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广州市男男性行为(MSM)的艾滋病知识、高危行为以及艾滋病、梅毒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开展MSM人群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面对面问卷调查520名MSM人群的艾滋病知识、行为情况,并进行艾滋病、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0.19%(469/520);HIV抗体阳性率为9.23%(48/520),梅毒阳性检出率为5.77%(30/520);最近六个月同性肛交性行为时每次均用安全套比例为53.81%(240/44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感染了性病[OR=3.333,95%CI:(1.146~9.696)]

  • 标签: 因素分析 广州市男性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男男性行为(MSM)HIV暴露前预防用药(PrEP)接受意愿、服药方式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滚雪球法招募乌鲁木齐市MSM,利用问卷调查形式,收集该人群自我保护意识、服药所担心的问题、PrEP接受意愿及服药方式选择情况,再根据其选择的服药方式发放PrEP药物,进行干预。结果:379名合格研究对象中有68.3%表示愿意接受PrEP,在这些人中33.2%选择每天服药,66.8%选择性行为前后服药。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PrEP可接受性的因素为:性行为扮演的角色、是否得过性病、是否做过艾滋病检测、安全套使用频率,即女性角色(vs男性角色,OR=0.34,95%CI:0.19~0.60)、得过性病(vs没得过,OR=0.20,95%CI:0.07~0.56)容易接受PrEP;没做过艾滋病检测(vs做过检测,OR=2.06,95%CI:1.11~3.81)、安全套的使用频率高(vs使用频率低,OR=1.46,95%CI:1.01~2.09)相对不容易接受PrEP。影响PrEP服药方式选择的因素为:性行为扮演的角色、是否得过性病、文化程度、就业情况、担心因服药而受歧视,即女性角色(vs男性角色,OR=4.00,95%CI:1.77~9.02)、得过性病(vs没得过,OR=5.66,95%CI:2.37~13.54)容易选择每天服药;文化程度低(vs文化程度高,OR=0.35,95%CI:0.17~0.72)、学生(vs在业人员,OR=0.06,95%CI:0.01~0.32)、担心因服药而受他人的歧视(vs不担心歧视,OR=0.30,95%CI:0.18~0.49)容易选择性行为前后服药。结论:增强该人群的自我保护意识,保证服药的方便性和隐蔽性,可以提高MSM人群PrEP可接受性及鼓励更多人选择每天服药的方式。

  • 标签: 男男性行为者 暴露前预防用药 接受意愿 服药方式选择
  • 简介:青春期中青少年是处于心理冲突中还是可以平稳度过,一直是心理学和社会学讨论的焦点。本文运用“推拉理论”揭示了青春期中青少年性行为何以发生、又何以约束的本质,并通过15年来对大城市青少年的性意识和性行为变化的跟踪发现:(1)“环境变量”是健康的,性教育开展本身将有利于绝大多数青少年能够安稳地度过青春期,而不是相反。(2)城市青少年性行为“滞后释放”现象,即一方面对青少年(中学生)性行为存在“高估”偏向,另一方面却对大学生性行为存在“低估”倾向。

  • 标签: 青春期 青少年性行为 “滞后释放”
  • 简介:目的对239例HIV感染基本情况、皮肤损害和血浆CD4+淋巴细胞计数关系进行分析,探讨HIV感染并发皮肤病的特点。方法采用比较分析,分为A组有皮肤损害(112人),B组无皮肤损害(127人)。统计皮肤瘙痒及皮疹、黏膜溃疡、口腔糜烂、疱疹等五类皮肤损害,分析两组基本情况差异、血浆CD4+淋巴细胞计数差异及皮损组皮肤损害评分与血浆CD4+淋巴细胞计数的关系。结果239例分析对象皮肤损害发生率为46.86%;皮肤损害组中有皮肤瘙痒71.43%,皮疹43.75%,黏膜溃疡14.29%,口腔糜烂11.61%,疱疹10.71%;两组均在30~39岁年龄段发病率较高。皮损组血浆CD4+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低于无皮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皮损组血浆CD4+淋巴细胞计数与皮损严重程度无相关性。结论在HIV感染并发皮肤损害中,皮肤瘙痒和皮疹较为常见。血浆CD4+淋巴细胞计数下降至200个/mm3以下时容易发生皮肤损害,但皮损严重程度与血浆CD4+淋巴细胞计数无明显关系。

  • 标签: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皮肤损害 CD4+淋巴细胞计数
  • 简介:对186例(男98例,女88例)吸注阿片类毒品海洛因成瘾的性心理和性行为进行了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海洛因依赖性心理、性行为和性功能明显障碍,表现为吸注海洛因成瘾后98.6%性欲减退或丧失,性交次数由吸毒前平均5.6±1.4/周减少为0.3±0.1次/周,性行为方式由吸毒前94.8%以性交为主改变为84.6%非性交接触为主;其中男性海洛因成瘾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达32.2%,女性月经异常率达95.1%,性心理和性功能改变与吸毒水平呈正相关.结果提示,吸毒人群性心理和性功能变化在毒品依赖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发病学意义.对90例性功能障碍海洛因依赖进行性功能康复临床治疗结果显示,性心理和性功能的恢复水平与脱毒治疗近期疗效呈正相关.

  • 标签: 海洛因依赖者 性功能损害 临床意义 海洛因成瘾者 勃起功能障碍 性心理
  • 简介:在2007年7月8日广州电视台的心理节目——《夜话》中,一位女士哭着问:“老公在外面找的几个女人的相貌都不如我,为什么他这么贱?老公平时连我都满足不了,凭什么还去玩别的女人?”这是一些良家妇女的困惑。也有一些女性问:“我跟他一起创业,现在我全心持家,他为什么背叛我,时常跟那些狐狸精(身材容貌较好)鬼混?他还有良心吗?”对于这些疑惑,我们不妨从生理和心理方面进行分析,才有可能找到答案。

  • 标签: 心理方面 婚外性行为 男人 电视台 女人
  • 简介:目的:了解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有关情况。方法:对1231名自愿咨询检测的人口学状况、检测原因和危险行为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咨询以男性青壮年为主,求询原因主要为发生危险性行为(77.7%),HIV感染检出率0.16%。结论:VCT服务有助于更早发现HIV感染,加强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 标签: 艾滋病 自愿咨询检测(VCT)
  • 简介:目的:探讨外来务工下肢丹毒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对81例在皮肤科门诊确诊的外来务工的下肢丹毒患者和162例经检查无丹毒的在职外来务工体检进行对照研究,采用单因素logistic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通过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4个变量:长时间站立或行走(OR5.49,95%CI2.24-13.23)、肥胖(OR3.14,95%CI1.36-9.23)、浸渍型足癣(OR9.54,95%CI3.83-27.64)、足部多汗或潮湿(OR4.66,95%CI2.03-11.33)与外来务工下肢丹毒的发病有关。结论:下肢及足部局部免疫力下降与外来务工下肢丹毒的发病密切相关。

  • 标签: 丹毒 发病 危险因素
  • 简介:人类的生产包括两个方面:物质生产和人口生产。社会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性行为的进化,人类性行为文明的提高也促进了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所以,人类性文明从一个侧面有力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向前发展。

  • 标签: 人类社会 社会文明 行为 进化 文明程度
  • 简介:目的:了解珠海地区活跃在同志互联网社区的男男性行为(MSM)人群的艾滋病与梅毒知识知晓情况、行为特征及感染状况,为制订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同志互联网社区匿名招募MSM,在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门诊现场咨询填写问卷,采集血样进行血清学监测。结果:共调查297人,平均年龄(28.41±5.32)岁,学历以大专及以上为主(45.79%),未婚占90.24%,3个月内性行为均使用安全套占43.43%,性病艾滋病知识平均知晓率67.71%。血清学监测167人,其中HIV阳性6人(3.59%),梅毒阳性25人(14.97%)。结论:珠海市来源于互联网社区的MSM人群高危行为普遍存在,梅毒艾滋病感染率较高,性病知识知晓率较低,应大力促进安全性行为,尤其需注意普及性病防治知识,遏制相关疾病的蔓延。

  • 标签: 男男同性性行为者 艾滋病 行为特征 同志互联网社区
  • 简介:同性恋是人类学、社会学、精神卫生研究的重要课题,但直到19世纪才受到人们的充分重视。同性恋是人类社会中的一小群体,虽然在整个人口中占少数,但其绝对数量并不少。目前,我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方案第三版工作组(CCMD-3),正在探讨我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与国际疾病分类方案(ICD-10)进一步接轨的

  • 标签: 同性恋 心理状况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了解不同群体、不同性别对艾滋病防范意识和行为的差异,为把艾滋病的蔓延阻止在以男性为主的阶段、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小组访谈及个别深入访谈定性调查方法.结果:男性对性病、艾滋病防范意识薄弱,缺乏保护性伴、阻止艾滋病蔓延的社会责任感;女性自我保护的意识薄弱,缺乏可提高自我保护的条件和能力.结论:必需加强艾滋病防范意识的宣传教育,把增强男性责任、提高女性自我保护能力与行为干预结合起来.流动人口的性问题是艾滋病流行的隐患,故必需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减少艾滋病性传播的危险因素.主张发动各界力量,形成政府领导、多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参与的艾滋病防治体系.

  • 标签: 艾滋病 防范意识 性别差异 防范行为
  • 简介:目的:探讨人类乳头瘤状病毒(HPV)持续感染与一过性感染细胞免疫状态的差异。方法:采用基因扩增技术及导流杂交技术检测局部脱落细胞的HPV,将HPV阳性分为HPV持续感染组和一过性感染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三组受检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的水平。结果:经筛查,入组HPV感染143例,其中持续感染36例,一过性感染107例。持续感染组HPV混合感染率为52.78%,明显高于一过性感染组的17.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6.93,P〈0.01)。HPV感染组外周血Treg细胞比值水平为(7.72±2.08)%,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5.28±1.21)%;HPV持续感染组的外周血Treg细胞比值水平为(8.84±1.98)%,明显高于一过性感染组的(7.28±1.9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83、3.91,P值均〈0.05)。结论:在HPV持续感染中混合感染率更高;HPV感染外周血Treg细胞数量较健康人增加,表明HPV感染细胞免疫受抑制;持续感染较一过性感染外周血Treg细胞数量增加更明显,其细胞免疫受抑制的程度更显著。

  • 标签: HPV持续感染 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 细胞免疫
  • 简介:目的:分析重庆市万州区麻风病治愈生存状况及康复需求,为制定麻风病防治及管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病案回顾、现场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访谈收集麻风病治愈生存现状和康复需求资料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调查54例麻风病治愈,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36例(66.67%),残疾25例(46.30%);畸残以手足感觉障碍、爪形手和脱眉的残疾居多;其中完全丧失自理能力21例(24.07%),部分劳动力丧失23例(42.59%)。所有麻风病治愈均感受到社会歧视,仅有18.52%主动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未办理残疾证者占20%、无医疗保险占3.70%、未享受低保占44.44%;康复需求以换药敷料包(75.93%)、防护用具包(68.52%)居多。结论:重庆市万州区麻风病治愈老年人居多,残疾比例高,社会歧视现象严重,健康管理需求高,今后需要重点加强麻风病治愈健康管理工作,促进其身心的全面康复,提高其生活自理和回归社会的能力。

  • 标签: 麻风 生存状况 健康管理
  • 简介:目的:了解外来务工未婚男青年性知识和婚前性行为现状,为开展未婚男性生殖健康促进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深圳特区马家龙社区四个工厂的外来务工未婚男青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外来务工未婚男性青年性相关知识水平偏低,大部分问题正确回答率均低于80%;(2)婚前性行为的态度开放,已有性生活体验的占被调查的71.5%,未婚同居现象达52.1%;(3)因婚前性生活造成性伴侣意外妊娠达64.2%,造成意外妊娠的主要原因是没有采取避孕措施占46.56%和避孕失败占53.44%;(3)17.81%务工未婚男青年有过生殖道不适症状。结论:要加强对外来务工未婚男青年进行生殖健康教育,并提供避孕药具以减少性伴意外妊娠的发生。

  • 标签: 务工未婚男青年 性知识 性行为
  • 简介:目的探讨呼和浩特地区常见化学过敏原的种类及其与变应性接触性皮炎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2013年3月—2016年3月1036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进行斑贴试验,并对性别、年龄和患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斑贴试验总阳性率为54.8%,变应原阳性率列前5位的过敏原分别为硫酸镍、硫柳汞、异噻唑、溴硝丙醇、氯化钴。结论斑贴试验能帮助大多数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患者查找到过敏原,为了解呼和浩特地区常见过敏原提供相关参考。

  • 标签: 皮炎 变态反应性 斑贴试验 过敏原
  • 简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原因.高危型持续感染致宫颈上皮内瘤样变3级(CIN3)导致宫颈癌风险最大;低危型一过性感染及其轻微病变有自然消退可能.行为危险因素是HPV致宫颈癌的辅助因素,其中性行为是其最相关的因素,精液中成分诱导宫颈癌发生;其他辅助因素如吸烟、口服避孕药、性卫生条件差和免疫功能低下,均与CIN3、宫颈癌的发生风险相关.HPV的检测以hC2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对不同筛查对象制定了不同筛查方案.HPV是迄今为止人类癌瘤中唯一可以完全确认的致癌病毒.子宫颈病变及子宫颈癌是完全可以预防、治愈和消灭的人类癌瘤.

  • 标签: 行为危险因素 人乳头瘤病毒 子宫颈癌 宫颈上皮内瘤样变 免疫功能低下 一过性感染
  • 简介:目的:为了解在校大学生群体中网络色情浏览对性行为及心理状态的影响,并了解大学生主动浏览色情网站与性行为发生的情况,进行本研究。方法:利用随机应答技术(RRT)与问卷调查相结合方法收集资料,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研究对象,共抽取某地在校二、三年级医学专业类1236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调查结果显示男女学生性行为发生率分别为27.38%、24.64%,男性略高。且一年内浏览色情网站比例男性远高于女生,前者是后者的近2倍;男生开始浏览色情网站的年龄远低于女生,更早开始浏览色情网站。研究结果同时还表明,排除性别因素影响后,学习成绩较差人群中,性行为发生率和色情网站浏览率均高于成绩较好,这说明了网络色情对青少年的危害。结论:网络色情明显影响着学生的性行为及性道德,并且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生活。研究结果提示国家应该采取更加有效的手段控制网络色情。

  • 标签: 敏感问题 随机应答技术 性行为 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