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经烤瓷烧结程序处理后的Ni-Cr-Ti合金在人工唾液中的腐蚀性能.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分析法(ICP-AES)检测Ni-Cr-Ti合金和Ni-Cr合金在人工唾液中浸泡3、15、90d的离子析出量.结果:Ni-Cr-Ti合金在各时间段在人工唾液中析出的金属离子总量较Ni-Cr合金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Ni-Cr-Ti合金和Ni-Cr合金析出的金属离子总量均随时间延长而增高,具有时间相关性.结论:Ni-Cr-Ti合金耐腐蚀性较Ni-Cr合金强,在人工唾液中析出的金属离子较Ni-Cr合金少.但Ni-Cr-Ti合金在人工唾液中仍有相当数量的Ni、Be离子析出,建议临床上应用于前牙时,应选择肩台瓷技术修复.

  • 标签: 腐蚀 含钛镍铬合金 金属离子
  • 简介:近年来纯钛及钛合金由于其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已经成为口腔种植体的主要材料.但是在复杂的口腔环境中,种植体仍可能发生各种腐蚀行为,影响种植体的成败.本文就钛和钛合金在口腔中的腐蚀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 标签: 种植体 腐蚀
  • 简介:目的研究3种常用烤瓷非贵金属合金在体外细胞培养液和1%乳酸液中离子析出的量及种类。方法用失蜡法铸造3种常用烤瓷非贵金属合金试件:镍铬合金、钴铬合金、镍钛合金,分别置于DMEM体外细胞培养液和1%乳酸溶液中浸泡30d后,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inductivelycoupledplasmaatomicemissionspectroscopy,ICP-AES)检测3种合金离子的析出量和种类,扫描电镜对其表面形态进行分析。结果3种合金在两种浸泡液中离子析出总量依次为镍铬合金〉钴铬合金〉镍钛合金;在1%乳酸溶液中浸泡的3种合金离子析出总量皆比在DMEM细胞培养液中的离子总量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常用烤瓷非贵金属合金中,镍铬合金的离子析出量最大,耐腐蚀性能最差,镍钛合金和钴铬合金耐腐蚀性比镍铬合金好;1%的乳酸溶液加速3种合金的腐蚀过程。

  • 标签: 铸造合金 离子释放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吸收光谱法
  • 简介:青少年下颌骨畸形(后缩、发育不足或生长过度)的矫形治疗是口腔正畸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已广泛应用。但能否有效地刺激下颌骨的生长或抑制下颌骨的生长,多年来一直存在着争议。尽管大量动物实验研究表明:后上牵引下颌骨可抑制其生长〔1〕,功能前伸下颌能明显促...

  • 标签: 下颌骨 应力分布 下颌髁突 阻力中心 松质骨 应力轨迹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氟离子环境对经烤瓷工序处理后金属耐腐蚀性能的影响。方法:制作金(Au)合金、纯钛(Ti)、钴铬(CoCr)合金、镍铬(NiCr)合金试件各6件,模拟临床烤瓷处理后分别置于人工唾液(A组),含有0.2%NaF的人工唾液中(B组),绘制极化曲线,获得并分析材料的自腐蚀电位和腐蚀电流密度。结果:B组与A组比较,镍铬合金、钴铬合金、纯钛自腐蚀电位负值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金合金无差异。同种金属B组与A组相比腐蚀电流密度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离子环境能使得烤瓷处理过金属的耐腐蚀性能下降,腐蚀速度加快。金合金与纯钛耐腐蚀性能较强,其次是CoCr合金,NiCr合金最差。

  • 标签: 氟离子 烤瓷熔附金属 腐蚀 极化曲线
  • 简介:在齿科的临床治疗中,金属合金常用于牙体及牙列缺损的修复。在口腔复杂的环境中,金属易发生电化学腐蚀,析出金属离子。这些金属离子会在局部或全身分布,引起局部或全身的过敏反应。体内外实验已发现金属离子会造成细胞DNA的损伤,导致细胞因子释放的增加。但是,金属离子的细胞毒性反应机制目前尚没有充分的研究来证实。本文对导致齿科金属腐蚀的因素和细胞毒性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金属合金 过敏反应 腐蚀 细胞毒性
  • 简介:目的:研究激光焊接钴铬-镍铬合金的体外电化学行为及离子释出情况。方法:在体外模拟口腔环境中,测出激光焊接钴铬-镍铬合金阳极极化曲线及特征指数;检测激光焊接镍铬-钴铬合金在小同时间的离子释出情况,以钴铬合金、镍铬合金为对照。结果:钴铬合金自腐蚀电位低于镍铬合金,激光焊接钴铬-镍铬合金的自腐蚀电位、维钝电流密度、破裂电位介于前两者之间t激光焊接镍铬-钴铬合金,镍离子释出量7日后少于镍铬合金,钴离子释出量始终高于镍铬合金。结论:激光焊接钴铬-镍铬合金后,钴铬合会的阳极保护作用可减少镍铬合金镍离子释出,有助于改善镍铬合金生物相容性;激光焊接钴铬-镍铬合金,对其整体耐腐蚀性未有较大影响。

  • 标签: 牙科合金 激光焊接 耐腐蚀性
  • 简介:目的研究镍铬合金、钴铬合金、纯钛在茶多酚人工唾液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方法将3种铸造合金分别浸泡在人工唾液以及浓度为1.25、2.50和5.00g/L茶多酚人工唾液溶液中,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法检测其自腐蚀电流密度(Icorr)、腐蚀电位(Ecorr)和极化电阻(Rp)等指标。结果与人工唾液中Icorr相比、镍铬合金在1.25g/L茶多酚人工唾液溶液中的Icorr显著增大(P〈0.01),且随着茶多酚浓度升高,Icorr逐渐减小、Rp逐渐增大。钴铬合金在4种溶液中的腐蚀速率明显不同(P〈0.01),在1.25g/L茶多酚人工唾液溶液中的腐蚀速率显著小于在人工唾液中。纯钛在4种溶液中的腐蚀速度显著小于其他两种金属(P〈0.01)。结论有饮茶习惯的患者不宜选用镍铬合金制作修复体,而佩戴有钴铬合金或纯钛修复体的患者可适量饮茶,但无论哪类患者,都不建议饮浓茶。

  • 标签: 茶多酚 牙科铸造合金 腐蚀
  • 简介:目的:评价不同方法表面处理后纯钛表面粗糙程度对其耐腐蚀性能的影响。方法:制备33个纯钛试件并随机分为3组,分别进行喷砂、阳极氧化和机械抛光处理,应用扫描电镜观察不同处理后钛件表面微形貌,在酸性含氟人工唾液中测试开路电位和阳极极化曲线。结果: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喷砂后钛表面有大量的弹坑和划痕,深度较深,且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边缘锐利,为微米级粗糙表面形态;而阳极氧化表面为大小均一的直径80Jim的纳米管状结构,为纳米级粗糙表面形态;机械抛光表面划痕明显,深度较浅,为微米级粗糙表面形态。在酸性含氟人工唾液中,3组之间自腐蚀电位值的比较为:阳极氧化组〉机械抛光组〉喷砂组;腐蚀电流密度值的比较为:喷砂组〉机械抛光组〉阳极氧化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同的表面处理技术改变了钛材料表面的微形貌并影响了钛的耐腐蚀性能,经阳极氧化处理后的纳米级表面具有更好的耐腐蚀性能,喷砂会使钛的耐腐蚀性降低。

  • 标签: 纯钛 表面处理 腐蚀
  • 简介:金属及其合金广泛应用于口腔修复中。镍铬合金等非贵金属合金烤瓷修复体在口腔内应用一段时间后会发生化学及电化学腐蚀,析出有害金属离子,影响健康及美观。因此,有学者开始将应用于工业领域的镀金技术应用于口腔修复领域来提高镍铬合金等非贵金属合金的抗腐蚀性及生物相容性。本文就金属腐蚀,镀金后基体材料的抗腐蚀性及生物相容性,镀金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 标签: 镀金 抗腐蚀性 生物相容性
  • 简介:目的:研究镍铬合金在咖啡因人工唾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方法:将镍铬合金分别浸泡在人工唾液及浓度为0.02g/L、0.20g/L和2.00g/L的咖啡因人工唾液溶液中,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法检测其自腐蚀电流密度(Icorr)、腐蚀电位(Ecorr)和极化电阻(Rp)等指标。结果:以人工唾液中Icorr为参照、镍铬合金在0.02g/L咖啡因人工唾液溶液中的Icor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咖啡因浓度升高,Icorr逐渐减小、Rp逐渐增大。结论:一定浓度的咖啡因可对镍铬合金产生腐蚀作用,对于选用镍铬合金制作修复体的患者,饮用咖啡对修复体有一定影响,可适量饮用咖啡,但是不建议饮用浓咖啡。

  • 标签: 咖啡因 镍铬合金 腐蚀 电化学
  • 简介:目的探讨反复熔铸对镍铬烤瓷合金在人工唾液中电化学腐蚀行为的影响。方法试样由镍铬烤瓷合金分别经过1、2、3、4及5次熔铸(即Ⅰ、Ⅱ、Ⅲ、Ⅳ、Ⅴ代试样)后,再经铜导线焊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包埋、测试面氧化铝砂纸磨光和布轮抛光而成。试样浸泡于人工唾液中[温度为(37.0±1.0)℃,pH为7.4±0.1]24h后,参考ISO10271(2001)标准,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法测试其抗腐蚀性能,并用扫描电镜观察合金腐蚀前后表面形貌的变化。结果各代试样间Ecorr、Ep、Rp、Icorr等电化学参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表明,Ⅱ代Ep大于Ⅰ代(P=0.023),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扫描电镜观察,极化扫描后试样表面产生腐蚀.但各代之间没有明显区别。结论镍铬烤瓷合金经反复熔铸5次后电化学腐蚀没有明显改变。

  • 标签: 反复熔铸 镍铬烤瓷合金 电化学腐蚀
  • 简介:目的模拟手术辅助腭扩展术,分析上颌骨复合体应力分布与位移趋势.方法在力学相似性较高的上颌骨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上,模拟第一磨牙处颊侧骨皮质切开辅助腭扩展术,计算各标志点的应力及位移,所得结果与常规腭扩展相比较.结果颊侧骨皮质切开术辅助腭扩展开展牙弓,可有效增加横向扩展的位移,尤其在尖牙和前磨牙区.同时鼻腔和腭盖下降,有助于降低通气阻力.结论颊侧骨皮质切开辅助腭扩展的方法效果确切.

  • 标签: 应力分布 模拟手术 上颌复合体 位移 骨皮质切开术 上颌骨复合体
  • 简介:目的:分析下颌第一磨牙Ⅰ类洞中复合树脂收缩应力的变化趋势。方法:在已建立的下颌第一磨牙Ⅰ类洞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中,采用温度应力的方法,模拟树脂的体积收缩。分析树脂在弹性模量为10Gpa、体积收缩率1.5%时的应力分布和变化规律。结果:树脂的收缩应力主要集中在洞缘、洞底线角处;牙体组织的受力则集中在洞缘、洞底线角及牙釉质与牙本质交界处。结论:洞缘、洞底线角处是粘结失败、修复体损坏易发生的部位。树脂的收缩应力会影响到粘结强度。

  • 标签: 下颌第一磨牙 复合树脂 收缩应力 三维有限元模型 有限元分析
  • 简介:目的:研究模拟树脂的收缩应力的方法。方法:建立简单的有限元模块代表釉质、粘结剂、树脂,应用温度应力的原理,使树脂的体积产生收缩,同时利用材料力学的原理进行了可行性验证。结果:建立了模拟树脂收缩应力的模型。应力集中在弹性模量大的模块及洞形的线角部位。结论:采用温度应力的方法,可以较好的模拟收缩应力

  • 标签: 收缩应力 三维有限元 温度应力
  • 简介:目的:分析单个下颌磨牙缺失采用种植修复时,种植体尺寸对骨界面的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采用三维有限元法,模拟单个种植体及双种植体修复单个缺失下颌第一磨牙的情况,在保证其它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分析种植体尺寸(包括种植体长度和直径)对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分布的影响.结果:不论单种植体修复或双种植体修复单个缺失磨牙时,种植体直径变化对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影响较大,斜向载荷时更为明显;而种植体长度对骨界面应力影响较小.结论:建议临床尽量采用直径较大的种植体修复单个缺失下颌磨牙.

  • 标签: 骨界面 种植体 下颌磨牙 种植修复 牙缺失 影响
  • 简介:目的:总结SFI-Bar无应力杆卡系统用于下颌骨吸收严重的无牙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Straumann种植系统的常规操作方法,将15颗种植体植入5例下颌骨严重吸收的患者中,安装预制的SFI-Bar无应力杆卡系统,将预先制作好的义齿进行调磨及重衬,完成即刻负载。结果:此杆卡系统操作步骤简单,节省椅旁操作时间,达到即刻负荷,稳定性、固位性良好,患者满意。结论:新型种植体-杆卡式附着体SFI-Bar无应力杆卡系统固位的全口覆盖义齿是下颌骨严重吸收修复的有效方式,能实现义齿即刻负载,临床效果理想。

  • 标签: 种植体支持式义齿 无应力杆卡 无牙颌 覆盖义齿
  • 简介:目的:探讨周期性张应力对体外培养的人牙周膜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方法:对体外培养的人牙周膜细胞施加不同大小的周期性牵张力(6%、12%、20%细胞表面拉伸率),24h后检测其对细胞的总蛋白合成、ALP活性、Col-Ⅰ和OCN分泌的影响。实验结果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较小的牵张力对人牙周膜细胞生物活性无显著影响,随力值的增大,牵张力能够呈强度依赖性抑制人牙周膜细胞的活性,减少总蛋白合成及ALP活性,抑制C0l-Ⅰ及OCN的分泌。结论:周期性张应力可以抑制人牙周膜细胞的生物学活性,并呈强度依赖性。

  • 标签: 周期性张应力 人牙周膜细胞 生物学活性
  • 简介:全口义齿基托纵折在口腔门诊修复中常见,本文收集的2001-2006年在我院口腔门诊修复的211例全口义齿基托纵折病例,现就高应力区缓冲在全口义齿上颌基托纵折修理中的作用进行报道,以提供参考。

  • 标签: 义齿 全口 义齿 全口 上颌 纵折 缓冲
  • 简介:目的:下颌第一二磨牙缺失三基牙双端固定桥修复的条件下,分析近中倾斜不同角度的第三磨牙作为基牙后受力时修复体、牙体组织及牙周膜的应力分布情况,为临床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已建好的第一二磨牙缺失三基牙双端固定桥修复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基础上,将第三磨牙近中倾斜0°、10°、20°、30°和40°,通过Ansys软件分析修复体、牙体以及牙周膜的应力变化情况。结果:无论是垂直加载还是倾斜加载,修复体的等效应力最大值位于第二三磨牙之间的连接体处;随着第三磨牙倾斜角度的增加,修复体、牙体以及牙周膜的等效应力极值增加。当第三磨牙倾斜30°时,垂直载荷下,第三磨牙牙周膜等效应力极值(9.11MPa)约为无倾斜时(3.81MPa)的2.4倍。结论:当牙齿倾斜角度大于30°时,不适宜作为固定桥的基牙,并且行固定桥修复时,应适当降低牙尖斜度,减小基牙的侧向力。

  • 标签: 固定桥 倾斜基牙 有限元分析 应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