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面神经大部分在颞骨内行走,经内耳道进入中耳乳突,从茎乳孔出颅。因此中耳病变或手术均可能导致面神经的损伤而出现面瘫。面瘫的时间长短、病损的性质和程度及治疗方法不同与疾病的结局有密切关系。中耳炎手术即发性面瘫与迟发性面瘫的预防与治疗始终是耳神经外科研究的重点与难点,本文就近年相关进展作一述评。

  • 标签: 面神经麻痹(Facial Paralysis) 中耳炎(Otitis Media) 手术后并发症(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 简介:中耳炎发病率较高,尤以儿童最为多见,多发于冬春季节。大多数儿童有至少一次的急性中耳炎的偶然发作史,好发于年龄在6~11个月的儿童;在3岁的儿童中,50%~85%曾患急性中耳炎。复发急性中耳炎(≥3次发作)较常见,有约10%~20%的1岁龄儿童受累。年长儿中接近40%有6次或以上的发作史。患分泌性中耳炎后,听力一般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若听力损失较重,会对患者的生活、学习造成很大的影响.

  • 标签: 急性中耳炎 防治 分泌性中耳炎 听力损失 冬春季节 不同程度
  • 简介:目的观察电钻性能的改善、缩短电钻噪声暴露时间和药物干预对电钻噪声所致内耳声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总结1995年前病例24例,1995年后92例.1995年后的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4例,术后常规治疗;治疗组48例,术后除常规治疗外,同时给予ATP80mg/d和辅酶A100u/d静脉滴注,阿米三嗪30mg、萝巴新10mg(都可喜1片)2次/d口服,持续一周.将对照组分别与1995年前病例和1995年后同期病例中的治疗组比较.结果1995年前和1995年后的对照组4kHz平均骨导听力损失分别为18.96±3.22dB和16.02±4.62dB,差异显著;平均骨导听力损失大于15dB的发生率分别为33.3%(8/24例)和11.4%(5/44例),差异显著.1995年后病例的对照组和治疗组间的比较表明,2、4kHz和平均骨导听力下降程度对照组明显重于治疗组;2、4kHz和平均骨导听力下降大于15dB的例数在对照组显著多于治疗组.结论选用性能良好的电钻、尽量使用高转速、缩短电钻使用时间以及电钻噪声暴露后及时给予药物干预治疗可以显著的减轻术后感音神经性聋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

  • 标签: 对照组 治疗组 骨导 声损伤 术后 内耳
  • 简介:社区家庭开展聋儿康复有哪些优势?由于家长与孩子接触量紧密,最易发现孩子在听力语言方面的异常.利于聋儿的早期发现;也有最多的机会对聋儿进行各种形式的康复训练;社区家庭为聋儿提供了丰富、真实的语言环境;而且可以减少经济开支,因此成为聋儿康复的便捷途径。社区康复机构应大力加强对家长的指导作用.并提供良好的技术服务.以充分发挥社区家庭康复的优势。

  • 标签: 社区 防聋工作 听力语言 医疗保健 康复知识
  • 简介:本文论述了基层在开展聋儿听力语言康复训练中四多(多听、多看、多摸、多玩)、四在(在听中学、在看中说、在玩中思、在做中乐)、三个基本原则(从听到说、在动中学、由简至繁)以及八个方面(即早、听、感、辨、构、言、语、全)的体会,供基层聋儿康复工作者在实践工作中参考.

  • 标签: 聋儿康复 体会
  • 简介:国内外实践经验证明,家庭康复是学前听障儿童接受早期康复训练和教育的最佳形式,由于国内聋儿分布的地域广,缺乏可以进行社区家庭指导的专业人员,因此依靠专业力量雄厚、技术资源丰厚的省级以上康复中心,定期开办短期家长学校,让家长具备一定的聋儿康复观念、知识、技能,是推行家庭康复的有效手段之一.家长学校可采取母子同训,家园共建的形式,由家长培训课程和家庭亲子课程共同组成3~4个月的培训内容,帮助家长获得正确的观念和方法,使孩子接受启蒙训练和教育,为进一步开展家庭康复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

  • 标签: 聋儿 家长学校 家庭康复 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