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竹子作为一种重要经济植物,具有经济、生态和文化价值。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以竹类植物为对象的基因序列得到克隆与验证,基于BPG(2012)更新系统,截至2014年底,已经有3913个竹子基因得到确证,这些基因覆盖了竹亚科的3个族,隶属19个属30个种。文章统计分析了已确认的基因描述、基因类型和参考序列情况,展望了竹子基因发展态势。

  • 标签: 竹种 BPG 基因 全基因组测序 基因参考序列
  • 简介:比较油茶幼林套种黄花菜和油茶纯林栽培的生长结实和投入产出差异,结果表明,在其他经营措施一致的情况下,油茶套种黄花菜4a后树高、地径、冠幅、分枝数和单株结果数均高于纯林,其中树高、地径、单株结果数分别达到1.66m、3.52cm、142个,增加了9.89%、14.66%和33.96%,显著促进油茶生长结实差异。套种黄花菜,可收获花、花粉和根等产品,不仅经济效益好,且生态价值高,是适宜丘陵红壤地发展的油茶幼林套种的良好生态栽培模式。

  • 标签: 油茶 套种 黄花菜
  • 简介:节能降耗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文章通过对林业行业耗能最大的重组竹地板行业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重组竹地板加工工艺划可分为4道工序:竹束加工工序、坯料加工工序、地板成型工序、油漆成品工序,其各工序所占能耗比例依次为47.20%、45.93%、3.30%、3.56%。能源消耗主要为电和竹碎料,其中电耗比例约占13.98%,竹碎料焚烧耗能约占86.02%;有效控制竹碎料使用量,是重组竹地板加工行业实现节能降耗最有效的措施。

  • 标签: 重组竹地板 生产工序 能耗 节能
  • 简介:在桥梁工程的施工建设中,裂缝是经常会出现的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且影响了交通运输行业的正常发展。因此,在施工流程方面,为了进一步降低施工建设中所产生的裂缝问题,就要从管理过程中的多方面入手,例如施工人员的管理,施工流程的设置等,这样才能保证桥梁工程施工建设的质量,为交通运输事业提供更加优良的保障。为此,本文重点对施工建设中所产生的裂缝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希望能够有效的解决桥梁工程中的裂缝问题。

  • 标签: 桥梁施工 裂缝 问题 原因
  • 简介:退耕还林工程是迄今为止我国最大的生态建设工程,是减少水土流失、减轻风沙灾害、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现以陕西省富县为例,通过比较2005年底和2014年底退耕还林完成情况,分析了退耕还林后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及措施,同时分析了退耕还林工程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推动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 标签: 退耕还林 生态环境 富县
  • 简介:在世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情况下,低碳经济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随着中美木质林产品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木质林产品的碳排放问题逐渐受到各国的关注。分析了中美两国木质林产品的贸易现状,从隐含碳的角度,运用投入产出法估算出近10年来中美两国木质林产品贸易中的隐含碳排放量,并运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对木质林产品贸易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经对比发现,中美木质林产品贸易存在的隐含碳排放主要是由于贸易结构不合理、生产技术不先进、减排力度不均衡、缺乏国际合作等问题导致。提出了调整进出口结构、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加强国际合作等政策建议。

  • 标签: 中美贸易 隐含碳 投入产出法 木质林产品
  • 简介:分析了诸暨市林地承包中流转方式、承包面积、承包费用、支付方式、合同签订时间、承包年限、承包程序、承包合同期满后处置方式等情况,并指出其存在的大户承包积极性呈增长趋势、但承包面积比例小,承包程序复杂、操作比较困难,承包合同中有各种瑕疵、难以强制纠正,政策导向与实际操作有矛盾之处等问题.

  • 标签: 浙江诸暨 林地承包 合同规范
  • 简介:运用SWOT方法系统分析了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竹产业发展所具有的优势、劣势及面临的机遇与威胁,提出南平市建阳区竹产业发展的战略、对策与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南平市建阳区竹产业发展优势比较明显,同时具有前所未有的机遇,但也存在着劣势和外在威胁;应结合本区域自身特点,扬长避短,实现竹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竹产业 SWOT分析 可持续发展 南平市建阳区 福建
  • 简介: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基础上,建立了水资源生态足迹的计算模型,分析了安徽省2005—2013年水资源生态足迹和水资源承载力的演变历程。2005—2013年,安徽省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人均水资源承载力呈波动变化趋势。水资源生态足迹由三个二级指标构成,包括生产用水生态足迹、生活用水生态足迹以及生态用水生态足迹。安徽省历年人均生产用水的生态足迹所占比最大,远远超过人均生活用水和人均生态用水的生态足迹,而人均生态用水所占比最小。从安徽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三个评价指标来看,2005—2013年,全省人均水资源利用一直处于盈余状态,即历年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均未超过人均水资源承载能力,但历年盈余程度变化较大,波幅达到1.88hm2/人;全省人均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1,压力指数最小的年份为0.36,最高达到0.95,接近临界状态;安徽省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逐年下降,由2005年的0.86hm2/万元下降到2013年的0.34hm2/万元。总体而言,安徽省水资源的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但历年降水量的不稳定造成水资源总量的时大时小,同时人均用水消耗量一直呈上升趋势,使安徽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 标签: 水资源生态足迹 水资源承载力 水资源盈余 评价指标
  • 简介: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测绘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并且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的工作中是非常严谨的,为此,测绘工程要不断进行改革,不断改进测绘工程技术、设计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测绘工程与现代科学更好的结合、保证测绘工程质量、工作效率。因此,本文首先对测绘工程系统控制和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探讨,并详细分析了目前系统控制和质量管理的现状,针对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改革途径,以期促进测绘工程为我国社会的发展提供优质的测绘服务。

  • 标签: 测绘工程 质量管理 控制分析
  • 简介:随着我国宏观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推进集体林权配套改革成为社会对集体林权改革的共识。因此,加强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变迁的研究,对于明确集体林权配套改革方向、深化社会宏观经济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不同历史时期集体林权制度对于产权主体的不同界定,将集体林权制度变迁的历程划分为4个阶段,并运用经济学的生产与消费、博弈论、制度经济学等理论对4个阶段的经济动因做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历次集体林权制度变迁的方向是与国家当时经济社会环境紧密相关的,历次集体林权制度变迁实质均是国家基于宏观经济最优化目标下的制度安排,与在此安排下农民作出的微观理性选择的结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成功实施均是宏观制度安排与微观理性选择相一致的结果。

  • 标签: 集体林权 制度变迁 经济动因 理性选择
  • 简介:2008年以来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明晰了集体林木资源的产权关系,稳定了林地的承包经营关系,但也造成了农户家庭经营规模偏低,不利于实施集约经营,限制了集体森林资源经营效率的进一步提升。采用Probit模型对辽宁省10个样本县、50个样本村、500户样本农户参加林业合作组织的行为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显示:村内林业合作组织数量、农户是否接受过林业科技服务、林地面积、家庭人口数量、人均耕地面积、农户家庭成员是否担任干部及人均收入等因素对农户参与林业合作组织的行为有显著影响。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林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提高林业合作组织服务功能,进而推进农户森林资源的规模化经营。

  • 标签: 集体林权 林业合作组织 农户意愿 影响因素
  • 简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换为化学能,捕光色素结合(LHC)蛋白与色素形成的复合体在捕获、传递和转化光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研究毛竹(Phyllostachysedulis)LHC基因结构及表达模式对于揭示其在毛竹光合作用中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毛竹基因组中的LHC基因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在毛竹中共有29个LHC基因同源序列,其包含的内含子数量为0~5个。序列分析表明,29个LHC基因编码的蛋白分别属于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的捕光色素结合蛋白家族LHCⅠ和LHCⅡ。LHCⅠ包含5个亚家族(Lhca1-Lhca5),除了Lhca4含有3个成员外其他亚家族只有1个成员;而LHCⅡ包含6个亚族(Lhcb1-Lhcb6),每个亚家族的成员不同,其中Lhcb1的成员最多为7个。亲疏水性预测表明,不同亚家族成员存在着一定差异。蛋白结构预测发现,29个蛋白均包含导肽和成熟蛋白,具有跨膜结构域,均包含色素结合位点;其中12个蛋白的组成以α-螺旋为主,17个蛋白的组成以随机卷曲为主。基因表达谱分析表明,大多数LHC基因主要在叶片和花序中表达,笋中略有表达,而根和鞭中几乎检测不到表达。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毛竹LHC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 标签: 毛竹 LHC基因 结构 表达模式
  • 简介:毛竹实生苗造林因其成本低、易操作、便于引种等优势被生产上广泛利用。文章总结了毛竹开花林分的特征、促进开花结实的措施,分析了桂林毛竹种子生产与实生苗需求的状况,以期为毛竹实生苗造林提供参考。

  • 标签: 毛竹 开花结实 种子生产 实生苗 桂林
  • 简介: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利用SWOT分析法,对贵阳观山湖区内的经济社会条件、林业发展现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研究,为制定林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提供参考.

  • 标签: 林业 生态文明 SWOT
  • 简介:毛竹笋用林是湖州市广大林农的主要收入来源,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的外移严重影响着笋用林的正常经营。文中基于对东林镇3个村30户农户的调查,分析了笋用林经营和经济效益下降的原因,提出了加快林地林权合理流转、加大科技投入、积极探索经营性专业合作社和促进经营规模化等建议。

  • 标签: 毛竹笋用林 经营现状 对策与建议 湖州市
  • 简介:多学科介入绿色基础设施的研究拓宽了该领域的研究内容,对绿色基础设施研究框架的梳理可以使其主体领域、发展趋势、研究热点逐一显现出来,为绿色基础设施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通过科学知识图谱分析绘制软件CiteSpace,对目前绿色基础设施领域取得成果进行系统研究,发现目前绿色基础设施研究发展呈扩散型,研究成果数量以美国为首,主体涵盖景观、城市、生态、规划、管理5个主要侧重角度,研究热点主要包括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服务、雨洪管理等。最终通过整合图谱信息发现,目前GI研究存在两大缺陷:审美及文化的缺失、实施及管理的缺乏。

  • 标签: 科学知识图谱 绿色基础设施 研究前沿
  • 简介:以临安市为研究案例,根据2003—2013年的统计年鉴数据,借鉴IPCC提供的碳排放相关数据及估算法,计算得出临安市近11年的工业碳排放量呈坡形曲线变化、先升后降,表明前5年的工业迅速增长及后6年的碳减排已收到成效;利用LMDI模型进行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结果表明总人口数、人均生产总值、能源利用效率是临安市工业碳排放的推进因素,工业化率、能源结构是临安市工业碳排放的衰减因素;结合计算结果的图表分析提出,作为一个中等城市,临安市应控制城市人口规模,加强能源结构调整,推进农村建设和产业结构优化,使工业碳减排成为城市良性发展的主要动力。

  • 标签: 工业碳排放 工业化率 能源结构 因素分解 浙江临安
  • 简介:实施好天然林保护工程对保护天然林资源,改善林区民生,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总结了山西省实施天保工程的主要做法及经验,并并针对工程实施中存在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 标签: 山西省 天保工程 对策建议
  • 简介:对北京地区38个公园绿地的春季观花木本植物的个体观赏特征及整体景观特色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城市公园绿地中应用的春季观花木本植物有70余种,全部为落叶树种,以观花灌木种类为最多,体现了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的地域性;应用频度超过80%的春季观花木本植物有15种,以寓意美好的传统花木为主,而应用频度超过40%的春季观花木本植物仅有28种,仍有大量春季观花植物需要推广;花期时序分布以四月份最为集中且重叠性较高;花色以白色系、红色系及黄色系为主。显著的花相、艳丽的色彩和集中的花期构成了北京春季植物景观繁花景象和色彩冲击力的基础。

  • 标签: 绿地 春季 木本植物 观赏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