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闪腰在医学上称为急性腰扭伤,还有人称为“小关节综合征”、“腰肌劳损”等。多见于一些年纪大的人、劳动强度大的工人、农民、长时间坐办公室的人。它是突然用力过猛或是外力碰撞时造成软组织受损伤的一种表现。

  • 标签: 闪腰 养老穴 小关节综合征 急性腰扭伤 腰肌劳损 劳动强度
  • 简介:当国际社会仍在关注艾滋病、痢疾、肺结核等传染病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CDs)已逐步成为各个国家及地区无法忽视的流行病。心血管疾病(如心脏病、中风)、癌症、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及哮喘)以及糖尿病是其中最主要的四类慢性病。

  • 标签: FUN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 慢性呼吸道疾病 生活 标准
  • 简介:咽喉肿痛是一种常见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对饮食、睡眠、说话产生不良影响.位于手背上的中渚穴是一个治疗痛症的要穴.《针灸大成》中记载:“咽肿,中渚.”因此,当发生咽喉肿痛时,可重中渚穴,以清热通络、消肿止痛.

  • 标签: 咽喉肿痛 中渚穴 《针灸大成》 常见症状 不良影响 清热通络
  • 简介:冬季里天气寒冷,抵抗力差的入很容易出现关节疼痛及手脚冰凉等症状,按摩命门、神阙、关元这3个穴位有散寒、益气、补肾的作用,可以缓解这些不适。

  • 标签: 手脚冰凉 穴位 关节疼痛 抵抗力
  • 简介:目的:观察氧虚症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96例偏头痛患者平均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自主方剂(黄芪30当参20当归15川芎10白芷0细辛3元胡10),水煎分2次服,日1剂,共3-6例,对照组服太极通天液10ml,日3次,共6天。头痛不消失为无效。结果:治疗组头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总有效率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偏头痛的前验症状与交感神经的与历性降低有关,先有脑相对供血不足,诱发脑血管痉挛,继发脑血管扩张而引起头痛,治疗方以黄芪、当参补气为主,能提高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佐以活血药,能抑制血管的痉挛状态。起到了标本兼治的作用,故疗效显著。

  • 标签: 偏头痛 补气活血 中医药治疗 气虚症
  • 简介:连云港市中医院的徐建华等观察了推运经仪经外疗法配合中西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在治疗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用中药自拟方,其药物组成如下:橘核20g,泽泻20g,小茴香l0g,三棱l0g,滑石l0g,车前子l5g,冬葵子l5g,石韦l5g,王不留行l5g,川牛膝l5g,枳壳l5g。上方水煎服。服后大量饮水,20分钟后肌注黄体酮40mg。对照组注射l0分钟后做跳跃运动半小时。本组注射l0分钟后不做跳跃运动,而用推运经仪排石半小时,患者取站立位,正极固定在所需排石的输尿管起始端(第二腰椎横突边缘),负极固定在末端(耻骨结节边缘),输出功率大于50%,以能忍受为度,频率调至“Ⅱ”或“Ⅲ”,时间30分钟。其治疗结果如下:本组6l例,痊愈52例,有效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45%;对照组3l例,痊愈l5例,有效l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65%;本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据此认为,上述疗法治疗输尿管结石疗效满意。

  • 标签: 推按运经仪 输尿管结石 徐建华 临床疗效 中西药治疗 黄体酮
  • 简介:最近几年,因政策原因,越来越多的企业鼓励员工考执业药师,执业药师的数量因此有明显的增长。但有执业药师证不代表有提供药事服务的能力,有人甚至预言,只会考试的执业药师未来必然会被机器人所代替。本期我们终端透视的主题便是:有多少执业药师具备PK掉机器人的核心竞争力。

  • 标签: 执业药师 美国标准 核心竞争力 机器人
  • 简介:《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日前发布.随即引发国人广泛关注。如何用互联网技术让中国早日人人病有所防和病有所医.更是引起业界和学界的高度重视。一个业界的共识是.让中国人人病有所防和病有所医的关键在于全民健保(将全民医保提升为全民健保).而全民健保的关键则恰是支付制度改革。2009年,国家新医改方案要求'积极探索实行人头付费、病种付费、总额预付等方式';今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两个城乡公立医院医改文件中.均只字未提总额预付.而是保留了另外两种付费方式。但实际情况是,总额预付现已遍及全国.而人头付费和病种付费在全国应用却极少。

  • 标签: 新医改方案 公立医院 支付制度 VS 医院集团 付费方式
  • 简介:2009年,中国以134亿美元的保健食品市场规模,被称为世界第二大保健食品市场。保健食品处在食品和药品之间的尴尬地位,可以说,它是食物中某种成分的加强版。从提高利用率角度看,保健品对营养的吸收是有帮助的。它不是药物,很少像药物那样有骇人听闻的不良反应。它不是天然食物,不能肆意使用。

  • 标签: 保健食品市场 调查 消费 天然食物 2009年 市场规模
  • 简介:医保支付方式改革(DRG)支付是我国自贯彻全面改革以来医学方面最重要的举措,主要是针对于医院和患者之间减少摩擦和冲突,同时也是为了提高公立医院对于患者的服务态度,优化医院医疗器械标配的重要前提。我国近十余年来,按照国际支付发展趋势,从医疗服务支付为主一直到后来的"项目付费"为主的后付支付体系转变,目前反应效果良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标签: 改革 相关分组 疾病诊断 医保 公立医院 支付方式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医护人员对病种付费的认知度。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本地区3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病种付费相关科室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医生与护士对病种付费了解程度有明显差异,医护人员对病种付费实施效果持不肯定、不否定观点,从总体上看大部分医护人员能接受病种付费的推行。结论提高医护人员认知水平,建立补偿机制保证其积极性,实施临床路径保证医疗质量,以达到病种付费的最佳实施效果。

  • 标签: 医护人员 按病种付费 认知调查 临床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天然牛黄与体外培育的牛黄中的胆红素含量差异和比例。方法:本次研究工作在我单位开展,时间为2020年8月——2021年8月,将天然牛黄与体外培育牛黄进行研究,对比分析其胆红素含量及比例差异。结果:体外培育牛黄的胆红素含量与天然牛黄之间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表示为P

  • 标签: 天然牛黄 体外培育牛黄 不同胆红素 含量 比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处方前置审核降低静脉药物调配中心用药不适宜医嘱比例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静脉药物调配中心2021年4月~2023年4月开具1000份医嘱,按照处方前置审核实施时间为分组时间节点,2021年4月~2022年3月为实施前,2022年4月~2023年4月为实施后,记录并比较实施前后不适宜医嘱比例情况。结果:实施后不适宜医嘱比例更低(P<0.05)。结论:在静脉药物调配中心实施处方前置审核后,用药不适宜医嘱比例大幅度降低,充分说明处方前置审核具有降低静脉药物调配中心用药不适宜医嘱比例的作用,基于此,处方前置审核具有极高应用价值。

  • 标签: 处方前置审核 静脉药物 调配静脉药物调配中心 用药不适宜医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患者大量输血治疗时血浆和红细胞的比例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2020年9月到2021年12月,选取90例产后出血患者展开研究,结合输注悬浮红细胞及新鲜冰冻血浆比例分组,其中比例1:1的45例患者是观察组,比例2.5:1的45例患者是对照组。结果:输血1d后观察组FIB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T、APTT低于对照组(P<0.05);输血1d后观察组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出血患者采用大量输血治疗时,应按照1:1比例输注血浆及红细胞,凝血功能和血常规恢复速度更快。

  • 标签: 产后出血 大量输血 比例 血浆 红细胞 凝血功能
  • 简介: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消化道肿瘤术后化疗病人的血常规及CD_4/CD_8的影响。方法:80例消化道肿瘤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单纯化疗组,参麦+化疗组,每组40例,两组均予含奥沙利铂3周方案化疗。单纯化疗组不加保护剂;参麦+化疗组每次化疗期间连用参麦注射液50mL/d,共5d。比较两组病人6疗程化疗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中医症状积分的平均值;对比两组病人CD_4/CD_8绝对值及比例情况。结果:参麦+化疗组化疗后中性粒细胞、CD_4/CD_8比例较单纯化疗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单纯化疗组化疗后中医症状积分较参麦+化疗组高,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能改善化疗相关症状,减轻化疗骨髓抑制,调节化疗患者免疫状态,保证化疗顺利进行。

  • 标签: 参麦注射液 肿瘤 血常规 CD_4/CD_8
  • 简介:目的通过建立小鼠原位肝癌模型。检测荷瘤小鼠外周血髓系抑制性细胞(MDSC)的比例和血清转化生长因子(TGF)-β1水平,探讨其在肝癌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小鼠原位肝癌模型,分离荷瘤小鼠外周血的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荷瘤小鼠不同时间外周血MDSC的比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荷瘤小鼠血清TGF—β1水平。以同期正常小鼠作对照。结果荷瘤小鼠外周血MDSC比例明显升高:对照组、模型组7、14、21d外周血MDSC的比例分别为(3.5±2.2)%、(9.4±2.6)%、(16.4±5.6)%、(25.3±11.3)%,除模型组7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荷瘤小鼠血清TGF—β1水平明显升高:对照组、模型组7、14、21d血清TGF—β1水平分别为(4.9±1.4)、(14.1±6.0)、(24.0±3.3)、(9.2±1.2)ng/ml。除模型组21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MDSC的比例与血清TGF-β1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564,P〈0.05)。结论随着肿瘤的进展,外周血MDSC的比例明显升高,且与血清TGF—β1水平呈明显正相关,提示荷瘤小鼠外周血MDSC的比例与肿瘤的生长进展密切相关,MDSC通过分泌TGF—β1发挥免疫抑制作用,可促进肿瘤的生长与转移。

  • 标签: 肝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B 髓系抑制性细胞 免疫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