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麦白霉素颗粒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少量乙醇将麦白霉素溶解后,再用水将其稀释至适宜浓度,在231nm波长处直接测定.结果线形范围8~24μg/ml,r=0.9997,平均回收率100.7%,RSD=0.34%.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测定测定麦白霉素颗粒,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 标签: 麦白霉素 紫外线分光光度法 含量测定
  • 简介:中药的含水量是中药质量控制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指标,如果水分超标,不仅会影响中药饮片的质量和中药制剂的稳定性,对于有标示装量的品种,水分超标常会引起装量差异不合格,而当胶囊吸湿到一定程度,内容物出现结块现象,又势必影响其崩解时限和性状,从而造成多项检测指标不合格。《中国药典》1953年版、1963年版和1977年版没有收载水分测定

  • 标签: 水分测定法 《中国药典》 中药制剂 质量控制 装量差异 中药饮片
  • 简介:目的:通过对癫痫患者的342例次丙戊酸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酶放大免疫法检测丙戊酸血药浓度,对173例患者的342例次血药浓度进行分析,并观察其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在342例次癫痫患者丙戊酸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中,测定值在50~100μg/ml的有150例次(占43.86%),〈50μg/ml的有159例次(占46.49%),〉100μg/ml的有33例次(占9.65%)。结论:丙戊酸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与血药浓度密切相关,对丙戊酸血药浓度进行监测的结果是指导临床用药的重要依据之一,临床治疗过程中加强丙戊酸的血药浓度监测是保证疗效和安全的重要措施。

  • 标签: 酶放大免疫法 丙戊酸 血药浓度监测 分析
  • 简介:【摘要】建立法莫替丁起始物料FPI中1,3-二氯丙酮残留溶剂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Agilent CP-Volamine毛细管色谱柱(30m×0.32mm×0.45μm);FID 检测器;进样体积2μl;载气为氮气,载气流速为每分钟2ml;升温程序为100℃保持5分钟,然后以每分钟10℃的速率升温至240℃,保持15分钟;检测器温度为240℃;进样口温度为220℃。结果:各组分之间均能完全分离,线性关系良好(r>0.995);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1μg/ml和0.5μg/ml;平均回收率为95.08%~99.69%。结论:方法简单、准确、可行性好,可用于法莫替丁起始物料FPI中1,3-二氯丙酮残留溶剂的测定

  • 标签: 法莫替丁起始物料 气相色谱法 残留溶剂
  • 简介:目的:建立内皮素受体拮抗剂CPU-0213在小鼠和大鼠血清中的检测方法,测定单次静脉注射(iv)CPU-021380mg·kg-1后在小鼠和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用HPLC测定小鼠和大鼠血清中的药物浓度,3P97程序拟合药动学参数.结果:CPU-0213在0.4~200μg·L-1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最低检测浓度为35μg·L-1.日内差小于2.7%,日间差小于6.3%,方法回收率大于95.9%.CPU-0213在小鼠和大鼠体内的药-时数据均符合二室模型,消除半衰期分别为83.0±1.8min和96.6±11.5min.结论:该方法灵敏、简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单次ivCPU-021380mg·kg-1后,在小鼠和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未见种属差异性.

  • 标签: 内皮素受体拮抗剂 CPU-0213 HPLC 小鼠 大鼠 单次静脉给药
  • 简介:目的研究溶血率测定在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安全性再评价中的应用,为提高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质量标准提供参考.方法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溶血与凝聚检查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测定溶血率法,对3家厂家生产的22批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进行溶血与凝聚检查和分光光度法测定溶血率,比较实验结果,并对检查样品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溶血与凝聚检查试验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溶血率的试验结果有一定的相关性,部分批号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具溶血性,临床使用存在一定的风险.结论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应检查溶血与凝聚,紫外分光光度测定溶血率方法可用于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 标签: 溶血与凝聚 溶血率 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 安全性再评价
  • 简介:目的:探讨二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清叶酸(FA)、维生素B12(VitB12)的改变及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糖尿病组(T2DM,35例),对照组即正常糖耐量组(NGT,40例)血浆Hcy、血清FA、VitB12的水平。Hcy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FA、VitB12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结果:DM组中,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明显高于NGT组(P〈0.01),水平,NGT组与DM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相关分析显示Hcy与二型糖尿病(r=0.315。P〈0.005)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二型糖尿病患者血浆Hcv与FA、VitB12水平呈负相关(r=-0.6851,r=0.6331,P〈0.05)结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升高于胰岛素抵抗有关,Hcv可能参与了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的发生,FA及VitB12浓度是影响血浆Hcy水平的重要因素。

  • 标签: 同型半胱氨酸 叶酸 维生素B12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分析自动电位滴定法与手动滴定法在进行药品含量测量过程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0种类型药品,针对各类的药品含量进行测定,将自动电位滴定法的药物测量作为实验组,将手动滴定法测定作为对照组,在测定结束之后比较两组药品含量测得的结果,计算两组药品含量的RSD值,比较对应的精密度。结果:实验组的药品含量与对照组的药品含量测定结果不具有显著差异,差异不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实验组的测定的药品精密度高于与对照组的药品精密度,结果具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结论:综上所述,在测定药品含量的过程中,推广使用自动电位滴定法,手动滴定法能够有效判定药品含量,但药品精度有限,需酌情使用。

  • 标签: 自动电位滴定 手动滴定 药品含量 精度
  • 简介:目的用永停滴定法测定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方法选择仪器条件为:灵敏度10^-8A。门限值80%。极化电压100mv,在该条件下对本实验进行了方法学验证。结果在称样量1-3片范围内,回归方程为Y=16.6088W-0.03735(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13%(RSD=0.67%,n=6)。结论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

  • 标签: 永停滴定法 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 解热镇痛药 乙酰氨基酚 含量测定
  • 简介:目的:对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测定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含量进行不确定度评价。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对含量测定过程中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评估。结果:通过计算各变量的不确定度分量,计算出合成不确定度。代入包含因子(k),得到本次含量测定的扩展不确定度。结论:建立了测定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

  • 标签: 微生物检定法 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 不确定度评价
  • 简介:目的:对美国药典30版注射用头孢孟多酯和英国药典2005年版收载的头孢孟多酯钠中碳酸钠的含量测定方法的可行性进行考证。方法:采用酸碱滴定法和离子色谱法。结果:注射用头孢孟多酯钠的离子色谱检测中检出碳酸根离子和甲酸根离子,并且随着检测溶液形成时间的增加水解产生的甲酸也增加。结论:注射用头孢孟多酯钠中的碳酸钠被头孢孟多酯钠水解产生的甲酸中和,不能用酸碱滴定法对头孢孟多酯钠中的碳酸钠定量。因此,美国药典和英国药典在注射用头孢孟多酯和头孢孟多酯钠标准中收载的方法并不可行。

  • 标签: 注射用头孢孟多酯钠 碳酸钠 甲酸
  • 简介:【摘要】目的:评析中药鉴定法在中药管理中的价值。方法:选取中药房工作的药师,总计4名。2020.01至2021.01,未应用中药鉴定法,作为参照组。2021.02至2022.02,应用中药鉴定法进行管理,作为试验组。评析各组中药管理结果。结果:试验组药师专业技能、中药鉴定时间、审方时间等,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中药鉴定法的应用,有助于提高中药管理水平,提高药师工作效率。

  • 标签: 中药鉴定法 中药管理 管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于探讨了中药品质鉴别方法中运用现代常规中药经验鉴别法获得的一些研究意义。方法中选择了枸杞子等共十三种我国常见的传统药材,每一种中国常见药材品质均可分为上下两种,分别是采用现代品质鉴别实验技术、传统中药经验鉴定技术分别进行质量鉴别,并对比测试两种质量鉴别方法准确率。结果表明,观察各组中药材的鉴别与综合准确率平均数(91.7%)都明显要高于观察对照组水平83.3%)以上,差异对比具有重要的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传统经验鉴定法 中药材鉴定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研究在PICC维护贴的固定当中使用等号式固定法的效果以及具体的应用情况。方法:本次研究主要是针对2019年1月到9月在我院肿瘤住院部PICC进行导管维护的患者一共选择了3065名,根据患者使用的固定方法进行分组处理,其中使用传统方法需要固定PICC患者一共613名,将其作为对照组,使用创新固定的方法一共2452名,作为实验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出现皮肤损伤,松脱等情况以及舒适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医用黏胶出现皮肤损伤,贴膜松脱以及感觉舒适的情况都是明显超过对照组的,差异明显,P

  • 标签: 等号式固定法 PICC维护 贴膜固定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传统经验鉴定法和现代技术鉴定法对中药饮片鉴定的应用价值。方法:20种中药饮片各取一份,一份作为现代组,另一份作为传统组,主要包括乳香、黄柏、车前子、杜仲、海金沙、秦皮、白头翁、菟丝子、桔梗、龙血竭、漏芦、降香、藏红花、白花蛇舌草、石斛、苏木、牡丹皮、胖大海、葶苈子、青黛,逐一鉴定。结果:传统组采用传统经验鉴定法鉴定后其药品的鉴定准确率达90.0%,错误率为10.0%,而现代组采用显微技术鉴定后其准确率为100%,无错误率,二者对比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鉴别中药材时不论是采用现代技术还是传统经验技术二者无太大差别,但由于传统经验鉴定法投入成本较小,操作便捷,因此被广泛应用在各大基层医院。

  • 标签: 传统经验鉴定法中药材鉴定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改良导管固定法在外科胸腔闭式引流中的应用,以期待能为外科胸腔闭式引流患者的导管护理提供相应的参考。方法:规定研究资料入组时间为2021年1月到2021年6月,在此段时间内选择100名外科手术后置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患者,研究采取对照法进行,将100名入组的患者用随机数字法分组,分为两组,每组各50名患者,分为常规固定法的对照组,和采取改良固定法的实验组,将两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和管道通畅性及留置管道时间以及患者舒适度及皮肤完整度进行比较。结果:研究数据表明,实验组的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改良导管固定法 外科胸腔闭式引流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总结在中药材鉴定工作中采取传统经验鉴定法的价值。方法 抽选常见的38味中药材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取传统经验鉴别与现代科技鉴别,对比不同鉴定方式的准确率差异。结果 观察组中中药材鉴定准确率与对照组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运用传统经验鉴定法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具有较高的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传统经验鉴定法 现代科技鉴别 中药材鉴定
  • 简介:目的研究胺股蓝总甙舍量测定。方法采用人参皂甙RbI测定绞股蓝总甙含量。结果人参皂甙RbI的浓度在μg/ml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0.068+1.236x,相关系数r=0.9998。RSD为0.527(n=5)。结论本法准确,重视性好。用于测定绞股蓝总甙含量是可行的。

  • 标签: 绞股蓝总甙 含量测定 人参皂甙RbI 分光光度计
  • 简介:摘要:中药材是中医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药物类型中较为特殊的一种,不同的中草药性状不同、药性不同,临床应用中的质量也不一样。因此,为确保临床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中药材鉴定十分重要。

  • 标签: 传统经验鉴定法 中药材鉴定 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