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口腔医院颌面外科患者检出细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床抗菌药物的选用和多重耐药的目标监测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颌面外科感染患者检出的菌株,对检出病原的分布和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各年份间耐药率的差异性应用卡方检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检出病原689株,革兰阳性占31.8%(219/689),革兰阴性占68.2%(470/689)。检出总量排名前3位的病原为铜绿假单胞、肺炎克雷伯和草绿色链球菌,检出量分别为96、67和51株。3个年份所分离的铜绿假单胞对头孢二代、三代的耐药率低于10%,对限制级抗菌药物美洛培南(χ2=2.675,P=0.229)、氨曲南(χ2=0.469,P=0.791)的耐药率低于8%。3个年份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90.0%、66.7%、95.2%,均高于60%(χ2=7.212,P=0.024)。2012、2013年所分离的阴沟肠杆菌对四环素类、磺胺类、部分头孢菌素类的耐药率超过20%。结论2012—2014年口腔医院颌面外科检出的铜绿假单胞和肺炎克雷伯数量最多,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情况最为严重。应着重加强对铜绿假单胞和肺炎克雷伯的感染控制,重点监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情况。

  • 标签: 颌面外科 耐药 细菌 监测 抗菌药物
  • 简介:目的:探讨法尼醇处理对不同生长状态白念珠的氟康唑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体外构建浮游状态白念珠和成熟生物膜状态白念珠;法尼醇处理后,用甲基四氮盐(XTT)法检测浮游状态和生物膜状态白念珠细胞活性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法尼醇处理后的浮游状态白念珠对氟康唑的敏感性无明显改变(P〉0.05),而生物膜状态白念珠对氟康唑的敏感性增高(P〈0.05)。结论:法尼醇可以增加白念珠生物膜对药物的敏感性。

  • 标签: 白念珠菌 浮游 生物膜 法尼醇 药物敏感性
  • 简介:目的:探究两种fimA型牙龈卟啉单胞对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培养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在厌条件下培养ⅠfimA、ⅣfimA型牙龈卟啉单胞,并与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共同培养;在共培养2、8、24和48h时,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生长状况。结果:ⅠfimA型牙龈卟啉单胞刺激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后8h,促增殖作用明显,但是24和48h平滑肌细胞增殖受到抑制(P<0.05);ⅣfimA型牙龈卟啉单胞对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没有明显促细胞增殖或细胞毒性作用。结论:ⅠfimA型和ⅣfimA型牙龈卟啉单胞对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的作用存在差异,ⅠfimA型牙龈卟啉单胞有明显的促平滑肌细胞增殖和细胞毒性作用。

  • 标签: 牙龈卟啉单胞菌 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 fimA CCK-8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目的:探讨牙龈卟啉单胞脂多糖对人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表达Th17细胞分化相关细胞因子IL-1β、IL-6、IL-23和TGF-β的影响。方法:采用脂多糖提取试剂盒提取牙龈卟啉单胞标准株ATCC33277和高毒力株W83脂多糖;免疫磁珠法分选健康志愿者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以大肠杆菌脂多糖为对照,1μg/ml牙龈卟啉单胞脂多糖处理单核细胞,分别培养12、24、36h后收集细胞和上清液,实时定量PCR及ELISA法检测IL-1β、IL-6、IL-23、TGF-β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各型脂多糖均可显著上调单核细胞四种细胞因子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上调作用具有时间效应,在12h达到高峰。并且三种菌株脂多糖对不同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结论:牙龈卟啉单胞脂多糖可显著上调CD14+单核细胞表达IL-1β,IL-6,IL-23,TGF-β,可能与牙周炎症环境中Th17细胞的分化相关。

  • 标签: 牙龈卟啉单胞菌 脂多糖 TH17细胞 细胞因子 单核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