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试验结果表明,施N比施P更有利于多叶芒麦叶面积的增加、叶片干物质的积累,且施N后鲜草产量和种子产量明显比施P的高,而N、P合施后会得到更大的经济效益,其中以N10+P10效果更优,播种后的第二年和第三年两年的年均鲜草产量可达7844.55kg/hm2,种子产量可达1500.45kg/hm2.

  • 标签: 施肥 多叶老芒麦 产量
  • 简介:贾慎先生治学严谨、造诣精深、为人豁达、平易近人,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他所钟爱的草地科学事业,为我国草学的繁荣发展和人才梯队的建设呕心沥血,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先生率先研究了中国草地的分区,对40亿亩草原进行了区划,揭示了我国草地资源的基本特征和地区分异,为草地研究和合理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被我国广泛采用。

  • 标签: 草原学 草业科学 草地资源 科学事业 合理利用 特征和
  • 简介:2008~2011年在互助县东沟乡进行了短芒披碱草与芒麦、垂穗披碱草的生产性能及经济性状比较试验,表明短芒披碱草的产草量及产籽量比其他两个品种高,产籽量差异极显著,而且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是青海省农牧区草地建设,退耕还草和生态治理的优良牧草品种。

  • 标签: 短芒披碱草 品种比较试验
  • 简介: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对不同密度、刈割高度对芒麦生物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返青初期芒麦种群在不同密度处理下,单位面积上的总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差异显著(P<0.05)。成熟期,芒麦种群不同密度处理下,单位面积各生物量指标差异不显著;不同刈割高度,单位面积各生物量指标差异极显著(P<0.01)

  • 标签: 密度处理 刈割处理 生物量
  • 简介:贾慎先生(1912-1988),山东省曲阜人,1937年毕业于北平大学农学院,留校任教。抗日战争期间曾在山东、西北区农林实验场、西北农学院、西北师范学院等地任教,抗战胜利后在北平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任教。1950—1988年在北京农业大学从事草地学教学、科研等工作。历任教授、教研室主任、中国草原学会理事长、《中国草地》主编,

  • 标签: 草地学 《中国草地》 科学 北京农业大学 师范大学 抗日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