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身材矮小是指身高/身长明显低于同年龄30%以上或在同年龄、同性别儿平均值两个标准差以下或在第3百分位数以下的儿童,身高/身长低于平均身高/身长3个标准差及以下者称为侏儒症。16岁以后,身材矮小男性身高≤145cm,女性≤135cm。侏儒症,不论男女,身高均〈130cm。身材矮小不仅影响到国民健康素质,还直接影响个人升学、招工、参军及婚姻;一些身材矮小者,由于自身生理上的缺陷,加上社会上的种种偏见,使身心发育受到很大影响,进一步加剧了身高发育的恶性循环。因此如何促进身材矮小者长高,不但是一个医学问题,也是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

  • 标签: 矮身材 身高发育 治疗 诊断 身材矮小 健康素质
  • 简介:目的探讨垂体脓肿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治疗选择。方法报道11例垂体脓肿,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诊断治疗进行讨论。结果11例垂体脓肿均行手术治疗,8例经鼻蝶入路,2例经翼点入路,1例经额下入路。8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随诊未见复发。结论垂体脓肿早期明确诊断后,最佳选择为经鼻蝶手术治疗

  • 标签: 脓肿 垂体 手术 脑部 影像学
  • 简介: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并发症已成为人比较低,加强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面的进展,本文就高血压诊断及其治疗进行了论述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我国高血压控制率还近年来国内外在高血压诊断治疗方面取得了多方

  • 标签: 高血压 诊断 药物治疗 进展
  • 作者: 张晟彬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顺庆区妇孺医院张晟彬药源性疾病是由药物和药物之间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不良药物反应,即可称为药物诱发性疾病,通常该病在治疗儿童群体时较为多发。一般情况下,此类不良反应会维持较长时间,且不良反应和反应程度也较为严重,可造成儿童机体呈某种疾病状态或损害器官局部,导致其发生功能性、器械性障碍。造成儿童药源性疾病发生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儿童自身具有的特异性、年龄、性别、饮食习惯等,同时也包括药物质量方面的问题。但导致药源性疾病形成的主要原因还是儿童用药不合理,滥用和错用药物或不按医嘱擅自乱用药物都较为容易引发药源性疾病,造成儿童出现药源性呕血便血等症状。因此,需正确选择和合理使用药物,减轻药物对儿童身体的伤害,保证儿童的身体健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膀胱腺癌的诊断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2008年收治的12例膀胱腺癌患者的诊治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6例患者接受根治性膀胱全切除术加尿流改道,4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2例行TURBT术。接受保留膀胱手术的患者术后7~18个月均复发,其中4例再次手术行根治性膀胱全切除术加尿流改道,术后随访1例根治性膀胱全切除术患者和1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患者因发生远处转移而死亡,其余2例未见肿瘤复发。6例接受根治性膀胱全切除术加尿流改道患者中2例死于远处转移,其余4例随访至今未见肿瘤复发。结论膀胱腺癌恶性程度高,转移早,治疗过程中应采取积极的态度,尽早行根治性膀胱全切除术,并术后辅助放化疗,有利于减少肿瘤复发,提高患者生存时间。

  • 标签: 膀胱癌 腺癌 肿瘤 根治性膀胱全切除术
  • 简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然而,许多医院报告相当一部分CHF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同时,有4个流行病学调查进一步表明,几乎有一半CHF患者LVEF正常,这就是通常所称的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收缩性心力衰竭(SHF)比较,DHF有更长的生存期,而且两者的治疗措施不尽相同。

  • 标签: 舒张功能不全 治疗 充血性心力衰竭 左心室射血分数 舒张性心力衰竭 收缩性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耳闷塞感的诊断手段,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耳闷塞感患者56名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耳闷塞感的诊断治疗方法。结果经过有效的诊断治疗,治愈的患者有48例,有效的患者有4例,无效的患者有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治疗前后患者的比较情况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积极有效的诊断治疗方法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耳闷塞感症状,因此对耳闷塞感的患者,要早起诊断早期治疗

  • 标签: 耳闷塞感 诊断 治疗 中耳炎 鼓膜穿刺
  • 简介:摘要痛风来时如风,突然发作、疼痛难忍、苦不堪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痛风也从过去的“帝王将相府”“刮”到了“寻常百姓家”。据初步调查,在45岁以上的干部、知识分子中,痛风患者已达2%左右。痛风多发生于40―60岁的男性,他们生活富裕、大腹便便、胖大威风、事业有成、疲于应酬,美酒佳肴、吃喝玩乐之后容易诱发痛风发作。本文从藏医对痛风的诊断治疗方法,饮食禁忌,疗效评估等进行了简单的描述。

  • 标签: 藏医药 痛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症腹股沟疝的诊断治疗。方法:本次对象为我院急诊腹股沟疝患者150例,时间段2020年1月-2022年3月。患者均接受血液生化、影像学检查,根据患者情况行手术、手法复位治疗,分析和总结治疗效果。结果:1)150例患者中,手法复位成功68例,手术治疗79例,拒绝手术3例。在68例手术复位患者中,55例患者复位后择期手术,10例患者未择期手术,3例患者复位成功后出现发热、腹痛等症状,检查为小肠穿孔,遂行部分切除术;79例手术治疗的患者中,开放手术32例,腹腔镜手术47例,手术时间、出血量等指标均有差异。2)139例患者获得随访,5例手术患者疝复发,1例患者补片感染,其余患者无并发症。结论:急诊腹股沟疝患者病情不一,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其中,手法复位治疗可缓解部分患者的急诊状态,手术仍是治疗首选,但治疗方式要视患者情况而定。

  • 标签: 腹股沟疝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求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早期诊断治疗的有效方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共45例,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药物治疗组(A组),双侧子宫动脉动脉灌注化疗组(B组)及病损切除术组(C组),记录所有病例的误诊漏诊情况及不同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超声结合血HCG检查误诊2例,诊断符合率95.56%。治疗上,所有患者均保留子宫并顺利出院。C组患者中,出现2例术中大出血,所有患者子宫恢复情况及血HCG指标均逐步恢复正常,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超结合血HCG检查在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早期诊断上具有较高价值,治疗上应在充分考虑患者具体病情及经济状况前提下,选择有效且合理的治疗方案。

  • 标签: 剖宫产术后 瘢痕妊娠 诊断 治疗
  • 简介:山西运城市卫生局于2008年7月13日上午公布,运城市9县区自7月13日发生首例蚊虫叮咬引发流行性乙型脑炎疫情以来,截至目前共发生病例60例,其中死亡19例,经过卫生防疫部门努力目前疫情已得到控制。为提高医生的防治能力特写此文。

  • 标签: 流行性乙型脑炎 治疗 诊断 卫生防疫部门 市卫生局 蚊虫叮咬
  • 简介:真菌性角膜炎是致盲率很高的感染性角膜炎,发病缓慢,近年来因广谱抗生素及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广泛应用,使其有增多的趋势。由于真菌性角膜溃疡多数病情严重,治疗困难,已成为当前致盲率很高的眼病之一。用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所谓“匐行性角膜溃疡”病例中,有很大一部分可能就是真菌感染引起。在发病上,南方多于北方;夏季农忙季节发病率高。在年龄职业上,多见于青壮年、老年及农民,现将资料报告如下。

  • 标签: 真菌性角膜炎 氟康唑 细菌性角膜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尿路感染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2021年7月~2023年6月本院诊治的小儿尿路感染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对照组使用头孢曲松钠治疗,试验组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血清炎性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试验组患儿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67%vs76.67%),有统计学差异(P<0.05)。2)和治疗前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IL-6、IL-8明显降低,试验组测定值更低(P<0.05)。3)试验组不良反应率稍低于对照组(10.00%vs16.67%),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儿尿路感染的症状表现不典型,应通过实验室检查确诊,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的效果确切,能显著降低炎症水平,值得推广。

  • 标签: 尿路感染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炎性指标 不良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北京疫情警报及旅游警报解除前SARS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半年余。医学界尤其是中国的医学专家们在临床工作中通过对患者症状及治疗效果的观察.进行综合分析及试验研究,总结出许多行之有效的诊断治疗方法,现将SARS的诊治进展情况总结如下。

  • 标签: SARS 诊断 治疗 流行病学 病原体
  • 简介:目的探讨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总结1990年1月-2001年6月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35例的外科诊断治疗方法。结果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临床表现均不典型,上腹痛最为多见,B超为首选的检查方法,确诊率较高,有极高的临床价值。本组男8例,女27例,以女性多见,年龄18—65岁。所有病例均行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效果满意。结论B超为诊断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首选方法,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为本病的苜选术式。

  • 标签: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诊断与治疗 囊肿切除 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 B超 成人
  • 简介: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VTE)的年发病率及死亡率超过50万人次,患者的危险程度不同临床背景相关联。深部静脉血栓(DVT)的诊断当前仍为临床难点之一,多达75%的患者临床疑有此病,但缺乏血栓形成的客观证据。此外,50%以上的静脉血栓病人无症状或从未接受过诊断。自1960年以来,对确诊的VTE病人一直采用肝素治疗。在1960~1990年30年间,VTE的治疗进展仅局限于由药丸改为肝素持续静脉滴注以及剂量计算圈的演变。近些年来,低分子肝素(LMWH)的发展已导致对VTE规范治疗的再评价。

  • 标签: 深部静脉血栓 诊断与治疗 急性深静脉血栓 低分子肝素 肺栓塞 静脉血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