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快节奏的时代脚步,造就了越来越多"再睡5分钟,迟到2小时"的悲剧,不知何时开始,每夜安眠也慢慢变成了人们生活中的"奢侈品"。夜猫成常态:8成中国人睡眠不足8小时早在201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就曾统计,中国患有各类睡眠障碍的人群占比高达38.2%。远超全球27%的平均水平。而2017年亚马逊中国的调查数据显示,81%的中国人睡眠时间已不足8小时。接近6成的人通常在深夜11点到凌晨1点入睡,46.61%的人在早上7点以前就已起床。

  • 标签: 睡眠不足 数据显示 中国 世界卫生组织 睡眠障碍 睡眠时间
  • 简介:目的研究鹿药中黄酮类成分的化学结构及其含量。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法进行分离,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HPLC法对分离得到的黄酮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共分离得到3个黄酮类化合物,HPLC法测得其含量分别为:木犀草素0.186mg·g^-1,槲皮素0.158mg·g^-1,山柰酚0.297mg·g^-1。结论山柰酚为首次从鹿药属中分离鉴定,HPLC法测定3种黄酮类成分,方法简捷,专属性良好,重现性良好,可作为鹿药质量控制的一种方法。

  • 标签: 鹿药 黄酮 化学成分 木犀草素 槲皮素 山柰酚
  • 简介:天然产物在新药研发中占重要地位,在抗肿瘤药物研究领域,很多活性优良、作用机制和靶点独特的药物都是从活性天然产物中发现的。冬凌草甲素属于ent-贝壳杉烷型二萜化合物,对多种肿瘤具有很好的生长抑制活性。冬凌草甲素的抗肿瘤活性中心为其α,β-不饱和环戊酮结构,其抗肿瘤作用机制涉及细胞凋亡、细胞自噬、细胞周期阻滞等多个方面;近年来,国内外药学工作者针对冬凌草甲素展开了作用机制的深入探索,以及对其提高抗肿瘤活性的结构改造等广泛研究。本文将重点针对这两方面进行综述,期望给药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 标签: 天然产物 ent-贝壳杉烷 冬凌草甲素 抗肿瘤 作用机制 结构改造
  • 简介:目的:通过对北京世纪坛医院2016年内分泌科门诊糖尿病患者的联合用药数据进行合理性分析,发现最具临床价值的药物相互作用,依据循证药学提供药学建议,为内分泌科临床药师深入开展药学监护服务提供工作思路。方法:对北京世纪坛医院内分泌科门诊2016年全年处方进行随机提取,每周抽取1d,共48d,对糖尿病患者的基本情况、用药种类、合并症、用药频次等进行整理,并对具有潜在相互作用的药物联用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统计得到门诊糖尿病患者使用频次最高的前10位降糖药、联用的非降糖药及发病率前10位的合并症,并从降糖药、降压药、降脂药3个角度,发现9对联合用药有潜在风险。结论:临床药师可以从治疗窗较窄、影响肝酶代谢、互相影响药效、增强不良反应等药物相互作用方面加强药学监护,并根据循证证据提供客观、科学、前沿的用药建议。本方法有望对内分泌临床药师有针对性的在医疗机构开展药学监护服务,促进临床个体化合理用药提供值得借鉴的研究思路。

  • 标签: 糖尿病 药物相互作用 临床药师 药学监护 循证药学建议
  • 简介:目的:挖掘和评价氟喹诺酮类药物(FQNs)中相关神经系统药品不良反应(ADR)的风险信号,为临床提供用药参考。方法:调取解放军ADR数据库中FQNs相关ADR报告,对涉及神经系统ADR报告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比例报告比法、报告比值比法、英国药品和保健产品管理局的综合标准法和贝叶斯可信区间递进神经网络法4种数据挖掘方法,获取FQNs相关神经系统ADR风险信号,及中枢神经系统(CNS)和周围神经系统(PNS)的风险信号。结果:研究共纳入2008年7月到2017年6月期间FQNs相关的有效ADR报告11988例,涉及神经系统的1322例。相关FQNs共14种,其中引发神经系统ADR频次最高的前5种药物为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加替沙星、环丙沙星和依诺沙星。出现神经系统ADR阳性信号的药物为莫西沙星、氟罗沙星和芦氟沙星。结论:FQNs相关神经系统ADR的主要引发药物为莫西沙星、氟罗沙星和芦氟沙星,应针对性强化临床应用中相关警戒意识并予以防范。

  • 标签: 氟喹诺酮类 神经系统 药品不良反应 药物警戒 数据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