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薯以古代经典名方七白膏制剂的发掘和创新为例,引发中医皮。肤美容外用制剂传承与创新的思考.方法探讨古代经典名方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配制新剂型七白膏的方法。结果古方七白膏用现代科技制作,剂型多样,用途广泛。

  • 标签: 七白膏 中医 古方
  • 简介:追溯中华医史,探循医美历程,不难发现,人类对美的追求与其历史共长短。起源于远古和先秦时期,《山海经》和《五十二病方》就有关于美容中药和方剂的记载;萌芽于秦汉和三国时期,《黄帝内经》是中医美容的理论源泉,《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了100种与美容相关的药物;形成于两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时期.

  • 标签: 中医美容 传承创新 《五十二病方》 《神农本草经》 《黄帝内经》 先秦时期
  • 简介:注射美容是指应用经皮注射的方法,把特定的注射物注射到目标位置以达到年轻化、美丽化效果的一种医学美容手段。注射美容最常用的两类制剂是A型肉毒毒素和透明质酸类填充剂。A型肉毒毒素用于额前、眼周、口周和颈部区域的除皱,以及面部形态不对称和面肌抽搐的治疗;透明质酸类填充剂用于矫正皱纹和凹陷、美化面部器官及调整面部轮廓。虽然已有的报道显示两类制剂在注射美容方面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但不可忽视对其使用后并发症的防治。

  • 标签: 注射美容 A型肉毒毒素 透明质酸 并发症
  • 简介:医学迅猛发展对医学人才的科研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加强对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异常重要。该文从指引医学本科生主动参与、建立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时间冲突亟待解决等方面对加强和完善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措施提出了思考与建议,以求尽快完善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培养机制。

  • 标签: 皮肤科 医学本科生 科研创新
  • 简介:光电物理治疗技术是现代皮肤科学必备治疗手段之一,许多难治性的损容性皮肤病得益于光的热效应及其它相关生物学效应得到很好的治疗,但这些光与组织的相互作用仍会导致不同程度的皮肤皮脂膜、皮肤“砖墙结构”等损害,破坏皮肤的正常结构,使皮肤屏障功能损伤。文中就皮肤性病学科常用的强脉冲光、铒激光、点阵激光、调Q激光和超脉冲光对皮肤屏障的影响进行了详细解读。

  • 标签: 光电治疗 皮肤屏障 强脉冲光 铒激光 点阵激光 调Q激光
  • 简介:收治11例偏离性手淫异物症患者,采取去除异物治疗,并进行性健康教育。结果显示11例患者均取出异物,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成功戒掉了偏离性手淫习惯,说明长期科学的性健康教育,对防治偏离性手淫异物症是必要的。

  • 标签: 手淫 异物症 性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对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母婴阻断综合干预措施展开研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1月至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艾滋病感染孕产妇,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母婴阻断干预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干预方法,对两组干预后阳性孕产妇及所产婴儿的母婴阻断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研究组所生婴儿37例(74.0%),婴儿失访1例(2.7%),婴儿存活36例(97.3%),婴儿HIV阳性1例(2.7%);对照组分别为43例(86.0%),9例(20.9%),34例(79.1%),4例(9.3%);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IV阳性产妇中孕期发现率72.0%,终止妊娠率26.0%;对照组分别为30.0%,14.0%;研究组HIV阳性产妇中孕期发现率、终止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孕期服药率58.0%,产时服药率86.0%,婴儿服药率96.0%;对照组分别为18.0%,54.0%,58.0%;研究组孕期服药率、产时服药率及婴儿服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诊断、发现HIV阳性病例,开展针对性综合干预措施,是降低HIV母婴传播的重要手段,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艾滋病感染 母婴阻断 综合干预
  • 简介:皮肤科的外用药物治疗作为常规治疗手段一直备受重视,包括很多自制剂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疗效亦得到患者的认可。但是,很多药物或制剂往往注重疗效,配方过程中常忽略产品的质地等方面的研究.一方面患者使用时的方便性和舒适性受到影晌,另外临床中的确会遇到一些皮肤损害缺少适合的外用制剂,如特应性皮炎患者的抓痕、糜烂等表皮缺损明显的皮损(图1),容易继发感染;不宜直接涂抹糖皮质激素药膏和润肤剂.而通常使用的氧化锌或硫酸铜锌软膏或抗生素软膏往往过于油腻.洗液制剂有一定的收敛抑菌作用.但表皮的修复相对缓慢.且使用后容易引起皮肤干燥及刺激,不利于恢复。

  • 标签: 外用制剂 表皮 患者 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 临床应用
  • 简介:有辛拜读雷朋程教授主编的《皮肤病性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学》,发现全书从编写体例到中西医的诊疗内容,均以崭新的面貌发展,归纳其特点有四:其一,古为今用,

  • 标签: 中西医结合治疗学 病性 皮肤 古为今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