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安阳县≥40岁自觉视力障碍的农民盲与低视力的患病率及致盲原因.方法安阳县各行政村中,≥40岁自觉视力障碍的农民为查对象.采用WHO盲与低视力标准和白内障诊断标准.由眼科医生作眼部检查.对所有视力<0.3的患眼进行主要病因诊断,确诊所有白内障患者,并筛选出需手术治疗者.结果共检查853例,盲目患者23例,患病率2.70%,低视力患者99例,患病率4.27%,致盲的主要眼病依次为白内障、角膜病、青光眼、视网膜病等.共查出533例白内障,行白内障手术治疗301人次,脱残率98%,脱盲率99.34%.结论白内障仍是盲和低视力的首要病因,防盲治盲的重点仍是白内障复明手术.

  • 标签: 低视力 患病率 白内障手术
  • 简介:目的:对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先天性脉络膜缺损家系进行ABCB6基因的突变,明确致病基因。方法:近来有报道ABCB6基因突变可导致先天性脉络膜缺损,我们搜集了一个中国汉族先天性脉络膜缺损家系,采集家系成员及一百位正常对照人群的静脉血5mL,使用PCR产物直接测序对ABCB6基因进行突变。结果:在该家系中我们发现了一个新突变(c.1380c〉a),该突变在家系中与疾病表型共分离,并且在100名正常对照中均未发现该突变。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扩大了ABCB6基因的突变谱,进一步确认了该基因在眼组织缺损发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标签: 眼组织缺损 ABCB6基因 错义突变 眼球发育
  • 简介:目的了解嘉兴市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病情况。方法回顾分析在本院出生的ROP的发病率及其特点。结果接受的早产儿共206例,发生ROP病变16例,均为双眼发病,发病率为7.77%;出生体质量≤1000g组、~1500g组、~2000g组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37,P〈0.05);出生胎龄≤28周组、~32周组、~34周组、〉34周组问,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66,P〈0.005);需要吸氧治疗的早产儿发生ROP者较多(X2=4.12,P〈0.05),需要机械辅助呼吸的早产儿发生ROP者较多(X2=19.98,P〈0.005);性别(X2=1.03,P〉0.05)、出生方式(X2=2.68,P〉0.05)、多胎与单胎(X2=0.21,P〉0.05)问发生ROP的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嘉兴市ROP的发病率为7.77%,低出生体质量、低出生胎龄、吸氧、机械通气是ROP发病的重要因素。(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3,13:176—179)

  • 标签: 视网膜病 早产儿 流行病学 筛查
  • 简介:患者女,14岁.因左鼻塞,流鼻涕1wk,发烧4d,左眼睑红肿、恶心、呕吐2d,于1995年7月16日急诊入院.专科检查:左眼睑上方压痛(+),左眼内眦部压痛(±),下睑压痛(-),左眼周围红肿,颜面部肿胀,左眼球向下移位,运动受限,视物模糊,球结膜充血、水肿,较右眼明显突出,对光反射减弱.左中鼻甲大,中鼻道有较多的脓性物,左窦区及上颌窦区压痛(+).住院诊断:左急性鼻窦炎,眶内蜂窝织炎,疑海绵窦炎.

  • 标签: 蜂窝织炎 上颌窦炎 眼睑脓肿 眶内 麻黄素滴鼻剂 1995年
  • 简介: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中青光眼方法及结果分析。方法采用同顾分析方法对我院健康体检数据库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121697人健康体检中,发现青光眼1381例,患病率为1.14%,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810例,患病率为0.67%,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476例,患病率为0.39%,正常眼压性青光眼(NTG)44例,患病率为0.04%,继发性青光眼(SG)51例、患病率为0。04%。正常大陷门者112例,术发现先天性青光眼。结论青光眼方法应简易、快捷、价廉及有效的。对健康体检作青光眼足必要的并且足可行的,而且在健康体检数据中为所有受检建立健康档案,这对青光眼患者诊断、治疗及评估有十分重要意义,特别对可疑青光眼受检者有一个长期跟踪观察及对比机会。

  • 标签: 青光眼 筛查 健康体检
  • 简介:目的分析早产儿眼底疾病的发生情况、高危因素及时机和范围。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眼科检查的1348例早产儿的眼底检查结果,分析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的高危因素。结果1348例早产儿中,正常者23.8%,未成熟视网膜者46.4%,ROP者17.5%,眼底出血者7.1%,渗出者3.7%,其他1.5%。且体重越低、胎龄越低、吸氧时间越长、全身疾病越重严重的早产儿ROP发生率越高、程度越严重。结论低体重、胎龄小、吸氧时间过长、窒息史、严重全身疾病、多胎等是引起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高危因素,早产儿眼底时间应适当提前、范围应适当放宽。

  • 标签: 早产儿 眼底筛查 分析
  • 简介:图84,85随着层面降低,内听道内位听神经/面神经混合束出现,神经之间有脑脊液影,T1加权面神经为中低密度阴影,临近脑脊液池处位听神经/面神经为一混合的条索状阴影,临近内听道底部神经分叉,中间有低密度的脑脊液影,前部为面神经,后部为上前庭神经.

  • 标签: 面神经 脑脊液 内听道 听神经 前庭 耳影像学
  • 简介:从本期起,将讨论冠状位颞骨CT的解剖标志,结合解剖标志提示其临床应用价值.由于气化程度不一,颞骨的气房除了在乳突外,常常分布在颞骨岩部,颞鳞部或延伸至颧部.因此颞骨或乳突的病变也会向这些部位迁延.观察冠状位颞骨CT,应该包括颞骨岩部及颧部的结构,这样既可以发现中耳、内耳,内听道病变,也可以观察到颞骨相关的侧颅底病变.

  • 标签: 耳影像学 CT 中耳炎 前上鼓室
  • 简介:工具,“泛指劳动生产中使用的器具,也指用以达到某种目的的东西和手段”([1])。接此定义,临床工具就是临床过程中应用于诊断和治疗的器具、设备、试剂、药物和种种技术及方法等。众所周知,临床医师工作是离不开上述诸类临床工具的,这几乎是习以为常的普遍现象。所要求的是:临床医师要精准使用所用的工具。使用工具是可大有作为的,除了用于临床目的,还可有新的发现和发明,对医学科学的进步作出贡献。新的工具除了少数属原始创作,

  • 标签: 临床工具 耳鼻喉科 临床医师工作 临床过程 医学科学 器具
  • 简介:<正>我科1985年5月~1992年4月,共收住院治疗鼻出血患者73例次,均获痊愈。临床资料73例中男46例,女27例,男女之比约1.7:1。年龄最大81岁,最小5岁,其余均在15岁以上。全身疾病合并鼻出血41例,占56%,鼻腔疾病致鼻出血仅3例,占4%,原因不明29例,占40%。全身病因中高血压病最多见,41例中有29例,占全身病因的70%。其他依次为上感、冠心病、肺气肿、中

  • 标签: 鼻出血 全身疾病 原因不明 鼻腔疾病 全身病 高血压病
  • 简介:目的:探讨继发性角膜溃疡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12/2008-12临床诊断为"继发性角膜溃疡"的患者8例8眼,其中4例选择结膜瓣遮盖术,3例行部分板层角膜移植术(lamellarkeratoplasty,LKP),1例因角膜穿孔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enetratingkeratoplasty,PKP)。术后随访4-10(平均6)mo,观察视力、溃疡愈合及复发情况、角膜植片和植床情况。结果:行结膜瓣遮盖术者溃疡均治愈;行部分LKP术者植片透明,植床残留薄层瘢痕,行PKP术者植片透明,两者视力均有所提高。所有病例溃疡未见复发。结论:对于继发性角膜溃疡,应该根据不同病例的特点采取个体化的手术方式治疗,从而获得比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 标签: 继发性角膜溃疡 结膜瓣遮盖术 板层角膜移植术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
  • 简介:一、双眼单视基础知识.(一)双眼单视定义:外界物体的影像分别落在双眼视网膜对应点上(主要是黄斑部),图形信息转变为电信息并沿视觉知觉系统传入大脑,在大脑高级视觉中枢把来自双眼的视觉信号进行分析,综合成一个完整的具有立体感知印象的过程。(二)双眼单视分级:分同时视、融合视、立体视三级。同时视指由双眼视网膜传给大脑的信号,不是两眼交替接受,而是同时接受。

  • 标签: 双眼单视功能 同时视 视网膜对应点 视觉信号 视觉中枢 立体视
  • 简介:目的:通过临床的系统观察研究泪点发生炎症的原因及泪点炎发展转归的临床规律,以及设计实施相应的手术治疗等,显示把泪点炎作为独立疾病列出的必要性。方法:用裂隙灯观察泪点和眼表,并泪道冲洗、探通检查;用微距照相记录泪点典型病变,其中有24眼泪点切除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泪点炎病临床特征:几乎所有泪点炎患者都合并急、慢性结膜炎;多数为泪点单独发炎,少数与后续泪道炎性阻塞疾病合并存在。急性泪点炎少见,溢热泪,泪点局部红肿、痒痛,泪点壁贴合关闭泪点口,以抗炎药物治疗为主。慢性泪点炎多见,溢冷泪,主要有泪点壁软缩,泪点乳头平坦,泪点口向心性缩小;增殖膜覆盖泪点口;泪点壁肿胀、增生贴合关闭泪点口;增生的睑结膜包裹稀薄的积脓包埋泪点口,形成白色隆起的泪点外观四种类型。以手术治疗为主,效果良好。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泪点炎病多发而常见,有独特的发展转归临床规律,和单独的手术治疗方法,把泪点炎作为独立疾病单独列出,以减少泪道病诊治的疏漏和错误等非常必要。

  • 标签: 泪点炎 泪点炎病 泪点阻塞 泪道阻塞
  • 简介:目的探讨CT泪囊造影在泪囊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3例(26眼)慢性泪囊炎患者进行CT泪囊造影,并以X-线平片泪囊造影做对照.结果23例(26眼)中大泪囊11眼,中泪囊13眼,小泪囊2眼.CT泪囊造影片能清晰显示泪囊大小以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结论CT泪囊造影对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有指导意义.

  • 标签: 泪囊造影 其临床应用 CT 鼻腔泪囊造口术 临床应用价值 慢性泪囊炎
  • 简介:<正>急性视网膜坏死是眼科致盲率较高的疾病,其发病急,预后差。现就我院收治急性视网膜坏死5例,经用无环鸟苷及地塞米松联合治疗报告如下。临床资料5例急性视网膜坏死患者,男4例,女1例;年龄最小33岁,最大55岁,均为青壮年;单眼发病3例,双眼发病2例,共7眼;双眼发病时间3~30天,

  • 标签: 急性视网膜坏死 治疗观察 视网膜动脉 地塞米松 联合治疗 致盲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