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印度林业工作者》2007年5月报道:长期以来,印度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贫困。独立后,印度采取了许多措施摆脱贫困。根据计划委员会2001年报告,近25年里,处于贫困线以下的人口比例显著下降,从1973—1974年的54.9%减至1999—2000年的26.1%。但处于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却因总人口的增加,未见明显减少。据2003年的估计,印度赤贫人口仍达2.6亿,他们大多数住在农村。

  • 标签: 林业工作者 印度 脱贫 计划委员会 总人口 贫困
  • 简介:中国科学院专家日前建议,我国应进一步强化森林管理,挖掘碳汇潜力。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李胜功表示,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汇,在缓减气候变化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 标签: 森林管理 强化 挖掘 陆地生态系统 中国科学院
  • 简介:一、原料充足,成本低.效益好生产非木材人造板的原料主要是农作物的秆茎和废杂物,废杂物主要指废塑料、废纸张、纸壳等。在我国种玉米、棉花、麻类、水稻、花生、小麦等不下20多个品种.比较集中在18个省(区)。这些秆茎平均年产量为3亿多吨,如要利用这些秆茎的10%,经破碎、拌胶、热压或贴面等一系列工序加工成的非木材人造板,每年可生产出3800多万立方米。这种板材因其原料充足,如果能通过技术攻关,使人造板性能更加改进,在耐用上延长时间,这实质上也体现了成本的降低。二、市场广阔,供不应求由于我国国民经济在逐年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趋提高,对人造板材的需求量必将逐年加大。据有关专家预测:到本世纪末,下个世纪初,我国人造板材产量最多可达500万立方米。目前我国年产量仅在260万立方米之多,而那时实际需要将达到800万立方米以上,如此之大的缺口仅靠木材加工已无法满足。由于市场容量大,发展非木材人造板生产前景广阔,再者随着经济生活的提高,不仅家具需用板材.建筑、房屋、包装、船舶、车辆广告、生产生活的许多领域也需大量板材.目前,我国每千人平均拥有2.6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消耗量的1/10。

  • 标签: 人造板材 非木材 废杂物 技术攻关 农作物 人造板生产
  • 简介:文章以2007年赤峰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并结合赤峰市相关单位提供的统计数据,以及近年来的林业生态建设实践发展,主要从林业用地、三网绿化、人居环境林建设、坡耕地绿化和工矿废弃地绿化对赤峰市生态用地潜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赤峰市城市森林建设有一定的资源发展潜力

  • 标签: 城市森林建设 森林资源 赤峰市 潜力分析 林业生态建设 调查数据
  • 简介:<正>藤在尼日利亚城乡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为人们提供生活、生产资料,而且以藤的采伐及加工,发展起藤业,为人们提供了就业的机会,增加了国家的税收。正当藤的商业日益增加时,藤资源的消耗越来越大。过量的资源开发利用威胁着藤业的发展。有关藤的用途、资源状况、人工栽培、加工等科学研究及其市场贸易信息,又被科研、信息单位

  • 标签: 尼日利亚 发展潜力 藤家具 科学研究 持续经营 持续利用
  • 简介:<正>红安县位于鄂东北大别山南麓。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制约,使这个革命老区县尚未摆脱贫困。全县土地面积17.96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3.44万公顷,林业用地7.2万公顷。该县有悠久的银杏栽培史,据县志记载,万历乙酉年间就栽培银杏,尤以明末清初“公孙树盛行,满地华盖”。至清末,全县有银杏大树10万多株。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因素,历史上红安银杏资源曾屡遭破坏,许多千年古树和自然群落

  • 标签: 银杏生产 红安县 银杏叶 银杏种子 银杏资源 银杏大树
  • 简介:由华南植物园王瑞江博士主持的广东科技计划项目《野生观赏蕨类植物的筛选与栽培技术研究》近日通过专家组验收。此项课题筛选出包括琼南风尾蕨、延羽卵果蕨、深绿短肠蕨、新月蕨等22种各具特色的野生蕨类植物供城市园林和家庭园艺使用。

  • 标签: 观赏蕨类植物 园林造景 野生蕨类植物 发掘 华南植物园 计划项目
  • 简介:文章从城市绿化、城市环境、城市景观、经济成本几方面阐述了上海市发展屋顶绿化的主要出发点,介绍了上海屋顶绿化的发展现状,包括屋顶绿化的分类及相干关实话要求,目前屋顶绿化的数量和分布情况以及政府的相关政策等。

  • 标签: 屋顶绿化 上海市 城市绿化 城市环境 城市景观 经济成本
  • 简介:以海南棕榈藤现状调查数字为基础,结合海南棕榈藤资源实际情况和国内外棕榈藤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充分分析海南棕榈藤目前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潜力,为今后海南棕榈藤产业的发展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 标签: 棕榈藤 发展现状 潜力分析 海南
  • 简介:林木生物质能源作为一种十分重要和有效的现代生物质能源利用方式,在我国的发展时机已经日趋成熟。我国丰富的林木生物质能源资源和大量的宜林荒山荒地为发展林木生物质能源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基础。基于2005年对我国部分省区林木生物质资源调查和第六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对各类林木生物质能源资源的潜力进行初步估计;并从森林多功能性、林业可持续经营和产业发展的阶段等方面对我国林木生物质能源资源的可利用性进行了分析。

  • 标签: 林木生物质能源 森林多功能性 可持续经营
  • 简介:植物种群的竞争密度效应在森林经营理论和实践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长期以来的研究内容。对在无自然稀疏和有自然稀疏状况下有关植物群落的竞争密度效应的两个倒数方程的差异进行了理论分析。这为分析森林种群的动态和评价森林经营效果提供了理论依据。参20。

  • 标签: 植物群落 竞争密度效果 自然稀疏群落 非自然稀疏群落 森林种群 森林经营
  • 简介:将制造商和供应商关系引入到产品差异化模型中,分析了厂商之间分享平台和非分享平台策略选择。研究发现:在分享平台下,制造商从很多潜在的供应商中选择一个供应商,降低了制造商采购的期望价格;当平台分享差异化程度很小时,下游的两个制造商将选择分享一个公共平台。关于平台分享的福利后果,研究发现:两个制造商选择分享同一个平台,增加了消费者福利,也增加了总剩余,同时减少了产品差异化程度。

  • 标签: 分享平台 差异化竞争 制造商和供给商关系
  • 简介:美国审计总局2006年6月22日报告显示,美国每年消耗的木材,其数量大于金属、塑料与石块水泥的总和。

  • 标签: 林业科研 美国 压力 竞争 审计
  • 简介:产业竞争力最终体现在产品、企业及产业的市场掌控能力。迈克尔·波特在"钻石模型"中指出了影响产业竞争力的五类因素,即进入壁垒、替代品威胁、买方及卖方议价能力和现存竞争者。造纸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是林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分析中国造纸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竞争指数,测算中国造纸行业国际竞争力。结合波特五力模型,分析了中国造纸产业的国际竞争环境。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正经历从不具备比较优势到具有比较优势的转变期,但是在国际同行业竞争中仍处于相对不利的位置,主要表现为行业进入壁垒较低、对供应商和购买商的议价能力较差、存在较大的产业竞争压力、替代品的威胁开始显现,最后针对结论提出相关建议。

  • 标签: 造纸产业 国际竞争力 五力模型
  • 简介:科学评价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潜力,是合理开发利用生态旅游资源、促进自然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文章采用美国土地管理局的风景资源管理系统和中国山岳观赏旅游地评价因子模型树,从风景质量、区位条件和区域经济背景3个方面对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潜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良好的风景质量、区位条件和区域经济背景,开展生态旅游的潜力较大。文章还对降低或减少生态旅游对海南坡鹿等野生动物的干扰提出了建议。

  • 标签: 海南坡鹿 风景质量 区位条件 区域经济背景
  • 简介:河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对其农民增收、新农村建设和农业发展意义重大。资源潜力估算是产业发展的基础。运用曲线估计研究了河南省的现实资源潜力和长期资源潜力。结果表明,河南省的生物质能源资源现实潜力较大,目前资源储量可达8269.8万t。从长期来看,河南省的生物质能源储量水平将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

  • 标签: 农林剩余物 生物质能源 资源潜力
  • 简介:林木生物质能源区域发展潜力的评价是林木生物质能源合理、有效开发和利用的基础及前提,影响着其未来的发展规模、发展战略以及发展可持续性。基于2013年中国31个省区相关数据,引用PSR理论模型构建林木生物质能源区域发展潜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熵权法和TOPSIS法对各省市的林木生物质能源发展潜力进行评价,将各省市林木生物质能源的发展潜力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和较差4个等级,指明阻碍其发展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产业发展和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林木生物质能源 区域发展潜力 PSR模型 TOPSIS
  • 简介:因生源市场的复杂性,高校生源战略管理需要良好的竞争情报工作。其质量受情报人员对本校情况的了解水平、对竞争情报源的掌握程度及对各种竞争信息之间存在的复杂的相互关系的逻辑分析强度等因素的影响。要提高生源战略管理竞争情报质量,必须要提高情报人员的素质,加强竞争情报资源建设,并对情报工作实施较强的制度控制等。

  • 标签: 高校战略管理 生源战略 竞争情报 情报工作质量
  • 简介:回顾近几年木材产品(主要包括原木、锯材及人造板等)的贸易情况,可知我国近年来木材产品进口已远远大于出口,成为世界木材进口大国。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国内对木才产品的需求将更为旺盛,而且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面临新形势,分析了影响我国木才产品竞争力的诸多因素。并从中寻找“入世”后的机遇。

  • 标签: 中国 木材产品 进出口贸易 WTO 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