膨出,眼袋形成的患者,应用眼轮匝肌瓣眶隔内固定紧缩整复眼袋。结果从1998年5月至2010年10月,应用眼轮匝肌瓣眶隔内固定紧缩整复眼袋591例,手术后随访1~3年,均取得良好的效果,无并发症后遗症发生。结论临床应用眼轮匝肌瓣眶隔内固定手术方法紧缩修复整形眼袋,手术创伤小,安全可靠,减少术后下睑外翻及其它并发症发生。

  • 标签: 生理性退变 眼轮匝肌紧缩 眶隔内固定 修复整形眼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中外踝骨折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注意事项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76例有移位的外踝骨折患者采用手术内固定治疗,应用改良的Baird和Jackson评分系统对疗效进行评定,将骨折类型、内固定方法、术后功能锻炼时间与关节功能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随访时间为3-16个月,平均12个月。76例疗效为优56例,良18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97.3%。结论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可取得满意的骨折复位和临床疗效,判断骨折类型和正确选择固定方法对于提高外踝骨折复位内固定质量,改善远期疗效十分重要。

  • 标签: 踝关节骨折 外踝骨折 手术治疗方法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股骨骨折是骨科的一种常见病,常因外伤、疾病导致剧烈疼痛及功能障碍,机体出现一系列病理生理反映。正确有效的护理能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骨折的愈合。

  • 标签: 股骨 骨折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LISS钢板在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18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均采用LISS钢板治疗。结果本组18例伤口全部一期愈合,全部病例随访6~16个月,平均10个月。结论LISS钢板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小、骨愈合率高等优点,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

  • 标签: LISS钢板 内固定 股骨远端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结果,提高胫骨平台骨折的治愈率,降低伤残率。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2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153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后患者资料,骨折类型按Schatzker分型[1],其中I型1例,Ⅱ型48例,Ⅲ型47例,Ⅳ型32例,V型16例,Ⅵ型9例。手术采用开放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塌陷缺损处自体或同种异体骨植骨。探讨临床分型、治疗措施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本组153例,平均随访17个月(6~28个月)。按Merchant评分标准,优104例,良29例,可16例,差4例,优良率86.9%。结论外科手术对移位的胫骨平台骨折治疗是十分有效的方法,术中骨折尽可能的解剖复位、可靠的内固定、术中尽可能保护和修复软组织结构、术后正确的关节功能锻炼是影响患者术后疗效的主要因素。

  • 标签: 骨折 胫骨平台 内固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经过临床观察与实践,寻找一种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术所带来的创伤与并发症的微创方法治疗胫骨骨折。方法我科2003年7月~2009年9月间对57人63例胫骨骨折患者采取微创手术治疗,其中51人为单侧胫骨骨折,6人为双侧胫骨骨折。本组病例随访3个月~3年7个月,平均2年2个月。结果所有骨折均获得满意复位,内固定牢固,切口均一期愈合。本组病例中13例术后患肢肿胀,出现张力性水疱,无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最早术后半年断端骨性愈合良好,取出内固定胫骨髓内针。未见骨折不愈合病例。患肢膝、踝关节活动自如,功能良好。结论我们所采取的微创手术方法治疗胫骨骨折,使整个手术仅采取1.0cm切口,骨折端闭合复位不切开,使手术创伤降到最低。骨折端不切开,减少了手术切口,不影响美观。

  • 标签: 胫骨骨折 闭合复位 内固定,手术 微创
  • 简介:摘要胫骨平台骨折又称胫骨近端关节内骨折,是膝关节创伤中最常见的骨折之一。在临床中较常见,约占全身各种骨折的4%。胫骨平台骨折大多是由于高能量损伤导致的,骨折类型复杂,并伴有严重软组织、侧副韧带、膝关节韧带、交叉韧带半月板等损伤,治疗难度大。我科2007年10月至2010年3月,共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21例,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手术 内固定 功能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循证护理,分析不同患者出现腹胀的不同原因,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和护理服务质量方法选择2007年4月~2009年4月共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出现腹胀35例进行循证护理结果运用循证护理对不同患者出现腹胀的原因进行分析,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和护理服务质量结论运用循证护理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护理质量。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腹胀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骨折作为突发疾病,不可避免地导致患者出现躯体功能和活动受限,机体出现一系列病理生理反应。正确的护理能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骨折的愈合。总结不同类型骨折的患者126例,经中西医对症结合治疗和加强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中医护理干预总结如下。

  • 标签: 骨折 中医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盆骨折及其合并伤的急救处理。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月发生的36例骨盆骨折及合并伤的临床资料,并对其急救处理情况进行探讨。结果36例骨盆骨折合并伤患者经过将就处理后,34例抢救成功,2例死亡,抢救成功率为94.4%。结论根据合并伤的不同情况,采取及时、有效的急救处理措施,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

  • 标签: 骨盆骨折 合并伤 急救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髋部骨折患者常见问题的护理对策。方法将循证护理实践应用于髋部骨折患者,解决患者褥疮,患肢肿胀、疼痛,泌尿系感染,深静脉血栓问题的过程。结果58例患者住院期间无一例发生褥疮,3例发生泌尿系感染,2例发生下肢肿胀等并发症。结论循证护理是临床护理基础,不仅可提高护理质量,对患者有益,而且可丰富护理人员的知识。

  • 标签: 循证护理 髋部骨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发伤合并肋骨骨折的临床特点和救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5年来收治的135例多发伤合并肋骨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本组胸腔闭式引流64例,纵隔引流、减压2例,气管切开8例,剖腹探查12例,剖胸探查3例;胸骨、肋骨内固定3例;肋骨牵引7例;脊柱手术2例;骨盆内固定1例,锁骨和四肢骨折内固定20例,开颅手术5例。死亡4例(2.96%),1例死于急性失血性体克,1例死于严重肺挫伤、肺部感染并ARDS,1例死于肺栓塞,1例死于颅脑外伤。结论急诊期抓紧创伤急救的“黄金时间”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围手术期预防和治疗肺挫伤、肺部感染、肺栓塞和(或)ARDS是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 标签: 多发伤 肋骨骨折 肺挫伤 肺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建钢板固定治疗锁骨骨折90例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90例锁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固定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痛苦小、功能恢复良好、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重建钢板固定 锁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早期处理及治疗效果。方法131例(164肢)患者入院创面反复冲洗清创,早期修复软组织为主,提供软组织修复的初期稳定,选择合适的固定方式,外支架固定107肢,不扩髓绞锁髓内钉固定34肢,钢板内固定11肢,石膏外固定7肢等。结果123例(154肢)均获7~21.5个月随访,平均11.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4.5~21个月,平均7.7个月,其中延迟愈合6肢,占3.9%;2肢不愈合,占1.3%,二次手术治愈。Johner-Wruh评分标准129肢优、19肢良,2肢中,4肢差,优良率96.1%。结论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早期提供较理想的软组织修复,用外固定支架稳定骨折,尤其适用Ⅲ度开放骨折,可获良好治疗效果。

  • 标签: 胫腓骨 开放性骨折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锁骨骨折手术患者的心理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7月至2010年9月锁骨骨折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循证护理组和传统护理组,每组25例。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SCL-90量表评分、HAMA评分变化以及医学应对问卷(MCMQ)情况。结果护理后,循证护理组的SCL-90量表评分明显低于传统护理组,P<0.05;循证护理组的HAMA评分焦虑程度明显轻于传统护理组,P<0.05;护理后循证护理组MCMQ的面对评分评分显著高于传统护理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明显改善锁骨骨折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值得手术室推广应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锁骨骨折 心理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