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在剖宫产手术中子宫背带式缝合对产后出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其中40例患者采取传统方法进行治疗,即填塞纱布法,将其设为对照组;其余40例患者采取子宫背带式缝合手术,将其设为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分别对两组患者术后的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的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远远少于对照组,术后出血的量也远远小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并发症进行观察发现,对照组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远远大于观察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在剖宫产手术中出现术后出血的患者来说,子宫背带式缝合手术能够大大缩短手术的时间,同时避免出血量的增加,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子宫背带式缝合手术 剖宫产 产后出血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比较皮肤软组织扩张与游离皮瓣移植在头皮烧伤整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我院烧伤整形科住院治疗的头皮烧伤并伴有大面积头皮缺损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选病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周期、手术成功率、修复皮肤的肤色、质地、弹性。结果观察组修复后头皮的质地、弹性和外观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周期为(36.7±5.3)d,明显长于对照组的(17.5±3.2)d(P〈0.05);观察组手术成功率93.9%,高于对照组的78.8%(P〈0.05)。结论运用皮肤扩张在头皮烧伤修复整形中效果较游离皮瓣移植手术成功率高,外观美观,但治疗周期相对较长。

  • 标签: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 游离皮瓣 头皮烧伤
  • 简介:目的:比较分析输尿管镜碎石取石与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治疗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期间于该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126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镜组和输尿管镜组,每组63例。输尿管镜组患者给予全麻下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治疗,腹腔镜组患者给予全麻下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术后镇痛泵使用时间,分析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输尿管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低于腹腔镜组,结石清除率显著高于腹腔镜组,比较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手术后镇痛泵使用时间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状况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镜碎石取石与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两种手术方式在治疗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方面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均能显著降低患者手术并发症的发生,而后者具有手术时间短、结石清除率高等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 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
  • 简介:我叔叔因左下腹间断性疼痛6天入院,行乙状结肠癌根治,结果最后出院诊断为“乙状结肠炎性包块”,并开药艾迪莎颗粒和金双歧.请问,“乙状结肠炎性包块”用“结肠癌根治”是否存在过度治疗?是否需要复查肠镜?

  • 标签: 结肠癌根治术 过度治疗 炎性肠病 炎性包块 乙状结肠 出院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剖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比较72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腹腔镜组)和72例剖腹子宫肌瘤切除(剖腹组)患者的中及术后情况。结果两组中出血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腹腔镜组除手术时间较剖腹组稍长外(P<0.01),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剖腹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可减少和防止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腹腔镜 开腹 子宫肌瘤剔除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骨科使用麦通纳针静滴合脊柱介入镇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umbarintertebaldischemiationn,LDH)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采用麦通纳针合脊柱介入镇痛疗法,对照组30例只采用脊柱介入镇痛;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麦通纳针能明显提高脊柱介入镇痛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

  • 标签: 麦通纳针 脊柱介入镇痛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目的探讨冠脉介入中有创血压监测出现伪差的原因及针对性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月该院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379例,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护理干预组200例患者,采用针对消除监测数值误差的特殊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179例患者,采用常规监测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中有创血压监测数值误差率的差异,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同时对相关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总结归纳。结果护理干预组中共2例患者出现有创血压监测误差,误差率为1.0%(2/200);对照组共18例患者出现伪差,误差率为10.1%(18/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497,P=0.000)。结论中有创血压监测是冠脉介入治疗中重要措施,但容易出现伪差,积极地护理干预可以显著减少冠脉介入中有创血压监测数值伪差的出现率。

  • 标签: 有创血压 误差 护理
  • 简介:本研究评估了临床药师干预前后某大医院甲状腺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自2004年至2012年,随机抽取每年的70例接受甲状腺手术的患者病历,评价干预前后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从2004年到2010年抗菌药物使用率一直是100%。实施干预后,2011年使用率降到45.7%,2012年降到2.9%。2010年之前的AUD一直大于38,2012年迅速下降到1。每100个手术的DDDs由干预前的143降至3。2010年抗菌药物的平均费用为350.65元,2012年降至18.51元。干预前后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没有区别。结果表明,临床药师的干预和专项整治的实施能改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 标签: 甲状腺手术 临床药师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 DDDS AUD
  • 简介: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至12月翼状胬肉手术病例500例(556眼)在手术显微镜下切除胬肉组织,自眼上方或下方取带角膜缘干细胞的移植片移植到病变切除区缝合。观察术后移植片生长、角膜愈合、翼状胬肉复发情况。结果术后观察半年至2年,复发率3.42%(19/556)。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显著控制了术后复发率,是一种易行、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 标签: 翼状胬肉 角膜缘干细胞 移植术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6月—2014年10月手治疗的130例结肠癌患者病例资料。采用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65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常规的开腹手术65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近期疗效指标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切口感染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的近期效果良好,安全性较高。

  • 标签: 腹腔镜 结肠癌 疗效比较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额颞颧入路肿瘤切除用于海绵窦眶尖肿瘤患者的脑神经保护情况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神经外科收治的海绵窦眶尖肿瘤患者30例,对所有患者均采用额颞颧入路进行肿瘤切除。对患者的病理情况、眼肌运动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术后的行为能力、肿瘤切除情况、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肿瘤复发情况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脑膜瘤(8例)是临床病理中最常见类型,眼肌运动神经功能1级者(12例)显著多于治疗前1级者(4例);Karnofsky表现评分,90分者(10例)和80分者(8例)显著多于术前90分者(0例)和80分者(2例);10例肿瘤全部切除,8例肿瘤近似全部切除,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未出现1种以上;术后随访期出现复发2例,死亡1例,死因在于肺衰竭。结论海绵窦眶尖肿瘤的治疗采用额颞颧入路肿瘤切除可以最大程度保护脑神经,为了患者的临床康复提供基础,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额颞颧入路肿瘤切除术 海绵窦眶尖肿瘤 脑神经保护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对比白内障中结膜囊内应用聚维酮碘与妥布霉素冲洗后的抗菌效果。方法将白内障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均分为A组和B组,术前分别使用妥布霉素和聚维酮碘冲洗。检测左氧氟沙星滴眼液使用前所有患者结膜囊带菌情况,以及结膜囊使用聚维酮碘与妥布霉素冲洗后带菌情况,并观察药品不良反应。结果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前,两组间结膜囊带菌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膜囊冲洗后,A组结膜囊细菌检出率明显高于B组(P﹤0.05)。A组患者未发生药品不良反应,B组出现4例角膜水肿。所有患者随访1个月均未发生眼内炎。结论术前结膜囊内使用聚维酮碘冲洗较妥布霉素能有效降低结膜囊带菌率,是更有效的杀菌措施。

  • 标签: 白内障 细菌 妥布霉素 聚维酮碘 结膜囊冲洗
  • 简介:肾细胞癌是起源于肾实质泌尿小管上皮系统的恶性肿瘤,又称肾腺癌,简称肾癌,占肾脏恶性肿瘤的80%~90%。外科手术是局限性(T1~T2N0M0)肾癌的首选治疗方法。对于对侧肾功能正常,临床分期T1a期(肿瘤≤4cm),肿瘤位于肾脏周边,单发的无症状肾癌患者。临床分期T1b期(肿瘤最大径4~7cm)也可选择实施保留肾单位手术(nephronsparingsurgery,NSS)。而有学者研究认为,腹腔镜肾部分切除疗效与开放性手术相当。本文通过对13例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中患者应用V-LocTM缝线效显良好,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肾部分切除术 后腹腔镜 应用 缝线 肾脏恶性肿瘤 保留肾单位手术
  • 简介: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用于全膝关节置换(TKA)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72例行单侧TKA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两组均采用静脉自控镇痛(PCA),背景剂量为2~3mL/h,自控剂量为2mL/30min,锁定时间30min。对照组予芬太尼镇痛,负荷量芬太尼为1μg/kg;治疗组予芬太尼+氟比洛芬酯镇痛,负荷量氟比洛芬酯为1.8μg/kg。均治疗7d。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术后8,12,24,48,72,168h视觉模拟评分(VAS)降低(P<0.05),术后镇痛满意度及膝关节屈曲活动度升高(P<0.05),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能有效缓解TKA术后疼痛程度,增加膝关节活动度,镇痛满意度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氟比洛芬酯 全膝关节置换术 疼痛 镇痛 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