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脑缺血外科治疗的指征方法.方法对46例脑缺血病人手术前后的临床、影像学、脑血流资料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30例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随访期内有4例发生TIA,无一例发生完全性卒中.6例行颞浅动脉脑表贴敷术,随访期内4例症状改善,2例无变化.无永久手术并发症.结论在适应证选择正确的前提下,脑血流恢复重建手术可改善脑缺血症状,预防完全性卒中的发生.

  • 标签: 脑缺血 外科治疗 手术指征 影像学检查 脑血流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 简介:目的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心理防御机制应付方式的相关程度。方法采用SCL-90、DSQ应付方式问卷对751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大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显得较为突出,SCL-90测试751名大学生各因子分达到或超过中等严重程度(≥2分)者有183人,占24.37%主要表现在人际敏感、焦虑、敌对、强迫、抑郁、恐怖、偏执等因子上的得分高于常模。成熟型心理防御机制积极应付方式与SCL-90各因子得分呈负相关,中间型防御机制、不成熟型防御机制消极应付方式与SCL-90各因子得分呈正相关.心理健康水平低下者在应激状态下常使用不成熟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消极应付方式;心理健康水平高者常使用成熟防御机制积极应付方式。提示心理防御机制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内在联系。结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加强心理防御机制应付方式的训练.进行有效的心埋干预,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 标签: 大学生 应付方式 心理健康 心理防御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肿瘤放化疗专科护理教学方法改进实践对教学质量教学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2012级在肿瘤科实习的70名护生作为观察组,2011级67名护生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按照临床路径教学模式采取一对一带教方法。对照组采取教学组长集中进行操作示范、带教老师轮流主持教学查房、护生定期参加全院护理大课等教学方式;观察组采取分段式教学,由专职护士集中进行理论授课、操作示范及教学效果评价,护生在实习中后段独立主持教学查房等方式。比较两组护生肿瘤放化疗专科护理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教学查房质量、护理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改进实践能有效提高肿瘤科护理教学质量及教学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肿瘤放化疗专科护理 教学方法 改进实践 教学质量 教学满意度
  • 简介:目的探讨外侧裂蛛网膜囊肿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自2003年3月至2008年8月共采用手术治疗外侧裂蛛网膜囊肿患者87例.按手术方式(单纯内镜下手术40例、内镜控制下手术19例、显微镜下囊肿切除术22例)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单纯内镜组、内镜控制组显微镜组(分流及混合手术患者6例未计入),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比较上述3种手术方式的疗效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3组患者的年龄、囊肿大小、术后并发症、病情好转囊肿缩小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显微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143±36.0)min]、术中出血[(160±39.6)mL]均高于其它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内镜组[(97±26.8)min,(15±4.8)mL]内镜控制组患者[(87±27.6)min,(18±5.7)mL]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手术治疗外侧裂蛛网膜囊肿所需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优于显微镜开颅手术。

  • 标签: 蛛网膜囊肿 神经内镜 手术方式
  • 简介:项目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既定项目的教学法,在脑血管脑神经解剖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项目的设计、布置、汇报评价来达到知识点传授的目的。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能有效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脑血管脑神经解剖的教学效果。

  • 标签: 项目教学 解剖 教学
  • 简介:目的:了解北京市高校学生睡眠情况传统中医药疗法、现代医学疗法其他补充替代医学疗法在高校学生中的可及性、可接受度及影响因素。方法:使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及自制问卷对500名北京市高校学生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62.1%的高校学生表示需要改善睡眠质量。睡眠质量不佳主要体现在:睡眠时间不足、深睡眠时间不足、日间易犯困。学习成绩与SRSS总分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专业与助眠方式的选择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不同助眠方式接受度最高的是补充替代医学疗法(49.5%),中医药助眠方法接受度较高(12.3%),其中,对于传统中医药疗法,70.4%表示愿意了解尝试,66.5%学生认为有必要进行中医药文化知识的大学校园普及。结论:北京市高等院校学生睡眠质量问题应该引起重视,传统中医药改善睡眠疗法具有较高接受度,应加大中医药文化知识在大学校园中的普及度。

  • 标签: 高校学生 SRSS 睡眠质量 中医药疗法 流行性调查
  • 简介:目的分析亚健康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应付方式及人格特征,为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心理干预提供切入点。方法以2009~2010年在云南省中医医院体检中心做常规体检结果显示为无明确现患病并经《亚健康筛选表》判定为亚健康的人群为研究对象,以90项症状清单(SCL-90)、应付方式问卷(CSQ)、卡氏十六种人格因素量表(16-PF)为主要测评工具,对亚健康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应付方式及人格特征进行研究。结果亚健康人群SCL-90中躯体化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偏执因子的因子分均显著增高(P〈0.05或P〈0.01);亚健康人群应付方式的解决问题因子分显著低于健康人群(P〈0.01),而自责退避因子分则显著高于健康人群(P〈0.05或P〈0.01);亚健康人群16-PF的乐群性兴奋性因子分显著低于健康人群(P〈0.05或P〈0.01),而怀疑性、世故性、忧虑性、紧张性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P〈0.05或P〈0.01)。结论亚健康人群更多运用不成熟型的应付方式处理问题,呈现低乐群性、低兴奋性高怀疑性、世故性、忧虑性、紧张性可能是亚健康人群的人格特征。

  • 标签: 精神卫生 人格 亚健康 应付方式
  • 简介:目的分析颅内迷走神经血管减压手术与传统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压的影响,探讨高血压的发病机理外科治疗的有效性。方法1、临床研究:选择36例高血压脑出血清除脑内血肿后行迷走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的疗效。2、回顾性研究:对281例高血压脑出血后采用传统方法治疗的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用传统的内科外科方法治疗后的血压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1、临床研究:迷走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的36例中除7例(19%)死亡外,在29例存活的患者中10例(34%)血压正常,12例(41%)血压接近正常,7例(24%)与手术前无明显变化。2、回顾性研究:在出血后采用传统的内、外科方法治疗的281例患者中,85%的血压无明显变化,而后期血压基本正常者(15%)均为出血前无明确高血压病史者。结论左侧颅内迷走神经血管减压确能降低顽固性高血压.其有效率>75%。采用传统方法治疗的患者中有15%血压能够自然恢复到基本正常的水平。但是在出血前有明确高血压的患者无一例血压能够自然恢复正常。

  • 标签: 高血压性脑出血 传统方法治疗 迷走神经血管减压 降压的有效性 比较性研究
  • 简介:目的:通过对高师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父母教养方式的测查,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EMBUSCL-90对230名学生进行了测查。结果: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对高师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积极影响,而父母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对高师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消极影响。结论:用科学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培养子女健康的心理。

  • 标签: 父母教养方式 高师学生 心理健康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喂养方式对初生婴儿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石景山教学医院北京市石景山医院收治的初生婴儿共60例,随机抽签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纯母乳喂养,观察组母乳+配方奶,比较婴儿的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睡眠质量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母乳不能满足新生儿需求时,对初生婴儿给予母乳喂养的同时,适当给予配方奶,有助于提升婴儿的睡眠,具有积极的推广意义。

  • 标签: 初生婴儿 睡眠质量 喂养方式
  • 简介:目的了解海洛因依赖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方法对入组的60例吸毒者,在脱毒后、出所前、出所随访中作SCL-90简易应对方式的测查,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SCL-90简易应对方式各因子均值比较,心理症状戒毒组比正常对照组高(P〈0.05),积极应对戒毒组比正常对照组低(P〈0.05),消极应对戒毒组比正常对照组高(P〈0.05),消极应对与心理症状显著相关(P〈0.05)。出所前组与正常男性比较,仅其他因子(睡眠饮食障碍)戒毒者高(P〈0.05)。所外随访未复吸组与正常对照男性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回顾未复吸组在往所戒毒期间与正常对照男性比较,有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精神、其他7个因子总均分有显著差异(P〈0.05),17例复吸者作了同样的比较分析,除积极应对因子外,余因子均有显著差异(P〈0.05)。17例复吸者再入所时,各因子均值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吸食海洛因成瘾可造成吸毒者心理健康状况恶化应对方式不良,心理症状与消极应对方式相关,有诸多心理健康问题对社会应激事件通常采用消极应对方式的戒毒者,其复吸的可能性要大。

  • 标签: 海洛因依赖 心理症状 应对方式
  • 简介:目的了解医疗机构的医学生、实习医师、临床医师封医疗纠纷的认识、态度及对待方式方法采用自编医疗纠纷调查问卷进行两组调查.其中,一组是医学院本科四年级医学生、医院临床本科实习医师、医院临床医师;另一组是医院发生遏医疗纠纷的临床医师未发生遏医疗纠纷的匹配医师。结果医学生、实习医师、医师封医疗纠纷的认识、态度及对待方式有明显的共性。

  • 标签: 医疗纠纷 群体 实习医师 临床医师 医学生 医疗机构
  • 简介:目的了解毒品依赖人员的应付方式特点、个性特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有针封性的提高他们的心身健康状况。方法采用肖计划的应付方式问卷卡特尔16PF个性调查问卷对西北地区115名正在强制戒毒的人员进行了问卷测查。结果毒品依赖人员的应付方式特点多表现为“幻想”、“退避”“合理化”,且其应付方式特点与他们的不良个性特质密切相关。

  • 标签: 应付方式 毒品依赖 相关研究 人员 问卷测查 性调查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应对方式对急诊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描述不同应对方式与急诊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康奈尔健康问卷对5家综合医院急诊科121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①护士积极应对方式得分高于常模,消极应对方式得分低于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②急诊护士最多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不适应。③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评分与消极应对方式得分呈负相关,与积极应对方式得分呈正相关。结论:应对方式对急诊护士的心理健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积极应对方式为保护因素,消极应对方式为危险因素。

  • 标签: 应对方式 急诊护士 健康状况
  • 简介: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的完美主义心理特点及与应付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在本病例对照研究中,选取65例符合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中抑郁症诊断标准的门诊或住院患者及65例按照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进行配比的无精神障碍的志愿者,用中文Frost多维度完美主义问卷、应付方式问卷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病例组在完美主义总分(90.05±17.48)分VS(68.01±10.23)分、担心错误(24.46±7.40)分vs(12.38±5.07)分、行动的疑虑(14.89±3.79)分vs(8.26±3.03)分、父母期望(12.45±4.24)分vs(8.76±4.01)分、退避(0.61±0.26)分vs(0.27±0.24)分、幻想(0.49±0.24)分vs(0.32±0.15)分自责(0.56±0.26)分vs(0.29±0.14)分上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而在求助(0.33±0.14)分vs(0.52±0.23)分、解决问题(0.28±0.13)分V8分(0.59±0.27)上得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完美主义总分与退避、自责正相关(r=0.58,0.48,P〈0.01),与求助、解决问题负相关(r=-0.55,-0.55,P〈0.01)。结论抑郁症患者可能比正常人更追求完美,更多使用不成熟的应付方式

  • 标签: 抑郁症 完美主义 中文Frost多维度完美主义问卷 应付方式
  • 简介:目的考查江西省大学生的应封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现状及二者的关系。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CWB)简易应封方式问卷封江西省3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的总体水平较高,男女没有显着差异,而且大多数采取积极应对方式;②消极应对与幸福感有非常明显的负相关,积极应对与幸福感有正相关但不显著。

  • 标签: 主观幸福感 相关研究 应对方式 消极应对 总体幸福感量表 积极应对
  • 简介:目的:为了探讨卫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应付方式的相关程度。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付方式问卷对213名某卫校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卫校学生SCL-90的各个因子均分、总分均高于常模,差异显著;男、女生在恐怖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应付方式中解决问题与幻想因子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的学生的应付方式差异显著。结论:卫校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并与其应付方式密切相关。

  • 标签: 卫校 学生 心理健康水平 应付方式 测查
  • 简介:儿童青春期垂体腺瘤多数指16或18岁以前经手术证实的病例.全面评估内分泌、影像学改变是诊断的关键、治疗的基础.儿童青春期PRL腺瘤与成人PRL,腺瘤在对溴隐停有效性方面相同.甲介型或气化不良的蝶窦并不是经蝶手术的禁忌症.关于Cushing's病的治疗,首选经蝶手术,治愈率可达80%~98%.放射治疗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尽可能减少延迟性的垂体功能低下的发生.术后可以发生各种垂体下丘脑功能障碍,长期、正规的随访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儿童 青春期 垂体腺瘤 诊断 治疗 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asymptomaticcarotidarterystenosis,ACAS)患者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后的临床结局。方法收集北大医疗淄博医院及北京朝阳医院2015年11月-2017年6月接受治疗的102例ACAS患者脑血管造影诊断及介入或药物治疗的资料,分析介入治疗单独药物治疗的临床结局及安全性。结果102例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中,70例患者行颈动脉支架治疗+标准药物治疗,32例拒行支架成形术或内膜剥脱术的患者给予标准药物治疗。随访1年,治疗组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1.4%(1例),对照组12.5%(4例),两组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74,P=0.016)。治疗组中合并易损斑块患者41例,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2.4%(1例);对照组中合并易损斑块患者17例,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17.6%(3例)。治疗组合并易损斑块患者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合并易损斑块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9,P=0.037)。而本次研究中仅有2例术中出现心绞痛发作,经及时处理得到改善,无死亡或永久性神经功能缺损病例。结论对于ACAS患者ACAS伴易损斑块患者,颈动脉支架治疗均优于单独标准药物治疗,且有良好的安全性。

  • 标签: 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 支架治疗 标准药物治疗 临床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