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乳腺增生病(乳腺病)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有一定的癌变率,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自1992年至1994年6月,我们对消胶囊治疗乳腺病进行了观察,治疗组110例,对照组40例。报告如下:

  • 标签: 乳腺增生病 中医药治疗 平消胶囊
  • 简介:目的探讨奥氮联合盐酸帕洛诺司琼及地塞米松防治顺铂高致吐风险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0例接受3日顺铂方案的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给予盐酸帕洛诺司琼0.25mg静,d1、d3;地塞米松10mg静滴,d1~d4。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低剂量组每晚加服奥氮5mg,d1~d4;高剂量组每晚加服奥氮10mg,d1~d4。比较两组急性期CINV和延迟性CINV的完全缓解率及有效率,评估不同剂量水平的奥氮治疗恶心、呕吐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低剂量组急性期CINV和延迟性CINV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70.2%(33/47)和63.8%(30/47),均低于高剂量组的83.8%(36/43)和74.4%(32/4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急性期CINV和延迟性CINV控制的有效率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头晕、嗜睡的发生率分别为8.5%和4.3%,低于高剂量组的27.9%和1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奥氮联合帕洛诺司琼、地塞米松对于防治高致吐化疗方案致恶心、呕吐的控制率较好,需要解救性抗呕吐治疗的发生率较低,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 奥氮平 化学治疗
  • 简介:我们应用消胶囊对39例乳腺增生症病人进行治疗,经半年随访,结果表明,消胶囊对乳腺增生症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能使肿块缩小,疼痛缓解,该药作用快、疗程短,副作用小,是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理想药物。

  • 标签: 平消胶囊 乳腺增生症 中医药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奥氮预防化疗所致爆发性呕吐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收集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在化疗第1周期发生爆发性呕吐的36例恶性肿瘤患者,于第2周期化疗前给予常规预防止吐及口服奥氮(奥氮10mg/次,每日1次,d1~d3)预防爆发性呕吐,采用CTCAE标准对呕吐程度进行评分,比较联合奥氮预防前后患者恶心呕吐评分的差异。结果36例患者联合奥氮预防后恶心呕吐评分较联合前明显下降(10.1±0.9vs.18.2±1.2,P=0.032),其中47.2%(17/36)患者未再发生呕吐,75.0%(9/12)的女性患者未再出现爆发性呕吐。36例恶性肿瘤患者采用奥氮治疗的止吐有效率为80.0%。主要相关毒副反应为头晕和乏力,发生率分别为36.1%和30.6%。结论奥氮能有效降低化疗相关爆发性呕吐的发生率,改善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的恶心呕吐。

  • 标签: 奥氮平 化学治疗 爆发性呕吐
  • 简介:目的:评价中成药消胶囊与放疗同步治疗鼻咽癌疗效,探讨其增敏机制.方法:1999年1月~2004年1月将188例中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放疗+消胶囊)94例,对照组(单纯放疗)94例.两组采用医用直线加速器产生X线及β线常规外照射,包括鼻咽部原发灶及颅底、颈部转移灶.原发灶DT66~70Gy,颈部转移灶DT60~76Gy(或预防照射DT50Gy).治疗组放疗前3天开始口服消胶囊8粒,3次/日,连用至放疗结束.结果:半量疗效及全量(结束时)消失率:治疗组原发灶84.0%及93.6%,颈部转移灶80.9%及93.6%;对照组原发灶54.3%及62.8%,颈部转移灶52.1%及61.7%.半量疗效及全量消失率比原发灶提高29.8%及30.9%,转移灶提高28.7%及31.9%.结论:消胶囊与放疗同步治疗鼻咽癌与单纯放疗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提示消胶囊有放疗增敏作用.

  • 标签: 鼻咽癌 放射治疗 平消胶囊 放射增敏
  • 简介:目前,应用中药经肝动脉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因其副作用小,疗效可靠,能缩小肿瘤,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因此在临床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我们用消癌注射液经肝动脉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20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消癌平注射液 介入治疗 原发性肝癌
  • 简介:目的:观察奥氮对肿瘤相关性抑郁及焦虑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05例伴恶性肿瘤相关性抑郁、焦虑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安慰、鼓励、帮助、同情及换位思考等心理支持治疗,而治疗组给予奥氮(10mg/d,连用4周)。引入国际通用欧洲癌症研究治疗组织开发制定的生活质量核心问卷30个条目(EORTCQLQ-C30)量表,观察奥氮对肿瘤相关性抑郁及焦虑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治疗4周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躯体(83.14±14.86)、情绪功能领域(67.74±21.86),恶心呕吐(20.24±17.40)、疼痛(18.30±19.66)、失眠症状领域(27.09±18.86),总体生活质量领域(64.74±21.98)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氮可改善肿瘤相关性抑郁、焦虑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应用方便,毒副作用小,患者可耐受。

  • 标签: 奥氮平 肿瘤 抑郁 焦虑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电话回访健康教育在妇科肿瘤患者出院后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对2012年7月至2013年1月妇科肿瘤的出院患者,按照电话回访制度进行至少2次/月的电话回访健康教育,3个月后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共回访出院患者200例,均对电话回访健康教育给予了有效评价,患者对医疗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提高。两次电话回访健康教育后,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以及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均有明显改善,对医嘱的依从性也明显提高。结论电话回访健康教育,作为延伸护理的重要形式,不仅能够提高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及指导治疗,还能维护良好的护患关系,更有效实施心理护理与干预,提升护士的健康教育水平,提高护理满意度及减少医疗纠纷。

  • 标签: 妇科肿瘤 延伸护理 电话回访 健康教育
  • 简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目前治疗胰腺及壶腹部周围良恶性肿瘤最重要的术。手术切除包括胰腺病变部分、部分胃及十二指肠、部分空肠、胆囊和胆总管在内的器官组织,而后再将胰腺、胆总管和胃与空肠吻合重建。决定术后患者恢复情况的主要因素是胰肠吻合。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胰肠吻合术也经过不断改良,各种不同的手术方式相继出现,特点分明。该文就胰肠吻合的历史变迁、各种术特点及临床应用进行了综述。

  • 标签: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肠吻合 胰腺肿瘤 壶腹部肿瘤
  • 简介:目的结合临床应用阐述完全植入输液港使用技巧及相关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回顾分析过去3年接受完全植入输液港放置的389例肿瘤化疗患者临床手术及应用随访资料,分析该设备留置过程相关并发症.结果389例患者全部穿刺置管成功,其中经右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者162例,经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者227例.手术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误穿刺动脉(锁骨下静脉组:3/162,1.9%;颈内静脉组:5/227,2.2%);应用随访过程中最常见的非感染性并发症是深静脉血栓(锁骨下静脉组:7/162,4.3%;颈内静脉组:5/227,2.2%)和导管堵塞(锁骨下静脉组:4/162,2.5%;颈内静脉组:3/227,1.3%),感染性并发症主要是菌血症或败血症(锁骨下静脉组:5/162,3.1%;颈内静脉组:4/227,1.8%)和输液港位置感染(锁骨下静脉组:1/162,0.6%;颈内静脉组:4/227,1.8%),1.2%(2/162)经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患者出现夹闭综合征(pinch-offsyndrome).结论完全植入输液港对于肿瘤化疗患者是一种安全可靠的用药通道,手术植入和临床应用过程中伴随的并发症需要更加细心的临床维护工作,为患者谋求最大的获益.

  • 标签: 完全植入式输液港 恶性肿瘤 化疗 夹闭综合征
  • 简介:目的探讨隧道吻合法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行左开胸两切口食管癌根治食管胃颈部吻合术213例的临床资料。其中食管胃重建以手工吻合65例,机械吻合98例,隧道吻合50例。比较分析3组的吻合时间,以及术后吻合口狭窄、吻合口瘘及胃食管反流的发生率。结果3组手术时间、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吻合口瘘及胃食管反流发生率食管胃隧道吻合法最低(P〈0.05)。结论食管胃隧道吻合法可显著降低术后吻合口瘘和胃食管反流的发生率。

  • 标签: 食管癌根治术 食管胃吻合法 隧道式吻合法 术后并发症 吻合口狭窄 吻合口瘘
  • 简介:目的探讨动物置入“全置入人造排便控制装置”(简称控制装置)后控制粪便排泄的效果。方法采取类似于Miles手术方式,切除猪的直肠、肛管、肛门括约肌,将全置人造排便装置置入猪的体内,将末段结肠与会阴部皮肤创口吻合,测试12头实验猪的术后排便控制效果。分别进行装置功能测试、控制装置的安装调控与更换试验。结果11头实验猪在术后2wk,1头猪在测试后3wk达到了理想排便控制效果,且无不良反应。结论应用控制装置能简捷有效地控制粪便的排泄:控制装置具有使用寿命长、对机体无明显不良反应的特点。

  • 标签: 全置入式人造排便控制装置 动物 手术方式 肿瘤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比较不同胃癌根治术对术后辅助化疗耐受性及完成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观察不同术对进展期胃癌病例术后辅助化疗的影响,比较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化疗终止原因、内镜下反流性食管炎发病率及吻合口病变情况。结果327例可切除的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其中全胃切除术81例,近端胃切除85例,远端胃切除161例;术后化疗完成率分别为40.7%,21.2%及36.6%。近端胃切除组化疗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2%,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导致近端胃切除组化疗不耐受的原因中,消化道不良反应所占比例为43.3%,尤其是呕吐反应的发生率为35.8%,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近端胃切除组反流性食管炎及吻合口病变的发生率亦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近端胃切除组病例术后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化疗完成率低,这一术是否合理有待商榷及进一步临床研究证实。

  • 标签: 胃癌 术后辅助化疗 近端胃切除 反流性食管炎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RLPN)的不同术治疗早期肾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肿瘤最大径<4cm,并行RLPN的肾癌患者127例。分为4组,传统组(n=44)以传统肾肿瘤剜除术治疗,假包膜组(n=35)为单纯沿肿瘤假包膜切除肿瘤,免打结组(n=39)为沿肿瘤假包膜切除肿瘤并采用免打结缝合修补肾脏组织缺损,选择性阻断组(n=9)在免打结技术的基础上对肾动脉选择性阻断并切断肿瘤血供。比较前3组肾蒂血管阻断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术中输血率及术后尿漏发生率。结果3组的肾蒂血管阻断时间分别为(32.07±5.59)min、(30.20±5.84)min、(27.31±6.1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3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09.68±20.07)min、(106.20±16.32)min、(97.00±17.6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3组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06.93±72.26)ml、(80.26±49.57)ml、(54.23±36.3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3组的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7.82±1.42)d、(6.31±1.69)d、(5.97±1.5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3组术中输血率分别为2.3%(1/44)、0(0/35)及0(0/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尿漏发生率分别为0(0/44)、2.9%(1/35)及2.6%(1/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4~60个月,127例患者均无复发或转移。结论对于较小的肾癌,沿包膜剜除肾肿瘤及术中免打结技术的应用明显缩短了肾动脉的阻断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同时,选择性肾动脉阻断技术的应用将有望摆脱肾蒂阻断时间及热缺血时间的限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肾癌 后腹腔镜 肾部分切除术 选择性肾动脉阻断
  • 简介: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趋势及合理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501例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501例患者中除失访13例外,余患者5年生存率为93.8%,10年生存率为84.8%。在随访期内,术后颈部复发率为3.59%。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存在着不恒定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采用合理的区域清扫术对减少复发有一定的意义。

  • 标签: 分化型甲状腺癌 颈部 淋巴结 转移 手术方式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不同手术方式术后主要并发症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04年1月至2012年1月经手术治疗的264例分化型甲状腺癌资料。结果患侧腺叶及峡部切除术77例,术后喉返神经损伤1例(占1.3%),低钙血症1例(占1.3%);患侧腺叶及峡部+对侧大部切除术137例,术后喉返神经损伤4例(占2.9%),低钙血症9例(占6.6%);甲状腺全切术50例,术后喉返神经损伤2例(占4.0%),低钙血症11例(占22.0%)。结论甲状腺全切术、患侧腺叶及峡部切除术与患侧腺叶及峡部+对侧大部切除术术后喉返神经损伤率无统计学差异;甲状腺全切术术后低钙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患侧腺叶及峡部切除术与患侧腺叶及峡部+对侧大部切除术。

  • 标签: 分化型甲状腺癌 喉返神经损伤 低钙血症 术后并发症
  • 简介:目前,对进展期胃癌的根治性手术,尽管在淋巴结清扫范围、血管脉络化层面、网膜囊剥离、消化道重建等诸多方面存在争议。以D2为基础的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或全胃切除作为标准术已被广泛接受。进展期远端胃癌为各部胃癌中最常见者,因此D2或D2+根治性远端胃切除为最常见的胃癌根治术

  • 标签: 根治性手术 远端胃切除 胃下部癌 吻合术 进展期胃癌 淋巴结清扫范围
  • 简介:目的观察胸腔持续闭引流配合沙培林注入,治疗癌性胸水的效果和毒副反应.方法B超定位后行胸腔持续闭引流48~72小时至胸水尽,青霉素皮试阴性者,予沙培林5KE+生理盐水20ml注入胸腔.四周后复查评价疗效.结果全组48例,总有效率95.8%,基本达到一次性治愈.其中CR39例(81.3%),PR7例(14.6%),SD2例(4.2%),无PD.主要毒副反应为发热、胸闷及恶心.结论持续闭引流配合沙培林注入是治疗癌性胸水的有效方法,毒副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持续闭式引流 配合 沙培林 治疗 癌性胸水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效果,为临床选择术提供参考。方法对93例平均随访33个月资料完整的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48例完全型盘状半月板患者分为(A、B)2组,A组26例患者行完全切除术,B组22例患者行部分切除成形术。45例不完全型盘状半月板患者分为(C、D)2组,C组21例患者行完全切除术,D组24例患者行部分切除成形术。通过Ikeuchi氏膝关节评价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分析手术效果。结果临床结果按Ikeuchi氏膝关节评价方法,优46例,良35例,可8例,差4例,优良率为87.1%。48例完全型盘状半月板中,26例完全切除术患者的优良率为92.3%,22部分切除成形术优良率为72.7%,依据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进行统计分析,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5例不完全型盘状半月板中,2l例完全切除术患者的优良率为90.5%,24例部分切除成形术优良率为91.7%,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完全切除术和部分切除成形术均可获得满意的疗效;(2)不完全型盘状半月板中完全切除术与部分切除成形术取得相近疗效,而完全型盘状半月板中完全切除术优于部分切除成形术。

  • 标签: 关节镜检查 外科手术 半月板 胫骨 膝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