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辣椒营养丰富,口感好,增强食欲,一直是倍受人们青睐的蔬菜种类,全国各地均有栽培.辣椒既适合露地栽培,也是保护地蔬菜生产的主要产品,因此用种量逐年上升.但由于种种原因,辣椒的生产用种常常会出现发芽率不高的现象,而影响产量和质量.因此,保证辣椒种子有较高的发芽率,则是制种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对辣椒发芽率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出提高辣椒发芽率的具体措施.

  • 标签: 发芽率 辣椒种子 保护地蔬菜 生产用种 露地栽培 制种
  • 简介:陕西宝鸡北部山区早晚温差大,光照充足,盛产中药材,尤其是丹参,丹参酮含量超过标准值5个百分点,产量稳定,效益较高,是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好项目。丹参人工栽培的关键是提高出苗率。但生产中大部分出苗率在50%~80%,个别地方出苗率仅有20%左右,严重影响了农民种植丹参的积极性和种植效益。查找原因,提出对策如下。

  • 标签: 北部山区 陕西宝鸡 丹参酮 出苗率 原因 种植效益
  • 简介:北京市延庆借助2019年在当地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机遇,依托本地良好的花卉产业优势和北京市巨大的园艺产品需求,积极谋划和行动,根据延庆资源特点、社会发展趋势,遵循统筹兼顾、基础设施配套、特色产业支撑等要求,规划建设占地55hm2的现代园艺产业集聚(HorticulmralBumnessDistrict。简称HBD)。该集聚集科技研发、生产示范、会展交易、休闲旅游等功能于一体。子项目康庄镇王家堡村主题村庄建设巳启动,多家园艺企业已入驻。

  • 标签: 世界园艺博览会 产业集聚 北京市 延庆 产品需求 产业优势
  • 简介:酿酒葡萄是新疆巴州大力发展的四大特色林果树种之一,分布于焉耆盆地。焉耆盆地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海拔高,空气湿度小,与"红酒之都"法国的波尔多地处同一纬度,加之焉耆盆地地理位置相对独立,远离工厂等污染源,栽培环境良好,是种植优质酿酒葡萄的理想区域,生产的葡萄糖度高,糖酸比协调,色泽深,品质好。截至2016年,全州酿酒葡萄面积为21.95万亩,年产量3.59万t。

  • 标签: 酿酒葡萄 焉耆盆地 特色林果 空气湿度 糖酸比 葡萄树
  • 简介:新疆焉耆盆地具有光热资源丰富、降水量少、昼夜温差大等自然优势,地处种植酿酒葡萄的“黄金纬度”,也是未来我国最优葡萄酒原料生产基地之一。截至2016年,焉耆盆地酿酒葡萄面积已达1.39万hm2。但该地区属于戈壁砾石,存在冬季低温冻害和土壤有机质缺乏、保水保肥能力差等问题,造成葡萄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园相不整齐、长势弱、产量、经济效益不高。笔者通过3年的研究与试验,

  • 标签: 酿酒葡萄 优质栽培技术 苗木成活率 焉耆盆地 保肥能力 光热资源
  • 简介:陕西商洛茶地处秦岭腹地,为我国茶的最北缘。商洛茶叶品质优良,芽叶肥壮,水浸出物丰富,特别是影响香气和滋味的芳香物质、氨基酸等含量高,茶多酚、咖啡碱含量适中。独特的生态环境造就了商洛茶叶“色绿、香高、味醇、形美、耐冲泡,且富含锌、硒等多种微量元素”的独特品质。

  • 标签: 商洛 效益分析 茶区 夏秋茶 利用 品质优良
  • 简介:地处秦岭北麓的西安市长安,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交通优势,按照引进大项目、培育大产业、发展大企业、建设大园区、创造大效益的发展方向,建成了西安鲜花港、西安秦北世纪花园产业园、西安木禾林生态园、西安星辰鲜花示范园区,西北一流的自动化花卉种苗生产企业——盛洲园艺科技产业示范中心等五大类型花卉企业。

  • 标签: 秦岭北麓 区位交通优势 木禾 种苗生产 世纪花园 示范园区
  • 简介:为了对新选育的叶菜型甘薯品种进行鉴定,加速新品种跨省区推广应用,根据2003年全国甘薯试会议安排,4个叶菜型品种参加全国试,以台农71为对照.福建省试点由福建省农科院耕作所承担,现将试验结果小结如下.

  • 标签: 甘薯 叶菜型品种 品种资源 产量 病虫害防治
  • 简介:为在生产上给辣椒制定合理的氮肥施用方案提供理论参考,采用无土栽培方法,以6份辣椒自交系为材料,研究了营养液中氮素浓度为正常水平的20%条件下辣椒形态、物质积累和氮吸收利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开花期,氮胁迫造成辣椒SPAD值、株高、开展度显著下降;在成熟期,氮胁迫造成辣椒果实干物质量、果实干质量比以及果实的氮含量显著下降,叶片和茎秆干质量与正常施氮组差异不显著,叶片干质量比、茎秆干质量比以及单株氮吸收效率大幅增加,但氮利用效率大幅下降;氮胁迫还对叶片、茎秆氮含量与单株氮利用效率等一些性状间的相关性造成了影响。推测,氮胁迫下辣椒整个生长周期都以营养生长为主。

  • 标签: 低氮 辣椒 生长 氮吸收利用效率
  • 简介:我们用辣椒(Capsicumannuum)栽培种(已导入了灯笼椒CapsicumchinenseL^3基因)的种内F2代群体(2016株)和种间F2代群体(3391株)(由灯笼椒与Capsicumfrutescence杂交产生)对灯笼椒抗烟草花叶病毒属病毒的L^3基因进行定位。通过L^3基因抗性紧密相关的AFLP分子标记的BAC文库的分析,揭示出番茄抗病同源基因12的存在。通过简并PCR技术,对来自35株不同辣椒的同源基因12的部分或全部编码序列进行克隆,且在种间组合中产生了17个遗传标记。图谱显示:L^3基因位于12同源基因标记IH1—04和BAC—end标记189D23M中间,L^3基因定位于包含两个不同BAC重叠群的区内,这两个不同的BAC重叠群分别由4个和1个无性系组成。DNA纤维荧光原位杂交揭示这两个重叠群被约30kb隔开。DNA纤维荧光原位杂交结果和BAC无性系的Southern杂交表明在高度重复序列中富集包含L^3基因位点的。Southern杂交表明两个BAC重叠群包含多于十个的12同源基因拷贝体。相反,对于种间F2代群体,,重组后代没有结合位点,在种内F2代群体中,该结合位点存在于两个不同的BAC重叠群内,这两个不同的BAC重叠群分别由7个和2个无性系组成。而且,两个群体间结合位点分配的不同表明在含有L基因位点的区域连锁不平衡。

  • 标签: 抗烟草花叶病毒 荧光原位杂交 高度重复序列 DNA纤维 基因定位 基因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