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生物技术是新技术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正在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林业研究和生产中,将对林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 标签: 生物技术 林业 分子标记 转基因
  • 简介:生物技术在竹子育种上有重要意义。从组织培养、分子标记、开花人工诱导和群因工程育种4个方面总结了生物技术在竹子研究中的应用情况,并探讨了将来可能的发展前景。

  • 标签: 竹子 育种 生物技术 应用研究
  • 简介:现代生物技术和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给竞技体育带来了冲击和挑战.现代生物技术和纳米技术有助于对运动员的选拔和培训,可推动体育生物科学的发展,有效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但是,采用人类基因图谱进行运动员的选拔培养会给体育运动带来何种影响?运用基因治疗运动员,利用纳米药物调节某些基因的表达以达到提高运动能力的目的,是否会违反体育运动的公平竞争原则或损害运动员的健康等值得探讨.

  • 标签: 现代生物技术 纳米技术 竞技体育
  • 简介:许多不同的技术可以促进农业生产力的持续增长,生物技术是其中最重要和最有前途的方法.因为生物技术不仅可以增加生产力,而且在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中起重要作用,应用生物技术可以生产高产、优质、高抗性和无病植物,同时也可以提高育种效率和促进食品的工业化生产.苏云金杆菌抗虫基因是目前生物技术领域中应用最广泛的例子之一,由此而产生的抗虫植物正在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的商业化生产.本文综述了苏云金杆菌抗虫基因的研究进展和它在未来林木遗传工程中的应用.表4参68.

  • 标签: 植物 生物技术 苏云金杆菌 抗虫基因 树木 遗传工程
  • 简介: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法,对利用光皮树果油与地沟油制取生物柴油在全生命周期的能耗和环境排放进行定量分析,并将分析的结果与传统柴油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原料生产的生物柴油在使用阶段的CO、NOx、HC、CO2排放比例最高,而SOx排放主要是在生产环节和种植环节产生的。在全生命周期中,两种原料生产的生物柴油能耗要大于传统柴油,CO2排放量显著减少,NOx、HC排放高于传统柴油,CO、SOx排放与传统柴油相当。利用两种原料制取的生物柴油在全生命周期中的能耗和环境排放相较于传统柴油未展现出明显的优势,但在CO2减排和废弃物利用方面优势显著。

  • 标签: 生命周期评价法 生物柴油 能耗 环境排放
  • 简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以教书育人为主要功能的校园里,环境建设作为校园文化的一个方面.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此背景下,现代化的学校对校园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一切从满足师生的学习、生活、工作等需求出发,体现以人为本的中心理念,努力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空间。人创造环境环境反育人。校园的绿化和美化,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绿色校园可以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对生命及生活的热爱。良好的校园环境、人文环境还可以提升学校品位.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通过校园环境建设,广大师生参与植绿、爱绿、护绿活动中,更新了思想观念,增强了环保意识,成为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生态环境的生力军。

  • 标签: 环境生物 绿化 校园环境建设 单位 学院 湖南
  • 简介:在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对温度变化对长春花生物碱代谢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将60d龄长春花放在温箱内在30℃和40℃下培养,测定短期(小时)温度变化对长春花生物碱代谢的影响,在20℃、25℃和35℃温度下培养,测定长期(天)温度变化的影响。在短期的40℃胁迫过程中,文朵灵、长春质碱和长春碱含量均有显著提高,但经6h处理后文朵灵和长春质碱恢复至30℃培养条件下长春花的水平。40℃高温处理2小时后,长春花根部的长春质碱含量提高了近40%。较长时间的高温胁迫可以持续促进文朵灵和长春质碱的含量,且20℃下含量高于25℃条件下,35℃条件下积累的含量最高。对于较长时间的长春碱,培养的温度越高其含量出现的峰值越早,之后恢复到正常水平。而长春新碱在长时间处理过程中持续获得积累,并在35℃条件下积累的水平最高,到16天时其含量达到了0.027mg·g-1。这些结果表明,高温有利于长春花生物碱的积累,同时这种积累特点也与处理时间紧密相关。

  • 标签: 长春花 温度 处理时间 生物碱
  • 简介:基于125个样地调查数据对浦江县公益林物种组成进行分析,继而研究公益林群落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浦江县公益林共有物种266种,其中乔木层104种,马尾松的重要值最大;灌木层132种(其中48种为乔木幼苗),格药柃的重要值最大;草本层78种,里白的重要值最大。(2)浦江县不同森林群落类型的群落物种丰富度在数值上表现为阔叶林群落>针阔混交林群落>毛竹群落>杉木林群落>松林群落>灌木林群落。(3)坡度和海拔因子对浦江县公益林物种多样性分布影响较为显著,随着坡度的增大,群落间的相似性呈先减弱后增强再减弱的趋势;随着海拔的增加,群落间的相似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 标签: 公益林 α 多样性 β 多样性 坡度
  • 简介:<正>据德国《工程师协会信息报》报道,奥地利图尔思农业技术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开发出一种新型生物塑料,这种称之为“FASAL”的热塑性塑料是以刨花、锯未为原料,加工时在原材料中掺入一定比例的玉米粉,在制

  • 标签: 热塑性塑料 生物塑料 技术研究所 再生原材料 奥地利 玉米粉
  • 简介:通过生物防火林带结构模式的研究,对泰顺县火灾现场进行实地调查后,研究和分析常绿阔叶林中不同植物种类的抗火性、耐火性和燃烧性,筛选出用于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的植物种类,并进行生物防火林带造林试验、结构与配置、造林规格及位置的研究。试验表明,由乔木-亚乔木-灌木构成复层结构,配置境界、主、副防火林带,结合山脊、山谷位置的防火林带,能达到理想的生物防火效果;对木荷、杨梅、茶叶等17个树种进行枝叶含水量和抗燃时间的测定的结果表明,杨梅、木荷、女贞、山杜英、甜槠、广玉兰、红花油茶、油茶、茶叶等树种可选为生物防火林带造林,其防火和阻燃性能比较理想。开展生物防火林带造林,经检查造林保存率与成活率均在85%以上,幼树生长良好。

  • 标签: 生物防火林带 木荷 营造技术 浙南地区
  • 简介:文章详细介绍了南澳的特有水果——冰糖石榴的形态特征、生长规律及栽培技术、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为发展乡土特色优稀水果提供技术指导。

  • 标签: 南澳 冰糖石榴 生物学特性 栽培技术
  • 简介:对比化学修复与物理修复,生物修复具有投资少、修复时间较短、对周围环境干扰少等优点,在湿地修复中具有广阔的运用前景。生物修复包括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动物修复及三者之间的联合修复。微生物修复和植物修复运用较多,动物修复运用很少。联合修复中仅微生物-植物修复运用较多,但联合修复技术具很大的发展空间,值得深入研究。

  • 标签: 微生物修复 植物修复 动物修复 联合修复
  • 简介:乌鲁木齐市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属荒漠植被区,降雨量极少,生态环境比较脆弱。随着西部大开发和我国林业产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市绿化事业有了突飞猛进发展,但同时,我市每年都有上万亩的林木资源发生严重的病虫害。这些病虫害主要有春尺蠖、杨梦尼夜蛾、蚜虫、红蜘蛛、介壳虫、温室白粉虱、榆树小蠹虫、白粉病、腐烂病、锈病等以及外地传入的一些新的病虫害种类,病虫灾害在有些地方连年不断,造成林木资源的损失和园林景观的损失。据统计,我市园林病虫害发生面积,已由80年代初的几百亩上升到2005年的5万亩左右。随着我市造林面积的扩大,引进外来树种进行造林的面积也在扩大,大量的新的虫害种类在增加。同时原有的病虫害种类也有蔓延之趋势。

  • 标签: 林木病虫害 生物控制技术 病虫害种类 应用 防治 林木资源
  • 简介:随着生产生活资源的过度开采,日益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迫使人们开始重视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而在资源开采的过程中,林业采伐作业对环境的影响最为明显。林业采伐作业中的环境保护技术已成为国际林学界研究的重点,并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其宗旨就是解决林业采伐作业过程中带来的环境保护问题。本文首先对林业采伐作业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然后阐述了林业采伐作业的环境保护技术应用,并提出了在资源开采中较为合理的环境保护对策,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有效借鉴。

  • 标签: 林业生产 采伐作业 环境保护
  • 简介:古树是活的文物、历史的见证,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悠久历史文化的象征。本文从太原市现存古树内在生长环境的水、肥、气、热、病害与虫害和外在生长环境的地理位置、社会环境分析,探讨了古树复壮的技术和应采取的措施。

  • 标签: 古树 环境 复壮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