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在沙棘果皮、种子、果渣中或果实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液体中可能含有数量可观的珍贵天然抗氧化剂。人们对寻找可代替合成抗氧化剂的天然抗氧化剂的兴趣逐渐上升,大量的研究也因此产生。据记载,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果实是黄酮醇丰富的来源,黄酮醇由异鼠李素的糖苷,五羟黄酮,4,5,7三羟黄酮醇组成。同时,还发现其它天然抗氧化剂浓度也很高,如原花色素,抗坏血酸,生育酚和类胡萝卜素。果汁从浆果中提取,引流至剩余的滤饼,

  • 标签: 黄酮醇苷 沙棘果渣 天然抗氧化剂 结构 合成抗氧化剂 果实处理
  • 简介:以青海清华博众生物技术公司沙棘维生素P粉提取工艺流程为主线,研究了由中性蛋白酶法、沙棘汁有机酸分步水解大豆蛋白制取沙棘维生素P多肽的工艺路线和方法。实验以水解度和分子量为指标,确定了联合水解的最适工艺。本实验得到的沙棘维生素P多肽产品,可作为营养保健产品直接食用,为沙棘和大豆蛋白的高附加值加工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 标签: 沙棘 大豆蛋白 维生素P 多肽 水解 加工技术
  • 简介:随机选取青海省生产的沙棘维生素P粉样品,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石墨炉法测定样品中铅含量,参考《化学分析中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指南》的方法,分析铅含量测定过程中的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包括溶液定容体积、称量、样品溶液铅浓度测定和测量重复性,计算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在该样品铅含量测定中,沙棘维生素P粉样品中铅含量为0.96mg/kg,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11mg/kg(置信度95%,包含因子K=2)。

  • 标签: 沙棘维生素P粉 测量不确定度评估 原子吸收光谱石墨炉法
  • 简介:基于远缘杂交技术路线,以引进的蒙古大果沙棘乌兰格木实生子代优株为母本,中国沙棘优良种源丰宁的优良单株为父本,开展了蒙古沙棘与中国沙棘两个亚种间杂交育种工作,对杂种F1表型性状分离规律进行了研究。发现杂种F1代性状分化严重,棘刺数、生长量、叶片、果实等性状的变异程度依次降低,以蒙古大果沙棘为母本的中蒙沙棘杂交能使F1代在株高、棘刺数两个性状上取得最为显著的改良效果。F1代群体雌雄比符合1:1自由组合规律,红果型、杂种F1代果蝇危害率差异以及在重要选种性状上的超亲现象的存在,为沙棘良种选育提供了理论与物质基础。

  • 标签: 沙棘 蒙古沙棘 中国沙棘 杂交育种 表型变异
  • 简介:沙棘维生素P粉样品经微波消解处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样品中铁、硒、锌、钾、钠、钙、镁、铜、锰、铅、砷、汞、镉等13种微量元素的含量。使用动态反应池技术消除了多原子离子对部分被测元素的干扰。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加标回收率在95.2%~101.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0%。

  • 标签: 微波消解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 微量元素 沙棘维生素P粉
  • 简介:通过对蒙古沙棘亚种优良品种与中国沙棘亚种优良类型F1代雄株的变异特性分析,建立了选择优良单株的标准,为叶用型沙棘选择育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沙棘 叶用型 F1代 雄株变异特性 选优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