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环孢素A(CsA)联合牙龈卟啉脂多糖(P.g-LPS)局部应用对大鼠牙周组织缺损修复的影响。方法成功构建18只SD大鼠牙周急性缺损模型,随机均分为3组,分别在缺损对应口腔内局部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CsA2mg/kg(CsA组)或CsA2mg/kg+P.g-LPS1μg(CsA+P.g-LPS组),30d后处死全部大鼠,切取双侧下颌骨制作标本切片,HE染色观察CsA单独应用及与低剂量P.g-LPS联合应用对大鼠牙周组织缺损修复的影响。结果CsA2mg/kg单独及与低剂量P.g-LPS联合应用,对大鼠牙周组织缺损的修复均有一定促进作用,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模拟人体牙周炎恢复期低毒素、微炎症状态的牙周情况下局部应用CsA,既不会促进微炎症状态下的缺损修复,也不会与微炎症表现出协同作用而导致牙周组织的损害。

  • 标签: 环孢素A 牙龈卟啉单胞菌 脂多糖 大鼠 牙槽骨
  • 简介:种植即刻负载由于能够显著缩短治疗周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临床。尤其是在牙缺失的情况下,即刻负载的效果被证实是可预期且较为稳定的。但对于影响单个牙种植体即刻负载的因素及其应用范围,目前尚没有统一的结论。本文针对单个牙种植体即刻负载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对于其临床效果和应用条件进行讨论,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参考。

  • 标签: 即刻负载 骨结合 留存率 边缘骨吸收
  • 简介:目的:对婴幼儿龋、重度婴幼儿龋及无龋患儿口腔致龋活性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对南京市三所幼儿园共289名3~5岁儿童进行口腔冠龋检查,使用龋态-Cariostat龋病易感性检测试剂盒进行龋活性试验,并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儿童乳牙患龋率为47.8%,重度婴幼儿龋患病率为20.4%;婴幼儿龋、重度婴幼儿龋及无龋患儿三组间Cariostat值具有统计学差异;相关分析显示龋活跃性检测值与龋均(dmft)、龋面均(dmfs)显著正相关;因素分析显示睡前吃甜点或喝甜饮料、龋活跃性检测值与儿童乳牙患龋有明显相关。结论:婴幼儿口腔致龋活性可反映龋病的严重程度。

  • 标签: 婴幼儿龋 龋活性检测
  • 简介:髁突骨折的治疗一直是广泛讨论的话题.尤其是是否应该使用开放或闭合治疗。我们需要一种实用的循证治疗指南,同时测量客观和主观参数。迄今为止,很少有研究考虑相关的临床主观参数。

  • 标签: 闭合治疗 临床结果 髁突骨折 横断面 单侧 治疗指南
  • 简介:目的探讨西吡氯铵含片单独或联用碳酸氢钠含漱液治疗口腔念珠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红斑型或伪膜型口腔念珠病的患者,采用中心、平行对照随机分为3组:(1)实验1组为西吡氯铵含片组;(2)实验2组为西吡氯铵含片+2.5%碳酸氢钠含漱组;(3)对照组为2.5%碳酸氢钠含漱组。分别于初诊与治疗2周后复诊时记录患者口干、疼痛、红斑或伪膜的程度以及念珠培养数量。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计量资料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秩和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3例口腔念珠病患者,其中实验1组25例、实验2组24例、对照组24例。经治疗3组均能改善口腔念珠病的临床表现及减少念珠培养数量;3组对口干改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80%、84.2%,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1);3组对疼痛改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9%、95.2%、95.2%,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0);3组对红斑或伪膜改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95.8%、50%,2个实验组对红斑或伪膜的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χ(1组)^2=10.091,P(1组)=0.001;χ(2组)^2=13.819,P(2组)〈0.001),且2个实验组对红斑或伪膜的改善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6);3组对念珠清除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91.7%、79.2%,实验2组对念珠的清除效果分别优于实验1组与对照组(χ(1组)^2=6.026,P(1组)=0.014;χ(对照组)^2=5.147,P(对照组)=0.023),实验1组与对照组对念珠清除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2)。结论西吡氯铵含片能够有效治疗红斑或伪膜型口腔念珠病,西吡氯铵含片联合碳酸氢钠含漱液对口腔念珠病的抗念珠效果更优。

  • 标签: 念珠菌病 口腔 西吡氯铵含片 碳酸氢钠 漱口药
  • 简介:目的:评估赝复体修复侧上颌骨缺损主客观评价间相关性分析。方法:选择因一侧上颌骨缺损就诊制作支架中空式永久性赝复体修复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侧上颌骨缺损患者咀嚼功能调查问卷进行主观评价。采用吸光光度法测定赝复体戴入前后的咀嚼效率;T-scanⅡ咬合力分析仪测定患者咬合加载时间(MLT)及咬合力分布状况,完成客观评价。对主客观评价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主观评价表明上颌骨缺损患者对戴用赝复体后咀嚼功能的恢复表示满意;赝复体戴入后咀嚼效率吸光光度平均值由0.340abs提高到0.492abs(P〈0.01),咬合力中心向缺损侧平均移3.9mm,缺损区可承受一定咬合力,改善了患者的咬合力分布(P〈0.01)。患者咀嚼功能问卷调查得分、咀嚼效率的高低及咬合力分布测试结果相互间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患者戴用赝复体后的主观评价与客观测试结果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

  • 标签: 赝复体 主观评价 客观评价 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