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主要阐述体牙低温保存的研究背景、原理及冷冻保护液的作用机制,介绍低温保存的主要方法和技术,初步讨论低温保存对牙体组织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体牙低温保存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 标签: 自体牙移植 低温保存 冷冻保护液 力学性能
  • 简介:目的:比较国产碳纤维桩与进口碳纤维桩、镍铬合金铸造金属桩修复的体牙在抗折力方面的差异,为国产碳纤维桩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因牙周病拔除的上颌尖牙,去除牙冠后,用国产碳纤维桩+树脂核+金属冠修复后放置在万能实验机上,加载与牙长轴呈135°角的压力,直至修复体折断,记录最大载荷,同时用进口碳纤维桩、镍铬合金铸造金属桩做对照组,进行对比实验.结果:国产碳纤维桩的抗折力1152.200±282.9023N,进口碳纤维桩的抗折力1368.100±402.5478N,镍铬合金铸造金属桩的抗折力1210.4±422.7217N.结论:国产碳纤维桩修复体牙的抗折力,与临床常用的镍铬合金铸造金属桩修复体牙的抗折力无显著差异,能够满足临床要求.

  • 标签: 桩核技术 碳纤维桩 根折裂
  • 简介:体在正畸治疗中的应用王争综述傅民魁审校近些年来,正畸学的发展越来越受益于口腔科学其他领域的先进技术,尤其对成人患者的正畸治疗,因正颌学和牙周病学的不断发展,使得对复杂病例的治疗更为可行。口腔种植学是近二十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成功...

  • 标签: 种植体 种值体 正畸矫治器 正畸支抗 治疗中 正畸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不同降温方法和不同冷冻保护液的深冷冻保存技术,对人体牙牙周膜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收集新鲜拔除的人第一或第二前磨牙25颗随机分为5组;其中4组使用含海藻糖或不含海藻糖的冷冻保护液,分别应用程序降温或快速降温至-196℃,冷冻保存一周;一组新鲜拔除牙齿为对照组。分别刮取牙根面中1/3的牙周膜组织,消化法收集细胞,台盼蓝染色,高倍镜下计数活细胞数,并计算细胞存活率。结果:不同降温方法不同冷冻保护液深冷冻保存与对照组相比,牙周膜细胞存活率无明显差异。其中,使用含海藻糖的冷冻保护液程序降温的方法牙周膜细胞存活率最高。结论:应用深冷冻技术保存牙齿,牙周膜细胞的活性无明显变化,其中使用含海藻糖的冷冻保护液程序降温的方法对牙周膜细胞的活性影响最小。

  • 标签: 牙周膜细胞 深冷冻保存 程序降温 海藻糖
  • 简介:目的观察氟化物对过氧化脲类漂白剂渗透性及漂白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就诊于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口腔科,因正畸治疗需要拔除第一前磨牙的12例患者的36颗体牙,用标准茶溶液染色后,其中12颗样本经NaF处理后用过氧化脲进行漂白(A、B组),12颗样本使用过氧化脲漂白(C、D组),12颗样本放入去离子水中作为空白对照(E、F组)。用VITA比色板对受试牙漂白前后进行比色,然后分别从近远中向(A、C、E组)和唇舌向(B、D、F组)剖开,使用图像分析软件测量并比较剩余染色面积百分比。结果所有标本染色后色度均增加,着色范围为3.66~8.33个色阶。漂白治疗后A、B、C、D组的色阶改变为5~5.53个色阶。而空白对照(E、F组)无色阶改变。(1)近远中向剖开:A组唇侧剩余染色面积为28.6%~39.4%,舌侧剩余染色面积为58%~72%;C组唇侧剩余染色面积为29.3%~37.2%,舌侧剩余染色面积为57.6%~70.1%;E组两剖面显示全部牙本质均匀染色,面积百分比约96.97%~100%;A、C组间各剖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二者与E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唇舌向剖开:B组唇侧和舌侧剖面剩余染色面积基本相等,为61.7%~68.7%;D组两剖面剩余染色面积为60.8%~66.3%,反映出相同的颜色改变的深度;F组两剖面染色面积为96.4~99.8%;B、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F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着色牙漂白前局部氟化物处理对漂白效果无明显影响。

  • 标签: 氟化物 漂白 色阶 剩余染色面积
  • 简介:目的:比较研究3种常用比色板的色度差别,以指导临床及技工室制作瓷修复体.方法:将比色板每一色片分成上中下、左中右9个象限,分别测试每1象限的Lab,并对不同比色板相同编号色片进行两两比较.结果:3种常用比色板同一编号色片在同一部位的色度差值(△Eab)范围是:1.67~22.83NBS,超出肉眼可分辨的范围1.5NBS.结论:不同比色板同一色片之间存在肉眼可分辨的色度差,建议医师在登记比色结果时,应注明所用比色板的厂家名称,技工应采用相应比色板厂家的瓷粉完成瓷修复体.

  • 标签: 比色板 色度差 瓷修复体 固定修复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年龄组牙釉质酸蚀后的超微结构。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在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外科拔除的牙齿24颗,分为乳牙组(9~12岁)、年轻恒牙组(10~14岁)、青年恒牙组(25~40岁)、老年恒牙组(60岁以上)。用酸蚀剂处理不同年龄组牙齿的颊侧牙釉质表面,各实验样本分别冲洗、固定、脱水、干燥、喷金,应用扫描电镜观察各组被处理表面的超微结构形态。结果乳牙组釉质表面较粗糙,釉柱排列形态不规则.相同的酸蚀时间乳牙组的牙釉质脱矿比恒牙明显。年轻恒牙组可见明显的釉柱端凹陷,釉柱表层排列松散;青年恒牙组牙釉质表面排列规整、致密,未见釉柱端凹陷;老年恒牙组牙釉质成不规则的点隙、裂沟,原有的釉质结构部分消失,蜂窝状结构明显。结论不同年龄组牙釉质抗酸能力及脱矿形式不同。

  • 标签: 牙釉质 酸蚀 扫描电镜
  • 简介:目的研究窝沟封闭前局部使用酸性磷酸氟(APF)对窝沟侧壁氟含量的影响。方法收集第三恒磨牙共9对18颗,随机一侧为对照组、对侧同名牙为酸性磷酸氟处理组。(1)对照组:酸蚀60s,窝沟封闭;(2)处理组:酸性磷酸氟溶液处理4min后,酸蚀60s,窝沟封闭。用电子探针显微分析(EPMA)对窝沟侧壁进行点检测,所得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统计学分析。结果酸性磷酸氟处理组的窝沟侧壁氟含量为(0.50±0.09)%,明显高于对照组含量(0.24±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70,P=0.002)。结论窝沟封闭前局部使用酸性磷酸氟溶液,可提高窝沟侧壁氟含量。

  • 标签: 坑缝封闭物 电子探针微区分析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根管封闭剂对两种纤维桩固位力的影响。方法:24颗体上颌中切牙,截冠、预备根管,按根管封闭材料及纤维桩不同均分为4组。C-RP组:Cortisomol丁香酚类封闭剂,RebildaPost纤维桩;C-ML组:Cortisomol封闭剂,Mac-rolockTMPost纤维桩;G-RP组:Guttaflow非丁香酚类封闭剂,RebildaPost纤维桩;G-ML组:Guttaflow封闭剂,MacrolockTMPost纤维桩。自酸蚀粘结剂将纤维桩粘固,牙根切成1.5mm薄片,行薄片推出实验,并观察断裂模式。扫描电镜观察粘结界面的显微结构。结果:C-RP、C-ML、G-RP、G-ML4组剪切粘结强度(MPa)分别为5.89±2.89、7.46±2.71、7.66±3.00、9.24±3.03,C-RP粘结强度最低(P〈0.05)。牙根颈、中、根尖部的剪切粘结强度依次降低(P〈0.01)。扫描电镜观察:相比根尖部,颈部有明显树脂突;使用Guttaflow封闭剂组混合层厚度以及树脂突数目、长度优于使用Cortisomol组。结论:使用丁香酚类根管封闭会降低纤维桩剪切粘结强度;纤维桩修复后根尖部的粘结强度有待增强。

  • 标签: 纤维桩 根管封闭剂 粘结力 自酸蚀粘结剂 微推出测试
  • 简介:目的由于氢氧化钙的高碱性与其生物学活性相关,不同氢氧化钙类盖髓剂可能的pH变化成为主要的关注点。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测定5种不同的氢氧化钙类盖髓剂在不同时段的pH水平。材料和方法被测试的材料分别是Dycal、Life、Calic、DycalVLC和Calcident450。样品按照厂家说明在塑料模型中调和;每种材料5个标准样本。将这些样本分别放人装有10ml去离子水(pH7.0)的独立小瓶中,并置于20°室温中。混合后1小时、24小时、3天、7天分别测定样本的pH。记录每种样本在不同时间段的pH变化,并计算其均值。结果统计学分析显示每个材料在不同时间段的pH均值都有显著差异。DycalVLC在第一小时内的测量值最高,Calcident450在其他时间段内测量值最高。材料的pH在各个时段内存在统计学显著差异。结论所有材料均使去离子水pH升高。

  • 标签: 盖髓剂 氢氧化钙 体外评价 不同时间 PH值变化 统计学分析
  • 简介:本实验的目的是从临床学,影像学、组织学的角度来评价口内非牙支抗式的粘膜下的改良式矫治器对微型猪下颌骨的断扩展效应。这种矫治器是在螺旋扩大器的两侧焊接不锈钢翼,每个翼上有两个用于固定的栓钉孔。使用时用栓钉将此矫治器固定于骨或骨皮质断端的两侧。在三只生...

  • 标签: 下颌骨 改良式 骨生成 微型猪 实验研究 矫治
  • 简介:目的:检测不同硬度食物喂养下,大鼠在乳后不同发育阶段咬肌神经营养因子3(Neurotrophin-3,NT-3)及其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C(TyrosineKinaseC,TrkC)的表达变化。方法:对出生后18d刚乳的大鼠分别喂养固体、粉状鼠粮,于大鼠3w、4w、6w、9w龄时取表层咬肌,利用RT—PCR方法检测NT-3及其受体TrkCmRNA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在出生后3-9w内,粉、固体组大鼠咬肌NT-3mRNA表达均明显下降(P〈0.05),粉食组NT-3mRNA在6w时表达低于固体组(P〈0.05);TrkCmRNA在3-9w内持续下降,但粉、固体组间没有差异(P〉0.05)。结论:粉食喂养能够降低乳后大鼠咬肌NT-3mRNA的表达,但对TrkCmRNA影响不大。

  • 标签: 咀嚼 口腔功能 脑功能 发育 神经营养因子3 酪氨酸蛋白激酶C
  • 简介:目的探讨咀嚼麦芽糖醇口香糖对唾液流率与pH的影响。方法选10例志愿者,分别检测咀嚼麦芽糖醇口香糖或木糖醇口香糖前后不同时间段唾液的流率和pH。应用SPSS12.0软件分析。结果咀嚼2种口香糖10min内,唾液流率显著增加,在2~4min时达到峰值,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24±0.30)mg/min和(4.53±0.19)mg/min。唾液pH在2~4min时上升至(7.16±0.15)和(7.02±0.20)。两组的唾液流率与pH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咀嚼麦芽糖醇口香糖也能促进唾液分泌,提高唾液pH

  • 标签: 麦芽糖醇 木糖醇 口香糖 唾液流率 唾液pH
  • 简介:使用固定矫治器对120只Wister大鼠分别施以50g、100g的持续力,通过电子计算机数字化图像处理系统及组织学的研究方法,观察大鼠牙受力后不同时期(1,3,6,12天)牙齿移动规律及相应组织变化。结果表明:三组正畸力导致牙齿移动规律不同,且最终移动距离有显著差异;牙齿移动的各个时期内组织变化有各自的特点,相应的组织变化决定了牙齿的移动方式及移动速度。

  • 标签: 矫治力 牙周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