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微型种植体植入时携带牙龈上皮进入牙槽骨可能。方法:以Beagle犬为实验动物,在种植部位牙龈处注射含GFP2型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viral-2-greenfluorescentprotein,AAV2-GFP)。3周后采用无切口植入方式植入12枚微型种植体,并于当天处死动物,制作连续组织切片,通过GFP荧光和角化蛋白免疫组化检测种植体周围牙龈上皮是否存在。结果:两种检测方法均未发现种植体一骨界面有牙龈上皮存在。结论:微型种植体植入时未发现携带牙龈上皮进入牙槽骨。

  • 标签: 微型种植体 牙龈上皮 异位植入
  • 简介:目的:检测碳量子点神经细胞生物成像效果,及其生物安全评估。方法:使用动态光散射法荧光分光光度计碳量子点进行表征,使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碳量子点生物成像效果,用MTT法检测碳量子点细胞毒性效应。结果:碳量子点光学效应好,激发光为375nm时,碳量子点荧光强度最强,而且碳量子点荧光强度与其浓度正相关。碳量子点可被PC12细胞摄取并发出明亮荧光,显示出良好荧光成像效应。同时发现,碳量子点PC12细胞毒性低,500μg/mL碳量子点孵育48h后,细胞活力仍保持在70%以上。结论:碳量子点荧光成像特性优异,生物安全好,在口腔医学领域应用时不会造成神经系统损伤。

  • 标签: 碳量子点 细胞毒性 荧光成像 生物安全性
  • 简介:目的:已有研究表明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患者牙周炎易感性更高.但独立研究结果仍存在争议。本篇Meta分析目的是综合评价RA牙周炎关联。材料方法:在PubMedEMBASE进行系统文献检索。用标准表格提取数据.并计算每项研究优势比(OR)95%可信区间(CI)。采用固定随机效应模型估计适宜合并数据。结果:本研究共纳入八项病例一照研究。各研究纳入范围从104例到151.569例。RA患者牙周炎患病率为15.5%~100%.而对照组牙周炎患病率为10%~82.1%。在第一组(对照组)第二组中.异质分别为38%11%。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第一组第二组牙周炎总合并ORs估计值分别为4.68(95%CI:3.11—7.05)1.28(95%CI:1.24-1.33)。结论:本篇Meta分析表明RA患牙周炎总体风险增加显著相关。

  • 标签: META分析 类风湿关节炎 牙周炎 系统 RA患者 PUBMED
  • 简介:电动牙刷模仿手动牙刷横向旋转运动方式,近年来旋转振动运动牙刷发展趋势,并引入了钟摆式旋转牙刷。本文安全功效近期研究进行了回顾。

  • 标签: 牙刷 电动牙刷 钟摆式旋转牙刷
  • 简介:多潜能成体干细胞可以从人牙周膜(PDLs)组织中分离大规模扩增,为牙周再生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种子细胞来源。目前,衰老问充质干细胞(MSC)及其细胞性能影响尚不明确。本项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年龄组阻生第三磨牙牙周膜干细胞(PDLSCs)特点,并比较它们多能再生能力。将来自90颗新鲜拔除第三磨牙牙周膜组织,根据捐献者年龄分为四组。

  • 标签: 人牙周膜干细胞 牙周再生 多能性 衰老 阻生第三磨牙 牙周膜组织
  • 简介:骨结合种植体可为冠、修复体、义齿基牙可摘义龄提供可靠修复支持。近年来种植体广泛应用产生了不同类型并发症,最近报告了一种发生于骨结合种植体根尖周围区病变,为逆行种植体周围炎。本文系列病例报告逆行种植体周围炎发生治疗进行了描述,这些患病种植体所替代牙齿都曾有牙髓治疗根尖手术失败病史。

  • 标签: 牙髓治疗 根尖手术 失败部位 治疗 逆行性种植体周围炎
  • 简介: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glycationendproducts,AGEs)是人体内还原酶与蛋白质或脂质发生不可逆反应所形成,在糖尿病(diabeticmellitus,DM)慢性并发症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炎症破坏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但AGEs与糖尿病骨破坏之间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文就AGEs与糖尿病炎症破坏发生发展破骨细胞、成骨细胞影响作一综述。

  • 标签: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炎症性骨破坏 破骨细胞 成骨细胞
  • 简介:目的:观察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细胞粘附分子CD44v6在牙源角化囊瘤(keratocysticodontogenictumor,KCOT)中开窗减压前后表达水平变化。方法:收集16例经病理证实KCOT患者开窗减压前后病理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OPNCD44v6表达,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开窗减压前,OPNCD44v6在KCOT中均呈高表达。减压后,16例患者OPN均呈阴性表达,统计学分析其表达在开窗后显著下降(P<0.05);CD44v6在开窗减压后标本中,10例(63%)表达下降,5例(31%)表达未发生变化,1例(6%)表达升高,统计学分析其表达在开窗后显著下降(P<0.05)。结论:OPNCD44v6在KCOT中呈高表达,开窗减压后二者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这可能是开窗减压术治疗KCOT部分机制。

  • 标签: 牙源性角化囊性瘤 开窗减压术 骨桥蛋白 CD44V6 免疫组织化学 CD44V6
  • 简介:目的:液体转移法评价桩道预备4种根管充填材料根管充填后微渗漏影响。方法:32颗人上颌前牙截冠后统一工作长度为16ram,样本随机分组为Endoln~thasone组、AH—Plus组、Vitapex组国产组,每组8个样本。根据充填材料不同进行根管预备根管充填。一周后液体转移法测量桩道预备前根管微渗漏。桩道预备后,再测量根管微渗漏。实验数值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取α=0.05。结果:Endom6thasone组、AH-Plus组桩道预备前桩道预备后无统计学差别。Vitapex组、国产组桩道预备后微渗漏下降,与桩道预备前有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桩道预备不影响Endom6thasone、AH—Plus根管充填后微渗漏;桩道预备使Vitapex、国产充填剂根管充填后微渗漏下降。

  • 标签: 液体转移法 桩道预备 根管微渗漏 根管充填剂
  • 简介:目的探讨多壁纳米碳管增强义齿基托树脂(MWCNTs/PMMA)复合材料生物学性能。方法进行MWCNTs/PMMA复合材料制备,参照ISO7406技术报告相关标准,MWCNTs/PMMA复合材料生物安全进行体内体外试验.包括细胞毒性试验、急性全身毒性试验口腔黏膜刺激试验.评价复合材料生物学性能。结果细胞毒性试验评价级别为1级.无明显细胞毒性作用:急性全身毒性试验未见任何急性毒性反应:口腔黏膜刺激试验未见异常组织学反应。结论MWCNTs/PMMA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生物安全安全无毒。

  • 标签: 纳米碳管 基托树脂 复合材料 生物安全性
  • 简介:目的探讨Beta角判断替牙期与恒牙期前牙反[牙合]患者颅面矢状关系可靠程度。方法应用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比较替牙期与恒牙期前牙反[牙合]患者Beta角、ANB角、Wits值APDI指数差异,并进行相关变异程度分析。结果替牙期与恒牙期前牙反[牙合]患者Beta角间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Beta角与ANB角、Wits值APDI指数显著相关(P〈0.05),但变异较ANB角Wits值小,与APDI指数接近。结论Beta角可准确评价前牙反[牙合]患者颌骨矢状关系。

  • 标签: Beta角 前牙反[牙合] 头影测量 矢状关系
  • 简介:目的介绍一种新型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在不同临床条件下应用情况。材料与方法12名存在支抗控制问题患者(13~52岁,3名男性,9名女性),治疗前获取患者头颅侧位片,曲面断层片,照片研究模型。根据相应标准,确定每个患者不同植入位置。共计植入19枚微螺钉,以实现不同类型牙齿移动。结果微螺钉应用在多种不同临床条件下都获得成功,例如:压低前牙,压低后牙,伸长并排齐阻生牙,作为远中移动牙齿支抗,作为远中移动后保持,前移磨牙,在后牙支抗不足情况下用以内收上下颌前牙,在后牙缺失时唇倾并压低下颌前牙以及在关闭间隙过程中加强后牙支抗。结论本研究所展示新型微螺钉作为一种非牙支抗,在很多传统支抗无法应用情况下显示了优良治疗效率。

  • 标签: 种植体支抗 牙齿移动 临床应用 治疗效率 螺钉 下颌前牙
  • 简介:目的:下行坏死性纵隔炎(DNM)是头颈部感染严重并发症,由于缺乏DNM理解,死亡率过高。我们评估了牙源DNM临床特征、诊断、治疗结果,并评估了影响DNM预后危险因素,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最新概览。材料与方法:回顾队列研究收集了2013年1月-2016年12月间因牙源性感染导致DNM患者,分为存活组死亡组。

  • 标签: 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 牙源性感染 危险因素 预后 严重并发症 DNM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根管治疗过程中操作时长老年人安全影响。方法:选取需做牙齿根管治疗老年患者,56例伴有冠心病(试验组)50例无心血管病史(对照组)。在治疗全过程中,我们进行血压、心率、心电图监测观察。结果:在治疗过程中,试验组对照组血压心率均呈上升趋势,与术前相比,治疗中30min,45min60min两组老年患者心率变化皆有显著改变,治疗后心率恢复正常;在治疗中30min至45min两组病人血压更显著差别;但是,治疗后与术前相比血压变化不显著。老年冠心病患者术中更多出现心电图改变。结论:患有冠心病老年人根管治疗是可行,但是时间控制在30min,不能超过45min。

  • 标签: 冠心病 根管治疗术 老年人
  • 简介:目的:总结牙源性感染累及前纵隔下行坏死性纵隔炎护理经验。方法:14例下行坏死性纵隔感染患者(年龄30,70岁.平均年龄45岁).均为牙源性感染。其中,前上纵隔感染9例,整个前纵隔感染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心理护理、呼吸道护理.同时加强营养支持.积极治疗控制基础疾病;术后根据引流管位置,做好双套管冲洗胸腔冲洗.确保引流通畅。结果:除1例患者早期因感染性休克死亡外,其余患者均痊愈,死亡率为8.3%,发生肺部感染6例.ARDS2例,肾功能不全1例。结论:下行坏死性纵隔炎需根据感染部位采取相应治疗措施,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通畅引流科学呼吸道护理.是控制病情发展预防并发症发生关键。

  • 标签: 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 清创 引流 护理
  • 简介:目的:通过建立大鼠慢性牙周炎IgA肾病复合模型,利用牙周指标如龈出血指数、探诊深度附着丧失和肾脏病理染色指标等初步探讨慢性牙周炎IgA肾病之间关系。方法:选择SD大鼠,通过结扎细菌感染方法建立牙周炎模型,灌胃、皮下注射等方法建立IgA肾病模型,12周末检测大鼠牙周指标、肾脏临床病理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牙周指标肾脏指标,确认成功建立所需动物模型,尤其复合模型组牙周指标较牙周炎组更高(P<0.001),同时复合模型组肾脏病理评分单纯肾病组相比较高(P<0.05)。结论:慢性牙周炎IgA肾病之间存在一定联系,可能会互相影响发生发展。

  • 标签: 慢性牙周炎 肾小球肾炎 IgA 大鼠
  • 简介:目的:讨论唾液腺ECT涎腺镜在慢性阻塞腮腺炎诊断治疗中作用。方法:44例患者经过唾液腺造影ECT检查.根据结果.采用庆大霉素灌洗碘化油注射导管扩张或施行内镜辅助下结石取出术。结果:经过ECT内镜检查.发现患者腮腺分泌功能良好而排泌功能异常。主导管表现为管腔狭窄,管壁充血,管腔内有大量絮状增生物黏液栓子.管壁可见息肉样增生,导管内可见结石。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结论:ECT内镜为慢性阻塞腮腺炎诊断提供了强有力证据,并且阻塞腮腺炎治疗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腮腺炎 内镜 ECT
  • 简介:目的探讨难治根尖周炎根尖生物膜内粪肠球菌检出率,分析粪肠球菌检出率与临床表现关系。方法按纳入标准收集需要进行根尖外科手术单根管患牙42颗,记录症状体征,采集根尖生物膜样本,各样本均采用生化鉴定聚合酶链反应(PCR)两种方法检测粪肠球菌。统计学分析两种方法粪肠球菌检出率差异及其与患者症状体征之间关系。结果生化鉴定PCR检测难治根尖周炎根尖生物膜内粪肠球菌检出率分别为52.4%71.4%,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PCR检测发现在疼痛组粪肠球菌检出率高于无疼痛组(P〈0.05)。结论PCR检测难治根尖周炎根尖生物膜内粪肠球菌检出率较高,且粪肠球菌检出与疼痛存在相关

  • 标签: 难治性根尖周炎 根尖生物膜 粪肠球菌
  • 简介:本回顾影像学研究用于评估具有Laser-Lok颈部细微结构(8μm12μm凹槽)种植体临床疗效。结缔组织纤维对位于种植体颈部Laser—Lok显微结构会产生物理附着.这种物理附着已被人体组织学、偏振光显微镜测试法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查法所证实。本文49颗种植体进行临床研究表明:种植修复后2年.颈部将会有0.44mm骨吸收.修复后3年,骨吸收则达到046mm。所有的骨吸收仅限于种植体颈部领口.没有累及到种植体体部螺纹处。研究者采用影像学评估这种种植体临床应用效果.为先前研究结果提供了支持,说明了在牙种植体周围建立起结缔组织纤维生物封闭在临床上是有益

  • 标签: 牙种植体 影像学分析 牙槽嵴 影像学评估 顶骨 显微镜检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