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碳排放是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总称或简称。温室气体中最主要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因此用碳(Carbon)一词作为代表。虽然并不准确,但作为让民众最快了解的方法就是简单地将“碳排放”理解为“二氧化碳排放”。我们的日常生活一直都在排放二氧化碳,而如何通过有节制的生活,

  • 标签: 二氧化碳 气体排放 温室气体 生活
  • 简介:品味生活栏目开办两年多来,为您开启了一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知识窗口。上年度我们以和谐与健康为主题,与您分享了如何做到人际之间的和谐,人自身的身与心的和谐。本期开始,我们以品味生活,让生活更有品位的话题为主,重点与大家分享如何掌握时尚、美丽与健康的一些理念、方法,为您身心愉悦,生活更有品位助力。

  • 标签: 生活 品味 和谐共生 人与自然 健康 品位
  • 简介:残胃癌(gastricstumpcarcinoma,GSC)生物学行为特殊,其发病率、发病时间间隔、好发部位以及预后等均与一般胃癌有所差异。GSC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目前多认为是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所致。GSC的治疗以手术为主,而分期越早预后越好。本文将从上述方面对残胃癌流行病学特征进行综述。

  • 标签: 残胃癌 流行病学 治疗 预后
  • 简介:分子病理流行病学(molecularpathologicalepidemiology,MPE)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跨学科研究领域,其基于疾病的异质性和分子病理特征为基础,应用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分析暴露因素及疾病个体细胞或细胞外分子水平的改变与疾病发生、发展及预后之间的关系,为疾病的“暴露-疾病”关系病因和发病机制提供独特见解,为疾病的预防、早期发现和诊疗提供科学策略。目前,MPE已成为流行病学研究领域一个不断发展的热点研究领域。本文就近年MPE在结直肠癌、肝癌、乳腺癌和肺癌等肿瘤病因学以及临床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 标签: 分子病理流行病学 结直肠癌 肝癌 乳腺癌 肺癌 病因学
  • 简介:目的:对某部舰艇官兵腰痛的流行病学进行调查。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腰痛调查问卷对某部1266名舰艇官兵进行腰痛发病状态调查,收集相关数据。按照在舰艇服役年限分为:1~5年组;6~9年组;10年以上组,分别调查各组腰痛发病率、改良(oswestry,OSW)腰痛失能评价量表评价失能情况、计算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对组间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同时,研究比较腰痛官兵和非腰痛官兵的年龄、舰艇服役时间和体重指数。结果1266名舰艇官兵,腰痛组880例,发病率69.51%,年龄(37.4±9.3)岁,舰艇服役时间(9.4±8.7)年,体重指数23.98±7.75;非腰痛组386人,年龄(27.6±10.3)岁,舰艇服役时间(6.3±7.9)年,体重指数22.42±10.34。腰痛组的服役时间(P<0.05)、年龄(P<0.05)、均明显高于非腰痛组,体重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舰艇服役1~5年官兵727人,腰痛官兵455例,发病率62.59%,舰艇服役时间(3.1±1.7)年,OSW得分8.63±4.71,体重指数23.43±13.11;舰艇服役6~9年官兵356人,患腰痛官兵263例,发病率73.88%,舰艇服役时间(6.8±1.2)年,OSW得分13.17±6.36,体重指数24.23±10.58;舰艇服役10年以上官兵183人,患腰痛官兵162例,发病率88.52%、舰艇服役时间(11.8±1.6)年,OSW得分20.26±9.13,体重指数24.72±13.36。舰艇服役10年以上的腰痛发生率较10年以下发病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腰痛引起的失能程度也明显重于其它两组(P<0.05)。结论舰艇官兵腰痛发病率较高,舰艇服役时间是影响腰痛发生的重要因素,应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减少舰艇官兵腰痛的发生。

  • 标签: 海军医学 腰痛 流行病学 疾病影响状态调查
  • 简介:目的:分析骨盆良性肿瘤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像学特点,提高对骨盆良性肿瘤的认识及疾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北京积水潭医院肿瘤科1958年7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201例骨盆良性肿瘤患者资料,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分析骨盆肿瘤的好发年龄、性别比例;回顾病理资料,确定肿瘤的病理类型;影像资料由两位高年资骨肿瘤专科医生阅片,确定肿瘤的解剖部位、影像学特点;综合上述资料按性别、年龄、肿瘤类型、发生部位、影像学特点进行统计,分析各骨盆良性肿瘤的流行病学特点。结果男114例,女87例,男∶女为1.31∶1;发病年龄5~72岁,中位年龄28.0岁,平均30.1岁。20岁以下病例58例(28.86%),21~30岁52例(25.87%),31~40岁54例(26.87%),41~50岁21例(10.45%),50岁以上16例(7.96%)。较多见的有骨巨细胞瘤59例,骨软骨瘤53例,单纯性骨囊肿17例,动脉瘤样骨囊肿15例,骨纤维结构不良14例,软骨母细胞瘤13例。髋臼周围为肿瘤好发部位,骨巨细胞瘤及动脉瘤样骨囊肿具有较强侵袭性,易累及多个分区。结论骨盆良性肿瘤好发于40岁以下人群,好发于髋臼周围。综合流行病学情况及影像学研究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

  • 标签: 骨盆 盆腔肿瘤 流行病学研究 病理状态 解剖学
  • 简介: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转移的危险因素,为合理诊疗与改善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10例经术后病理学确诊为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学资料,并对发生转移可能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子宫内膜癌发病集中在50-59岁年龄区间,并且该年龄阶段较其它年龄阶段容易发生转移(P〈0.01);子宫内膜癌以内膜样腺癌为主,约占90.97%;其总体转移率为7.41%,Ⅱ型特殊类型内膜癌的转移率明显高于Ⅰ型内膜癌(P〈0.01);内膜样腺癌的分化程度与其转移相关(P〈0.01);浸润深度〈1/2组和≥1/2组间的转移率无明显差异(P=0.676)。结论:子宫内膜癌好发于围绝经期,年龄、类型和分化程度等可能是其转移的危险因素。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转移 分化 浸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