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皮肤屏障对于维持皮肤正常生理功能极为重要,而穿透皮肤物理屏障、增加药物的透皮吸收是提高外用药物疗效的关键,多种化学、物理方法用以促透皮吸收,其中针,尤其纳米针具有对皮肤屏障影响小的特点,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皮肤屏障 透皮给药 纳米微针
  • 简介:为了增强编辑部与广大读者、作者以及专家的互动交流和信息反馈,《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信公众平台已正式开通。我们会通过手机信的形式为大家提供本刊编辑部最新动态以及《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最新的载文信息、优先出版文章、医学科普文章、全国学术会议最新消息等,欢迎广大皮肤科学界同仁加入!如果您有任何关于《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或信平台的建议或意见,可直接通过信留言。

  • 标签: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公众 医学科普文章 信息反馈 皮肤科学 编辑部
  • 简介:通过分析对比传统课堂和信公众平台打造下的虚拟课堂在青春期性与性别教育的应用研究中发现,信公众平台打造下的虚拟课堂有开放式的交流平台、有利于针对敏感话题的探讨与调查,以及能够对传统课堂的不足进行补充和进一步的发展。将网络媒体尤其是自媒体用于青春期性与性别教育,对于传统的教与学都是一次重要的变革,虚拟化的青春期性与性别教育课堂不仅可以更快的提升人群素质,拓展传统课堂的深度和广度,还可以推动社会对青春期性与性别教育重要性的重新认识,可以影响教育管理部门相关政策的制定,进而推动青春期性与性别教育在全国的中小学全面开展。

  • 标签: 微信公众平台 青春期性与性别教育 传统课堂
  • 简介:目的观察等离子体联合甘醇酸治疗痤疮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痤疮瘢痕患者随机分为等离子体联合甘醇酸试验组及等离子体对照组,每组30例。等离子体治疗使用闪耀离子束,每2个月治疗1次;甘醇酸治疗于每次等离子体治疗后1个月进行,每项各进行3次治疗,全部疗程7个月。治疗结束后2个月随访,采用ECCA评分进行临床效果评价和不良反应观察。结果两组ECCA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试验组ECCA评分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等离子体治疗痤疮瘢痕效果确切,联合甘醇酸治疗后疗效更佳。

  • 标签: 痤疮瘢痕 微等离子 甘醇酸 色素沉着
  • 简介:目的探讨等离子射频联合窄谱强脉冲光治疗浅表性和增生性瘢痕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2例面部和四肢浅表性瘢痕和轻度增生性瘢痕患者,进行等离子射频治疗,每2个月治疗1次,治疗2~3次后,进行窄谱强脉冲光治疗,每月1次,共治疗2~3次;全疗程结束后3个月对瘢痕进行疗效评价和不良反应评价。结果瘢痕治疗痊愈率12.5%,显效率50%,有效率34.3%,无效率3.2%,总有效率为62.5%,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等离子射频联合窄谱强脉冲光治疗瘢痕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小。

  • 标签: 瘢痕 微等离子射频 窄谱强脉冲光
  • 简介:由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分会主办,第七届全国激光美容与面部年轻化学术大会暨第六届全国创抗衰老美容学术大会将于2017年6月29日~7月2日在云南省昆明市海埂大会堂召开,现就激光与创美容的内容进行征稿,热忱欢迎各位同道专家的积极参与,将您出色的和最新的工作及科研成果展示给大家,以促进同行间的学习、交流与共同进步。

  • 标签: 激光美容 抗衰老 中国医师协会 成果展示 玻尿酸 稿件格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