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0 个结果
  • 简介:1983、1995、2005年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调查资料表明,龋仍然是危害人类口腔的常见和多发病。我国人口众多、地域广阔,各民族饮食习惯、经济水平、文化背景不尽相同,龋发病也存在很大差异。开展龋流行研究有助于探索龋流行情况和危险因素,采取预防和干预措施,降低龋发病率,提高国民口腔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 标签: 龋病 流行病学
  • 简介:近十多年来,由于分子生物技术的引入,对致龋菌的研究已深入到分子水平,从而对龋发病机制给予了深层次诠释,同时开拓了对龋病防治的新视野。从龋是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观点出发,本文着重介绍关于龋病因中起重要作用的细菌因素方面的研究,附带介绍饮食因素和宿主因素方面的研究概况。

  • 标签: 龋病病因 细菌 饮食 宿主
  • 简介:2014年6月30日下午,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牙学院的牙髓专家NadiaChugal教授做客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本科生“实践及国际课程周”课堂。作为牙髓资深教育家,NadiaChugal教授为华西口腔医学院本科生带来关于牙髓病因、诊断、治疗的系列讲座。

  • 标签: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 美国加州大学 牙髓病学 专家 课程 国际
  • 简介:中华口腔医学会颞下颌关节及专业委员会拟定于2012年9月21日-24日在杭州举办第九次全国颞下颌关节及合研讨会暨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颞下颌关节紊乱及口颌面疼痛的基础与临床进展》学习班,同时将进行颞下颌关节紊乱和口颌面疼痛等组成立大会。大会将就本领域的热点问题进行专题讨论,如颞下颌关节紊乱的治疗规范、正畸和修复治疗中颞下颌关节问题的应对策略、临床咬合问题的诊断和治疗、

  • 标签: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征文通知 病学 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 中华口腔医学会 颌面疼痛
  • 简介:对1998—2007年间收治的58例血管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患者人口资料、影像特点、治疗方法及其结果。结果:男19例,女39例,64%的患者病变位于头颈部.3例合并卡-梅综合征.21例无影像资料.37例行B超和(或)MRI检查,85%的患者B超为混合性回声。

  • 标签: 血管瘤 影像学特征 流行病学 治疗效果 儿童 卡-梅综合征
  • 简介:目的:探讨颞下颌关节紊乱(TMD)在新疆医科大学维汉青年人中的患病情况。方法:对新疆医科大学812名在读维汉医学生(年龄17~28岁)进行了TMD患病状况及咬合情况调查。按照Helkimo指数进行分析,包括既往功能紊乱指数和临床检查功能紊乱指数。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χ^2检验。结果:无既往功能紊乱者(Ai0)占73.40%,既往功能紊乱者(AiⅠ+Ⅱ)占26.60%,无临床检查功能紊乱者(DiO)占60.50%,临床检查功能紊乱者(DiⅠ~Ⅲ)占39.50%。结论:TMD的患病率为39.50%,男女患病率无显著差异,异常猞组发病率显著高于正常袷组,TMD的发生与夜磨牙、偏侧咀嚼有关。

  • 标签: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流行病学 患病率
  • 简介:本文系统阐述了与正畸治疗相关的牙体牙髓基础知识,提出(1)天然牙齿表层釉质与健康的牙髓是防止疾病入侵机体的重要防线,正畸治疗应该严格有创操作的应用范围,并制定相应的规范.(2)成年人牙根尖已经成熟,随年龄增加根尖孔变小.不适当的外力容易导致牙髓缺血缺氧,导致系列牙髓和根尖周的问题,临床需要密切关注正畸过程对牙髓的短期与长期影响.(3)正畸治疗装置增加牙表面清洁的难度,龋与牙周病的防控应成为正畸治疗的要件.治疗前必须进行系统风险评估,治疗方案中应该包括对龋、牙周病的防护措施,并在治疗中要持续评估龋、牙周病的防范效果,在最终治疗效果评价中也要强调对龋、牙周病的控制情况.

  • 标签: 表层釉质 龋病风险 牙发育成熟 正畸治疗与牙髓治疗
  • 简介:为了系统地了解先天缺牙的流行和有关的病因因素,笔者进行了相关文献的回顾。已报道的研究在流行的结论方面的差异很大。其中大部分是回顾性的影像研究,报告的患病率在2.6%至11.3%之间。已经确定先天缺牙存在着种族差异:在对高加索人种进行的研究中,下颌第二前磨牙和上颌侧切牙是最常缺失的牙齿:而在对亚洲人种的研究中,下颌切牙是最常缺失的牙齿。女性较男性的患病率高(分别为3:2)。广泛报道先天缺牙经常合并有系统性疾病和萌出牙齿的畸形。先天缺牙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多因素的疾病。最近在分子遗传方面的进展确定了肌肉特异的同源盒基因(Msx1和Msx2)在牙齿发育方面的重要性。与较严重的先天缺牙,包括外胚叶发育不全等特异相关的基因,已经通过连锁分析进行了鉴别。尽管如此,遗传特征的多样性表达提示了与先天缺牙高度相关基因的多基因模式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

  • 标签: 先天缺牙 流行病学 文献回顾 病因学 系统性疾病 外胚叶发育不全
  • 简介:著名正畸专家Dougherty教授访问北医美国著名正畸学家Dr.Dougherty教授应邀于1995年8月22日对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进行了为期四天的访问和学术交流。Dougherty教授是前南加州大学牙医学院正畸科主任,曾任1991年美国正...

  • 标签: 正畸学 生物学机制 教授 口腔医学 诊断治疗 学术交流
  • 简介:2011年3月29日,美国加利福利亚州SantaCruz&SanJose颌面外科牙种植中心GeorgeM.Yellich博士应邀至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开展讲学交流活动。活动期间,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聘请GeorgeM.Yel1ich博士为客座教授,同时,GeorgeM.Yellich博士在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设立了奖学金,用于奖励在口腔医学领域品学兼优的学生。

  • 标签: 口腔医学院 南京大学 博士 讲学 美国 种植学
  • 简介:来自台湾的口腔正畸专家受到欢迎本届全国正畸年会上,台湾中山大学牙医学系副教授曾应魁医师应邀为与会代表就《开的诊断与临床治疗》作了历时三十分钟的演讲。或许由于没有语言障碍,但更多的是为曾医师完美的演示病例所吸引,曾应魁医师成为本届大会令人瞩目、最受欢迎...

  • 标签: 口腔正畸 台湾 海峡两岸 正畸医师 三十分钟 口腔正畸学
  • 简介:2010年度,共有下列70名专家为《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认真审稿,特此提名致谢!(按姓名的汉语拼音顺序排列)

  • 标签: 致谢 专家 口腔颌面外科 汉语拼音
  • 简介:目的对近半个世纪以来曾经流行过的有关对颞下颌关的认识,从机械学说发展到心理-机体学说,进行个人评述。其中涉及有关学说有:(1)心理压力在人类口腔副功能中的作用;(2)咀嚼肌疼痛的发病机理。材料和方法文献是作者多年从事跟颞下颌关节的临床和科研中积累的,同时也采用了一些与颞下颌关节研究有关的以前和近期文献。此外还采用了一些与颞下颌关节研究有关的以前和近期文献。此外还采用了一些与颞下颌关节相关的疾患,如:与压力有关疾病的研究、心理-社会医学、职业医学及病因的文献。结果通过文献回顾发现,对颞下颌关节的病因、发病机理、治疗的认识发展有一条明显的脉络,从对Costen综合征纯机械的解释,发现到由哥伦比亚大学及芝加歌大学引入心理和心理-生理理论,以及现在逐渐被可的生物-心理-社会观点和把难治性颞下颌关节看成是慢性疼痛的疾患。结论以前占主导地位的以咬合为中心的理论,包括口内矫治器(He垫)。由于其确切的作用机理仍然没被解释清楚,现在正逐渐被抛弃,或被认为仅起到心理安慰作用。因此曾经被广泛应用的全面的咬合治疗,现在逐渐被生理性治疗和保守的行为疗法所替代。目前的学说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口腔副功能运动和咀嚼肌疼痛的起因。

  • 标签: He因素 精神心理因素 颞下颌关节病
  • 简介:对近40年来龋研究中的致病菌的致病特异性问题作了扼要的回顾,目的在于阐述利用变异链球菌作为抗原来引发机体的抗龋力的效用是否满意。根据目前的进展情况认为,免疫防龋的前景是应该深入思考的。作者对在我国开展龋预防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 标签: 变异链球菌 龋病预防 免疫学 特异性 致病菌 抗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