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3 个结果
  • 简介:当前我区林地管理的主要问题是:1.有林地向其它地类逆转严重,净增有林地面积比例低。据我区森林资源第四次连清复查结果推算,全区有林地平均每年转变为其他地类的面积达18.35万公顷.相当于同期年平均人工造林面积的81%。其中转变为非林业用地28800公顷、疏林地29800公顷、无林地104700公顷、灌木林地7700

  • 标签: 林地管理 森林资源 林业用地 人工造林面积 林地面积 无林地
  • 简介:该文以河南省为例,探讨了旱涝灾害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重点分析了水利建设、生态建设对防治旱涝灾害的重要性及其相互关系。同时,文章还分析了在山丘地区建设“绿色水库”与平原地区建设“黄色水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只有增加森林植被覆盖,才能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进而从根本上减轻旱涝灾害。

  • 标签: 水土流失 旱涝灾害
  • 简介:儋州蚂蝗岭地区水土流失历史悠久,既有地质脆弱和自然作用力的客观因素;又有人为的生产活动违背客观规律的重要原因,而人为因素是主要的。其治理原则应坚持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以生物措施为主,工程措施为辅,实行坡、田、林、水、沟、渠综合治理。发挥多部门的通力合作,争取多渠道,多形式的资金投入,坚持治理与保护并重,合理开发,促使这一地区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

  • 标签: 地区 部门 治理 资金投入 合作 协调发展
  • 简介:以2004年、2010年、2016年长汀县的遥感影像为数据源,探索长汀县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分布规律,并采用PSR模型选取7个关键因子对长汀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分级评价。研究表明:3期的长汀县生态环境质量等级均以较安全、理想安全为主,分别占了总面积的82.79%、90.24%、92.31%。2004~2016年等级为很不安全、不安全的区域从6.25%下降到1.35%,且向临界安全、较安全转化明显;等级为临界安全转为较安全的区域面积、较安全转化为理想安全的面积相对较大,分别为235.28km^2、317.83km^2。总体看来,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效果显著。

  • 标签: 遥感 PSR模型 水土流失 生态评价
  • 简介:<正>杏树在河南栽植面积不小,但由于其座果低,经济效益差,从而损伤了果农进一步发展的积极性。从1993年开始,鲁山县林业局对全县的几个大杏园进行了科学的管理指导,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其具体指施如下:一、高接换头,配制授粉枝。杏树白花授粉结果很少或不结果,而许多杏园由于果农不懂技术,造成整个杏园仅栽一个品种,造成座果极低,通过配制授粉枝,大大提高了座果。二、疏去过密枝,打开光照。杏树是喜光树种,遮光造成许多花败育,是造成座果低的另一重要原因。通过树形改造,改原来自然树形为自然开心形,座果明显提高。

  • 标签: 座果率 如何提高 树形改造 自然开心形 高接换头 杏花败育
  • 简介:在春季,科学播种已层积催芽成功的刺五加种子,13天出苗,至35天出苗结束;其中裂口露白种子出苗52.3%,未裂口露白优良种子出苗15%;至9月上旬保苗44.92%。通过实验提出了种苗损失系数值和播种当年提高出苗、保苗的措施要点。

  • 标签: 刺五加 种子 出苗率
  • 简介:在贵州全境建造石头梯田来减少水土流失的现象十分普遍。但此项技术本身却有其固有的风险性。石头梯田通常比土质的梯田高,填在石头挡墙中的土壤的量更大,更易导致梯田的垮塌,也会减少梯田上部的土壤,降低土壤的养分和水分含量。石头的挡墙会威胁土地的长期生产力,因为一旦石头挡墙垮塌,所有的碎石就会堆积在下部的梯田中,使耕作十分困难。这种垮塌现象会通过增加地表径流而形成冲沟,使向下的沉积物运输增加。尤其是梯田之间的人工排水道使这种风险加剧。因为这种排水道使降水很难渗人土壤中,使土壤的保水和蓄水能力下降,从而造成作物的受旱。水流通过排水道输送的速度加快,很容易造成水流的汇集,增加洪水泛滥的可能性。由于建造了排水道,即使一般的暴雨,也会因为输送速度的加快而导致洪峰升高而成灾。因此,对水土流失的工程治理方式不应该取代、而应该与好的土地管理策略相结合。尽管土地利用方式有所改变,但通过采用新技术和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此类的土地上仍可获得最高的产量。图7表1参14。

  • 标签: 石头梯田 水土流失 可持续性 滑坡 环境管理
  • 简介:从森林资源及森林资源与水土流失的关系的角度,论述了山东省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森林资源稀少且分布不合理乃是根本原因。

  • 标签: 森林资源 水土流失
  • 简介:背景:植物生长分析与模拟是植物科学研究的重要学科。相对增长,涉及植物生长的分析,植物的大小,有更多或更少的独立出现在不同的研究小组,在不同的时间,并提供了强大的工具,用于评估植物和植物种群的生长性能和生长效率。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如何将这些孤立的方法可以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一致的方法建模相对增长。方法:回顾分析和建模方法,结合现有的相对生长和应用相结合的方法(piceo西加云杉(奉。)卡尔。)从北威尔士干分析数据(英国)和英国的花旗松(花旗松(pseudotsugdMIRB。)Franco)产量数据表。结果:结果表明,结合不同植物生长分析实验室的方法和使用它们的同时,我们可以推进和规范相关的植物生长的概念。特别是增长乘数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模拟相对增长。另一个有用的技术是最近推出的规模标准化的相对增长。结论:模型的相对增长主要有2个目的,1)的增长性能和效率和效率的分析,预测未来或过去的增长。这使得相对生长适合生长在树木年轮重建所需的概念,气候变化与森林衰退研究和跨学科研究项目在植物科学领域。

  • 标签: 相对增长率 建模方法 植物生长分析 相对生长率 生长性能 分析实验室
  • 简介:<正>最近,我同有关部门的同志到陕西省的榆林地区和延安市,就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问题作了一些调查,感到他们的经验、做法很好,效果显著,颇受启发。榆林地处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过渡带。过去这里生态环境恶劣,风沙危害极其严重,大片农田、牧场和村庄被流沙侵蚀,建国初期林草覆盖仅为1.8%。由于生态环境恶化,经济发展极为缓慢,群众生活困难。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榆林地区在国家的支持下,坚持不懈地开展固沙治沙,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到1996年底,沙区造林保存面积达1460万亩,林草覆盖达到38.9%,沙漠腹地营造万亩以上的成片林165块,建成总长1500公里的4条大型防风

  • 标签: 建设生态农业 陕北地区 水土流失面积 榆林地区 综合治理 林草覆盖率
  • 简介:运用定位监测研究了雷竹林不同垦复方式(块状垦复、沿等高线带状垦复和全垦)下地表径流量和氮素养分流失状况。结果表明:垦复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地表径流,与未垦复林地相比,块状垦复减少幅度最大,平均减少23.49%;带状垦复次之,减少18.93%;全垦减少幅度7.52%。就土壤中全氮养分的维持而言,块垦效果优于带垦,带垦好于全垦;不同垦复方式对土壤中铵态氮含量的维持有一定差异,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不同垦复方式径流中的泥沙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全垦〉未垦复(对照)〉带垦〉块垦;块垦和带垦分别较全垦减少泥沙流失10.60%和8.02%,林地的水土保持效益十分明显。

  • 标签: 雷竹林 耕垦方式 林地垦复 地表径流 氮素养分
  • 简介:一、问题的提出我国是个少林的国家,森林复盖只有12%,居世界第120位。森林分布极不均匀,就以省份的森林复盖值看,高的达50%以上,少的省(区)只有0.3%。据有关资料记载,全国沙漠、沙漠化土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1.4%,每年毁林面积2000万亩,植被的破坏,造成水土流失面积达150万平方公里,气候干早,生态失调,危害国计民生。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已由建国初期的3.5亩,降到现在的1.56亩,相当于世界平均耕地面积的四分之一。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人口逐年增加,人均占有粮食也要增加,2000年要达到800斤,这个任务也是艰巨的。因此,农

  • 标签: 沙漠化土地面积 生态失调 国民经济基础 人均占有粮食 国土面积 土壤侵蚀模数
  • 简介:2015年7月至8月,安徽省林业厅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组成12个复查组,对全省2002--2005年退耕地生态林造林保存情况进行了复查验收。本次复查采用抽样调查方式,共抽查了29个县(市、区)2557个小班,面积抽样比为1.31%。同时成立2个监督组,对复查工作质量和廉政情况进行跟踪督查。

  • 标签: 生态林 退耕地 安徽省 面积 保存 合格率
  • 简介:以不同年龄和高度的丝绵木(Euonymousbungeanus)做砧木,进行了小果卫矛(Euonymusmicrocarpus)的嫁接试验。结果表明,3~4年生、1.5~2.5m高砧木有利于枝接接穗的成活;砧木年龄和高度对芽接成活影响不大,但是对接芽越冬后存活产生了较大影响,砧木越高越有利于接芽越冬。

  • 标签: 砧木 嫁接 成活率
  • 简介:垂榆UlmuspumillaLinnevTenueSrwang。又名垂枝榆。是白榆的一个栽培品种。树干较弯,枝条纤细、柔软下垂,冠型如伞,姿态古朴。是城镇绿化、美化环境的重要树种。培育垂榆多采用枝接法,但嫁接的成活不高。因此,我们采用垂榆春季芽接技术,成活达到95%左右,不但提高了垂榆繁殖系数,而且也降低了成本。兹将垂榆芽接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 标签: 成活率 垂榆嫁接 城镇绿化 栽培品种 嫁接方法 繁殖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