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沙棘繁殖可以通过种子、嫩枝、硬枝、压条、萌蘖条或组培(表1)。过去曾经在一些苗圃开展过用分裂组织进行繁殖的试验(BurdasovandSviridenko,1988;MontpetitandLalonde,1988),但也仅是偶尔用用而已。最容易、最成功的繁殖方法仍是通过种子进行。种子繁殖非常适于生产建设防护林的植物,生产中不需要太多精细管理。另一种繁殖方法是无性繁殖,包括嫩枝扦插和硬枝扦插。Polikarpova等(1999)报道,沙棘可以通过取自夏末的半木质化枝条和充分木质化的叶状物,进行繁殖。传统的建立沙棘林的方法包括用充分木质化的枝条在苗圃进行育苗,然而,Kondrashov(1994)报道了一种的技术,即直接用长40~45cm、取自1年生枝条的插条,以垂直或有一定的角度插入土中35~40cm进行造林。据报道,这种方法的成活率达73%~100%。无性繁殖非常适于工业化种植园的建立。由于无性繁殖只有一个单亲,因此,后代与其完全相同,可以事先确定其性别和生长特征。

  • 标签: 繁殖方法 沙棘林 种子繁殖 无性繁殖 生产建设 硬枝扦插
  • 简介:本实验选用沙棘杂雄优一号进行了一系列关于比较不同激素,激素不同浓度,不同处理方法,不同基质,不同插穗长度对沙棘微扦插成活率的影响的有关试验,目的在于探讨提高沙棘微扦插成活率的基本条件,找出最佳的组合方案。试验结果表明GGR6号处理的沙棘插穗,沙棘微扦插一叶一芽、二叶二芽、三叶三芽、四叶四芽成活率分别为50%、66.67%、83.33%、93.33%,四叶四芽的成活率明显高于其他长度的插穗。ABT、NAA、IBA处理二叶二芽插穗成活率最高只有50%。GGR明显优于其他生长调节物质的处理效果。试验比较了不同配方基质对沙棘微扦插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沙∶草炭土=3∶2的比例混合的基质相比其它基质,比较经济而且扦插效果好,因此筛选出最适合沙棘微扦插的条件为四叶四芽的嫩枝插穗,使用100~200mg/kgGGR处理后,在沙∶草炭土=3∶2的混合基质中扦插。

  • 标签: 沙棘 微扦插 植物生长调节剂 处理方法 成活率
  • 简介:柳叶沙棘果实品质好,植株无刺或少刺,是栽培和育种的好材料.采用嫩枝扦插,全光喷雾繁殖柳叶沙棘可获62%~95%的生根率.生根时间较其他种类沙棘晚10~15d.植物生长调节剂萘乙酸和吲哚丁酸能提高生根率10%~20%.

  • 标签: 沙棘 无性繁殖技术 生根率 全光喷雾 萘乙酸 柳叶
  • 简介:本文综合阐述了沙棘育苗的各种技术,包括实生繁殖和以扦插、组培为主的无性繁殖,介绍了各种繁育方式在俄罗斯、蒙古和我国的研究现状,并在综合比较这些方法的基础上,建议以组织培养方式作为日后发展沙棘产业的主要技术措施。

  • 标签: 沙棘 实生繁殖 扦插 组织培养
  • 简介:沙棘是黄土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掌握其遗传改良和繁殖栽培研究进展对沙棘资源建设具有指导意义。由于沙棘是多用途树种,因此其遗传改良涉及多个性状、栽培模式也因造林目的不同而异。近年来,通过以选为主以及选、引、育兼顾的系统遗传改良,获得了许多果实大、产量、无棘刺的优良品种,同时在良种的繁殖和栽培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今后,应加强生长性状和雄株的遗传改良、积极开展造林模式以及现有林分改造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 标签: 沙棘 遗传改良 繁育技术 栽培模式
  • 简介:志义,男,1929年生,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多年来从事水土保持防护林学科的教学、科研工作。曾任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系(现水土保持学院)主任等职务,并曾兼任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常务理事及下属沙棘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顾问、《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编委会委员,1988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被水利部授予“八五”期间全国沙棘先进工作者称号。出版专著5部,发表科技论文50余篇,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多名。

  • 标签: 沙棘 水土保持 北京林业大学 林学 “八五”期间 水利部
  • 简介:测试了不同温、湿度和剂量下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对沙棘木蠹蛾(Holcocerushippophaecolus)幼虫的致病。实验设置了10℃、15℃、20℃、25℃、30℃5个温度水平,用高浓度(1×10^8个/ml)、中浓度(1×10^7个/ml)、低浓度(1×10^6个/ml)的白僵菌孢子液分别感染低、中、高龄的沙棘木蠹蛾幼虫。结果表明:在25℃,90%RH,1×10^8个/ml的浓度下,白僵菌对沙棘木蠢蛾低龄幼虫的致死效果最高,达到89%。高于或低于25℃时,白僵菌对沙棘木蠹蛾幼虫的侵染效果降低。相对湿度发生变化时,沙棘木蠢蛾幼虫死亡速度和死亡率明显不同。相对湿度为90%左右时,沙棘木蠢蛾幼虫死亡速度最快,死亡率最高;相对湿度低于70%时。沙棘木蠢蛾幼虫死亡率显著降低。

  • 标签: 白僵菌 沙棘木蠹蛾 幼虫 致病力
  • 简介:2014年对引进的11个沙棘品种在黄土塬沟壑区进行引种试验,通过对栽培后的物候、生长、保存率等进行观测和调查,发现引进11个品种保存率在44%-90%之间,多数保存率在60%以上;株20.5-42cm,地径0.47-0.66cm,冠幅11-19.5cm。初步性状表明,多数引进品种较为适应当地条件,继续开展试验研究,将为丰富这一区域经济型沙棘品种奠定较好的物质基础。

  • 标签: 沙棘 良种 引种 栽培 黄土高塬沟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