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9 个结果
  • 简介:《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公开发行的神经外科专业学术性期刊。该刊旨在及时反映国内外神经外科的新进展,介绍我国神经外科领域内的新技术、新经验和临床与相关基础理论研究的新成果,并严格遵循“重在创新、重在临床应用”及“求实、公正、严谨”的办刊方针。

  • 标签: 神经外科专业 临床应用 杂志 中国 稿约 新闻出版总署
  • 简介:《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公开发行的神经外科专业学术性期刊.该刊旨在及时反映国内外神经外科的新进展,介绍我国神经外科领域内的新技术、新经验和临床与相关基础理论研究的新成果,并严格遵循“重在创新、重在临床应用”及“求实、公正、严谨”的办刊方针.本刊以神经外科工作的医护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对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及神经科学基础研究的相关人员也有重要参考价值.本刊开办的主要栏目有论著、实验研究、新技术、经验介绍、专家论坛、学术讲座、综述、护理技术以及短篇报告等.

  • 标签: 神经外科专业 临床应用 杂志 中国 稿约 新闻出版总署
  • 简介:《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公开发行的神经外科专业学术性期刊。该刊旨在及时反映国内外神经外科的新进展,介绍我国神经外科领域内的新技术、新经验和临床与相关基础理论研究的新成果,并严格遵循“重在创新、重在临床应用”及“求实、公正、严谨”的办刊方针。本刊以神经外科工作的医护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对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及神经科学基础研究的相关人员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 标签: 神经外科专业 临床应用 杂志 中国 稿约 新闻出版总署
  • 简介:《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神经外科专业学术期刊,主要面向神经外科领域的基础和临床工作者,也兼顾神经内科、头颈外科、颌面外科、耳鼻咽喉科、骨科、普通外科及医学教育等领域的工作者,以及大学生、研究生、进修生等多层次的医学科技人员,旨在为他(她)们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提供总结与交流的园地。

  • 标签: 神经外科疾病 杂志 中华 临床工作者 稿约 神经外科专业
  • 简介:《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是由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征稿和发行的高级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本刊创刊于2001年,双月刊,主要面向神经科学工作者。也兼顾神经内科、头颈外科、颌面外科、耳鼻咽喉科、骨科、普通外科、内科医生。以及大学生、研究生、进修生等多层次的医学科技工作人员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的需要。刊物设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论著摘要、医学教育、经验交流.技术改进、短篇与个案报道.会议纪要、专题笔谈.讲座、综述及学术动态等栏目。

  • 标签: 神经外科疾病 杂志 中华 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 第四军医大学 科学工作者
  • 简介:目的为深入了解《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作者的需求,从而改进办刊方法,提升办刊质量。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通过微信二维码向作者收集投稿的关注点及建议等相关数据和资料,汇总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05份,问卷调查主要作者群年龄在25-50岁,工作年限≤20年,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和主治医师及以下职称,任职于三级医院神经外科。作者主要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阅读本刊,投稿时关注:杂志是否为核心期刊、审稿和发表周期,投稿目的主要为公布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职称晋升等。作者对杂志审稿速度和发表速度的满意度较低,希望能加快速度。作者均表示正在使用微信,但医学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订阅数量偏少。多数作者表示会自觉抵制学术不端行为,但对学术不端认识不够全面。结论通过本次调查问卷,编辑应根据作者投稿关注点和建议,积极改进工作方法,完善工作的各个环节,以吸引更多稿源,实现杂志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期刊 作者 调查问卷 投稿关注点
  • 简介:模拟医学教育是一种新的教学和培训模式,可以帮助医学生提高专业技能,学习解决特定临床问题的流程,这种新的模式在将今后神经病学的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神经病学教学中使用模拟医学教育的必要性、目前现状以及今后课程设计的重点。

  • 标签: 模拟医学 神经病学 教学
  • 简介:2017年1月10日至14日,由亚澳小儿神经外科联合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中华医学会小儿神经外科学组、上海市医学会小儿神经外科学组、天津市赵以成医学科学基金会共同承办的2017年第12届亚澳小儿神经外科高级培训班(AAACPNCoupe2017)暨上海市医学会小儿神经外科学组成立仪式在太仓玫瑰庄园隆重召开。本次培训班得到亚澳小儿神经外科学会的鼎力支持,邀请了中国、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印度及中国台湾地区的小儿神经外科知名专家学者近20名进行授课培训。来自全球各地50多家医院的70名小儿神经外科同道共同参加了本次培训班。

  • 标签: 小儿神经外科 神经外科学会 高级培训班 中华医学会 专家学者 上海市
  • 简介: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探讨神经干细胞与神经元间基因表达的差异,找出关键的差异基因及其潜在的分子调控机制;并对其所涉及的功能进行分析预测。方法从GEO表达谱数据库中下载与神经干细胞及神经元相关的表达谱基因芯片数据系列GSE70171,导入基因芯片在线分析工具morpheus,筛选出神经干细胞和神经元之间表达差异的基因,并构建聚类分析热图。采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使用STRING分析与Cytoscape软件构建PPI网络。结果筛选出表达差异的基因有4022个,其中神经干细胞比神经元上调的基因有2146个,下调基因1876个。对表达差异的基因进行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下调的基因主要与神经元功能相关,上调基因与神经干细胞细胞再生和有肿瘤特征相关,其中神经干细胞的细胞周期通路和癌症通路存在研究价值。结论神经干细胞与神经元之间存在表达差异基因。几个关键基因CDC6、CDKN2A、CDC14A、BUB1、TTK、CHEK1、CDC25C在细胞周期通路中可能与神经干细胞再生功能相关。而KIF23、CDKN2A、TNC、CDC25C、CDCA5、BRCA1可能与神经干细胞的肿瘤特征相关。然而,这些关键基因的功能还需要今后的实验研究进一步证实。

  • 标签: 神经干细胞 生物信息学 基因 肿瘤
  • 简介:睡眠医学的诊断方法在睡眠疾病的诊疗方面有重要的地位,常用的诊断方法分为客观和主观两类。客观诊断方法中,有多导睡眠图、移动式睡眠记录方法等,而主观诊断方法主要是睡眠相关的评估量表。在第五课中,王莞尔教授详细介绍了多导睡眠监测、标准多导睡眠监测、家庭睡眠呼吸暂停监测、体动仪以及常用量表的功能及应用,现在就让我们回顾一下课程的主要内容。

  • 标签: 睡眠医学 诊断方法 多导睡眠监测 睡眠呼吸暂停 睡眠疾病 睡眠研究
  • 简介:10月的兰州,秋高气爽,万里晴空,金城绘彩图。经过一年余的准备,世界中联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高原睡眠医学学组,于2017年10月20日在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正式成立了,这是我国睡眠科技工作者对高原睡眠医学研究的新起点,也是创建高原睡眠医学的新开端。

  • 标签: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医学专业委员会 睡眠医学 高原 兰州 西北
  • 简介:很多时候,我们在临床中都会遇到失眠患者这样的疑问:"医生,我不想吃药,有没有别的方法能治疗失眠?"在第四课中,张斌教授就解答了这个疑问,除了药物治疗,还有另外一种被欧美、亚洲广泛认可并推荐的一线治疗失眠的方法:失眠认知行为治疗(CBTI)。

  • 标签: 睡眠医学 失眠患者 认知治疗 认知行为 认知成分 睡眠研究
  • 简介:目的总结神经内镜下脑室肿瘤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脑室肿瘤病例资料,其中侧脑室肿瘤10例,第三脑室肿瘤8例,第四脑室肿瘤5例。病例均接受神经内镜手术。结果脑室镜手术6例(肿瘤全切除2例,肿瘤活检及第三脑室造瘘术4例);Endoport内镜控制手术4例(肿瘤全切除3例,肿瘤部分切除及第三脑室造瘘术1例);神经内镜辅助显微神经外科手术13例(肿瘤全切除12例,次全切除1例)。结论对脑室内肿瘤活检与切除,脑室镜手术比传统方法有显著优势。Endoport内镜控制手术主要用于切除血供丰富的肿瘤。内镜辅助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用于肿瘤残留位置较偏的病例,为手术肿瘤全切提供保证。

  • 标签: 脑室肿瘤 神经内镜 手术方式
  • 简介: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创建于1960年3月,是中国最早以神经外科研究为重点的公益研究所。六十多年来,始终与国家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

  • 标签: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 医学研究 治疗方法 患者
  • 简介:目的探讨痛点局部封闭治疗颅脑手术后枕大神经痛的疗效。方法2000年1月到2014年5月收治开颅术后合并枕大神经痛89例,在枕大神经痛点采用曲安奈德注射液40mg+2%利多卡因5ml封闭治疗。所有病人随访6~12个月,以疼痛发作消失为显效,疼痛减轻或发作次数减少为有效。结果封闭1次的89例中,显效61例(68.5%),有效28例(31.5%);封闭2次的28例中,显效23例(82.1%);封闭3次的5例均显效。随访期间4例复发,经再次痛点封闭治疗后显效。结论痛点封闭治疗颅脑术后枕大神经痛安全、有效。

  • 标签: 颅脑手术 枕大神经痛 封闭治疗 疗效
  • 简介:本文概述了2016年度主要学术活动,包括睡眠会议、睡眠标准、杂志编辑等多项工作。在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大会上发表的主要睡眠医学相关论文,介绍了睡眠医学在中医界的发展概况,并且探讨在新形势下如何制定睡眠医学相关标准。最后,对明年的工作提出初步设想。

  • 标签: 睡眠医学 发展
  • 简介:舌下-面神经吻合术(HFA)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常用术式,经典的端端吻合术式需切断舌下神经,而侧端吻合术在修复面神经功能的同时可最大程度保留同侧舌下神经的功能,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对面瘫的手术治疗现状、HFA术式演变和侧端吻合神经再生机制及临床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面神经麻痹 舌下神经 面神经 神经吻合 侧端吻合
  • 简介:目的澄清脊神经管畸形术语概念,建立一种规范实用的分型。方法对自1996年至2016年间作者诊治的2020例脊神经管畸形病历资料做回顾性分析,总结诊治经验并结合胚胎学、病理学、医学影像学和手术治疗学知识,做出临床实用的脊神经管畸形分型。结果脊神经管畸形被分为开放性脊柱裂、闭合性脊柱裂和尾部脊柱脊髓畸形三大类,包括脊髓脊膜膨出、单纯脊柱裂、终丝型脊髓拴系、束带型脊髓拴系、脊髓脂肪瘤、脊椎皮窦、脊髓纵裂、椎管内肠源性囊肿、脊膜膨出、脂肪脊髓脊膜膨出、隐性骶管内脊膜膨出、终末脊髓囊性膨出、骶前脊膜膨出、骶尾部畸胎瘤、Currarino综合征和骶神经发育不良,共16个病种。结论统一脊神经管畸形术语概念、规范分类标准,有利于经验总结和学术交流。本分类简明实用,可用于指导临床和科研工作。

  • 标签: 神经管畸形 脊柱裂 脊髓脊膜膨出 脊髓拴系综合征 分类
  • 简介:目的比较锁孔内镜和开颅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比较锁孔内镜组28例和传统开颅组30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血肿清除率、感染率和再出血率,术后3个月采用GOS评分对两组预后进行评价。结果锁孔内镜组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开颅组(92.1%±3.9%vs86.5%±9.1%,t=3.007,P=0.004),锁孔内镜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开颅组(138min±15minvs232min±16min,t=-23.041,P=0.000),锁孔内镜组感染率显著低于开颅组(21.4%vs50.o%,χ^2=5.119,P=0.024)。两组术后GOS预后评分无显著性差异(Z=-1.754,P=0.079)。结论锁孔内镜是一种治疗脑出血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

  • 标签: 高血压性脑出血 锁孔 神经内镜 微侵袭外科
  • 简介:目的植入式迷走神经刺激(IVNS)是治疗难治性癫痫的重要辅助治疗手段之一,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但目前国内外关于IVNS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尤其是低龄儿童)的疗效分析相对少见,本研究旨在明确IVNS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是否安全有效,并分析探讨IVNS对不同癫痫综合征的具体疗效。方法选取符合入组条件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搜集基线信息,记录IVNS术前术后的发作情况(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发作后状态、发作类型等)、药物和刺激参数的调整、不良事件等,以平均发作减少率、有效率及MeHugh分级为评价指标,评估IVNS的疗效。结果研究中共纳入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连续接受IVNS治疗的难治性癫痫患儿32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及12个月时的平均发作减少率分别为8.79%、50.85%、40.67%、56.54%及66.62%,有效率分别为21.87%、62.50%、57.14%、69.23%、77.78%。对不同癫痫综合征,IVNS也有不同的疗效,其中WEST综合征的平均发作减少率从术后1个月的37.64%逐渐增加至术后12个月的83.3%,Lennox—Gatuat(LG)综合征的平均发作减少率从术后1个月的27.42%逐渐增加至术后6个月的55.10%。结论迷走神经刺激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具有安全和有效性,且有时间累积效应。此外,WEST综合征和LG综合症对IVNS治疗的反应较好。

  • 标签: 迷走神经电刺激 儿童 难治性癫痫 癫痫综合征 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