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6 个结果
  • 简介:“三九”是一种穴位药疗法,即在“三九”天里每个“九”的第一天.将配制好的中药碾磨成粉末,制成膏药,分别贴在人体的不同穴位上,几个小时后取下,以达到增强抵抗力、防病治病的效果。

  • 标签: 三九 穴位贴药疗法 防病治病 抵抗力
  • 简介:老一辈人对发热的控制方法除了吃退热药之外,就是在额头敷冰袋或者冷毛巾。不过用冰袋容易冻伤皮肤,需要病人稳稳地躺在床上;而毛巾则需要人守候在一旁,随时用水重新打湿、冷却。伺候发热病人还真是件麻烦事。

  • 标签: 退热药 安全 发热病人 毛巾 冰袋
  • 简介: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不管遇到什么小伤小创,总以为只要贴上一块创可,就会万事大吉,既可消毒杀菌又可帮助伤口愈合。甚至有人把创可当成“万金油”,认为它能包治百伤,百创可

  • 标签: 创可贴 伤口愈合 消毒杀菌 万金油
  • 简介:柯大夫:我父亲干活时手掌不小心被铁钉扎伤,伤口较深,流了不少血,用创可包扎了3天。本来以为没事了,谁知拆开一看,伤口竟然化脓,只好到医院治疗,医生说像这种伤口不能使用创可。请问还有哪些伤口不能用创可?陈读者:由于创可的吸水性较差,不利于创口分泌物和脓液的引流,甚至可能对细菌的生长繁殖有利,

  • 标签: 伤口 创可贴 医院治疗 生长繁殖 柯大夫 吸水性
  • 简介:边缘化的脐以其安全性、意想不到的疗效而深受一些人的喜爱,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 标签: 贴剂 安全性 疗效
  • 简介:我在报纸上看到有则广告,说可以免费送一本书——《糖尿病不吃药》,于是我打电话订了一本。书上对糖尿病作了一些介绍,还推荐一种“糖人”的药,说可以让糖尿病患者逐渐减少口服降糖药剂量,最终停药,治愈糖尿病。请问这书可靠吗?糖人能用吗?

  • 标签: 糖尿病 药剂量 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痔疮术后患者实施穴位敷与耳穴压联合干预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于本院接收手术治疗痔疮患者64例,入院时间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将患者随机分为32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与32例联合组(予以穴位敷联合耳穴压护理),对其护理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分析比较两组护理总有效率,相比于常规组的75.00%,联合组96.88%较高,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护理痔疮术后患者时,采取穴位敷与耳穴压联合护理,可有效预防患者便秘,效果显著。

  • 标签: 便秘 痔疮 耳穴贴压 穴位贴敷
  • 简介:日常生活中,不少人不管遇到什么小伤小创,总以为只要贴上一块创可就万事大吉,甚至有人把创可当成“万金油”,认为它能包治百伤.不过,专家指出,创可只不过是用于止血的应急工具,并非万能药.因为创可的吸水性及透气性都很差,不利于脓液的吸收和引流,反而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

  • 标签: 创可贴 生长繁殖 万金油 透气性 吸水性
  • 简介:我原来弱不禁风,经常感冒。自从2000年喜欢上书法之后,经常写字读帖,现在的身体已经强壮了许多。祖国医学认为,人的健康长寿离不开养气活血。书法与气功相通,讲究静以修身,俭以养性,自古便有“书画人长寿”、“寿从笔端来”之说。

  • 标签: 养心 健康长寿 祖国医学 书法
  • 简介:引言作为论文的开场白,应以简短的篇幅介绍论文的写作背景和目的,以及相关领域内前人所做的工作和研究的概况,说明本研究与前人工作的关系,目前研究的热点、存在的问题及作者工作的意义,引出本文的主题给读者以引导。

  • 标签: 引言内容
  • 简介:引言作为论文的开场白,应以简短的篇幅介绍论文的写作背景和目的,以及相关领域内前人所做的工作和研究的概况,说明本研究与前人工作的关系,目前研究的热点、存在的问题及作者工作的意义,引出本文的主题给读者以引导。引言也可点明本文的理论依据、实验基础和研究方法,简单阐述其研究内容;三言两言预示本研究的结果、意义和前景,但不必展开讨论。

  • 标签: 论文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期刊 编辑工作
  • 简介:川芎20克,细辛、白芷各6克,冰片1克。上药研成细粉,用陈醋将药粉调成硬币大小的药膏,分别外于双侧太阳穴,上盖纱布,胶布固定。每次24小时,3天1次,一般3A后头痛减轻,继续3天头痛全消即愈。

  • 标签: 风寒头痛 外贴 药粉 醋调 胶布固定 太阳穴
  • 简介:经历了腰痛治疗的“屡战屡败”之后,吴淑芳一度想过放弃。没想到,一神奇的藏药,竟帮助她战胜了难缠的腰痛,还为老伴和女儿也解决了大问题。

  • 标签: 腰痛 保健知识 治疗方法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我是一位老哮喘患者,患哮喘有15年了。每到冬天,就会被哮喘折腾得烦不胜烦。后来,在一位朋友介绍下,到一家中医诊所“三伏”。具体做法:白芥子、延胡索各50克,甘遂、细辛各25克。将4味药研末,姜汁调糊,于双侧肺俞、心俞、隔俞穴,一般4~6小时,每隔10天1次,即每伏1次,共3次。坚持两个“三伏”天,感觉明显好多了,哮喘发作次数明显减少。

  • 标签: 三伏 冬病夏治 哮喘患者 中医诊所 发作次数 白芥子
  • 简介:静脉留置针在置管期间,由于固定方法不妥,套管针易脱出,重新穿刺增加患者痛苦。我科2009年10月~2010年1月将3M透明膜应用于126例静脉留置针,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导管插入术 外周 导管 留置 透明贴膜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