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7 个结果
  • 简介:正月立春雨水连,龙灯狮子闹新年。修剪桑树抢时间,多积堆肥施桑园。二月惊蛰接春分,桑园垒土又深耕,趁早添制新蚕具,一年之计在于春。三月清明杜鹃艳,竹笋脱壳雨水天,桑树向芽正当时,除虫灭害保增产。

  • 标签: 节气 蚕桑 雨水 桑树 桑园 堆肥
  • 简介:扬雄《蜀王本纪》称:“蜀之先,名蚕丛,教民蚕桑”。扬雄以后,从此说者较多:明《一统志》载:“蚕丛氏初为蜀侯,后称蜀王,教人养蚕,后人感之,尊祀为神,并在成都府治西南建蚕丛祠,俗呼为青衣神。”明徐光启《农政全书》载:“蚕丛都蜀,衣青衣,教民蚕桑,则蜀可蚕。”清张宗法《三农记》载:“始自西陵氏养蚕,为丝于蜀,故号其地曰蜀,曰蚕丛。”清段玉裁《荣县志》载:“有蚕丛者,教民蓄而饲之,民被其利,因王之曰蚕丛。”

  • 标签: 教民 栽桑养蚕 《蜀王本纪》 扬雄 祀为神 《方言》
  • 简介:蚕桑园管理是蚕种生产的基础工作,目的是提供优质高产无毒桑叶,是以提高叶质为主,产量为辅、相互兼顾为原则的.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摸索出一些比较适宜本地气候条件、耕作、饲养习惯等的管理措施,现总结如下.

  • 标签: 园管理 蚕桑园
  • 简介:蚕桑业是射阳县农村传统的骨干副业,曾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积极的作用,但近年来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蚕茧价格大幅度下跌,栽桑养蚕效益明显下滑,一定程度危及到蚕桑生产的稳定,面对新形势如何树立信心,加快调整,是各级蚕业人士研究的新课题。

  • 标签: 稳定 蚕桑 建议
  • 简介:新的世纪,是一个创新的世纪,随着中国加入WTO,要实现蚕桑增效、蚕农增收的目标,就要跳出传统的小农经济养蚕模式,通过创新来不断超越,争得先机,争取主动.

  • 标签: 中国 蚕桑业 蚕农 产品创新 科技创新 市场创新
  • 简介:罗先锋,现年45岁,家有妻、儿、女共四口人,住南部县碾垭乡11村8社。在他未读完小学的时候,父亲被打成“右倾”,由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影响,受人欺凌和歧视,心灵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决心做一个生活的强者,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干一番不负人生的事业。

  • 标签: 专业大户 蚕桑 发展 南部县 决心 歧视
  • 简介:万州区位于重庆市东部,地处长江中上游结合部,属三峡库区腹心地带.长江由西南向东北横贯本区,流程83公里.全区幅员面积3457平方公里,辖62个乡镇、1098个村.总人口164.0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1.26万人.耕地面积108047公顷.海拔高度相差悬殊,在107.5~1700米之间.蚕区主要分布在海拔200~800米的中低山和沿江河谷地区.万州区蚕桑生产历史悠久,明清时代发展迅速,特别是解放以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蚕桑生产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壮大.

  • 标签: 生态工程建设 生态产业化 蚕桑生产 万州区 化工程 三峡库区
  • 简介:早在200多万年前,地球上就有了桑属植物。人类利用桑属自然资源的历史,也已有5000年左右。古丝绸之路记载了我国人民植桑养蚕,缫丝纺绸在世界上所享有的盛誉。时至今日,蚕桑业发展更大。就陕西省安康地区而言,1987年蚕茧产量已达5270吨。1988年安康县有桑园7.9万亩,桑树3510万株,计划1990年产茧量达到2500吨,悠久

  • 标签: 蚕桑业 蚕茧产量 古丝绸之路 植桑养蚕 产茧量 桑属
  • 简介:大河苗族乡位于兴文县东南部,距县城23公里,幅员面积86.7平方公里,人口28万.全乡辖1街村19行政村,由于区位优势差,且无好的工业企业,全乡经济一直较落后.2003年乡财政收入92.8万元,人均纯收入仅2000余元.长期以来,乡里农业生产一直以种植传统粮食作物为主,属我县传统农业乡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出路何在?这一首当其冲的核心问题就成了全乡上至党委政府,下至平民百姓关心的头等大事.笔者近期通过走访调查后认为:发展蚕桑这一绿色产业,不仅符合该乡实际情况,而且能为大河人民增加收入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 标签: 蚕桑产业 大河经济 自然条件 人为条件
  • 简介:万州蚕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蚕桑生产不断发展壮大,丝绸加工企业也应运而生,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高达顶峰,于是出现蚕茧供不应求态势,各家企业重量轻质,抬价抢购原料茧,难缫高品位生丝,影响市场销售。如此恶性循环,将尚好的丝绸行情搞得一滑再滑,跌入低谷,致使不少新上无竞争力的丝厂、绸厂不堪重负,被迫关停并转,申请破产。

  • 标签: 丝绸产业 蚕桑生产 加工企业 改革开放 供不应求 市场销售
  • 简介:自2000年以来,我县积极开展以桑枝生产香菇为重点的蚕桑副产品综合利用工作,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形成8个生产基地。栽培的模式有常规栽培和反季节栽培两种模式,生产经营的组织方式采用集中生产菌袋、合理利用茧站房屋及茧棚统一养菌、利用农户养蚕大棚分散出菇、再统一收购的生产经营方式。

  • 标签: 蚕桑资源 综合利用工作 生产经营方式 反季节栽培 开发 效益
  • 简介:丰都县虎威区蚕桑生产发展采取“规模与科技齐驱”的办法,坚持走高效快速之路,迅速扭转了过去蚕桑发展徘徊不前的被动局面,从1990年规模育苗,当年大面积见成效后,群众科学养蚕的热情高涨。几年来,每年以50—80%的速度增长,今年产茧量可达1.36万担。

  • 标签: 蚕桑 高速发展 途径
  • 简介:湖南栽桑养蚕历史悠久,素纱襌衣、湘绣是湖南的艺术名片与湖湘文化的重要载体,其艺术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据《尚书·禹贡》记载:"荆州,厥篚玄纁,玑组",表明时属荆州的湖南蚕桑生产在西周时期就已初具规模;唐代澧州诗人李群玉在《洞庭干》中"伤心云梦泽,岁岁作桑田"的诗句描绘了当时长江洞庭湖一带沙泽变桑田的沧桑巨变,也反映了当时蚕业发展的繁荣盛景。

  • 标签: 蚕业发展 蚕桑生产 李群玉 《尚书·禹贡》 云梦泽 素纱
  • 简介:经受几年市场风雨,1997年茧丝绸行情趋于好转,今年将继续回升.大竹县妈妈乡党委、政府一班人高瞻远瞩,抓住机遇,把蚕桑生产作为当地农民增收的好门路,积极发动群众,念好蚕桑生产这部“经”.

  • 标签: 蚕桑生产 农民增收 大竹县 嫁接技术 茧丝绸 抓住机遇
  • 简介:蚕桑业是种植业和养殖业相结合的产业。生产中必须要有优良的桑、蚕品种作为保障,再加上标准化生产方法,才能发挥蚕桑生产效益。我县一直重视加强优质蚕桑品种的引种试验推广,为蚕农增收、企业增效、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在桑品种上,从20世纪60至80年代中期,引进良种20多个,其中主栽品种有湖桑、充桑、黑油桑、云桑1号、云桑2号、成都1号、752、荷叶白、小冠桑、桐乡青、新一之濑、多扶油桑、转阁楼、6031等。

  • 标签: 蚕桑业 生产效益 优良品种 生产方法 试验推广 企业增效
  • 简介:一、宿豫县蚕桑生产现状我县有蚕桑生产的乡、镇、场计24个,现有桑园面积5273.6公顷(1998年6月26日丁咀会议上统计),1998年全县发放5批蚕种计192430张.年发种量超万张的乡镇有8个,桑园面积达到20公顷以上的重点村有126个.高产典型很多,如丁咀乡继先村楼东组,大兴镇卢集村二组,蚕种场蚕桑村六组,桑园面积均在10公顷以上,公顷产茧达到2250公斤以上,每公顷收入超3万元.蚕茧质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1998年秋蚕,由于气候条件好,饲养技术到位,加之宣传和实施仪评定价,蚕茧质量有很大提高,平均上车茧率在80%以上,50克干

  • 标签: 蚕桑生产 宿豫县 主要措施 蚕茧质量 桑园面积 茧丝绸
  • 简介:1993年我省春蚕生产期,由于气象条件好,无低温寒潮影响,各地区蚕业部门紧密与当地气象台(站)配合,很好地掌握了气象变化情况,做到了适期发种,春蚕在良好的气温环境条件下生长发育良好,蚕茧产量和品质获得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和提高;夏蚕因遭遇夏伏连旱或因盛夏冷寒,蚕儿生长不良,蚕病发生,影响了蚕茧收成。

  • 标签: 气象条件 蚕茧产量 蚕病 夏蚕 蚕儿 蚕桑生产
  • 简介:本文简单介绍了越南各地开发利用蚕桑资源的概况,综述了越南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标签: 越南 蚕桑 资源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