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4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对桑树叶、枝、根、果的营养和功能成分、药用价值及其机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及在保健和药用产品方面的开发应用进行了介绍。

  • 标签: 桑叶 桑枝 桑根 桑椹 营养成分 药用机理
  • 简介:综述了家蚕性别控制系统种质资源的创新开发、不同茧线和高效低成本原料茧蚕品种的开发利用、各种抗性蚕品种的创新开发进行,展望了未来家蚕种质资源创新的家蚕育种方向。

  • 标签: 家蚕 种质资源 创新 应用
  • 简介:转座子是不需要同源重组便能在基因组内和基因组间移动的遗传学顺式元件.mariner是最简单的真核转座子,在昆虫中广泛分布.mariner转座子的转座作用只与转座酶有关,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转基因载体,可以实现异源昆虫间的基因转移,产生稳定遗传的转基因品系.

  • 标签: mariner转座子 转座机制 转基因 mariner转座子 昆虫 应用
  • 简介:桑果又叫桑椹,其含有丰富的果糖、人体必需的各种氨基酸、维生素及果酸、果胶、天然色素等多种营养物质。鲜食时味酸甜、清香可口,入药可利五脏关节、滋阴补血、润燥生津,果汁加工成饮料是纯天然的保健食品。

  • 标签: 润燥 滋阴补血 生津 五脏 关节 人体
  • 简介:为了解决广西桑树品种老化和桑园产量低产等问题,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根据广西的气候特点和生产实际,选育出超高产杂交桑品种桂桑优12和桂桑优62并研究出配套技术,该品种具有投产快、稳产高产、叶质优良等优点。至2012年,这两个品种在广西已经种植184.8万亩,占广西桑园面积的73.35%,占全国桑园面积的14.64%。通过对示范基地的测产试验,两个品种的平均亩桑产叶量能达到3218.33kg,亩桑平均养蚕4.35张,极大地提高了广西农民的桑园管理水平,对广西蚕业的发展起到了越来越大的推动作用。

  • 标签: 杂交桑品种 桂桑优12 桂桑优62 配套技术 推广应用
  • 简介:近年来,四川果桑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全省果桑种植面积已达6666.7hm^2,主要分布在凉山州德昌县、攀枝花市盐边县、南充市南部县、嘉陵区、西充县、阆中市、绵阳市涪城区、德阳市中江县、内江市东兴区、资中县、资阳市雁江区、乐山市五通桥区、宜宾市高县、珙县等地。随着四川果桑大面积推广栽植,随之而来的是桑葚菌核病发病率的大幅上升。

  • 标签: 综合防治技术 菌核病 桑葚 大面积推广 种植面积 攀枝花市
  • 简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是新时期的学习观,全民终身学习观也贯穿于教育实施过程中,但真正的学习并不等同于教育。一个人的学习效果如何,不仅仅在于个人先天的智商如何,而且依赖于每个人后期的学习方法。文章将从何为真正的学习及其过程两方面浅谈对于学习的见解。

  • 标签: 学习 准备 过程 应用 规划
  • 简介:桑紫纹羽病又叫烂根病,属真菌病害,系寄生在桑树根部的。紫纹羽病菌(HejieodasidiummompaTanaka),分类学上属于担子菌。本病寄主范围广,寄生植物已查明有50科119种。其病菌侵害桑树、果树等多年生植物及蔬菜等经济作物,是土传病害中防治特别困难的一种。我场本坝冲积土桑园,曾被紫纹羽病菌严重为害,由于防治办法未跟上,导致桑叶大幅度下降。70年代初,轮换新植的桑树,长势不良。一队外三区9.3亩桑树,枝条细

  • 标签: 桑紫纹羽病 病菌侵害 桑叶产量 多年生植物 土传病害 冲积土
  • 简介:近年来,蚕茧单产大幅度下降,尽管发种量年年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蚕茧总产量却不能同发种量成比例增长。盐亭县1979年发种105146张,产茧313.6万公斤,单产30.1公斤。1989年全县发种142025张,产茧297.9万公斤,单产21公斤。10年间,发种增加35.1%,单产下降30.2%,总产量减少5%。分季来看,1979年春、夏、正秋、晚秋四季的单产分别为30.1公斤、27.1公斤、28.8公斤、32.4公斤,1989年心季单产分别为22.9公斤、15.3公斤、

  • 标签: 发种量 蚕桑生产 蚕桑技术 养蚕户 盐亭县 养蚕人
  • 简介:<正>70年代广西桑树的主要栽培品种是钦州荆桑,该群系品种适应性强、发条多,耐采耐伐,但叶片小,产量低,采叶费工.80年代引进广东杂交桑“沙二×伦109”、“塘10×伦109”逐步取代了钦州荆桑,但栽培品种单一,无论丝茧育用桑,种茧育用桑都用单一品种,已不适应广西不同气候类型地区蚕桑生产发展对桑品种的要求.70年代中期我们选用鲁桑品种与广东桑品种杂交的方法,十多年来经过选配亲本,人工杂文选择培育,进行品系品种比较试验和区域性试验,选出发芽早、生长快、叶片大、叶肉厚、产量高、叶质好、适应本区栽培的桑树新品种“7625”.目前正在繁殖试种.现将该品种选育情况综述如下:

  • 标签: 桑品种 栽培要点 广西蚕业 广东桑 钦州 蚕品种
  • 简介:强大的生殖能力是昆虫繁衍生息的重要基础,卵子发生作为昆虫生殖的重要环节,一直是发育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卵子发生不仅为后期胚胎发育提供重要基础,同时伴随着复杂的细胞活动,被作为研究细胞生物学等过程的模型。本文概述了昆虫卵子发生过程、功能及卵子发生的调控因素,这能为进一步理解昆虫生殖及胚胎发育提供参考,也对经济昆虫的繁衍或害虫的防治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 标签: 昆虫 卵子发生 发育 调控因素
  • 简介:天然多倍体桑的种类,我国是桑多倍体资源最丰富的,迄今发现的有3、4、6、8和22倍体,还有天然单倍体.阐述了多倍体桑的性状,其中以3倍体的经济性状较好.总结了人工诱导4倍体的方法,其中以0.2%为中心浓度的秋水仙碱注射膨芽、生长点和处理子叶展开期的实生苗较有效.说明了4、2倍体间杂交和诱导二倍化性配子培育三倍体的技术问题.对今后桑的多倍体育种提出了展望.

  • 标签: 桑树 育种 多倍体 述评
  • 简介:1灰污丝的危害灰污丝是疵点丝中的一种,因多出在大丝片底层,故又称为灰底板丝,属生丝次品.此种生丝丝色不良,光泽晦暗,织物染色不匀,降低其使用价值.笔者曾在不少丝厂作过调查,此疵点丝发生率较高.四川荣县有一丝厂生丝品位3A级及以上,但由于灰污丝的影响,使生丝正品率从95%以上降低到80%左右,严重地影响了生丝的品质,影响了经济效益.

  • 标签: 灰污丝 发生的原因 复摇 车间 经济效益 厂房结构
  • 简介:茧丝纤维上的疵点称为茧丝的频节.颣节从技术角度讲分为块频、环颣、小糠频、毛羽频、微茸颣.颣节的多少及其轻重对缫丝和染织工业均有较大影响.蚕茧缫丝过程中的掉缫现象主要是由茧丝颣节引起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丝厂已经把茧丝颣节的多少和轻重作为衡量蚕茧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减少茧丝颣节,对于提高蚕茧质量,促进蚕茧销售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茧丝 蚕茧质量 原因 丝纤维 缫丝
  • 简介:农药的使用可有效地防治桑树害虫,同时也带来害虫对农药产生抗药性。在防治桑树害虫时,由于害虫产生抗药性,将影响其防治效果。一些蚕农每年都在使用农药防治桑树病虫害,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然而因害虫产生抗药性,防治效果仍不理想。如本镇卫东村6社2007年春季大面积发生红蜘蛛危害,该社仍使用三氯杀螨醇防治,7d后观察,红蜘蛛危害面仍达80%以上。因此,弄清害虫对农药产生抗性,采取应对措施,才能确保桑叶产量和质量,增加养蚕量。

  • 标签: 桑树害虫 抗药性 防治效果 农药防治 桑树病虫害 三氯杀螨醇
  • 简介:最近,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了西南农业大学选育的中5.6×日3春用蚕品种和省南充蚕种场选育的锦75.8140×绫13.54A夏秋用品种。为了便于掌握新品种的特点与性状,加速新品种的推广,使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现将两对品种的省级鉴定成绩和性状作一简单介绍,供选用时参考。

  • 标签: 蚕品种 浸酸 解舒率 结茧率 茧丝长 全茧量
  • 简介:桑树在生长过程中,常因各种病虫为害而导致叶质下降、桑叶减产、树势衰败,甚至树体死亡,直接或间接地诱发蚕病而造成损失,程度不同地制约了养蚕业的发展.单一的防治方法,虽能暂时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必须加强桑树病虫害的综合防治,确保蚕桑业可持续发展.

  • 标签: 桑树病虫害 综合防治对策 虫害发生原因 可持续发展 生长过程 防治方法
  • 简介:本文以成都市新都区锦门丝绸公园里的新栽果桑感染的桑椹菌核病为例,重点介绍了桑椹菌核病的发病原因及侵染途径,并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为果桑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 标签: 桑椹菌核病 侵染途径 防治措施
  • 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桑蚕原种》和《桑蚕原种检验规程》自2003年实施以来,对促进原种场加强管理,提高原种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用户选择使用原种提供了衡量原种质量高低的一个国家标准。经过几年的运行,促进了原种生产不断地向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质量也在不断地提高,为蚕业健康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笔者认为作为国家标准的《桑蚕原种》和《桑蚕原种检验规程》有个别地方还值得商讨和加以完善。

  • 标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检验规程 原种场 桑蚕 原种质量 用户选择