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眼内病毒感染多由疱疹病毒家族导致。在免疫功能正常者中,以病毒性前葡萄膜炎与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较为常见。对免疫功能低下者,有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及进行性外层视网膜坏死,两者均发生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后期。其他非AIDS患者,如白血病、器官移植、恶性肿瘤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因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亦可发生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本文结合文献分别对上述眼内病毒感染性疾病进行叙述。

  • 标签: 疱疹病毒 病毒性前葡萄膜炎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 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 非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 简介:患儿,男,4岁9月龄。因反复低热伴双眼疼痛、双下肢膝关节疼痛20d,于2007—12-11入院。患儿2007—11—20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达37.8℃,精神欠佳,诉头痛及颈后疼痛,双眼不适,有黄色脓鼻涕,偶有膝关节疼痛。于外院查血常规:WBC22.3×10^9/L,L:17%,N:76.6%,HGB:113g/L,PLT:318×10^9/L,口服“头孢克肟颗粒,

  • 标签: 病毒性脑炎 皮质盲 膝关节疼痛 双眼疼痛 头孢克肟颗粒 反复低热
  • 简介:目的探讨氟米龙滴眼液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收治的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基质型)患者共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予局部及全身抗病毒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1g/L氟米龙滴眼液。将两组的临床疗效、眼压、治疗时间及复发率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局部及全身抗病毒治疗基础上加用氟米龙滴眼液对于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基质型)是一种有效的、安全的方法,可以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复发率。

  • 标签: 氟米龙滴眼液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提高临床医生对眶下间隙感染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的发生。方法分析6例被误诊误治的眶下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感染被有效控制,面部伤口愈合。结论1.对于面部留有皮瘘的病变,应仔细寻找原因;2.临床医生对眶下间隙感染要有充分认识;3.接诊此类病人时应对相关的牙齿进行检查;4.提高眼、耳鼻喉科医生对边缘学科的诊治水平。

  • 标签: 眶下间隙感染 误诊 误治 原因分析 病例
  • 简介:目的通过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在住院期间提供全方面的优质护理服务,促使患者早日康复。方法通过对本院2016年1月至12月收住的41例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实施科学系统的治疗、护理及健康教育等方式进行观察。结果患者能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积极地配合医生护士的治疗护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提高疾病的治愈率。结论为患者提供优质全面的整体护理,是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取得较好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 标签: 病毒性角膜炎 优质护理
  • 作者: 陈永丽
  • 学科: 医药卫生 > 眼科
  • 创建时间:2023-05-28
  • 出处:《健康世界》2020年第10期
  • 机构:内江市市中区人民医院,四川内江641000
  • 简介:病毒性角膜炎是一种常见的眼病,通俗来说就是眼睛感染病毒引起的炎症。病毒性角膜炎所引起的症状主要包括眼痛、流泪、眼睛发红、视力模糊等。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就需要及时去医院看病,进行治疗。但是即使治愈了病毒性角膜炎,也有些人会面临后遗症的问题。 病毒性角膜炎最常见的后遗症是视力模糊和干眼症及角膜的瘢痕。角膜是眼睛的透明组织,是视觉的主要传导介质,如果受到损伤,就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大多数情况下,角膜瘢痕会对视力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可能导致失明。下面将具体科普一下病毒性角膜炎后遗症及具体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

  • 标签: 病毒性角膜炎;后遗症
  • 简介:目的:评估以不同的方法治疗病毒性结膜炎并发症泪小点及泪小管闭塞的疗效。方法:此回顾性群组研究共纳入35例临床确诊为感染病毒性结膜炎的患者,经治疗后完全缓解,4wk后并发泪小点闭塞。本研究采用了泪小点扩张术,穿孔硅胶泪小点栓子植入术,和Mini-Monoka硅胶管植入术对该35例泪小点闭塞患者进行治疗。结果:首先,单独采用泪小点扩张术对所有35例患者进行治疗,其中只有6例患者(17.14%)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其次,采用穿孔泪小点栓子植入术对上述采用泪小点扩张术无效的患者进行治疗,有20例(57.14%)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最后,采用Mini-Monoka管植入术对上述两种治疗方案都无效的患者进行治疗,有9例(25.71%)患者的病情取得了重大的改善。另外,通过对上述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疾病的严重程度与Mini-Monoka管的使用和是否双眼同时患病或者和上、下泪小点同时闭塞并无关联。结论:运用穿孔硅胶泪小点栓子能够有效治疗由病毒性结膜炎引起的泪小点闭塞。对分别经泪小点扩张术和穿孔硅胶泪小点栓子植入术治疗无效的患者,可采用Mini-Monoka管植入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泪小点闭塞 泪小管闭塞 机械扩张 泪小点栓子 Mini-Monoka管 腺病毒
  • 简介:患者,女,31岁,孕29wk。以“体检时发现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4mo,WBC下降1wk”入院。患者在孕10wk查体时发现HIV抗体(+),除自觉倦怠外,无其他不适。2mo前查:CD420个/L,予HAART(叠氮胸苷+拉米呋定+耐伟抗平)治疗。入院查体:WBC0.8×10^9/L,Hb100g/L。

  • 标签: 眼部感染 艾滋病 人免疫缺陷病毒 HIV抗体 入院查体 HAART
  • 简介:目的研究聚合酶链反应分析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眼内液病毒DNA的临床价值.方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28例37个眼内液标本疱疹病毒DNA,分析检测结果、影响因素及最终诊断.结果发现水痘-带状疱疹病毒DNA15例,单纯疱疹病毒1型DNA3例.适宜检测时间为炎症活动期,不用或短期使用抗病毒药.前房水和玻璃体均可取得可靠结果.结论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眼内液病毒DNA,方法简便,尤其有助于疑难病例的诊断.

  • 标签: 聚合酶链反应 急性视网膜坏死 致病病毒 影响因素 诊断
  • 简介:目的了解眼部真菌感染病原菌种类和特征.方法对眼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及病原菌鉴定,并对眼部真菌感染的致病菌、发病原因、早期诊断方法、丝状真菌与酵母菌眼部感染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3例患者中11例为真菌性角膜溃疡,2例为眼内炎.13例(15眼)均为真菌感染,其中痂病镰刀菌3例、尖孢镰刀菌2例、烟曲霉2例、谢瓦曲霉1例、黄曲霉1例、链格孢霉1例、尖端单孢子菌1例、总状毛霉1例、链霉菌1例.结论眼部丝状真菌感染仍以镰刀菌、曲霉为主,但有明显的多样化趋势.

  • 标签: 眼部 丝状真菌 真菌感染 角膜炎 致病菌 临床资料
  • 简介:目的探索肺炎衣原体(Chlamydiapneumoniae,Cpn)与急性咽喉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用直接免疫荧光(directimmunofluorescence,DIF)法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Cpn特异性抗原,间接微量免疫荧光(microimmunofluorescence,MIF)法检测血浆中Cpn抗体.结果在94例急性咽喉感染患者和87例正常人血浆中,CpnIgG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4.3%(51/94)和32.2%(28/87),P<0.05;CpnIgM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9.6%(56/94)和12.6%(11/87),P<0.05;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Cpn特异性抗原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2.78%(59/94)和31.0%(27/87),P<0.05.结论急性咽喉感染与肺炎衣原体有密切关系.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中Cpn特异性抗原可为诊治急性咽喉感染提供实验依据.

  • 标签: 急性咽喉炎 肺炎衣原体 微量免疫荧光 Cpn特异性抗原
  • 简介:目的评价华蟾素联合阿糖胞苷注射液和无环鸟苷滴眼液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将186例(200只眼)单纯疱疹性病毒角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6例和对照组94例,治疗组采用静脉滴注华蟾素、结膜下注射阿糖胞苷注射液和结膜囊滴用无环鸟苷滴眼液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上述三种治疗方法中的一种或两种。结果治疗组第一疗程治疗时间最长10天,最短3天,平均6天痊愈,治愈率为94.3%,而对照组治疗时间最长40天,最短7天,平均15.2天,治愈率为64.9%,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本方法能明显缩短疗程,减少瘢痕形成,提高治愈率。

  • 标签: 药物 联合治疗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 简介:<正>弓形虫病是由弓形虫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性疾病,据报道全世界有5~10亿人受其感染。人患弓形虫病,其临床表现常因侵犯脏器不同而异,内,外、妇、儿、神经精神、传染病、肿瘤、眼、耳鼻喉科以及输血、器官移植、免疫缺陷等都与之密切关系,我们过去临床报道很少,主要与医院未开展弓形虫病检测以及手段落后有关。我们运用高

  • 标签: 弓形虫感染 弓形虫病 弓形虫抗原 淋巴细胞亚群 人兽共患 神经精神
  • 简介:目的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患者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预防、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合并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11例(13眼)进行临床分析。结果11例(13眼)均有特征性视网膜病变及视力下降或眼前黑影;10例患者CD4^+T细胞计数〈50个/μl,均处于AIDS晚期,且合并有其他机会感染;5例CMV—PCR检测为阳性;8例CMVIgM检测中1例(+),7例(-)。6例经更昔洛韦治疗后视力提高,但需要较长的疗程;3例死于多重机会感染。结论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的常见机会感染,早发现和及时治疗对其治愈有重要意义,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应常规眼科检查和随访,尤其CD4^+T细胞计数〈50个/μl的患者。病原学检测在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评价预防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术后眼内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白内障囊外摘除术1547例(1704只眼)。结果无一例发生术后眼内炎,结论严格筛选病人,术前检查详细,常规抗生素眼水预防性应用,消毒灭菌严格,手术野消毒彻底,仔细操作,密闭伤口,术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可以有效避免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术后眼内炎的发生.

  • 标签: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术后感染 术后眼内炎 床体 消毒灭菌
  • 简介:<正>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是目前严重影响视力的常见眼病之一,在角膜盲中居首位。既往采用局部应用抗病毒药物对于浅层单瘤病毒性角膜炎有较好的疗效,对于深层单疱病毒性角膜炎则疗效不佳,并且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在抑制病毒的同时宿主细胞也受到损伤。无环鸟苷(Acyclovir或Acycloguanosine,简称

  • 标签: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应用治疗 抗病毒药物 虹膜睫状体炎 无环鸟苷 局部应用
  • 简介:目的:观察结膜瓣遮盖联合虹膜嵌顿术治疗全层感染真菌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分析2005-03/2011-04在邢台眼科医院行结膜瓣遮盖+虹膜嵌顿术的深部真菌性角膜炎患者26例26眼,全部的病灶的范围均〈(5×5)mm2,角膜刮片检查真菌菌丝全部为阳性;前房积脓(+),病灶均较致密,术前不能确定病灶累及深度;在术中,当病灶剖切至接近后弹力层深度时,根据临床特点,对于病灶累及角膜全层,但直径≤1mm的患者,人为在残余病灶的近周边处刺透角膜,造成角膜穿孔,自角膜穿孔或破溃处注吸前房积脓和抛光内皮斑后,将相邻近的虹膜嵌顿在角膜穿孔处,并用缝线固定1~2针,最后行结膜瓣遮盖术,尽量保持水密,术后继续给予抗真菌治疗并密切观察。结果:患者26例中有5例在病灶剖切中自行破溃,3例在病灶剖切中不慎切透,18例角膜基质床在剖切过程中完整;结膜上皮恢复时间为13.44±2.21d;24例感染得到控制,成功率为92%;2例因感染未控制而改为角膜移植术,最终控制感染。结论:结膜瓣遮盖联合虹膜嵌顿术是治疗小范围的全层真菌性角膜炎的有效方法,它可以控制感染,为以后的增视手术创造条件,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 标签: 结膜瓣遮盖术 真菌性角膜溃疡 虹膜嵌顿术
  • 简介:AIM:Toinvestigatetheexpressionofdendriticcell-associatedC-typelectin-1(dectin-1)attheearlyperiodofAspergillusfumigatusinfectioninrat’scornealepithelium.·METHODS:Atotalof72Wistarratswererandomlydividedintothreegroups:A,BandC.Therighteyeswerechosenasexperimentaleyes.GroupAwascontrolgroup.RatsingroupBwerenotinoculatedwithAspergillusfumigatus.GroupCwastakenasAspergillusfumigatuskeratitismodel.RatsingroupBandC(sixfromeachgroup)wereexecutedrandomlyat4,8,16and24hoursafterexperimentalmodelbeingestablishedtoassesstheexpressionofdectin-1mRNAthroughreal-timePCR.AnothersixratsingroupBandCwereexecutedrandomlyat24hourstoassesstheexpressionofdectin-1proteinthroughimmunohistochemistry.·RESULTS:Theresultsofreal-timePCRindicatedthatdectin-1mRNAexpressionwaslowincornealepitheliumofnormalrats’.Therewasnosignificantlydifferenceofdectin-1mRNAexpressioningroupAandB(P>0.05).TheexpressionofAspergillusfumigatusinfectedcornealepitheliumincreasedgraduallyafter8hoursingroupC.ThesynchronousexpressionofgroupAandChadsignificantdifference(P<0.01).Immunohistochemistydiscoveredthatdectin-1receptorexistedinnormalrat’scornealepithelium.Dectin-1proteinincreasedafter24hoursingroupC.TherewasasignificantdifferenceofsynchronousexpressioningroupBandC(P<0.01).·CONCLUSION:Dectin-1existsinrat’scornealepitheliumanditsexpressionsignificantlyincreasesattheearlyperiodofAspergillusfumigatusinfection.Dectin-1isapatternrecognitionreceptorthatexpressesincornealepitheliumandinvolvesinimmuneresponsetoAspergillusfungalkeratitis.

  • 标签: KERATITIS ASPERGILLUS FUMIGATUS DECTIN-1 r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