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流感即猪流行性感冒。猪流行性感冒是猪的一种急性、传染性呼吸器官疾病。各个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猪对本病毒都有易感性。本病的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天气多变的秋末、早春和寒冷的冬季易发生。本病传播迅速,常呈地方性流行或大流行。发病率高,死亡率低(4%~10%)。病猪和带毒猪是猪流感的传染源。其发病特征为突发,咳嗽,呼吸困难,发热及迅速转归。猪流感是猪体内因病毒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猪流感由甲型流感病毒(A型流感病毒)引发,通常暴发于猪之间,

  • 标签: 猪流感 猪流行性感冒 带毒猪 呼吸系统疾病 呼吸困难 发病特征
  • 简介:为了防止今年秋天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卷土重来,美国农业部动植物检疫局(USDAAPHIS)正在探讨使用疫苗来防治禽流感,阻止疾病传播的可能性。政府机构公布了有关禽流感疫苗使用的两项行动:一是要求提交为国家兽医储备供应疫苗的提案;二是发布通告,即动植物检疫局将发布一份在高致病性禽流感爆发期间使用疫苗对环境造成潜在影响的评估报告。

  • 标签: 高致病性禽流感 疫苗使用 美国农业部 储备 动植物检疫 疾病传播
  • 简介:为了应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再次长发,美国农业部动植物检疫局(APHIS)再度向有意向和能力供应充足欧亚H5型(EAH5)禽流感疫苗的生产商发出了邀标书。截至目前,美国农业部动植物检疫局尚未允许使用疫苗来应对高致病性禽流感,但已展开准备工作,以确保在使用疫苗的决定下达时已经建立起疫苗储备。在暴发高致病性禽流感之时,需要对疫苗的功效、使用后的影响(包括贸易影响)进行充分考虑方可使用疫苗。

  • 标签: 禽流感疫苗 美国农业部 标书 高致病性禽流感 动植物检疫 生产商
  • 简介: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其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近年来,该病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并给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也造成了人的感染和死亡.我国对该病防控高度重视,通过落实免费强制免疫等一系列政策和技术措施,使疫情得到了稳定.

  • 标签: 高致病性禽流感 综合防治 A型流感病毒 烈性传染病 经济损失 世界范围
  • 简介:流感不仅对家禽生产带来巨大损失,更重要的还威胁到人类安全,在该病防控研究方面,虽然通过不同亚型不同地区的流行情况制作了疫苗,但由于其变异性强等特性,防治效果并非完全有效,将转基因技术用于抗病育种为从根本上达到抗禽流病毒感染提供了可能,因此,笔者将家禽转基因的制作方法和禽流感抗病育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单介绍。

  • 标签: 转基因 禽流感 抗病育种
  • 简介:2015年5月5日某蛋鸭养殖场带8只产蛋期蛋鸭到我处就诊,8只蛋鸭有3只死亡,其余精神萎靡不振。经问询,鸭场存栏蛋鸭2000只,产蛋骤降,有零星死亡,有的精神不振。治疗4d,疗效不明显。

  • 标签: 蛋鸭 病毒病 防治 产蛋期 养殖场 死亡
  • 简介:犬细小病毒感染是由犬细小病毒感染引起的,以严重肠炎综合征和心肌炎综合征为特征的犬科和鼬科动物的重要传染病,治愈率低,故危害严重。1发病情况2014年10月31日,一只2月龄哈士奇公犬,体重3.7kg,前来兽医院就诊,该犬就诊前3-4d开始呕吐,拉稀,呕吐物中带有红色血液,近两日食欲费绝,今日开始排出恶臭的酱油样血便,在其他医院已治疗3d。该犬精神不振,食欲废绝,眼结膜潮红,

  • 标签: 犬细小病毒感染 犬细小病毒病 重要传染病 哈士奇 兽医院 公犬
  • 简介:纵观对禽类肿瘤的研究多集中在病毒引起的肿瘤方面,这不仅因为其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更在于其还可作为人类肿瘤或癌症的动物实验模型。在养禽生产实践中,常见的禽病毒性肿瘤包括马立克氏病(MD)、白血病/肉瘤(ALS)、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症(RE)、淋巴组织增殖症(LPD)和大肝大脾病(BLS)等。马立克氏病病毒(MDV)是第一个用实验证明具有致肿瘤作用的疱疹病毒,是研究病毒性肿瘤特别是疱疹病毒肿瘤的理想实验模型,同时,MD也是广泛使用疫苗预防的肿瘤性病毒病。

  • 标签: 肿瘤病 马立克氏病病毒 临床鉴别诊断 动物实验模型 组织增殖 养禽生产
  • 简介: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我国于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H7N9型禽流感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被该病毒感染均在早期出现发热等症状。易感染的动物有家禽类(如鸡、鸭、鹅),其他禽类(如鸽)也比较容易感染。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3年4月3日印发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防控方案及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 标签: 禽流感疫情 素质培养 安全防范 病毒感染 家禽 流感病毒
  • 简介:2014年11月,一养犬户带来2条3月大的德国牧羊犬就诊,说是前3d才买的,打了一次犬防疫针以后开始不欢,经临床检查:病犬表现为呕吐、腹泻,并带有血便,体温39.5℃左右,精神沉郁,触摸腹腔、肠道,有疼痛感觉,食欲废绝。血液学检查,血清总蛋白量下降至4.8%,红细胞压容为51,白细胞总数明显减少,取病犬粪便用犬细小病毒快速测试卡测试,结果呈阳性反应,因此,这2条病犬被确诊为犬细小病毒病。

  • 标签: 犬细小病毒病 防疫 临床检查 德国牧羊犬 白细胞总数 阳性反应
  • 简介:猪圆环病毒病由圆环病毒Ⅱ型(PCV2)引起,主要感染5~13周龄的猪,可引起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猪皮炎和肾病综合征(PDNS),增生性坏死性肺炎(PNP)以及怀孕母猪的繁殖障碍等疾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消瘦和体表淋巴结肿大、腹泻、黄疸、贫血、死亡以及其他诸多症状。

  • 标签: 猪圆环病毒病 猪链球菌病 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 增生性坏死性肺炎 诊治 并发
  • 简介:近几年,通过走访不同规模的猪场,发现副猪嗜血杆菌与圆环病毒混合感染的病例越来越多,给养猪场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副猪嗜血杆菌属革兰阴性短小杆菌,形态各异,血清型种类较多,易与其他病菌混合感染,特别是与圆环病毒(PC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混合感染最常见,引起严重的呼吸道疾病和关节肿胀。

  • 标签: 副猪嗜血杆菌 圆环病毒 混合感染 短小杆菌 浆膜炎 血清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