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文叙述了加拿大一次结核爆发事件的流行病研究成果。除了传统的流行病研究方法——社会网络调查之外,研究者还利用了分子流行病的技术——基因组测序方法,找出此次爆发结核杆菌的流行病特点:很可能是精制可卡因的使用增多触发了两个现存的结核分枝杆菌谱系的同时扩展,而高危社交网络的关键成员则起了维持作用。流行病与基因组的结合也预示着未来“分子流行病”的发展趋势。

  • 标签: 分子流行病学 结核分枝杆菌 基因组学 战役 流行病学特点 爆发事件
  • 简介:探索药物制剂专业本科生中开设物理药剂实验的必要性、可行性、可持续性。对实验教学内容,开设效果进行分析、论证与评价。若物理药剂实验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理论联系实际、与该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难度适合本科生、教学成本低、开设时间合适、与其他课程互补无重复、实用性强、可操作性强,则在本科生中开设物理药剂实验完全有必要、可行、可持续。

  • 标签: 物理药剂学 实验教学 探讨 必要性 可行性 可持续性
  • 简介:人离动物有多远人,首先是动物,然后才是人。但更多时候,人只记得自己是人,忘记自己还是动物。这是好事,也是坏事。说它是好事,是因为人有思维能力,有是非荣辱观念,可以创造、继承和传播文化。说它是坏事,是因为人“饱暖”后会“思淫欲”,甚至“吃人饭不干人事儿”。人有时也会自作聪明,喜欢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比如,人也是哺乳动物,但在“哺乳”这一问题上,人却没有其他动物做得好。

  • 标签: 母乳喂养 社会学 哺乳动物 思维能力 荣辱观
  • 简介:在药物分析课程中采用“研并进”的教学模式,理论课讲授概念的同时增加案例教学,注重概念与实验方法的学习;实验课以药物含量测定方法建立与评价为任务,通过实验方案设计、完善、实施和总结不断深化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 标签: 学研并进 教学模式 药物分析
  • 简介:目的研究杜鹃素在正常大鼠体内的药动特征。方法杜鹃素单剂量ig给予大鼠后,采用HPLC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浆中的杜鹃素,通过DAS软件程序模拟计算,得出杜鹃素在大鼠体内相应的药动参数。结果杜鹃素在大鼠体内的药动模型符合二室模型,主要药动参数为:t1/2α=(0.33±0.10)h,t1/2β=(15.22±8.98)h,CL/F=(14.89±3.45)L/(h.kg),Cmax=(1.61±0.14)mg/L,Tmax=(0.25±0.01)h,MRT(0-t)=(2.35±0.08)h,AUC(0-t)=(3.06±0.16)mg.h/L。结论本研究建立的HPLC方法专属性强,简便、准确,可用于杜鹃素在大鼠体内的药动研究;大鼠ig给予杜鹃素后,其在血浆中分布较快,半衰期较短。

  • 标签: 杜鹃素 药动学 高效液相色谱法 二房室模型
  • 简介:中药鉴定是中药专业骨干专业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学科。如何以中药鉴定课程为依托进行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新时期高等医药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理化鉴别课堂教学环节为载体,探讨中药鉴定加强实践能力培养教学模式的建立,明确专业课与基础课相互关系,强化专业课在高等教育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中的桥梁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中药鉴定学 理化鉴别法 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 教学模式
  • 简介: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NCT)对于局部晚期的乳腺癌患者尤为重要。部分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CR)的患者可提高远期预后。但目前治疗中可达到pCR的患者仍不足25%,使得筛选出可用于预测NCT疗效的独立预测因子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系统回顾了有关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NCT疗效遗传预测因子的文献,并讨论其未来用以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的可行性及可靠性。

  • 标签: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疗效 遗传学
  • 简介:采用文献综述法,系统地分析国内外已发表的地特胰岛素(IDet)、甘精胰岛素(IGrar)和中性鱼精蛋白胰岛素(NPH)的临床研究和经济评价结果,以评价地特胰岛素、甘精胰岛素和中性鱼精蛋白胰岛素治疗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T1DM/T2DM)的临床疗效和经济价值。研究结果表明,在临床效果方面.患者从应用口服降糖药转换成口服药合并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NPH)、甘精胰岛素注射液(IGlar)或地特胰岛素注射液([Det)后.均有助于进一步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体重增加、夜间低血糖等不良反应的发生。许多国家的经济研究显示,与NPH相比,IGlar是具有成本效果的治疗方案:与NPH或IGlar相比.IDet是成本节约或具有成本-效果的治疗方案。

  • 标签: 糖尿病 基础胰岛素 地特胰岛素 甘精胰岛素 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 成本-效果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品系栝楼果皮抗心肌梗死的药效差异,为栝楼优良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选择道地产区3个主要品系的栝楼果皮作为研究材料。60只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丹参片(阳性药对照)组以及1、2、3号栝蒌皮组。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制备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对照组实行假手术。栝蒌皮制成水煎剂ig给药,丹参片为阳性对照药。氯化三苯四氮唑染色,测定心肌梗死率;生理记录仪记录心电图变化,检测心脏功能;生化试剂盒检测血浆中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谷草转氨酶(AST)、α-羟基丁酸脱氢酶(LDH)和乳酸脱氢酶(AST)活性,确定心肌细胞坏死程度;测定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明确大鼠体内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结果与模型组相比,3个栝蒌皮组心电图△ST值、心肌梗死面积、血浆5种心肌酶活性、心肌组织MD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或0.01),与丹参片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而心肌组织中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其中上述9种指标以2号栝蒌组与模型组差异最为显著。结论3个品系栝蒌皮均有显著降低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心肌梗死率、维护心脏功能、防止心肌细胞坏死、增强其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其中2号品系栝蒌皮效果最显著。不同品系栝蒌皮干预急性心肌梗死效果有差异,2号品系栝蒌皮保护效果优于其他品系。

  • 标签: 栝楼 品系 良种选育 心肌梗死 心肌酶 丙二醛
  • 简介:为了提高药用植物栽培学理论课教学水平,通过对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大一至大四学生进行“关于大学生上台讲课”的问卷调查,明确不同年级学生对于开展上台讲课的意见和建议,结合药用植物栽培学理论课教学实践,提出教学改革模式。

  • 标签: 药用植物栽培学 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 大学生上台讲课 教学改革
  • 简介:构建以应用性为导向的中药分析教学模式。采取行动导向教学、随机进入、案例教学、5E法教学、抛锚式教学、支架式教学、课题式教学、实验课程模块化等建构式教学方法,分别应用于不同章节。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学习成效好,实践能力提高,教学结束后可以独立应用课程理论完成中药分析工作。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以应用性为导向的教学模式适合于中药分析的课程教学。

  • 标签: 中药分析学 教学模式 应用性 建构主义
  • 简介:毒理基因组是利用DNA微阵列技术,研究化合物作用于机体后的基因变化,将组技术与传统毒理学及组织病理学相结合,评价和预测化合物的毒性的一门学科。随着毒理基因组的广泛应用,免疫毒理学领域也开始利用基因表达谱来分析化合物的免疫毒性。目前认为免疫毒理基因组可能在下述3个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即免疫毒性物质的筛选、免疫毒性作用机制的研究以及免疫毒性风险评估。现围绕这3个方面,对毒理基因组在免疫毒理学领域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 标签: 毒理基因组 免疫毒理学 药物安全 风险评估
  • 简介:生物药物是一门知识更新快、专业性强、多学科融合的应用型学科,为提升教学效果,运用探讨型教学方法,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对该门课程教学实践中涉及到的具体问题和实施方式进行的总结和探讨。

  • 标签: 研讨型教学法 生物药物学 教学改革
  • 简介: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甲磺酸伊马替尼浓度,并研究其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方法色谱柱为DikmaDiamonsilC18;流动相为甲醇-1%三乙醇胺溶液=55:45(pH=6);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285nm;并用该液相方法测定伊马替尼在SD大鼠体内的药动参数。结果伊马替尼血药浓度在20~2000ngm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3),最低检测限为20ngmL-1;日内、日间RSD均〈15%,提取回收率在82.1%~87.5%。6只SD大鼠单剂量静脉给予伊马替尼(10mgkg-1)后药动参数分别为:Cmax(1567.4±127.5)ngmL-1;t1/2(15.6±3.5)h;MRT(17.9±4.6)h;Vd(27.3±6.9)L;AUC0~24h(2267.4±109.6)nghmL-1;AUC0~∞(3308.2±208.2)nghmL-1。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灵敏、专属性强,可作为伊马替尼临床用药时的药动数据补充。

  • 标签: 伊马替尼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药动学
  • 简介:修饰siRNAs和新型siRNA运载系统对细胞的作用通常通过PCR、WesternBlotting和荧光显微镜来进行细胞整体特征的研究。本文报道了基于高内涵、用于siRNA治疗的一种新型运载系统的新策略(CLD),该策略从细胞整体和细胞群体水平综合考虑siRNA的转染效率及对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我们证明CLD能达到更佳的细胞摄取,使siBraf达到更好的抗肿瘤活性。该方法具有高效、准确和适用于多个贴壁细胞系的优点,能简化siRNA的研究过程。

  • 标签: 高内涵筛选 siRNA运载系统 基因敲减 细胞群体 ERK信号通路
  • 简介:目的对db/db小鼠进行生物特性研究,满足糖尿病研究的需要。方法在试验周期内,测定db/db小鼠的空腹血糖、体质量及摄食饮水量,并测定21周龄模型动物的糖耐量、血中胰岛素、胰高血糖素、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等指标的水平,进行胰腺的免疫组化双重染色及主要脏器的病理学检查,并与db/m小鼠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db/m小鼠比较,db/db小鼠过度肥胖,伴有高血糖、胰岛素抵抗、脂质代谢紊乱,且肝脏和胰腺组织均出现明显病变,胰腺免疫组化双重染色结果与血液测定结果一致,并可观察到胰岛中A细胞和B细胞的分布变化情况。结论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模型db/db小鼠所做的相关生物特性检测,可供糖尿病研究参考。

  • 标签: DB db小鼠 2型糖尿病 生理学特性 免疫组化双重染色 胰岛素抵抗
  • 简介:药物治疗是学院的一门个性化选修课,该课程具有医药学基础知识面广、实用性强、信息量大等特点,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针对药物治疗的教学目的,笔者采用让学生自由组团进行文献调研、综述写作、PPT制作、演讲展示、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评分、网上互动交流等多种个性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学生课后自主学习,了解药物治疗基本知识。增强专业知识的获取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 标签: 药物治疗学 自主学习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