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1背景听力学有一个基本的教学原则: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关键概念和关键术语。因为一个术语可能会成为一个时期的一种学派或一种技术的代名词,这可能是听力学这门年轻学科的一个重要特征。

  • 标签: 动态数据库 工具 诊断 耳鸣 教学原则 听力学
  • 简介:语音数据已初步应用于言语障碍儿童的康复治疗,为便于全面了解语音数据技术对儿童言语障碍康复的影响和意义,更好地在言语功能客观评估与康复训练中利用这一技术,本文就其对儿童言语障碍治疗的成效.在言语障碍儿童康复中的应用特点以及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

  • 标签: 语音数据库 言语障碍康复 儿童声道 语音识别
  • 简介:“语料语言学已经成为语言研究的主流。基于语料的研究不再是计算机专家的独有领域,它正在对语言研究的许多领域产生愈来愈大的影响”。这是托马斯等人1996年为祝贺语料语言学主要奠基人和倡导者里奇60诞辰而编辑的语料语言学研究论文集的序言。近年来,对语料语言学类似的说法频频见于语言学导论和方法论的专著及教科书中,

  • 标签: 语言学 语料库 语言研究 计算机 论文集 倡导者
  • 简介:目的测量成年CBA小鼠耳蜗和前庭的有关数据,为内耳感受器定量分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6只出生后3个月左右的成年CBA小鼠(12耳)的耳蜗和前庭各终器取出并制备成全耳蜗基底膜铺片和全前庭终器铺片。测量全耳蜗基底膜的总长度,以及基底膜和Corti器在耳蜗不同部位的宽度。观察并记录全耳蜗毛细胞的总数和基底膜上不同区间的毛细胞密度。观察并记录椭圆囊斑和球囊斑毛细胞的总数及其微纹区和周边区的毛细胞密度,记录壶腹嵴上的毛细胞密度。结果正常成年CBA小鼠的耳蜗基底膜长度为(5.76±0.196)毫米(平均数±标准差,下同),基底膜的宽度在耳蜗底部距起始端约1.5毫米处为(339.1±9.87)微米,在耳蜗中部距起始端约3毫米处为(304.5±11.82)微米,在耳蜗顶部距起始端约5毫米处为(300.1±7.22)微米,说明小鼠耳蜗基底膜的宽度从底回到顶回逐渐变窄。Corti器的宽度在耳蜗底部距起始端1.5毫米处为(37.80±2.24)微米,在耳蜗中部距起始端约3毫米处为(45.00±2.67)微米,在耳蜗顶部距起始端约5毫米处为(52.20±3.16)微米,可见Corti器的宽度从底回到顶回逐渐变宽。CBA小鼠全耳蜗毛细胞的总数为(3116.41±151.91)个,其中内毛细胞总数为(680.67±17.50)个,而外毛细胞的总数是(2435.8±143.46)个。耳蜗内、外毛细胞的平均密度为(541.1±9.36)个/毫米,其中内毛细胞的平均密度为(118.3±2.68)个/毫米,外毛细胞的平均密度为(422.8±11.87)个/毫米,耳蜗毛细胞在耳蜗基底膜上不同区间的毛细胞密度无明显差异(P〉0.05)。小鼠椭圆囊斑上的毛细胞总数为(3300±177.51)个,球囊斑上的毛细胞总数为(3045±361.57)个。前庭球囊斑和椭圆囊斑微纹区和周边区的毛细胞密度基本相同(P〉0.05

  • 标签: 小鼠 耳蜗 前庭 毛细胞
  • 简介:中国听力学发展前景是什么?赶超世界发达国家听力学的弯道在何处?是在战略技术领域攻克听力学的尖端技术、抢占先机,还是在战略资源层面提前布局,把握和中国13亿人口及其巨大的医疗健康资源所提供的宝贵机遇,通过公平竞争而获得未来听力学发展话语权?笔者认为中国听力学可能在后者更有胜出机会,挖掘听力学大数据、参与标准制定等,大数据为中国听力学发展提供了一个公平的竞争平台,2016年6月21日国务院颁布的《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明确指出,加大对国际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标准的跟踪、评估和转化力度,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增强相关规则制定的话语权。

  • 标签: 听力学 健康资源 标准制定 公平竞争 发达国家
  • 简介:目的观察植入BAHA(Bone—anchoredhearingaids,骨锚助听器)在双侧先天性中外耳畸形患者的听力改善效果,探索BAHA规范植入技术。方法在一侧耳后区颞骨上植入BAHA钛质植入体,成人一期完成,小儿分二期完成。比较3例双侧先天性中外耳畸形患者,佩戴植入BAHA前后的听力情况,包括13常交流、纯音(声场)测听或条件反射测听。结果3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恢复好。植入BAHA佩戴后,患者及/或家属反映13常交流明显改善,纯音(声场)测听或条件反射测听0.25k~4k平均气导阈改善39.1dB。结论植入BAHA对双侧先天性中外耳畸形患者是一种有效的听力解决方案,规范的植入技术是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的保证。

  • 标签: 植入式BAHA 先天性中外耳畸形 听力解决方案
  • 简介:患儿男,7岁。因左耳道钮扣电池异物3天,伴有耳漏、疼痛,于2008年12月就诊。在异物掉入耳道的第2天,患儿因耳痛告知家长,遂被带到当地县医院就诊,在门诊试图取出未能成功。在第3天时耳痛明显加重并有分泌物流出.耳阻塞感明显,转来我院治疗。查体:患儿痛苦貌,体温37.6℃,左耳廓无红肿,耳道口有铁锈色血水样分泌物流出,

  • 标签: 耳道 异物 电池 钮扣 医院就诊 患儿
  • 简介:随着助听器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助听器已成为听力康复的最主要手段.对于大多数不需手术治疗的耳聋患者,通常采用气导助听器来缓解听力障碍.随着气导助听器的发展,其适应症不断扩大,设备也愈加先进,但仍不能完全满足各种耳聋患者的要求.

  • 标签: 助听器发展 发展应用 式助听器
  • 简介:目的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助听器对声学信号处理的技术越来越先进,采用多套程序设置,多频段的实时频谱分析技术,可自动剔出噪声而将语音占优势的频段突出出来,以提高信噪比来增加噪声环境中对言语的理解能力。全数字助听器对验配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方法依据频响曲线对新旧助听器的参数进行调校。结果此方法在实际验配中,收到满意效果。结论全数字编程助听器的验配必须循序渐进,不断跟踪调校,观察患者言语发展情况。

  • 标签: 全数字式助听器 验配 体会
  • 简介:摘要心血管疾病是危害全世界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我国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致死、致残率呈上升趋势,医疗数据呈指数级增长,一线医务人员工作负荷日益加重,心血管病医疗费用不断增加,国家在这种“多重负担”下如何优化心血管病防治,相应的护理技术发展方向都应引起极大地重视。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特点,结合临床护理工作需求及任务,初步解析了心血管疾病大数据时代来临对护理技术发展的影响。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大数据 护理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陪伴导乐分娩对产科质量的影响效果探讨。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4月~2015年04月收治的200例妇产科就诊产妇,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分娩方式,护理组采用陪伴导乐分娩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剖宫产率、难产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结果护理组产妇的剖宫产率、难产率以及产程时间分别是10.00%(10/100)、10.00%(10/100)以及(515.40±27.10)分钟,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妇产科就诊产妇采用陪伴导乐分娩方式,可以明显降低产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产妇剖宫产生产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陪伴式导乐分娩 产科质量 影响效果 探讨
  • 简介:目的介绍完壁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治疗活动期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采用完壁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治疗的57例(耳)活动期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资料。结果48耳术后鼓膜一期愈合,5耳移植筋膜边缘残留裂隙,2-3周后延期愈合,4耳术后感染鼓膜穿孔未愈合;随访10个月至34个月,无复发病例,57耳的0.5、1.0、2.0、4.0kHz气导听阈平均值由术前的49.7±9.4dBHL恢复到30.3±8.0dBHL,气骨导差平均缩小15dBHL,其中48耳听力有改善。结论采用完壁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治疗活动期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亦可有效清除中耳乳突病灶,重建中耳传导结构,且能保留耳部正常形态,提升患者听力及生活质量。

  • 标签: 中耳炎 完壁式乳突切开 鼓室成形
  • 简介:目的探究阻尼置于耳模不同位置时对耳背助听器输出频响曲线的影响。方法将阻尼分别放置在近耳钩处、近出声孔处、两者中间点或不放置,并且检测各种情况下耳背助听器的输出频响曲线。结果阻尼对耳背助听器频响曲线中各频率的增益均会产生衰减作用,其中以0.5、1、4kHz为甚;且当阻尼每向耳模出声孔处靠近一个位置,增益衰减越大。结论阻尼可以明显平滑耳背助听器输出频响曲线上瞬时不稳定的共振峰,使得输出频响曲线更加圆滑,并且随着阻尼位置的变化,衰减频率区间和衰减量都可呈规律性变化。

  • 标签: 阻尼 耳背式助听器 频响曲线 满档声增益
  • 简介:目的慢性中耳炎是常见的多发病,但治疗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本研究采用完壁乳突根治-鼓膜夹层法修复鼓室成形术,探讨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化脓性中耳炎85例(耳),行完壁乳突根治-鼓膜夹层法修复鼓室成形术,对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进行分析。SPSS14.0统计软件统计,采用校正的chi-squaretest检验。结果85例(耳)总有效70例(82.4%,70/85),术前骨导听阈提高与病程长短、胆脂瘤无关(P〉0.05),与听骨链中断、固定有相关性(P〈0.05),听骨链的破坏吸收、肉芽包绕、固定会造成术前骨导听阈提高,该术带蒂的"袖状"外耳道、鼓膜上皮瓣覆盖移植膜,具有良好的固位作用,较好地保留了鼓膜自然形态,听阈达到或保持在应用水平63例(74.1%,63/85)。鼓膜一期愈合率为96.47%(82/85)。结论手术适应证的正确选择的基础上,彻底清除病变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所在,完壁乳突根治-鼓膜夹层法修复鼓室成形术,最大限度地保留或还原了患者正常的中耳及外耳道的正常生理结构,提高了听力功能。

  • 标签: 夹层法 鼓膜成形术 中耳炎 胆脂瘤 耳显微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中耳炎患者开放鼓室成形术后听力重建效果,并对不同频率听力重建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回顾2008年6月至2011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喉科行开放鼓室成形术的920例患者,从中筛选具有完整随访资料患者87名,利用纯音测听对患者手术前后0.25kHz、0.5kHz、1kHz、2kHz、3kHz、4kHz、6kHz频率处的纯音气导听阈、骨导听阈和气骨导差进行评估,比较各项指标手术前后差异,探讨各频率重建效果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术后气导听阈总体平均值在各个频率均有显著改善,听觉重建效果从低频到高频呈下降趋势,其中1kHz以下频率明显优于2kHz以上频率;术后气骨导差总体平均值在各个频率均有显著改善,且听觉重建效果从低频到高频呈下降趋势,其中1kHz以下明显优于2kHz以上;术后骨导听阈总体平均值除4kHz,其余各频率均有显著改善,1kHz重建效果显著优于其他频率,未做听骨链重建患者平均骨导听阈只有1kHz频率略有改善;术后随访期内无复发患者。结论开放鼓室成形术在清除病灶同时可有效重建慢性中耳炎患者听觉能力,低中频显著。

  • 标签: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 听力重建 频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丰富环境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心理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实验组除常规治疗外,结合丰富环境综合护理干预,尽快纠正患者存在的负性情绪;对两组患者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入院时SAS及ADL评分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经住院治疗2周后,对照组与实验组SAS评分均下降,但实验组下降更明显(P<0.01),治疗4周后差异很更明显(P<0.01);治疗2周后实验组与对照组ADL评分均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升高更明显(P<0.05),治疗4周后差异进一步加大(P<0.01);治疗前两组间NIHSS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2周后两组病人NIHSS评分均下降,但两组减分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4周后实验组NIHSS减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丰富环境综合护理干预对脑梗塞患者康复有明显影响,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适应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脑梗塞 丰富环境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胆脂瘤中耳炎患者行开放鼓室成形伴听骨链重建的效果和影响因素。方法分析142例胆脂瘤患者,行开放鼓室成形术伴一期听骨链重建,随访24月,记录术后并发症、纯音平均听阈、平均气骨导差和听力重建成功率。结果随访期间未发现鼓膜内陷袋形成及胆脂瘤复发,术后干耳率达96.5%,听骨赝复物脱出4例(2.8%),气导平均听阈降低11.6dB,气骨导差较术前缩小7.4dB,70例患者气骨导差〈20dB,听力重建总成功率达49.3%。听力重建成功的关键主要取决于术腔感染控制、咽鼓管功能、病变范围、听骨赝复物材料和手术技术。结论虽然影响因素较多,开放鼓室成形伴一期听骨链重建仍是胆脂瘤中耳炎患者安全有效的术,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听力重建效果令人满意。

  • 标签: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 听力重建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气囊加压包扎器与传统加压包扎方法在腮腺术后减少并发症中的作用比较.方法选取同类患者进行不同包扎方法在可操作性、舒适度、减少并发症等方面的比较。结果气囊加压包扎器在腮腺术后的应用中各方面均优于传统加压包扎方法。结论气囊加压包扎器是一种在预防和减少腮腺术后并发症中一种新型、有效、优于传统方法的装置。

  • 标签: 腮腺 术后 气囊式 包扎 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