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玉米秸秆揉丝包膜机械化技术是一项新的青贮技术形式。对秸秆揉丝包膜青贮技术的先进性、可行性和应用成效等进行了介绍,该技术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秸秆 揉丝包膜 青贮
  • 简介:设计花生采收秸秆回收利用一体机,产品操作简单、体积小,适于每家每户独立拥有。重点研究了花生采收机的拔出花生、摘取果实及果实的分拣去杂等装置,同时响应国家禁止焚烧秸秆政策,设计了秸秆制动粉碎装置,粉碎后的秸秆可以直接回田也可打包用作牲畜饲料,省力环保,市场前景广阔。

  • 标签: 花生采收 秸秆粉碎 环保 全自动
  • 简介:生物技术的发展为果蔬作物的改良提供了新的途径。综述前人应用成果,概述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及分子标记在作物改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标签: 果蔬作物 基因工程 细胞工程 分子标记
  • 简介:介绍一种基于虚拟仪器的大型秸秆沼气智能化控制和监测系统,结合厌氧发酵的工艺流程,确定秸秆厌氧发酵的主要控制参数,实现沼气可持续生产的自动化设计方案。该系统主要包括酸碱可调的pH值监控系统、气压无堵塞上料系统、动态恒温厌氧发酵系统,沼液自动循环搅拌平衡系统,沼气流量监控系统和互联网远程监控系统。

  • 标签: 沼气工程 虚拟仪器 智能控制
  • 简介:通过对固态发酵条件的优化,提高黑曲霉固态发酵产β-葡萄糖苷酶的产量。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麸皮与油菜秸秆粉质量比、料液比、(NH4)2SO4添加量、接种量、营养液初始pH值、培养温度、培养时间等因素对β-葡萄糖苷酶的影响,再利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麸皮与油菜秸秆粉质量比6:4,料液比1:1.8,培养温度25℃,(NH4)2SO4添加量3%,接种量5%,营养液初始pH值4.7,培养时间4d;经优化后,固态发酵产酶平均酶活达127.4U/g,比优化前提高了50%。

  • 标签: 固态发酵 Β-葡萄糖苷酶 油菜秸秆
  • 简介:采用固态发酵法,进行了生产燃料乙醇的试验,同时尽量在相同条件下,研究了纤维素酶对甜高粱秸秆发酵产酒聋霹的影响。实验分2组,第1组为空白试验:酵母菌接种量为0.2%,发酵温度28℃。第2组为对照试验:酵母菌接种量为0.2%,发酵温度28℃,纤维素酶0.8%,发酵时间为114h。结果表明,第1组折算,甜高粱茎秆发酵产酒,体积分数为61%的乙醇得率为3.5g/100g;第2组折算,体积分数为61%的乙醇得率为6.56g/100g,比不加纤维素酶的乙醇得率提高了3.06%。

  • 标签: 甜高粱秸秆 固态发酵 纤维素酶
  • 简介:以Cr6+的清除率为评价指标,研究不同时间、温度、配比条件下的生物炭吸附性能,优化玉米秸秆与甘蔗渣生物炭的制备过程.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生物炭的吸附性能,单因素试验是研究炭化时间、炭化温度、生物炭配比对生物炭吸附性能的影响.正交试验是通过单因素试验选取比较优异的试验条件进行L9(34)的正交试验,通过分析比较得出最佳试验条件.单因素试验发现,混合生物炭对Cr6+的清除率在炭化时间1.5h,炭化温度500℃,生物炭配比0.50∶0.50时达到最高;正交试验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发现,炭化时间对Cr6+的吸附性能影响比较显著,而炭化温度、生物炭配比对Cr6+的吸附性能影响不显著,最佳吸附条件为炭化时间2.0h,炭化温度450℃,生物炭配比0.50∶0.50,在此条件下制备的混合生物炭对Cr6+的清除率可达88.74%.

  • 标签: 玉米秸秆 甘蔗渣 六价铬离子 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