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系面神经核或其下的面神经各段损害所致的面肌麻痹常见病,属于中医学“中风”范畴,俗称“歪嘴风”。以患侧表情动作丧失,口角下垂并偏向健侧为主要症状,其发病机制为由于机体正气不足,经络空虚,风寒或风热之邪乘虚侵袭经络.以致经气阻滞、经筋失养、筋肉纵缓不收而发病。我院主要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128例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中医 综合疗法 面神经 麻痹
  • 简介:病例:患者,女,37岁。因患者发现继发性肺结核而服用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和吡嗪酰胺督导抗结核治疗1月余,3天前出现午后畏寒、高热,体温最高39.5℃,自服退热药物后体温消退,次日下午体温再起,伴数次恶心呕吐,为胃内容物。我院门诊诊断为结核伴感染,给予静脉滴注硫酸依替米星氯化钠注射液(海南爱科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21004)。静脉滴注大概3min(约10mL)后,患者出现四肢及颜面麻木,呼吸急促,精神紧张,

  • 标签: 硫酸依替米星 神经肌肉阻滞 继发性肺结核 氯化钠注射液 静脉滴注 抗结核治疗
  • 简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peripheral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目前已发现糖代谢异常、脂代谢异常、微血管病变等可以导致DPN的发生。同时,Schwann细胞学说、免疫因素、神经生长因子及维生素缺乏等也被认为是DPN的发病机制。

  • 标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代谢异常 发生机制
  • 简介:目的利用周围神经外膜及生物膜套接吻合神经并在吻合处移植干细胞的方法治疗周围神经断伤,以提高神经功能的恢复速度和质量。方法于神经的远侧断端神经外膜做显微镜下清创、游离、扩张、外翻,向远端掀起剥离的神经外膜,长度不超过神经直径的2倍,用锐性刀片将神经束在显微镜下快速清创,使神经断面整齐;再修整神经近断端。根据神经外膜营养血管走行及断面神经束的解剖形态对合神经束。将近断端神经外膜周长三等分,成为三针的缝合点,一次性缝合三针,将神经近断端套入远断端扩张的外膜内,对神经外膜缺损严重无法套接者,以人工生物膜包裹断端并紧密套接,神经吻合间隙及周围外膜下浸润注入干细胞1.0mL。临床上应用23例,其中正中神经3例,尺神经5例,桡神经9例,腓总神经2例,指总神经4例。结果本组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个月。本组优13例,良6例,可4例,差0例。优良率82.5%。结论综合套接法联合局部干细胞移植治疗周围神经断伤,有效提高神经再生速度及感觉、运动功能的恢复质量,神经套接法综合研究治疗周围神经断伤前景广阔。

  • 标签: 神经外膜 人工生物膜 套接 干细胞 周围神经断伤
  • 简介:目的探讨丙戊酸(VPA)抑制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experimentalautoimmuneneuritis,EAN)的机制。方法36只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治疗组、模型组和正常组,每组12只,应用P257-81多肽与完全弗氏佐剂的混合液免疫治疗组和模型组大鼠。治疗组于免疫当天至第15天每天腹腔内注射300mg/kg丙戊酸钠,模型组、正常组同时点注射等量的PBS。观察发病情况,坐骨神经病理及免疫组化改变,检测外周血中Th17和Foxp^3+Treg细胞含量及淋巴结中肿瘤坏死因子OL(TNF-α)、1干扰素(IFN-1)、白介素17(IL-17)和β型转化生长因子(TGF—B)mRNA表达水平。结果治疗组的最初发病时间迟于模型组,其高峰期神经系统体征评分显著低于模型组,坐骨神经炎性细胞浸润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模型组与治疗组外周血中Th17、Foxp^3+Treg细胞所占百分比均高于正常组,治疗组外周血中Th17细胞所占百分比低于模型组,Foxp^3+Treg细胞所占百分比高于模型组(P〈0.05)。治疗组淋巴结中TNF—α、IFN-γ和IL-17的mRNA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TGF—β的mRNA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丙戊酸能够抑制EAN大鼠的自身免疫反应,对EAN有治疗作用。

  • 标签: 丙戊酸 神经炎 自身免疫性 实验性 大鼠
  • 简介:目的:研究蛋氨酸脑啡肽(Met.ENK)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的生长抑制作用及细胞周期的抑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Met.ENK作用后肿瘤细胞周期变化;Real.timePCR法检测Met.ENK作用后细胞内P21,P53基因转录量变化;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内P21,P16。磷酸Rb蛋白表达量的变化情况。结果:MTT法结果显示,Met.ENK对SH.SY5Y细胞有生长抑制作用,在Met.ENK浓度为10-mol·L。时抑制率为40%;流式细胞术证实Met—ENK作用后大多数细胞被抑制于细胞周期的G0/G1期,该期细胞数由63.97%变为87.73%;JP21的基因转录量是用药前的3倍,P53基因转录量是用药前的5倍;咒1,P16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磷酸Rb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结论:Met.ENK可以通过上调细胞周期蛋白依靠性激酶抑制因子虎1及抑癌基因P53的转录和蛋白表达量,下调Rb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将SH—SY5Y细胞的增殖抑制于生长周期的G0/G1期,表明Met.ENK的G0/G1期特异性周期抑瘤作用可以通过调节该途径产生。

  • 标签: 蛋氨酸脑啡肽 SH-SY5Y细胞株 G0 G1期 P21 P16
  • 简介:目的:研究文拉法辛对皮质酮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的信号通路。方法:以PC12细胞为研究对象,给予不同浓度(200—1000μM)皮质酮处理,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获得皮质酮的毒性浓度;在此基础上,考察文拉法辛对皮质酮所致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的量效关系;

  • 标签: 神经保护作用 文拉法辛 信号通路 抗抑郁药 PC12细胞损伤 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
  • 简介: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是全球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致病机制包括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两大方面,其中近10%的PD病例为特定基因缺陷所导致的遗传性PD。ATP13A2(即PARK9)基因突变会引发Kufor-Rakeb综合征(KRS),KRS是一种具有明显特殊临床特征的早发性帕金森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青少年期发病、运动障碍和肌强直症状。

  • 标签: 神经元损伤 多巴胺能 MPTP 基因缺失 神经退行性疾病 早发性帕金森病
  • 简介:研究证实由护理人员干预血管危险因素可有效降低心血管危险因素和血管风险,然而该措施费用高昂、耗时过长。要求患者和医疗专业人员定期门诊复诊。自我管理可以有效降低血压,通过网络支持自我管理可能会增加护理人员干预的有效性。与常规门诊相比,网络费用低廉。在治疗抑郁症、指导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体力锻炼、减轻纤维肌痛患者疼痛、减少心力衰竭患者病死率和住院率以及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方面均显示出网络干预的有效性。

  • 标签: 心血管危险因素 关节炎患者 网络管理 随机对照研究 血管病 护理人员
  • 简介: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的病理学特征是黑质致密区(SNc)多巴胺能(DA)神经元的进行性丢失和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异常聚集和沉积形成的Lewy小体。

  • 标签: 转基因小鼠 神经再生 SVZ 神经退行性疾病 Α-突触核蛋白 成年
  • 简介:目的:了解2012年某院神经外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价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查阅2012年该院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病历1760份,对2012年上半年和下半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年1—6月该院神经外科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6.57%(683/892),共使用25种抗菌药物,其中头孢菌素类药的使用最为广泛;DDDs排序前10位的抗菌药物中仅有拉氧头孢的DUI〈1,其余药物的DUI均〉1。2012年7—12月神经外科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0.05%(608/868),共使用36种抗菌药物,以头孢菌素类药为主;DDDs排序前10位抗菌药物的DUI均趋近于1。2012年7—12月该院神经外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为50.1DDD,较2012年1—6月的109.7DDD下降了59.6DDD(P〈0.05)。结论:通过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该院神经外科抗菌药物的使用有明显改进,趋于合理。

  • 标签: 神经外科 抗菌药物 应用分析
  • 简介:目的观察针灸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DCAN)临床疗效。方法90例糖尿病合并心脏自主神经病变诊断的患者,治疗组46例,其中男22例,女24例,给予硫辛酸(重庆药友制药)300mg加入100ml生理盐水静脉注射,1次/d治疗,连续2周,同时接受中医针刺治疗;对照组44例,其中男21例,女23例,给予甲钴胺(日本卫材株式会社生产弥可保注射液),维生素B110mg3次/d,连续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分析(HRV)的变化,并记录患者症状的积分。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6.9%比对照组68.2%高(χ2=15.79,P〈0.01)。HRV时域指标明显改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灸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具有较好的疗效。

  • 标签: 硫辛酸 糖尿病 心脏自主神经病变 心率变异性
  • 简介:磷酸二酯酶(Phosphodiesterase,PDE)水解细胞内第二信使-环磷酸腺苷和环磷酸鸟苷,降低细胞内第二信使的含量,进而影响下游信号转导,调节细胞内的生命活动。磷酸二酯酶2(PDE2)是磷酸二酯酶大家族的成员之一,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分布广泛,尤其在海马和杏仁核部分密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PDE2可能参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调节,而相应的PDE2抑制剂可能具有治疗抑郁、焦虑和学习记忆障碍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前景。本文综述了PDE2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调节中的作用及其抑制剂在治疗相关疾病的应用。

  • 标签: 磷酸二酯酶2 环磷酸腺苷 环磷酸鸟 中枢神经系统 学习记忆
  • 简介:本文以咖啡酸苯乙酯为先导物设计合成了一系列(1E)-2-(3',4'-二羟基苯基)乙烯磺酸苯酯类化合物作为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药物,并对其神经保护作用进行了活性评估,结果表明将咖啡酸苯乙酯的羧酸酯结构替换成磺酸酯结构后,在LPS诱导BV2细胞产生炎症测定药物神经保护活性的模型中,化合物的活性没有明显提高在过氧化氢H2O2诱导PC12细胞氧化损伤测定药物神经保护活性的模型中,所合成的化合物神经保护作用与咖啡酸苯乙酯处于同一水平。

  • 标签: 咖啡酸苯乙酯 乙烯磺酸苯酯 神经保护
  • 简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病变可以累及人体多个脏器,已成为仅次于脑血管和肿瘤之后的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糖尿病发病率为12%.而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中神经病变的发生率大约为10%,病变范围包括中枢神经、植物神经和周围神经,其中以周围神经病变最为常见。

  • 标签: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周围神经病变 S100Β 蛋白含量 髓鞘碱性 相关性
  • 简介:以咖啡酸苯乙酯(CAPE)为先导物,将其对位酚羟基或间位、对位两个酚羟基进行酰化,制备CAPE的前药,提高其稳定性和脂溶性。并采用了H2O2和6-OHDA两种模型对其进行了神经保护活性测定。结果显示目标化合物相较于CAPE能够更好地保护PC12神经细胞免受氧化应激损伤。此外,目标化合物也显示出了较强的血脑屏障透过能力。

  • 标签: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酰化(产物)反应 咖啡酸苯乙酯 神经保护剂 血脑屏障透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