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痰标本病原菌检测的阳性率与准确率提高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肺部感染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漱口后直接咳痰留取标本,研究组进行漱口-饮水-翻身-叩背-咳痰方式留取标本。比较两组患者病原菌阳性率、准确率。结果研究组病原菌阳性率、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痰标本病原菌检测的阳性率与准确率提高过程中,进行漱口-饮水-翻身-叩背-咳痰方式留取标本的方式更佳,应该在临床上多加广泛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痰标本 病原菌 阳性率 准确率
  • 简介:目的探讨三级分诊护理对门诊预检准确率及分诊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9月于我院门诊就诊的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100)与研究组(n=100),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分诊护理,研究组患者采用三级分诊护理,比较两组分诊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门诊预检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漏诊率、误诊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预检迎接、分诊环境、分诊流程、分诊巡视、服务态度、健康教育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级分诊护理可有效提高门诊预检准确率,提高分诊质量,减少漏诊、误诊发生,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 标签: 门诊 三级分诊护理 门诊预检准确率 分诊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心衰患者记录 24小时出入量准确性中的作用。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 ,运用品管圈方法选定主题 ,拟定活动计划书 ,进行现况调查 ,将 2015年 3月 1 ~31日需记录 24 h出入量的心衰患者 101例累积记录频次为 505例次设为开展品管圈活动前的现况 ,运用查检表对病区护士记录患者出入量现状进行调查 ,设定改进目标 ,采用鱼骨图解析出入量记录不准确的主要原因 ,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持续改进。将 2015年 8月 1 ~31日需记录 24 h出入量的心衰患者 120例累积记录频次为 510例次设为品管圈管理后的情况。比较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出入量记录的准确性。结果 :影响出入量记录准确性的原因包括 :患者不重视、估算标准不统一、护士食物量估算差异大、护士出入量记录不顺利耗时长缺乏耐心及测量工具不统一等。实施品管圈活动后 ,护士每次记录的不准确率明显低于活动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1)。结论 :品管圈活动提高了心衰患者出入量记录的准确性 ,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进一步缩短患者的住院日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品管圈 心衰患者 出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