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透析充分性的概念,目前还没有准确的定义,一般讲,充分透析时患者感觉舒适,血压正常,没有水肿、喘憋和心衰的发生,没有腹水、胸水和心包积液发生,没有明显的皮肤瘙痒、手足麻木不适,使用较小剂量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就可以很好地控制肾性贫血,皮肤色泽正常,饮食和营养状况良好。

  • 标签: 血液透析 透析充分性 促红细胞生成素 超声检查 X线检查
  • 简介:经直肠进行前列腺组织穿刺活检或注射治疗药物是泌尿外科常用手术操作,但由于显露不佳,穿刺针必须以手指引导进入,容易出现定位不准确、针头划伤肠壁或刺破术者手套及手指、感染机会增加等情况。作者采用套管定位穿刺法对传统方法进行改进取得良好效果。选用F16一次性全塑吸引器头(苏州吴县高分子医疗器械厂生产)制成套管,若套管过长可根据需要切割前部塑料管,但切割后其断面管壁必须削磨成倒角。手术时,病人胸膝位,常规消毒肛周皮肤,扩肛,再消毒直肠内腔,

  • 标签: 经直肠 前列腺穿刺 方法改进 手指 肛周皮肤 扩肛
  • 简介:目的比较不同的治疗方法对肾移植术后上尿路结石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1996至2002年间肾移植术后发生移植肾输尿管肾盂结石的患者15例,其中肾结石4例,输尿管结石11例;体外震波碎石(ESWL)3例,输尿管镜取石7例,开放手术5例.结果5例开放手术术后均发生切口感染、尿外渗,其中2例有一过性肾功能不全,2例术后发生输尿管狭窄.3例体外震波碎石后都出现不同程度肾功能受损,严重血尿,2例碎石后产生石街.输尿管肾镜取石顺利完成,几乎无任何并发症出现.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移植肾上尿路结石的治疗应首选经输尿管肾镜取石.

  • 标签: 上尿路结石 治疗 肾移植 术后并发症 输尿管镜
  • 简介:目的通过比较维持性血液透析(CHD)和高通量血液透析(HFD)对尿毒症中小分子物质的清除作用,探讨HFD治疗的临床必要性。方法将CHD患者49例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F60透析器进行HFD,对照组采用F6透析器进行CHD,透析时间为4h,透析前,后抽取静脉血检测尿素氮(BNU),肌酐(SCr)和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水平,将检测值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HFD组和CHD组透析前,后血BUN,SCr的下降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HFD组和CHD组血iPTH,下降率分别为(72.07±13.40)%,(12.12±5.16)%,HFD组iPTH下降率极显著大于CHD组(P<0.01)。结论高通量透析对中,大分子尿毒症毒素的的清除作用优于常规透析,对小分子毒素的清除,两者无明显差别。

  • 标签: 高通量血液透析 常规血液透析 尿毒症毒素
  • 简介:自1993年以来,我院开展TURP手术近300例,其中三例为巨大前列腺三叶增生,中叶突入膀胱。电切时,采用先阻断中叶血运最后切除中叶的方法获得成功,现予报道。临床资料三例年龄在59~68岁之间,排尿困难3~8年。因尿潴留在外院行膀胱造瘘后转入我院。入院检查,心、肺、肝、肾功能都在正常范围之内。B超检查三例

  • 标签: 电切方法 经尿道 前列腺增生 巨大前列腺 膀胱造瘘管 中叶突
  • 简介:以西方医学为代表的现代医学体系和以中医学为代表的东方医学体系,是当今世界上两大医学体系。西方医学自16世纪末开始传入中国以来,对传统中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医学界的有识之士从此开始了中西医结合的探索,对中西医结合肾脏病的研究亦发生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为提高我国肾脏病的学术水平,为创立一种“源于中医,高于中医;源于西医,高于西医”的新医学,展现出辉煌的前景。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肾脏病 研究方法 现状 诊断标准
  • 简介:钱桐荪教授是我国肾脏病学科的创始人之一,为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会第1~3届常委,兼任该学会中西医结合组组长和华东地区肾病协作组组长,曾任江苏省内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及肾脏病学会主任委员,从事内科和肾脏病工作有50年的丰富经验,对肾小球疾病的诊治具有独到之处.1959年率先在连续发表两篇关于肾小球肾炎的论文.1992年代表中华内科学会,在中日医学大会上作"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近况"为题的演讲.钱教授对疾病的辨证论治的思维方法与众不同.1995年荣获江苏省卫生厅和中医管理局授予的"中西医结合名专家"称号和奖章.他对肾小球性血尿诊治颇有成效,故将其介绍于后.

  • 标签: 钱桐荪 肾小球性血尿 思维方法 肾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