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国际牙医师学院(InternationalCollegeofDentists,ICD)是3大国际牙科组织之,中国与国际牙医师学院关系源远流长。从1928年ICD成立之初,中国就是ICD成员。1931年至1946年在华西协合大学牙学院(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前身)工作RobertGordonAgnew教授(中文名:刘延龄)担任ICD中国分部主席。返回美国后,1960年Agnew教授担任国际牙医师学院主席。1947年至1977年间,中国与ICD总部联系基本中断。改革开放后,中国与ICD总部联系逐渐恢复,1987年、1998年和2004年举行了3次国际牙医师学院院士(FICD)授予仪式。

  • 标签: 牙学院 牙医师 国际 中国 分区 ICD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患者烤瓷冠修复后龈沟液成分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4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口腔科就诊,需进行烤瓷单冠修复患者100名作为受试对象,其中男、女性各50名,年龄20-59岁,按年龄段分成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每组25名。采用钴铬合金烤瓷单冠进行修复,分别在修复前及修复后1个月检测基牙龈沟液分泌量以及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结果:修复后1个月基牙龈沟液分泌量以及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高于修复前。但随着年龄增加,龈沟液分泌量及炎性因子升高量越少。龈沟液分泌量,在20-29岁,30-39岁治疗后显著高于治疗前,在40-49岁,50-59岁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白细胞介素1β,各组治疗后1个月均显著高于治疗前。白细胞介素6,各组治疗后1个月均显著高于治疗前。肿瘤坏死因子,在20-29岁,30-39岁,40-49岁治疗后显著高于治疗前,在50-59岁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钴铬合金烤瓷单冠修复可使各年龄患者龈沟液分泌量增加,相关炎性因子表达增高。但年龄越大,升高量越少。

  • 标签: 钴铬合金 烤瓷冠 龈沟液 炎性因子
  • 简介:口腔治疗全过程中,每名医生均配护士,医护均是坐位操作,双人共同时进行操作,护士平稳而迅速地传递各种器械、材料及其它用物,称为操作。规范操作技术能显著提高工作效率,缩短治疗时间,提高医护患满意度,降低医护职业损伤,有效预防医院感染。

  • 标签: 四手操作技术 口腔治疗 同时进行 工作效率 治疗时间 职业损伤
  • 简介:以往研究采用种标记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STRO-1,检测牙髓组织中具有问充质干细胞特性细胞。本研究目的是研究成人正常牙髓和牙髓损伤愈合期间α—SMA和STR0—1表达谱特征。健康牙髓通过机械暴露后,采用MTA或者氢氧化钙盖髓,从而在暴露牙髓表面诱导

  • 标签: 干细胞标记物 Α-SMA 人牙髓 免疫组化分析 损伤愈合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 简介:主办单位: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时间:2012年2月19-24日主要内容:通过理论课、临床观摩和实习操作,提高学员在操作基本原则、交叉感染防护、固定矫治器粘接护理配合、冠桥修复护理配合、牙体充填操作流程、病例书写等方面的理论和操作水平。保证培训质量,本培训班限招学员20

  • 标签: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四手操作 培训班 护理配合 固定矫治器 主办单位
  • 简介:本研究用于评价上前颌骨后部齿槽嵴高度小于5mm患者上颌窦提升同期种植术疗效,尽管这种方法基于过去经验曾不被推荐使用。共有160个羟基磷灰石表面喷涂种植体被植入齿槽嵴高度3-5mm63名患者63个上颌窦中。患者在固定修复后被追踪观察2-4年。术后未发现有上颌窦并发症。术后9个月暴露种植体,临床和放射学检查没有证据表明种植体周围有齿槽嵴吸收。从植骨区取得核心骨块进行组织学检查,显示已形成了骨结合并有高度细胞构成。在随访中患者种植修复体都保持了稳定。这些发现表明,术前齿槽嵴高度小至3mm,利用羟基磷灰石喷涂种植体和自生骨,采用步式手术方法行上颌窦提升同期种植是可行

  • 标签: 齿槽嵴高度 上颌窦提升 种植术
  • 简介:从事口腔医疗服务口腔医师可分为口腔全科医师与口腔专科医师部分,口腔全科医师与口腔全科医师有鲜明特色,是口腔医疗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大量口腔医疗保健工作,为民众口腔健康乃至全身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长期以来口腔全科医师未能引起足够重视,对这方面的研究探讨很少。本文对口腔全科医师进行了论述,界定了口腔全科医师定义,分析了口腔全科医师特点及性质,初步论述了口腔全科医师业务范围及所从事医疗工作。对口腔全科医师工作区域、服务范围及培训提出了建议。

  • 标签: 口腔医师 全科医师 口腔医疗服务 医疗保健工作 专科医师 全身健康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8岁,主诉左上后牙间歇性自发痛半年余。因近日疼痛加重,于外院诊治后效果不佳来解放军第23医院口腔科就诊。临床检查:左上颌第三磨牙牙合面洞,髓腔暴露,髓底中部探及疼痛及出血区,高度怀疑髓底穿孔,叩(+),拍全颌曲面断层片显示髓底穿孔,另见双侧上颌第磨牙低位埋伏阻生,左右对称,大小形态与相邻第三磨牙相似(见附图)。因患者左侧第三磨牙穿孔修补困难,且患者坚决要求拔除,故给予拔除。

  • 标签: 第四磨牙 牙齿发育异常 额外牙
  • 简介:目的:1976年,Marbach将术语咬合幻觉定义为患者自我感知到不规律咬合,但临床医师却不能发现任何咬合差异情况。通常情况下,此类患者以前有过改变咬合治疗经历,对咬合超敏,以及长久抱怨咬合不适,但往往并不伴有疼痛。存在咬合幻觉患者往往会经过漫长、昂贵、不可逆、侵入性以及不必要治疗手段以试图解决这些症状。本研究目标是:①了解正畸医师对咬合幻觉及其相关症状和体征了解:②确定治疗症状最常见方法;③确定地区差异或执医经验长短是否影响上述因素:④确定咬合幻觉患者性别特征。方法:研究采用SurveyMonkey软件电子管理进行了14项调查。根据美国正畸学会(AAO)医师信息目录,我们通过电子邮件招募了4124名正畸医师参加该项调查,其中337完成这项调查。结果:在回应正畸医师中,大约有50%医师不熟悉“咬合幻觉”这项术语。然而,有许多正畸医师报道说见到过抱怨咬合幻觉患者。人口地区差异,例如执业区域和执业时间长短并不影响对此类症状及其治疗方法熟悉程度。结论:正畸医师需要提高对咬合幻觉这种症状认识,并为该类患者提供适当治疗。

  • 标签: 咬合幻觉 咬合 咬合迟钝 咬合超敏
  • 简介:衰老是人体组织器官功能随年龄增长而减退不可逆现象。营养对衰老和年龄相关疾病有显著影响。宏量营养素比例改变和些微量元素与营养补充剂可延缓衰老和年龄相关疾病发生。对营养因素影响衰老主要集中在IIS、TOR、Sirtuin和AMPK信号通路。本文就关于营养素摄入与人体衰老和年龄相关疾病研究做总结和综述,探讨通过营养干预措施延缓衰老和年龄相关疾病发生可能性。

  • 标签: 营养 营养素 衰老 年龄相关疾病
  • 简介:目的研究应用锥形束CT(CBCT)测量分析不同年龄骨性Ⅱ类高角患者切牙区牙槽骨高度、厚度、骨开窗及骨开裂等根周牙槽骨特征,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骨性Ⅱ类高角患者46例,其中青少年26例,年龄(12.9±1.2)岁;成人20例,年龄(22.3±3.2)岁。收集患者正畸治疗前拍摄CBCT三维影像数据,独立t检验(正态分布)或Mann-WhitneyU检验(偏态分布)比较患者右侧上下颌切牙区牙槽骨高度及厚度特征,卡方检验患者骨开窗、骨开裂发生率。结果骨性Ⅱ类高角成年患者切牙区唇舌(腭)侧牙槽骨附着高度低于青少年患者(P<0.05);成人切牙区唇舌(腭)侧釉牙骨质界下2mm处及根尖部牙槽骨厚度薄于青少年(P<0.05);成人切牙区唇舌(腭)侧牙槽骨面积少于青少年(P<0.05)。骨性Ⅱ类高角成年患者正畸治疗前切牙区牙槽骨骨开窗、骨开裂发生率分别为10.00%和32.50%;青少年患者骨开窗、骨开裂发生率分别为3.37%和14.90%;成人切牙区牙槽骨骨开窗、骨开裂发生率高于青少年(χ^2骨开窗=6.794,P骨开窗=0.009;χ^2骨开裂=16.030,P骨开裂<0.001)。结论骨性Ⅱ类高角成年患者切牙区根周牙槽骨量少于青少年患者,骨开窗、骨开裂发生率高于青少年患者

  • 标签: 骨性Ⅱ类 高角 年龄组 骨开窗 骨开裂
  • 简介:Meta-analysisofchemotherapyinheadandneckcancer(MACH-NC):Anupdateon93randomisedtrialsand17,346patients.PignonJP,MaitreAL,MaillardE,etal.RadiotherOncol,2009May14.

  • 标签: 头颈癌 化疗 META分析 生存率
  • 简介:目的向临床医生查明不同牙齿磨损定量表示法实用性和其理解简易性。材料与方法向67位临床医生发放调查表,表试图查明用不同方式描述牙齿磨损量时实用性和理解简易性。这些方式(外形图,表面差异标绘图以及有颜色标码表面差异标绘图)都是不断发展新方法-即用数学算法来测定并量化随时间牙齿磨损情况。将第二份调查表发放给最初参与者中40个,以查明上述2项评定指标有无提高。问卷基于表面差异标绘图和有颜色标码表面差异标绘图二者优点融合。结果在各方面,外形图与其他评估方式相比,解释困难,实用性小;而其他各方式间差异无显著性。第二份调查结果表明,修改后绘图在让临床医生了解磨损部位和磨损量方面有很高实用性。结论用各种方式结合绘图方法来表示磨损结果似乎更利于临床医生在临床使用。

  • 标签: 牙齿磨损 定量表示方法 牙体手术
  • 简介:目的:评价氧化锆髓腔固位冠修复老年患者短冠磨牙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9例老年患者40颗伴牙体缺损短冠磨牙,经过完善根管治疗后,分别制作氧化锆髓腔固位冠(A)和钴铬合金髓腔固位冠(B),在修复完成后1周、1年、2年、3年及5年随访,参考改良美国公共卫生署(USPHS)标准对修复体进行评估,采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在修复1年及2年后,1例患牙出现边缘密合性欠佳,1例患牙出现邻接略松及轻微牙周反应;修复3年后,1例患牙出现边缘密合性欠佳,2例患牙出现邻接略松及轻微牙周反应;修复5年后,2例患牙出现边缘密合性欠佳,3例患牙出现邻接略松,1例患牙出现邻接过松(需要重新制作修复体);在所观察期限内,均未出现冠折裂、脱落及牙折现象。B在修复1年及2年后,1例患牙出现边缘密合性欠佳,2例患牙出现邻接略松及轻微牙周反应;修复3年后,2例患牙出现边缘密合性欠佳,2例患牙出现邻接略松及轻微牙周反应;修复5年后,3例患牙出现边缘密合性欠佳,2例患牙出现邻接略松,1例患牙出现邻接过松(需要重新制作修复体);1例患牙出现牙折。A与B数据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氧化锆髓腔固位冠修复老年患者根管治疗后短冠磨牙是种简便易行、效果良好方法。

  • 标签: 老年 髓腔固位冠 氧化锆 临床评价
  • 简介:该病例报告介绍了种通过制作个最终工作模型.来同时修复治疗位于同一牙弓种植体和天然牙方法。牙体预备后,先取次印模用于制作电成型基底冠。在下次复诊时试戴基底冠,采用单相印模同时翻取种植体印模帽和基底冠,用于灌制最终工作模型。这个程序将治疗过程分成不同步骤.从而形成个更快捷、更少挑战性工作流程。

  • 标签: 工作模型 病例报告 种植体 天然牙 牙预备体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