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syndrome,APS)合并妊娠不同干预时机对产科和围产结局的影响,探讨APS早期干预对于降低产科并发症和改善母儿结局的作用。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4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127例原发性抗磷脂综合征合并单胎妊娠并分娩的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围孕期和孕期针对APS不同的干预时机分为未干预组、孕前干预组、〈孕14周干预组及≥孕14周干预组,分析妊娠期APS干预时机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APS未干预组早发子痫前期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各时期干预组(P〈0.008);孕早期干预组早发子痫前期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孕14周后干预组(P〈0.008)。APS未干预组和≥孕14周干预组早发子痫前期、胎儿生长受限、羊水过少、新生儿窒息、血栓的发生率均高于孕前干预组和〈孕14周干预组,早发子痫前期和胎儿生长受限的发病率在APS不同干预时机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5)。孕〈14周干预与37周之后分娩呈正相关(OR=5.515,95%CI:1.876~16.215,P=0.027)。结论早期排查和干预APS有利于改善APS妊娠者的产科和围产结局

  • 标签: 抗磷脂综合征 妊娠结局 早发子痫前期 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胎盘植入孕产妇发生严重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09年1月至2015年6月651例胎盘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胎盘植入孕产妇严重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为39.6%(258/65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孕次、产次、流产次数、剖宫产次数、产前阴道出血次数、终止妊娠孕周、胎盘植入类型、未规律产前检查、合并内科疾病和合并前置胎盘是胎盘植入孕产妇发生严重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剖宫产次数(OR=2.248,95%CI:1.590~3.177,P=0.000)、合并内科疾病(OR=1.604,95%CI:1.080~2.384,P=0.019)和合并前置胎盘(OR=1.877,95%CI:1.204~2.925,P=0.005)是胎盘植入孕产妇发生严重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胎盘植入孕产妇发生严重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剖宫产次数、合并内科疾病及前置胎盘。

  • 标签: 胎盘植入 严重不良妊娠结局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研究妊娠晚期D-二聚体异常升高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对2014年1月-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正规产检并分娩的694名健康单胎孕妇的分娩信息进行回顾性研究,孕晚期(≥34周)检查的D-D值超过第95百分位点定义为异常升高,比较D-D值异常升高的孕妇的不良妊娠结局。结果第95百分位点的D-D值为908.25ng/ml,是非孕期正常女性D-D值的4~5倍,异常升高的孕妇的胎盘早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明显增加(P=0.000)。结论妊娠晚期妇女的D-D值应有其特定的参考范围,且D-D值异常升高的孕妇的不良妊娠结局明显增加,应加以重视。

  • 标签: D-二聚体 不良妊娠结局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新鲜胚胎移植(fET)及冻融胚胎移植(FET)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4年3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IVF-ET治疗的1516例单胎妊娠分娩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fET及FET的临床妊娠率、妊娠期并发症、围生儿结局等。结果1516例IVF-ET单胎分娩患者中,85例合并内科相关疾病,929例(61.3%)接受fET治疗(fET组),587例(38.7%)接受FET治疗(FET组)。fET组前置胎盘发生率(1.8%,17/929)与FET组(4.3%,25/58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T组产后出血发生率(5.0%,46/929)与FET组(9.2%,54/58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T组胎盘粘连发生率(1.1%,10/929)与FET组(2.9%,17/58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ET是产后出血、胎盘粘连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603、OR=2.828,P均〈0.05),两组其他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ET较fET可能增加患者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病风险。

  • 标签: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新鲜胚胎移植 冻融胚胎移植 母儿结局
  • 简介:目的探讨自然受孕、辅助生殖技术及服用促排卵药3种方式受孕双胎妊娠的不同妊娠结局。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期间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分娩孕妇324例,其中辅助生育技术受孕双胎孕妇(辅助生殖组)106例,自然受孕双胎孕妇(自然受孕组)81例,服用促排卵药物受孕(促排卵药组)137例。对3组双胎妊娠孕妇的围生期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辅助生殖组产妇妊娠期糖尿病、胎膜早破、难免早产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前置胎盘、胎盘早剥、S/D异常、羊水异常、一胎胎死宫内、剖宫产、胎儿畸形、低体重儿出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自然双胎妊娠相比,应用辅助生殖技术受孕双胎孕妇妊娠期糖尿病、胎膜早破、难免早产等妊娠期并发症明显增多,剖宫产率和新生儿结局无明显影响。

  • 标签: 自然受孕 辅助生殖技术 促排卵药 双胎妊娠 妊娠结局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diabetesmellitus,GDM)血糖异常点的数量与孕妇临床表现及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行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GDM孕妇150例,依据75gOGTT异常点数量分组,1项时点异常为GDMA,2项时点异常为GDMB,3项时点均异常为GDMC。对三组临床表现和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①GDMC孕前BMI和肥胖率高于GDMB和GDMA(P〈0.05);②GDMC胰岛素使用率和胰岛素抵抗指数高于GDMB组和GDMA组(P〈0.05);③GDMC巨大儿发生率高于GDMB和GDMA(P〈0.05)。结论OGTT异常点数量多的孕妇孕前BMI高或肥胖、胰岛素使用率高、胰岛素抵抗强、巨大儿发生率高,且异常点越多,以上情况越显著。此类GDM孕妇需给予高度重视和积极干预。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血糖异常 胰岛素抵抗
  • 简介:目的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diabetesmellitus,GDM)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ovarysyndrome,PCOS)患者在妊娠过程中的临床不良结局进行分析,有助于对此类患者进行相关筛查、诊断及干预,减少不良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进行产前检查确诊为GDM的199例孕妇,其中102例PCOS患者纳入PCOS组,97例非PCOS患者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早产、羊水过多及羊水过少、剖宫产率)和新生儿结局(新生儿体重、巨大胎儿、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黄疸、呼吸窘迫综合征及低血糖),并将两组患者中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早产、羊水过多、羊水过少、剖宫产、新生儿体重、巨大胎儿、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黄疸及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PCOS组中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和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风险显著增高(P〈0.05)。结论PCOS增加GDM孕妇的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和新生儿低血糖患病风险,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多囊卵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 妊娠期高血压 子痫前期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剖宫产瘢痕憩室修补术在有生育要求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例剖宫产瘢痕憩室患者行腹腔镜下憩室修补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的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6年前疑诊胎盘早剥于我院行首次剖宫产,术程顺利,术后恢复好,月经正常,无下腹痛。3年前计划生育二孩,阴道超声检查发现剖宫产瘢痕憩室,宽约3.9mm,要求手术修补而行宫腔镜检查术+腹腔镜下剖宫产瘢痕憩室修补术。术后1年如愿妊娠,孕期尚平顺。2016年1月再次行子宫下段剖宫产分娩,母子体健。结论腹腔镜下修补术在剖宫产瘢痕憩室治疗中有较好的临床价值,但能否降低不良妊娠结局风险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患者孕期需严密监测,发现异常及早处理。

  • 标签: 剖宫产瘢痕憩室 腹腔镜 妊娠
  • 简介:双胎妊娠一直被认为更容易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近年来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开展,双胎妊娠率增加,双胎妊娠并发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率也随之增加。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双胎妊娠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的相关研究,发现≥35岁、初产、孕前高体质量指数、绒毛膜性、辅助生殖方式、孕育女性胎儿、高血压家族史及妊娠期高血压病史为双胎妊娠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的常见危险因素。

  • 标签: 双胎妊娠 妊娠期高血压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研究会阴侧切对经阴道分娩结局的影响,有效降低会阴侧切率,促进自然分娩。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行会阴侧切经阴道分娩的产妇20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经阴道分娩非会阴侧切产妇2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分娩后的会阴水肿、疼痛、愈合、感染情况,产后24h出血量,性生活情况,压力性尿失禁及脏器脱垂等情况。结果对照组产妇出血量(343.94±69.55)mL少于观察组(404.75±89.87)mL(P〈0.05)。两组第二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会阴裂伤多为I度裂伤(159/200),观察组产妇伤口疼痛分级(≥2级82例)明显高于对照组(≥2级17例),两组产妇会阴伤口水肿情况相当,且均出现了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表现,但观察组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阴道前后壁脱垂、子宫脱垂发生率较高。结论经阴道非会阴侧切的分娩结局优于会阴侧切经阴道分娩者,低危孕妇不建议会阴侧切经阴道分娩。

  • 标签: 会阴侧切 妊娠结局 自然分娩
  • 简介:目的研究妊娠合并麻疹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妊娠结局。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30例妊娠合并麻疹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情况及妊娠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均出现典型皮疹、高热;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多数正常、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多数升高,淋巴细胞百分比降低;C-反应蛋白(C-reactionprotein,CRP)、降钙素原及血沉均不同程度升高;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不同程度升高;26例患者抗麻疹抗体阳性,存活新生儿23例,新生儿未发现畸形,2例检测发现抗麻疹抗体阳性;2例进行胎盘病理,1例进行尸检。结论妊娠合并麻疹病情重、对母儿危害大,及时诊断和治疗可以痊愈,适时终止妊娠,可以改善母儿预后。

  • 标签: 妊娠 麻疹 妊娠结局
  • 简介:目的探讨内生型子宫瘢痕妊娠(CSP)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2008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确诊为内生型CSP患者41例,治疗方式分为三组:药物(甲氨喋呤MTX+米非司酮)+宫腔镜清宫术组13例;介入组1:子宫动脉MTX灌注栓塞+宫腔镜清宫术组18例;介入组2:子宫动脉MTX灌注栓塞+腹腔镜监测下清宫术组10例。比较各组首次治疗的治愈率、出血量、住院时间、血hCG转阴时间、住院费用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21例(51.2%)有停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18例(43.9%)患者超声提示胚胎停育,经阴道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2.7%;介入组首次治疗治愈率明显高于药物组(53.8%)(P〈0.05);并且介入组出血量明显少于药物组(P〈0.05)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药物组(P〈0.05);介入组1与介入组2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住院费用介入组1明显少于介入组2(P〈0.05);血hCG转阴时间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子宫动脉MTX灌注栓塞后宫腔镜+清宫术是治疗内生型CSP的一种有效、安全、快速,能够防止严重出血的治疗方式。

  • 标签: 内生型 瘢痕妊娠 子宫动脉栓塞 宫腔镜 清宫术
  • 简介:Rh阴性血型比较罕见,是非常稀有的血液种类,所以又被称为"熊猫血",而Rh阴性孕妇应视高危妊娠。稀有血型者虽然所占比例不大,但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中国每年有上万例稀有血型孕产妇,这就给我们的产科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 标签: 稀有血型 高危妊娠 孕期管理 致敏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期合并阑尾类癌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原则。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6月重庆市开县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1例妊娠合并阑尾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妊娠合并阑尾类癌在临床工作中极其罕见,临床表现类似急性阑尾炎的症状。患者入院后按照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处理,及时行剖腹探查术+阑尾切除术,术后继续妊娠并正常分娩,母儿结局良好。后期病理报告提示为阑尾类癌。结论妊娠合并阑尾类癌极其罕见,且绝大多数为术后病理诊断,因其临床表现多类似急性阑尾炎,一旦高度怀疑急性阑尾炎均应立即手术治疗。由于其预后好,多数仅需行单纯阑尾切除术即可治愈。

  • 标签: 阑尾类癌 妊娠 急性阑尾炎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肝功能异常的病因分布、特点和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四川省人民医院2011年3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260例妊娠合并肝功异常患者入院24h肝功、孕周和妊娠结局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0例患者中,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viralhepatitis,HV)86例(33.08%),按血清病毒学标志物分类: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hepatitisB,CHB)78例,丙型肝炎5例,甲型肝炎3例;自身免疫性肝病、肝豆状核变性各1例(0.38%);妊娠期高血压疾病71例(27.31%),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cholestasisofpregnancy,ICP)42例(16.15%),妊娠剧吐(hyperemesisgravidarum,HG)15例(5.77%),妊娠急性脂肪肝(acutefattyliverofpregnancy,AFLP)13例(5.00%),溶血、肝酶升高及血小板减少综合征7例(2.69%),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溶血、肝酶升高及血小板减少综合征5例(1.92%);原因不明19例(7.31%);妊娠合并HV可出现在任何孕期,但以晚期妊娠为主;妊娠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ICP、AFLP患者均集中于中、晚期妊娠,尤以晚期妊娠显著;HG患者只发生于妊娠早、中期;孕16~18W及34~36W为发生肝功异常的高峰期;分析各病因肝功指标发现,ICP以总胆汁酸(totalbileacid,TBA)增高为主,其它病因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增高为主,CHB转氨酶增高最显著。CHB、AFLP及ICP的总胆红素(totalbilirubin,TBIL)和TBA增高,发生黄疸;妊娠肝功能异常患者胎儿早产、宫内窘迫、死胎和产后出血率高于健康孕妇(P〈0.05)。结论妊娠期肝功能异常主要病因是HV、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ICP,且以晚期妊娠为主。孕16~18W与34~36W是发生妊娠合并肝功能异常的两个主要孕期。妊娠合并肝功能异常可增加孕妇和胎儿的危险性。

  • 标签: 妊娠 肝功能异常 妊娠合并症
  • 简介:本文重点介绍未婚流动人口非意愿妊娠的咨询案例,咨询师根据咨询的四大理念、瑞迪框架和五大技巧对其进行了剖析。针对非意愿妊娠相关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为流动人口的性健康咨询提供参考。

  • 标签: 性与生殖健康综合咨询 流动人口 非意愿妊娠 案例剖析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IP)孕妇合并高尿酸血症的妊娠结局及血清尿酸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妊娠36~42周HDIP孕妇90例作为研究组,按照血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血症组(n=69)和正常尿酸组(n=21),选择同期正常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n=90)。比较三组孕妇的生化指标和妊娠不良结局及其影响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结果三组孕妇血清总蛋白、谷丙(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酐、尿素氨、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尿酸血症组孕妇早产、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等发生率高于正常尿酸组及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显示,血清尿酸〉357μmol/L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高危因素(OR=1.258,P〈0.05)。结论合并高尿酸血症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常伴多种生化指标异常,是母婴不良妊娠结局的高危因素。

  • 标签: 高尿酸血症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了解济南市女性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做好优生优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在济南市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进行孕前优生健康体检的1223名女性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优生优育项目检测、风险因素评估及跟踪随访。结果研究对象有病史异常及不良嗜好、不良环境接触史者188例,占15.37%;检出各类疾病411例,疾病发生率为33.61%;其中30~39岁年龄组、低文化程度组、农村人口疾病检出率较高(P〈0.05)。1223名女性中有1012名接受了跟踪随访,其中未孕538名,已孕474名;已孕的474名女性中,正常分娩266名,自然流产8例,人工流产5例,婴儿出生缺陷1例。结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中发现的绝大部分危害优生优育的因素可以通过孕前健康教育和医学检查而避免;重视孕前健康教育及提高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参检率,可以减少不良妊娠结局及婴儿出生缺陷的发生。

  • 标签: 计划妊娠 健康检查 出生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