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4 个结果
  • 简介: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已居全病因死亡的第一位,如何降低脑卒中的死亡和残疾,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苯酞是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的国家级化学Ⅰ类新药,通过重构脑缺血区微循环、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保护线粒体、清除自由基、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降低炎症反应、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等作用,阻断缺血性脑损伤的多个病理环节,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本文重点阐述苯酞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和保护机制。

  • 标签: 丁苯酞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作用 保护机制
  • 简介:为了揭示高中学生人际关系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采用量表法,对分层随机抽取的全国1968名高中学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1)高中男生的主观幸福感明显高于女生,而且在正性情感、学习满意感和身体满意感上有显著差异;省级达标校的高中学生学习满意感优于市级达标校,市级达标校的高中学生学习满意感优于普通校,省级达标校的高中学生身体满意感优于市级达标校和普通校。(2)高中学生的人际关系是其主观幸福感的有效的预测指标;其中交谈、交友、待人接物等人际交往的因子是正性情感、负性情感和身体满意感的有效的预测变量;交谈、交友、待人接物、异性交往等人际交往的因子是生活满意感的有效预测变量;交谈、异性交往、待人接物等人际交往的因子是学习满意感的有效预测变量。

  • 标签: 高中学生 主观幸福感 人际关系
  • 简介:目的综合评价苯酞软胶囊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包括VaD、VCI—ND、VCI—A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MEDLINE、EMBAS、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HairWire数据库,检索时间为该库最早时间至现在,收集苯酞软胶囊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相关性的文献。应用RevMan4.2.10软件对各个纳入研究的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和数据合并,并评估发表偏倚。结果共纳入5个研究,合计49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苯酞软胶囊治疗组疗效好于对照组FOR=2.34,95%CI(1.16,4.71)];治疗末MMSE量表评分Meta分析[OR=3.71,WMD95%CI(2.07,5.35)];治疗末ADL量表评分Meta分析EoR=1.45,WMD95%CI(-6.36,3.47)];治疗末CDR量表评分Meta分析[OR=-0.57,WMD95%CI(-1.41,0.27)]。结论苯酞软胶囊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有效,MMSE量表评分提高苯酞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但其ADL量表、CDR量表评分改善情况不肯定,安全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标签: 丁苯酞 血管性认知障 META分析
  • 简介:肥胖会增加多种疾病的患病风险,如高血压、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冠心病、卒中、胆囊疾病、骨关节炎、睡眠呼吸暂停以及某些癌症.作为睡眠医生,临床中除了关注睡眠症状之外,还应该重视肥胖对睡眠的影响,并且与患者讨论、制定相应的减肥计划.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 肥胖 胆囊疾病 2型糖尿病 患病风险 高脂血症
  • 简介:目的探索苯酞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脑水肿及咬合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成年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125只,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苯酞组。苯酞组给予苯酞软胶囊灌胃。观察不同时间点大鼠脑水肿面积、脑组织形态学变化、脑组织含水量变化、梗死灶周围皮层咬合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苯酞组脑水肿面积明显减少。脑组织含水量明显降低。咬合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结论苯酞软胶囊可明显减少局灶性脑梗死大鼠脑水肿的形成,增加大脑皮层咬合蛋白的表达。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局灶性脑梗死 脑水肿 丁苯酞
  • 简介:目的:探讨加巴喷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及其对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期间德州市陵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伴随皮肤瘙痒及失眠患者88例,以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以常规方式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给予加巴喷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睡眠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72%,对照组为79.54%,观察组治疗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为(4.13±0.98)分,对照组为(6.21±1.25)分,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行血液透析患者采用加巴喷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皮肤瘙痒症状及睡眠质量,具有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血液透析 皮肤瘙痒 睡眠质量 加巴喷丁
  • 简介:目的:比较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亲子关系类型的异同点。方法:对258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将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通过因素分析将大学生亲子关系分为四种类型,分别命名为“感谢型”、“对立型”、“顺从型”和“沟通型”;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在“对立型”亲子关系上表现明显。结论:独生子女大学生与父母的“对立型”关系居多,部分男大学生亲子关系不成熟。

  • 标签: 大学生 亲子关系 独生子女 感谢型 对立型 顺从型
  • 简介: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们健康需要的增长.护理模式已由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逐渐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即以病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以健康教育为特征、以解决患者健康问题为导向,满足其生理、心理、社会、精神、交往和环境等方面的17种需要,即呼吸、循环、体温调节、饮食、排泄、休息与

  • 标签: 整体护理 医患关系 心理护理 护理模式
  • 简介:抑郁是癫痫患者中常见的精神障碍,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传统的观点认为癫痫患者因为存在着诸多社会学问题易出现抑郁倾向,癫痫和抑郁是单向的联系,但大量的研究已经证明癫痫和抑郁之间存在双向的联系,一种异常状态的存在可能易转化为另一种异常状态的发展。癫痫和抑郁存在着共同的发病机制。本文主要就癫痫和抑郁的双向联系以及抗抑郁药物在癫痫患者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 标签: 癫痫 伴发 抑郁
  • 简介:信号通路是目前癫痫研究的主要方向,尤其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家族(mitogenactivatedproteinkinases,MAPKs)。该家族包括细胞外信号激酶(extracellularsignal-regulatedproteinkinase,ERK)、c-Jun氨基端激酶(c-JunN-terminalkinase,JNK)、p38等,其在神经系统中广泛表达,受各种细胞外刺激.影响突触传递、神经重塑、形态分化和存活等,造成神经元的凋亡、苔藓纤维出芽、胶质增生等病理改变。近年来,有关JNK信号通路在神经元生长、分化以及神经元凋亡等领域的研究方兴未艾.而神经元的极性、细胞形态改变在癫痫后的各种病理变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JNK及其在癫痫发病过程中的潜在机制(凋亡和神经塑性)做一综述。

  • 标签: 癫痫 C-JUN氨基端激酶 信号转导通路 细胞凋亡 神经塑性
  • 简介:目的探讨乌司他(UTI)通过调控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表达影响神经元凋亡,发挥保护受损神经元的作用和分子机制。方法培养原代神经元至成熟,随机分为空白组(Sham组)、对照组(Control组)和乌司他预处理组(UTI组)。先进行UTI组和对照组预处理72h,再进行氧糖剥夺损伤3h、6h,最后恢复正常培养液培养2h后取材。利用荧光免疫组化法检测NLRP3的空间表达情况;利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NLRP3的蛋白水平表达变化。利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countingkit-8,CCK-8)检测试剂盒检测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氧糖剥夺6h后UTI组的NLRP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且神经元凋亡数量显著减少,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氧糖剥夺3h后UTI组的NLRP3蛋白表达和神经元凋亡数量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UTI预处理调控NLRP3的表达,可能是减轻神经元凋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具有显著的保护受损神经细胞的作用。

  • 标签: NOD样受体蛋白3 乌司他丁 缺氧缺血性损伤 神经元
  • 简介: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分析元庆教授治疗不寐的用药经验。方法收集、整理元庆教授治疗不寐的处方,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确定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结果对筛选出的547首处方进行分析,频次前3味的药物为酸枣仁、丹参、天麻,处方药物的核心组合为酸枣仁、丹参、天麻、郁金、夏枯草、珍珠母、竹叶、麦冬、茯苓。挖掘出核心组合28个、对药14组。结论元庆教授治疗不寐经验丰富,养营血,祛邪气,安心神,调心肝,使阴平阳秘,神安而寐。

  • 标签: 丁元庆 不寐 关联规则 聚类算法
  • 简介: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家族最初作为一个在细胞内转录过程中结合细胞因子信号的关键因素被认识,然而最近有研究显示其在肿瘤的发生过程中也起重要作用。本文综述Stat家族在肿瘤中的具体作用机制。

  • 标签: 肿瘤 Stat家族 信号传导 转录激活因子
  • 简介:紧张型头痛也称为肌收缩性头痛,系指双侧枕颈部或全头部的紧缩性或压迫性头痛,约占头痛患者的40%,其终身患病率为37%~78%[1].我院自2000-2003年经门诊治疗的紧张型头痛患者95例,其中以A型行为(typeAbehaviorpattern,TABP)者居多.为了观察二者间的关系,笔者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A型行为 紧张型头痛 压迫性头痛 压力
  • 简介:目的探讨强迫与焦虑的关系,为探索心理治疗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Foa的八型分类,将100例强迫症患者按焦虑程度(SCL-90焦虑因子分)分三组追行比较研究。结果100例患者中伴焦虑者占79%,伴抑郁者占74%;高焦虑组病程长于低焦虑组(P〈0.05);Foa分型中,高焦虑组以Ⅰ、Ⅱ和Ⅵ型多见;临床症状中以强迫恐惧的焦虑分高于污染/检查、强迫意象/表象、强迫思考、强迫性犹豫不决和强迫观念(P〈0.01)。结论强迫症与焦虑的关系确有Foa等人提出的八种临床类型;强迫症患者伴焦虑的程度并不完全取决于病程,而是致焦虑性强迫想法与减焦虑性强迫反应相互作用的结果。

  • 标签: 强迫症 焦虑 临床症状 临床类型 焦虑程度 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护士心理资本水平对其工作投入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心理资本量表中文修订版和Utrecht工作投入量表中文版,对太原市4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663名护士进行心理资本与护士工作投入的问卷调查。结果:①护士工作投入总均分为(49.67±19.24)分;心理资本总均分为(87.47±14.06)分;②护士心理资本与工作投入呈显著正相关(P〈0.01);③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控制人口学变量后,进入回归方程的2个影响因素为希望、自我效能。结论:提升护士心理资本水平是提高护士工作投入状态的有效途径,护理管理者应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护士心理资本水平,特别是希望与自我效能感,以提升护士工作投入状态,从而改善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护士 心理资本 工作投入
  • 简介: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及肥胖是公认的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近年发现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也是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本研究纳入血浆Hcy.在研究了高血压、高脂血症等诸因素后,发现收缩期高血压与脑血栓形成有关。

  • 标签: 收缩期高血压 脑血栓形成
  • 简介:目的通过对颅咽管瘤超微结构的研究,病理学及影像学资料的复习,探讨颅咽管瘤骨化特点及其形成机制。方法收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自2004年5月至2006年3月手术的颅咽管瘤标本54例,其中男31例;女23例。术后病理证实为成釉细胞型颅咽管瘤41例.鳞状细胞型颅咽管瘤13例。分析肿瘤标本的显微结构、组织类型、骨化的特征,透射电镜分析颅咽管瘤骨化的超微结构基础,结合手术及影像学资料,分析颅咽管瘤骨化及其与钙化的关系。结果成釉细胞型颅咽管瘤钙化情况:7例(-),11例(+),11例(T+),12例(+++);鳞状细胞型颅咽管瘤钙化情况:13例(-)。镜下可见蛋壳样钙化及大块钙化的颅咽管瘤存在骨化,而在鳞状细胞型颅咽管瘤、无钙化及砂粒样钙化的成釉细胞型颅咽管瘤标本中未见骨化的现象:骨化结构的分布与钙化的程度密切相关。结论颅咽管瘤骨化的发生与钙化程度存在密切的联系,钙化是颅咽管瘤骨化的基础,骨化的形成使原本没有生物学活性的钙化结构变成含有肿瘤细胞、肿瘤间质的复合体,为术后残留的钙化组织导致肿瘤复发提供了基础。

  • 标签: 颅咽管瘤 骨化 异位性 钙化 超微结构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与脑梗死部位、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测定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90名健康人血清hs—CRP的含量,按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对患者进行评分,分组比较。结果脑梗死组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不同部位梗死患者血清hs—CRP水平比较没有差异。脑梗死轻、中、重型患者血清hs—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血清CRP水平越高的脑梗死患者病情越严重,临床预后差。结论血清hs—CRP水平增高与脑梗死的发生和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而与病变部位无关。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脑梗死 C-反应蛋白 病变部位 预后
  • 简介:Tau蛋白是一种微管相关性蛋白,在中枢神经轴突运输中起着重要作用,在神经变性疾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Tau蛋白为病理基础、以运动异常为主要表现或兼有运动异常及痴呆表现的综合征被称为"Tau蛋白病理相关性运动异常",主要包括与17号染色体相关的额颞叶痴呆和帕金森综合征(frontotemporaldementiawithparkinsonismlinkedtochromosome17,FTDP-17),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rogressivesupranuclearpalsy,PSP),以及皮质基底节变性(cortico-basaldegeneration,CBD)等,其中FTDP-17为以Tau蛋白为病理基础的家族性疾病的代表,而后两者则为散发性疾病的代表.现仅将在临床表现、分子遗传学改变和病理基础等方面对这类疾病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TAU蛋白 神经变性疾病 分子遗传学 病理学 额颞叶痴呆 帕金森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