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总结深Ⅱ°烧伤的治疗经验。方法对深Ⅱ°烧伤采用早期清创后或浅削后用辐照碘胺嘧啶锌(SD-Zn)猪皮覆盖。结果单纯覆盖(深Ⅱ°偏浅)组:平均愈合时间14.6d;浅削痂覆盖(深Ⅱ°偏深)组:平均愈合时间17.7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用辐照SD-Zn猪皮治疗深Ⅱ°烧伤创面能减少换药次数,减轻患者痛苦,缩短病程,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创面覆盖物。

  • 标签: 深Ⅱ°烧伤 辐照猪皮 创面覆盖 削痂术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Ⅲ期褥疮患者采用磺胺嘧啶银联合湿润烧伤膏方案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3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Ⅲ期褥疮患者,共计80例。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两个组别。对照组中40例患者在护理期间应用湿润烧伤膏;观察组中40例患者在护理期间应用磺胺嘧啶银联合湿润烧伤膏。对比两组褥疮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皮肤状态、炎症反应相关指标、局部皮肤外观复常和治疗总时间。结果 观察组褥疮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皮肤状态、炎症反应相关指标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观察组局部皮肤外观复常和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 Ⅲ期褥疮患者采用磺胺嘧啶银联合湿润烧伤膏方案实施护理效果明显。

  • 标签: Ⅲ期 褥疮 磺胺嘧啶银 湿润烧伤膏
  • 简介:目的:研究小青龙对磺胺甲基异噁唑(SMZ)在风寒型上呼吸道感染病人呼吸道中分布的影响。方法:12名风寒型上呼吸道感染病人,分成两组,每组6人,一组连续服用复方SMZ片6d,另一组服用复方SMZ片与小青龙,采用HPLC法测定SMZ在血及痰液中的浓度。比较服用与未服用小青龙者痰液与血液中SMZ浓度的比例变化。结杲:服用小青龙的病人,比例为(64.66±5.65)%,未服用者(44.01±3.64)%,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

  • 标签: 磺胺甲基异噁唑 小青龙 上呼吸道感染
  • 简介:摘要:探讨复合皮移植术联合磺胺嘧啶银在烧伤整形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某院收治的烧伤整形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复合皮移植术治疗,研究组用复合皮移植术联合磺胺嘧啶银治疗。研究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疼痛感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对烧伤整形患者的治疗过程当中,复合皮移植术联合磺胺嘧啶银治疗效果理想,临床上应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烧伤整形 复合皮移植术 磺胺嘧啶银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关注利奈唑胺和磺胺类药物合用导致血小板减少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1例临床病例资料,探讨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从而提出临床工作中的药学监护事项。结果:根据不良反应关联性评价,该患者出现的严重血小板减少很可能与利奈唑胺、磺胺类药物的合用有关,其发病机制仍有争议,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证实。结论:在可能导致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的药物使用过程中,临床药师应当加强药学监护,警惕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早期防范的意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

  • 标签: 利奈唑胺 磺胺类 血小板减少 药物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通过临床观察50例确诊类风湿关节炎的病例,使用甲氨喋呤(MTX)与柳氮磺胺吡啶(SAAP)联合方案治疗,说明其临床疗效。方法经过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筛选,治疗前后采用疗效平均指数(EAI)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临床治愈32例占64%,显效11例占22%,缓解4例占8%,无效3例占6%。总有效率为94%。结论MTX与SASP联合方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治愈率高,副作用少,安全性高,价格低廉,病人依从性好。

  • 标签: 柳氮磺胺吡啶 治疗 甲氨喋呤 联合方案 临床治愈 MTX
  • 简介:目的:评价银离子敷料与磺胺嘧啶银乳膏用于治疗深Ⅱ度烧伤患者创面感染与愈合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深Ⅱ度烧伤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患者均给予银离子敷料治疗,对照组患者均给予磺胺嘧啶银乳膏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创面愈合和瘢痕的生长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创面愈合时间和色素沉着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瘢痕生长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银离子敷料治疗深Ⅱ度烧伤患者的创面感染与愈合的疗效优于磺胺嘧啶银乳膏,能促进患者创面愈合和瘢痕生长。

  • 标签: 银离子敷料 磺胺嘧啶银乳膏 深Ⅱ度烧伤 创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采用柳氮磺胺吡啶 + 益君康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 方法:将我院 2017 年 2 月 23 日 ~ 2018 年 2 月 23 日 收治的50 例溃疡性结肠炎 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 25 例):采用柳氮磺胺吡啶 + 益君康展开治疗;对照组( 25 例):采用柳氮磺胺吡啶药物展开治疗;就组间疗效数据、不良反应数据、 DAI 评分以及实验室指标 展开对比。 结果: 观察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联合治疗后,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P< 0.05);观察组患者 TNF-α 、 IL-8 、 IL-6 均优于对照组, DAI 评分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柳氮磺胺吡啶 + 益君康药物的有效应用,使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疗效、安全性获得显著改善, DAI 评分以及实验室指标获得有效降低,最终实现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有效预后。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柳氮磺胺吡啶 益君康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