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现代发展带来了全球的环境问题。面对全球的环境问题,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人们认为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急剧膨胀的人口增长所导致的,他们对环境问题具有不可推卸的主要责任。与此相对,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人们认为环境问题在根本上是源于以发达国家或地区为首设置的不平等社会制度或结构问题所导致的。然而,归责并不能解决问题,面对全球的环境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实际方案才是第一要务。我们有理由相信,基于对发达国家或地区和发达中国家或地区的两种不同视角的分析,当我们把人类整体的繁荣昌盛作为思考问题的起点时,一种能力方法理论可以支持我们提出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全球环境正义理论。

  • 标签: 现代性发展 环境正义 人口增长 不平等社会制度
  • 简介:通过对菏泽市实地调查研究,从遗传、物种、生态系统、景观4个层次对菏泽市域范围植物多样现状进行分析,指出菏泽市植物多样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菏泽市城市特点提出编制植物多样保护规划、完善城乡绿地规划、保护湿地、建立保育中心、修建生物廊道和建立生物多样监测网络体系等保护措施与生态管理对策,以期为菏泽市植物多样的有效保护和利用提供依据。

  • 标签: 植物多样性 现状 保护对策 菏泽
  • 简介:为筛选适应北京地区气候的耐热白桦种源,丰富北京园林绿化植物种类,对收集的5个不同种源白桦种子做发芽率试验、生长量实验,试验结果:5个种源中KYY种源的种子表现最差,但种子耐高温能力最强。5个种源1-2a温室实生幼苗和3a生圃地实生苗生长量分析,株高生长表现较好的是KYY种源;地径生长量最大也是KYY种源。因此,在筛选抗逆性种源时,单纯以种子判定抗逆性是不科学合理的,必须结合种源生长情况。

  • 标签: 种源 筛选 抗逆性 北京
  • 简介:在沈阳地区,对9个丁香品种初期生长量和成活率等指标进行测定评价。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对当地的适应表现不同,其中紫丁香和小叶丁香的适应较好。对各测定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累计贡献率达到85.76%的2个主成分因子。对各品种的主成分得分和综合得分值分析表明,紫丁香的综合得分最高,其新枝和地径生长量高,成活率为94.67%,株高生长量达到了27.40cm,为供试品种中最适宜在沈阳地区栽植的丁香品种。

  • 标签: 丁香 适应性 沈阳
  • 简介:中国古老月季对现代月季的形成和发展起了关键的作用,深入发掘中国古老品种的育种潜力是培育具有中国本土特色新月季品种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部分中国古老月季品种和野生种、现代月季品种进行人工杂交和天然授粉试验,由结实率统计筛选出具有较高杂交亲和的古老品种,为进一步的人工杂交育种提供依据。适宜作母本的品种主要集中在以下12个种质即AliceHamilton,Bermuda’sYellowMutabilis,GloiredesRosomanes,Hume’sBlushTea-scentedChina(Laos),OldBlush,TeanBachSisley,软香红,一品朱衣,月月粉,月月红,云蒸霞蔚,紫香红。其中Bermuda’sYellowMutabilis,Hume’sBlushTea-scentedChina(Laos),一品朱衣,月月粉和月月红这5个母本材料亲和能力最强,与多个父本材料均可杂交结实。在自然授粉条件下,这5个母本材料的结实能力也表现最佳,可获得较多果实和种子。在父本材料中亲和能力最好的品种为古老月季LilacRose和现代月季GeorgeVancouver。

  • 标签: 古老月季 亲和性 杂交育种
  • 简介:以龙岩市永定区桉树人工林10块皆伐伐区的标准地选取40株伐倒木数据为基础,对普通常用阔叶树二元立木材积表以及福州、南平、漳州、三明等地科研人员研制的桉树二元立木材积表进行适用检验,结果为福州研制的二元立木材积方程V=0.00005526D1.9060912-0.0029994DH1.0324886-0.9687141/D+7.3639912/DH通过F检验,总相对误差0.6%,平均系统误差-0.2%,均小于规定的土3%.该方程编制的二元立木材积表适用于龙岩市永定区桉树林分蓄积量的调查测定.

  • 标签: 桉树 材积表 蓄积量 适用性
  • 简介:"道生"极具"生态"智慧。这不仅是老子及道家思想的基础,也是成就中国智慧中"生态"蕴含的主要条件。"道生"禀天地阴阳之气,其节奏及韵律的生成与转换旨在促生万物生命的生态共荣。"道生"与"道法"二义,从"生"之本根缘发,凸显其智慧性,继而悟解人何以由天地自然道化而成。这使得人的发展、人的社会运行机制及精神文化存在,既是生态转换及"道法"的延伸,也积聚着"道生"的生态智慧。这不但有对"和"的生成及运演逻辑等多层面给予有机体验、深度阐释及哲辩证,而且是对宇宙自然、生命生成、人生构建的智慧聚合,这必然含蕴社会把控及精神平衡。郭店楚简"太一生水"之论与老子"道生"论的关系紧密。"太一生水"较之"道生",或许更加直观、形象、实在,其节律表述也更形象,且有着"成"与"辅"的双向、交叉及循环,因而对生命生成展示的节律状态不但更加直观明晰,而且直接显化"道法";"道生"与"太一"之生,乃至"太极"之生相互联系。这些作为智慧性的表达,内在一致且同一,其区别或许主要在于话语表达及述者的不同。我们释解乃至体验"道生"智慧,不仅需生命肌体活动的整体参与,更含蕴精神体验,或其本身即表征精神生态特性。而这其中,不仅蕴含丰富的精神生态资源,还呈现中国古代人生命活动及精神体验的本来状态;对精神活动与自然之道和人的躯体存在的生态有机,有着精到的哲显化。

  • 标签: “道生” “道法” 生态智慧 中国智慧 “太一生水” 精神生态
  • 简介:选取5种在北京地区生长良好的地被竹白纹阴阳竹(Hibanobambustranguillansf.shiroshima)、翠竹(Sasapygmaea)、箬竹(Indocalamustessellatus)、鹅毛竹(Shibataeachinensis)、黄条金刚竹(Pleioblastuskongosanensisf.aureo—strlatus),根据常用的园林用植物适应标准,利用综合指数法评价了这5种地被竹在北京的适应。评价结果显示,这5种地被竹在北京地区的适应强弱顺序为箬竹〉黄条金刚竹〉鹅毛竹〉翠竹〉白纹阴阳竹,评价结果与其在园林中的实际表现一致。文章还探讨了这5种地被竹在北京地区的园林应用形式,以期为园林工作者提供参考。

  • 标签: 地被竹 适应性 综合评价 应用形式 北京
  • 简介:基于当代乡村地理学、文化生态学、新考古学等理论,以聚落地理学为契入点,从人类文化与空间特质的视角对贵州省务川县仡佬族聚居地的环境背景、聚落形态、农田景观进行探析。在仡佬族村寨整体大环境背景下,对颇具典型的务川县龙潭民族文化村的景观构成、空间要素、路网格局、民居样式等异质景观进行深入的调研分析,发现仡佬族村寨景观的研究价值及诸多严重制约村寨的保护及发展的现存问题。由此对龙潭村的村寨景观开展了遗存保护与旅游发展控制统筹规划,为寻求山地民族村落景观与农业观光适宜发展实施的应对策略提供参考,探索一条地域民族村寨保护与发展之路。

  • 标签: 聚落地理 仡佬族 山地 村寨形态 农田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