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2 个结果
  • 简介:虽然糖尿病肾病(DN)关键在于早诊断、早治疗,但对已进入到持续蛋白尿和肾衰竭的病人仍需积极治疗,以减轻病人的痛苦和延长生命.ACEI、AngⅡ受体-1拮抗剂(AT1RA)[1,2]、中医中药[1,3]已在临床应用中取得可喜成绩,本研究拟联合应用AT1RA(氯沙坦)和中成药黄芪注射液治疗DN,观察其临床疗效.

  • 标签: 氯沙坦 黄芪注射液 中西医结合治疗 糖尿病肾病 疗效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输尿管阴道瘘治疗的时机和方法。方法10例发生于妇产科手术后的输尿管阴道瘘患者中,尿漏发生时间为术后2~26d,平均11d。先后行B超、静脉肾盂造影(IVU)、逆行输尿管肾盂造影,必要时行核磁共振尿路成像(MRU)检查。均早期行输尿管镜检术。结果9例镜检成功并置D-J管,1例镜检诊断输尿管横断者中转行输尿管膀胱吻合术。结论早期行输尿管镜检术D-J管置入术治疗医源性输尿管阴道漏是适宜的。

  • 标签: 输尿管阴道瘘 输尿管镜检术
  • 简介:目的:探讨阿曲班在中心静脉置管诱导血液透析中的抗凝效果和出血事件。方法:将104例患者随机分为普通肝素组和阿曲班组。所有患者在置入右侧颈内静脉置管后接受连续2d的2次诱导血液透析,阿曲班抗凝剂量按1.5μg·kg^-1·min^-1续由动脉端给予。测定透析前后患者的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和凝血功能并采用评分方法评价透析器凝血和置管处出血和血肿情况。结果:普通肝素组和阿曲班组透析器凝血情况无明显差异,但是颈内静脉置管处出血情况,阿曲班组较普通肝素组显著降低(P〈0.05),在相同透析器凝血情况下,阿曲班组APTT和ACT值较肝素组低(P〈0.01)。在透析1h时同时检测阿曲班组动脉端和静脉端APTT值,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达到同样抗凝效果时,阿曲班较普通肝素所需的APTT和ACT值更低,而且阿曲班体外的抗凝作用强于体内,因此阿曲班可能成为血液透析一种新型的替代抗凝药物。

  • 标签: 阿加曲班 中心静脉置管 血液透析
  • 简介:目的评价同期行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PKRP)及气压弹道碎石术(PL)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合并膀胱结石(BC)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54例BPH合并BC患者,先行经尿道膀胱PL,再据前列腺大小及腺体与包膜粘连情况等,采用不同的电切术治疗BPH。蛄果本组154例手术顺利。术中无电切综合征、直肠穿孔发生,未发生死亡病例。术后随访6~24个月,尿道狭窄6例,短期尿失禁9例,增生复发1例。术后IPSS、QOL、Qmax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站论用PKRPPL治疗BPH合并BC,安全有效、并发症少。

  • 标签: 前列腺增生症 膀胱结石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 气压弹道碎石术
  • 简介:目的研究钬激光(Ho:YAG)术后表阿霉素单次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1年1月至2002年5月,采用经尿道腔内钬激光(Ho:YAG)切除肿瘤术后表阿霉素单次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22例,其中单发肿瘤16例,多发肿瘤6例.病理分级移行细胞癌G1~G2、分期T1~T2.结果手术一次性成功,时间15~40min,术中无闭孔神经反射,无膀胱穿孔、大出血.术后灌注表阿霉素后无不良反应,1例6个月后复发,复发率4.5%,再次予钬激光处理治愈.结论钬激光表阿霉素单次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复发率较低,是安全有效,方便易行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浅表性膀胱癌 钬激光 表阿霉素 灌注疗法 肿瘤
  • 简介:近年的研究发现非编码RNA(ncRNA)分子能在多个水平参与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其中小分子双链RNA(dsRNA)对相关蛋白表达的特异性抑制作用已经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如小干扰RNA(siRNA)能够诱导与其分子核糖核苷酸排列序列相一致的mRNA降解,

  • 标签: RNA降解 激活 核糖核苷酸 小分子 基因表达 抑制作用
  • 简介:多囊卵巢综合征(poiycysticovariansyndrome,PCOS)又称Stein-Leventhal综合征,是妇科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以雄激素过多和持续无排卵为临床特征,多表现为月经稀发或闭经、不孕、多毛和肥胖等一组症状,双侧卵巢呈多囊性增大改变。在育龄妇女中发病率达5%~10%。

  • 标签: 不孕患者 PCOS 多囊卵巢综合征 syndrome 女性 内分泌疾病
  • 简介:贫血是肾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有重要影响,但目前I临床医生对移植术后贫血(posttransplantationanemia,PTA)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本综述旨在针对当前肾移植患者贫血的状况、对患者的影响、危险因素的分析及治疗方面进行综合阐述。

  • 标签: 肾移植术后 贫血 肾移植患者 常见并发症 生活质量 临床医生
  • 简介:肾脏替代疗法(RRT)可用于治疗急性肾衰竭(ARF)和慢性肾衰竭(终末期肾病ESRD)。随着全球肾衰患者的急剧增加,RRT的应用价值也日益受到关注。目前世界范围内有近1百万的透析患者,且这一数目还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RRT实际上是一种血液净化的方法.可去除血液中的毒性物质以替代肾脏的解毒功能。RRT分为问歇性与连续性两大类.前者包括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滤过及血液灌流等方法.

  • 标签: RRT 肾脏替代疗法 治疗 肾衰 血液透析滤过 终末期肾病
  • 简介:迄今,药物治疗在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减轻ARF的严重性和缩短ARF的病程等方面仍起重要作用。关键是要在正确理解ARF的各种病因和发病机理,弄清不同病因和病理类型ARF,以及同一类型ARF在不同时期中发病机理的基础上,根据药物的药理学特点,正确选择和适

  • 标签: 急性肾功能衰竭 药物防治 表皮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于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 简介:淫广藿又名仙灵脾,并名“三枝九叶草”,为小檗科,淫羊藿属(Epimedium)植物的泛称,为多年生草本,主产于陕西、辽宁、山西、湖北、四川、广西等地。本品性温,味辛甘。功效补肾壮阳,祛风湿,主治阳痿,腰膝酸软,风湿痹痛等症,是男科临床常用的中药之一。

  • 标签: 淫羊藿属 男科病 多年生草本 补肾壮阳 腰膝酸软 风湿痹痛
  • 简介:透析失衡综合征(dialysisdisequilibriumsyndrome,DDS)是由Kennedy等在1962年首次提出的概念[1]。它是一种在透析时发生的由于脑水肿导致颅内压增高或急性低钠血症引起的神经系统以及类神经系统症状,通常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癫痫发作、昏迷甚至死亡[2]。极高水平的血尿素氮(175mg/dl)是首次透析时发生DDS的高危因素。老年人、儿童、或有已存在的神经系统病变、严重代谢性酸中毒、

  • 标签: 透析失衡综合征 急性低钠血症 DIALYSIS 透析液 代谢性酸中毒 脑水肿
  • 简介:microRNA(miRNA)是小分子RNA中的一种。小分子RNA包括microRNA、siRNA、shortRNA等。目前已鉴定的miR-NA超过700种,仅占人类基因组序列的1%-3%,却参与1/3基因表达的调控,在生长发育,细胞分化、增殖、凋亡,肿瘤发生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miRNA在肾脏疾病研究中的应用及最新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MICRORNA 肾脏疾病 小分子RNA SIRNA 人类基因组 MIRNA
  • 简介:IgA肾病(IgAnephropathy,IgAN)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占原发肾小球疾病的25%~50%,其中30%~40%的患者将在20年内进展为肾衰竭。该病临床及病理表现多样,免疫荧光可见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沉积,可伴IgG和C3沉积。该病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明确,寻求理想的动物模型是当前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标签: 异体蛋白 ddY 免疫荧光 动物模型 免疫学方法 系膜区
  • 简介: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问题日益突出,与肥胖相关的疾病如高脂血症、胰岛素抵抗等脂糖代谢紊乱,由此导致的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意外、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发生率不断上升。已有研究证实,单纯性肥胖亦可导致肾脏损害,临床上主要以蛋白尿为表现,肾脏活检提示肾小球肥大,发展到晚期可表现为肾小球肥大伴局灶硬化性肾小球肾炎。本文就近几年对肥胖相关性肾病(obesity-relatedglomerulopathy;ORG)的机制及临床研究进行总结,初步反映了肥胖相关性肾病的研究进展。

  • 标签: 肥胖相关性肾病 局灶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肾小球肥大 临床研究 糖代谢紊乱
  • 简介:抗精子抗体(AsAb)干扰精子生理、影响精子获能、阻滞精子穿过宫颈粘液、封闭顶体反应,抑制精卵融合及早期胚胎发育等受精前后的各个环节均已得到证实。这种抗精子自身免疫反应和同种异体免疫反应是导致男、女免疫性不育症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约占不育症患者的10%-30%。值得引起重视。1997年以来,我们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中药药理研究成果及现代医学理论,以疏肝健脾补肾、

  • 标签: 消抗丸 抗精子抗体 拮抗作用 AsAb 附睾
  • 简介:前列腺导管内癌(IDC-P)是一类具有独特病理特征和重要临床意义的病变。其概念已提出多年,但人们对其认识经历了较长的发展过程。近年研究显示前列腺导管内癌是前列腺浸润性癌发展的晚期阶段,具有预后意义。本文回顾IDC-P的研究历史、诊断标准、鉴别诊断、分子改变及其临床意义,并提出在穿刺活检标本中报告IDC-P的推荐模式。

  • 标签: 前列腺导管内癌 诊断 预后
  • 简介:临床上发现心血管疾病、慢性肾功能疾病患者常伴发贫血。最近发现心血管疾病、慢性肾功能疾病、贫血三者之间相互影响,任何一方的恶化都会加重其他两方的进展,最终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即心肾贫血综合征。心血管疾病、慢性肾功能疾病、贫血三者关系的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概述了心血管疾病、慢性肾功能疾病、贫血在心肾贫血综合征中的相互作用,心肾贫血综合征的机制及其研究的现状;

  • 标签: 血综合征 心肾 心血管疾病 慢性肾功能 疾病患者 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