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2 个结果
  • 简介:氏杆菌,是由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以流产、不孕和睾丸炎为特征。本流行广泛,几乎遍布世界各地,不仅危害畜牧生产,而且严重损害人类健康,仅在拉丁美洲,该病每年造成至少6亿美元的损失,而20世纪90年代美国这一数字平均为1.5亿美元。该病应预防为主,加强强制免疫的力度,尽量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对于该病的治疗,首先要做到早期的诊断;其次是选用特异的抗菌素联合用药。目前急性期的治疗多以西环素加利福平,或者头孢曲松、利福喷汀和多西环素三药联用,或者左氧氟沙星与利福平联用治疗急性期效果均较好。慢性期治疗原则是采用中医中药疗法或中西医结合疗法,中药治疗慢性期具有疗效确切、运用灵活、药源广等特点,已成为我国治疗慢性期的主要方法。

  • 标签: 布氏杆菌病 人畜共患传染病 中西医结合疗法 治疗原则 左氧氟沙星 畜牧生产
  • 简介:多杀性巴氏杆菌在鸭、鸡、鹅、火鸡等家禽中易发,尤其鸭易感,对未接种禽霍乱疫苗的鸭子致病率很高,日死亡率可高达10%以上,对已接种禽霍乱疫苗的鸭子仍可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笔者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一起病例,现将诊治经过报道如下.

  • 标签: 种鸭 多杀性巴氏杆菌病 发病特点 临床症状 剖检变化 诊断
  • 简介:引起猪呼吸道症状的疾病很多.诸如猪高致病性蓝耳、猪链球、猪瘟、传染性胸膜肺炎、流行性感冒、巴氏杆菌等等,而且很多病种的临床症状相似,都以体温升高,精神沉郁、喘气、咳嗽、呼吸困难.间质性、胸膜性肺炎等呼吸道症状出现。笔者经过临床观察.结合当前疾病多发的特点,将猪蓝耳和猪巴氏杆菌混合感染的防制介绍如下。

  • 标签: 猪巴氏杆菌病 猪蓝耳病 防制 传染性胸膜肺炎 呼吸道症状 流行性感冒
  • 简介:一、发病情况江苏省盐城市唐某饲养385头猪.其中41日龄6l头.65日龄54头,92日龄67头,117日龄59头,151日龄73头,173日龄7l头.均已预防仔猪副伤寒苗和猪瘟疫苗。2005年6月下旬,当地连续下雨。2005年7月3日65日龄的猪发病,后全群猪陆续开始发病。截止7月25日.发病猪为215头。死亡23头。

  • 标签: 圆环病毒 巴氏杆菌 混合感染 发病情况 临床症状
  • 简介:2016年10月,云南省某猪场发生了一起以体温升高、呼吸困难、消瘦虚弱、心包炎、胸膜炎、关节炎为主要特征的疫病,通过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剖检等临床诊断以及涂片染色镜检、病原分离培养、生化试验等实验室检测确定为副猪嗜血杆菌感染,通过采用药敏试验筛选出的敏感性药物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及加强饲养管理与卫生等常规治疗,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 标签: 副猪嗜血杆菌病 诊断 治疗
  • 简介:犊牛大肠杆菌又称为犊牛白痢,是由特定血清型病原性大肠杆菌引起初生犊牛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轻者引起犊牛发育不良,重者造成死亡,是一种严重威胁犊牛的常见传染病,给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也造成了很大经济损失。本主要经消化道感染,其主要特征为腹泻和虚脱。一、致病因素:病原性大肠杆菌为革兰氏阴性小杆菌,不产生芽孢,有鞭毛,能运动。犊牛白痢主要由078、08、09、086、026、015等菌株及其产生的毒素引起的,使犊牛致病的血清型多带有K99抗原。此外,此的发生还与一些诱发因素有关,如初生犊牛未及时吃到初乳或哺乳不及时,母牛在分娩前后营养不良,畜舍通风不良、气候突变、突然更换饲料等都能促使本的发生和使病情加重。

  • 标签: 大肠杆菌病 初生犊牛 综合防治 病原性大肠杆菌 致病因素 急性传染病
  • 简介:大肠杆菌是由大肠矣希氏杆菌的某些血清型所引起的一类疾病,主要有大肠杆菌败血症、卯黄性腹膜炎、大肠杆菌肉芽肿等.近年来随着我市养鸡业的迅速发展,大肠杆菌在各大、中、小型鸡场中广泛流行,不同品种、不同日龄的鸡均可感染发病.

  • 标签: 蛋鸡 大肠杆菌病 症状 剖检变化 诊断 药敏试验
  • 简介:扬州某乌骨鸡种禽场发生以流泪,化脓,羞明为主要特征的疾病,通过流行学调查,症状观察以及环境检测,对病死鸡剖检,实验室化验,分析鉴定,最终诊断为眼炎型大肠杆菌,通过药敏试验,为该鸡场找到治疗该疾病的有效药物。经过药物治疗,同时采取消费,改善饲养环境等综合措施,很快控制了病情,挽回了经济损失。

  • 标签: 乌鸡 眼病 诊治
  • 简介:雏鹅大肠杆菌是危害2周龄内雏鹅的重要传染病之一,给养鹅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对本的临床症状、病理剖检、诊断和防治措施详细阐述。

  • 标签: 雏鹅 大肠杆菌病 诊断 防治措施
  • 简介:由于抗生素的大量、反复使用,造成耐药性严重,耐药性与日俱增。但是在临床治疗中,抗生素的使用仍然必不可少,那么联合用药也就非常重要,为了客观评价了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联合用药的抑菌作用,笔者通过动物体外实验,对普杆仙(主要成分为阿莫西林、舒巴坦钠)治疗大肠杆菌的疗效进行了临床试验,以期能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的参考数据。

  • 标签: 鸡大肠杆菌病 疗效试验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Β-内酰胺酶抑制剂 临床治疗 联合用药
  • 简介:噬菌体(bacteriophage)是一类可以侵染细菌的病毒。噬菌体在菌体内繁殖并使细菌裂解而杀灭细菌。在细菌裂解时释放出大量具有活性的噬菌体,这些噬菌体又可以侵染并杀灭其他的细菌。噬菌体这种生活史的自我复制和自我限制性,使噬菌体作为一种天然而安全的抗生素替代品防治细菌性疾病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最近,美国研究人员进行两项试验研究测定了用不同滴度噬菌体SPRO2和DAF6治疗肉鸡严重大肠杆菌呼吸道感染的效果。

  • 标签: 肉鸡大肠杆菌病 抗生素替代品 噬菌体 防治 可替代 细菌性疾病
  • 简介:一、发病情况2005年3月10日.江苏省泗阳县一蛋鸡养殖场饲养的蛋鸡发生一种以咳嗽、脸肿、扭颈、拉黄绿色粪便、采食量下降和饮水量增加为特征的传染病。经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蛋雏鸡非典型新城疫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

  • 标签: 非典型新城疫 大肠杆菌病 发病情况 临床症状 病理剖检
  • 简介:副猪嗜血杆菌又称革拉泽氏、猪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是由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parasuis,HPS)引起的一种以猪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呼吸困难、高热及高死亡率为特征的重要细菌性疾病,是国家规定的二类动物疫病,近几年该病呈全球性分布,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 标签: 副猪嗜血杆菌病 流行病学调查 多发性浆膜炎 防治 细菌性疾病 纤维素性
  • 简介:2006年以来.在四川省井研县的一些中小型规模养猪场常发生生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与大肠杆菌混合、继发感染,该病主要侵害2~3月龄仔猪,表现为发病急、发病率高.死亡严重,如治疗不及时可导致大批生猪死亡。经临床调查统计.该病发病率为20.3%~65.8%.死亡率6.4%~34.6%,给养猪业造成了极大的障碍。为了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和流行,减少发病和死亡率.挽回养猪经济损失,笔者对流行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进行分析.

  • 标签: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大肠杆菌病 规模养猪场 防制 实验室诊断 发病率
  • 简介: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黄痢是造成乳猪死亡、影响存活率的重要原因。由于大肠杆极易产生耐药性,临床卜使用常用药物治疗,往治疗效果不佳,因此开发新药和新的给药途径是克服这一顽的有效手段之一。为了验证国产安普菌素(Apmmycin)新药对乳的防治效果,特选择有下痢病史的猪场进行试验。

  • 标签: 治疗 新药 药对 国产 常用药物 给药途径
  • 简介: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parasuis,HPS)是一种存在于上呼吸道的共栖菌,可以引起猪的传染性多关节炎、多浆膜炎,近十年来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就有关副猪嗜血杆菌的病原学、诊断防治等方面的情况做进一步介绍。

  • 标签: 副猪嗜血杆菌 病原学 诊断防治
  • 简介:由于尿素酶在幽门螺杆菌定居、致病、诊断、疫苗研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故本文就幽门螺杆菌尿素酶的纯化、蛋白质结构、编码基因、致病机理、疫苗及幽门螺杆菌单克隆抗体等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尿素酶 致病机理 编码基因 蛋白质结构 纯化
  • 简介: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parasuis,HPS)引起猪的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该病又称为猪革拉斯氏(Glasser'sdisease)。近年来,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疾病已逐渐成为危害世界养猪业的重要疾病。副猪嗜血杆菌可以影响从2周龄到4月龄的青年猪,主要在断奶后和保育阶段发病,通常见于5周龄~8周龄的猪,发病率一般在10%~15%,严重时死亡率可达50%。随着我国规模化、集约化猪场的发展,副猪嗜血杆菌已在我国出现流行趋势,许多地区都有该病发生的报道。笔者对潍坊地区1个猪场疑似猪格拉泽氏的病例进行了病原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副猪嗜血杆菌 药敏试验 分离鉴定 集约化猪场 多发性浆膜炎 保育阶段
  • 简介:一、发病情况与临床症状河北省灵寿县牛城乡中倾井村苏某饲养的海兰褐蛋鸡1000羽,2006年10月8日,鸡只100日龄时出现精神不振。采食下降,咳嗽呼吸困难,呼吸时气管有哕音。羽毛松乱、呆立、严重者蹲伏一隅,不愿走动,拉白绿色稀粪。生长迟缓消瘦,个别鸡一侧眼睑肿大,眼球受到压迫,发生萎缩,造成失眠。主诉曾用过治疗大肠杆菌和支原体的药物,有一定效果但不明显,出现零星伤亡,畜主遂带病鸡到笔者处就诊。

  • 标签: 大肠杆菌 支原体 海兰褐蛋鸡 诊治 病例 呼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