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一、取新鲜楝树500g左右,用绳子将叶柄捆牢.再蘸上按3:7配制成的柴油水,每5m^2的舍悬挂2~3个楝树叶把,不要让畜禽碰到.5天左右更换1次。

  • 标签: 畜禽 驱蚊 楝树 叶柄 树叶 栏舍
  • 简介:农机化与农艺相结合,实行马铃薯与水稻双季轮作是一项新的农业试验项目,其特点是能充分利用北方地区的气候条件,通过双季轮作使马铃薯在初夏上市,抢占市场先机。初夏的马铃薯市场价格与大米相当,甚至高于大米,所以,马铃薯与水稻双季轮作,有利于农民脱贫致富、发展农村经济。

  • 标签: 轮作 水稻 技术 农民脱贫致富 市场价格 马铃薯
  • 简介:芜湖县是安徽省推广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较早的县,在成功开展了常规机插秧试验示范的基础上,连续两年进行了机插早稻试验。2006年芜湖县选择本县早稻主栽品种嘉兴8号、浙辐001和S9042开展机插试验,并与传统人工育插秧及直播进行产量比较,机插早稻平均单产6997.8kg/hm^2,较传统人工育插秧增产240~300kg/hm^2,较直播增产450~600kg/hm^2。

  • 标签: 机插秧 产量分析 水稻 试验示范 机械化技术 主栽品种
  • 简介:一、概述安徽省广德县地处皖东南,毗邻苏、浙、沪地区,耕地面积2.9万km2,属农业县。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和小麦,但在种植水稻品种上,周边苏、浙、沪地区以粳稻为主,而广德县以杂交为主。每一年,全县杂交中籼稻种植面积在2.3万km2左右,占耕地面积的90%。

  • 标签: 杂交稻 机插秧技术 示范 试验 耕地面积 水稻品种
  • 简介:日前,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彭少兵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与双季、中稻等生产模式相比,机收再生具有“三高二好四省”的优点:投入产出率高、劳动效率高、经济效益高,稻米品质好、市场前景好,省工、省种、省肥、省秧田。

  • 标签: 再生稻 高二 机收 华中农业大学 生产模式 劳动效率
  • 简介:随着中央1号文件的出台惠农政策促使广大农民购买农业机械的劲头高涨,目前农民所有麦联合收割机、延长其使用寿命、充分发挥其效率,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 标签: 稻麦联合收割机 保养 农业机械 使用寿命 农民
  • 简介:2000年安徽省宣城市组织技术人员赴上海考察,认为上海市的机械化水直播技术已经成熟,应引进安徽省宣城市推广,但宣城市水稻生产以种植杂交为主,上海以种植粳稻为主,粳稻用种量大(亩用种5kg以上),杂交用种量小(亩用种量1kg),杂交能否使用机械化直播,是该项技术能否在杂交产区大面积推广的关键。因此,2001年安徽宣城市在泾县安排了18亩杂交机械化水直播技术试验示范,通过精心管理实施,试验示范获得成功,平均亩产达千斤,与当地

  • 标签: 杂交稻 试验示范 水直播技术 机械化 宣城市 用种量
  • 简介: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是将收获后的主要农作物秸秆全部粉碎并均匀抛撒在地表,再根据下茬作物种植的要求应用秸秆还田机械进行埋茬,然后进行播种;秸秆还田后通过增施一定量氮肥和腐熟剂促使秸秆腐解,避免秸秆腐解与作物争氮。实施旱田秸秆还田的要配套实施适度镇压措施,实施水田秸秆还田的要在水稻栽插前使田水自然落干,以利于有害气体排放。

  • 标签: 秸秆还田机械 机械化技术 农作物秸秆 轮作 稻麦 有害气体排放
  • 简介:根据杂交机械化直播试验示范结果,简要介绍机械直播实施过程、秧苗管理、大田管理的技术要点及一点经验体会。

  • 标签: 杂交稻 机构化直播 水稻生产机械化
  • 简介:太阳能杀虫灯可以大量诱杀夜蛾、飞虱、蚊子、金龟子等害虫的成虫,有效减少农药施用次数和施用量,保_护生态环境,提高粮食品质。同时水稻生长季是太阳能资源最充沛的季节,而我国的硅胶管生产量目前居世界前列,_为太阳能杀虫灯应用于水稻除虫奠定了基础,课题组对鄱湖地区的三个粮食主产县进行了田间试验。

  • 标签: 太阳能 杀虫灯 水稻
  • 简介:1960年5月8日,第一代拖人在一片原野上竖立起建厂奠基石,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农机城”建设。国家在三年困难时期的调整,使拖工程不得不下马停建。留守人员艰难地继续着艰苦的创业,从生产水车链条、马车轴到试制成功并批量生产铁马6、铁马8小型拖拉机。1970年山东省组织重点工程会战,山东拖拉机厂作为重点工程之一重新上马扩建。1976年12月企业正式投产。

  • 标签: 传统 批量生产 小型拖拉机 试制成功 拖拉机厂 山东省
  • 简介: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快农业发展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目前各地正在认真贯彻落实。为了帮助广大读者了解有关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具体情况,本刊记者专门采访了省农机管理办公室韩盛副主任(以下简称韩)。

  • 标签: 山东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农机工作 补贴对象
  • 简介:由江苏省南通农业机械总厂等单位研制的五牌4LZY—1.5型油菜联合收割机于2001年12月2日在南通通过江苏省科学技术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同时通过江苏省农机管理局组织的批量投产鉴定。这种新型油菜联合收割机收割油菜的总损失率≤8%;出粮

  • 标签: 油菜联合收割机 科技成果鉴定 江苏省 南通 总损失率 科学技术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